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_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_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_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_第4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PPT)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PPT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

2、参考译文全文主旨 作者以具有坚贞高洁品格的“莲”自况,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写作特色 托物言志。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形象,表现了莲的品质,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折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运用衬托手法。用菊的隐逸从正面衬托,用牡丹的富贵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莲的高洁,深化了文章立意。结构严谨。以一个“爱”字贯串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参考译文思路导图 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3、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1)可爱者甚蕃 蕃:多(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4)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涟:水波 妖:过分艳丽(5)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指横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指旁生枝茎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6)香远益清 益:更加 清:清芬(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9)陶后鲜有闻

4、 鲜:少(10)宜乎众矣 宜:应当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二、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1)可爱者甚蕃/世人甚爱牡丹甚:非常,很(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出来,显露(3)濯清涟而不妖 清:清澈(4)中通外直 通:贯通 直:笔直(5)予谓菊 谓:以为,认为(6)陶后鲜有闻 闻:听到,听见(7)同予者何人 同:相同,一样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二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只喜爱莲莲从污泥中长

5、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 涤但不显得妖艳。 采分点独:只。染:沾染(污秽)。濯:洗。清涟:清水。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着,(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采分点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益:更加。植:竖立。亵玩:靠近玩弄。 易错点“植”易误译为“种,种植”。 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文】我认为菊

6、,(是)花中的隐士。 采分点谓:以为,认为。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对于菊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 采分点鲜:少。闻:听到,听见。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采分点宜:应当。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A.内容理解类作者是从

7、哪些方面描写莲的?分别写出了莲哪些品质?【答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角度写出了莲不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的高洁、庄重的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从体态、香气角度写出莲正直不苟、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的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风度、气质角度写出莲庄重不可轻慢的品质。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 “爱菊”代表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爱莲”代表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爱牡丹”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

8、翻译问题探究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案】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文末作者以“噫”引出感叹的内容,请谈谈你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答案】 一叹爱菊花的人,即真正的隐士太少;二叹爱莲的人,即像“我”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非常少;三叹爱牡丹的人,即世间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进而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洁品质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统编教材课后习题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答案】 “

9、出淤泥而不染”是说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被环境影响,保持清白、纯真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值得每个人学习和追求的人生境界。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B.情感态度类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请说说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答案】 相同点:他们都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现实,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选择了归隐;而周敦颐选择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知识帮第

10、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C.写作技法类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案】 三次写到菊和牡丹,均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一次,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用菊正面衬托,牡丹反面衬托,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品质。请简要分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文中的作用。【答案】 运用排比句式,借花喻人,点明三种花各自象征的对象。同时用菊和牡丹进行衬托,突出了莲“君子”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

11、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作者为什么在篇末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了菊、莲、牡丹?【答案】 前文将菊、牡丹放在前面,是为了突出莲的品质;篇末将牡丹移至最后,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的世态的讽刺,深化文章主旨。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莲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

12、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着,(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一)爱莲说全文。 (二)从来种植之书,是花皆略,而叙牡丹、芍药与菊者独详。人皆谓三种奇葩,可以齐观等视,而予独判为两截。何也?牡丹、芍药之美,全仗天工,非由人力。植此二花者,不过冬溉以肥,夏浇以湿,如是焉止矣。其开也,烂漫芬芳,

13、未尝以人力不勤,略减其姿而稍俭其色。菊花之美,则全仗人力,自春徂秋,自朝迄暮,总无一刻之暇。必如是,其为花也,始能丰丽而美观。人美之而归功于天,使与不费辛勤之牡丹、芍药齐观等视,不几恩怨不分,而公私少辨乎?自有菊以来,高人逸士无不尽吻揄扬,而予独反其说者,非与渊明作敌国。艺菊之人终岁勤动,而不以胜天之力予之,是但知花好,而昧所从来。饮水忘源,并置汲者于不问,其心安乎?(节选自李渔菊,有删改)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情感态度类)请结合语段(一)(二),分别说说作者对“牡丹”所持的态度。2.(写作技法类)语段(一)(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别简要分

14、析。3.(内容理解类)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两个语段都提到陶渊明对菊的喜爱。语段(一)中,菊被当作 的象征;语段(二)中,作者认为与牡丹、芍药不同,菊花的美丽依靠的是 ,为此,作者认为应该 (填写一个四字成语)。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情感态度类)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情感态度类)请结合语段(一)(二),分别说说作者对“牡丹”所持的态度。【答案】语段(一):作者认为牡丹是富贵者的象征,对牡丹的喜爱即对名利的热衷与追逐,故对牡丹的态度是鄙弃的。语段(二):作者认为牡丹的美丽“全仗天工,非由人力”,肯定了其自食其力的精神。2.(写作技法类)语段(

15、一)(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别简要分析。【答案】语段(一)运用衬托的手法,用牡丹从反面衬托,用菊从正面衬托,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语段(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牡丹、芍药的“全仗天工,非由人力”与菊的“全仗人力”进行对比,肯定了人力的价值,揭示了“饮水思源”的主题。3.(内容理解类)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两个语段都提到陶渊明对菊的喜爱。语段(一)中,菊被当作隐逸之士的象征;语段(二)中,作者认为与牡丹、芍药不同,菊花的美丽依靠的是人力,为此,作者认为应该饮水思源(填写一个四字成语)。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情感态度类)拓

16、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参考译文】 (二)历来那些关于种植的书,其他的花都写得很简略,唯独讲到牡丹、芍药与菊花的地方很详尽。人们都认为这三种奇花可以同等看待,只有我判定它们截然两样。为什么呢?牡丹、芍药的美,全靠天工,不是靠人力。种植这两种花,不过是冬天施施肥,夏天浇浇水,如此而已。开花时,色彩烂漫,气味芬芳,不会因为人力不勤,而稍稍减少姿态和颜色。菊花的美,就全靠人力,从春天到秋天,从早上到晚上,没有一刻闲暇。只有这样,菊花才能开得丰满、艳丽、美丽可观。是人使它变美却归功于老天,把它与不费辛劳的牡丹、芍药同等看待,这岂不是恩怨不分、公私不辨吗? 自从有菊花以来,高人逸士无不对它满口赞

17、扬,只有我的看法相反,并不是我要与陶渊明作对。种植菊花的人,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不赞美他们巧夺天工的能力,这是只知道花美丽,却不知道这种美丽从哪里来。饮水忘了源头,并对打水的人不闻不问,能心安理得吗?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一)爱莲说全文。 (二)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 张子宗范有行有文,其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净。予偶至而爱之,因题曰“养心”。既谢且求说,故书以勉。(选自周敦颐养心亭说,有删改)拓

18、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内容理解类)同样是一篇“说”,语段(一)(二)的写作目的有何不同?2.(情感态度类)结合语段(一)(二),可以看出周敦颐怎样的人生追求?3.(写作技法类)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入手,分析语段(一)(二)的异同。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内容理解类)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内容理解类)同样是一篇“说”,语段(一)(二)的写作目的有何不同?【答案】语段(一)借歌颂莲高洁、坚贞的品格,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语段(二)通过讲述“养心亭”得名的由来,强调“养心”的重要性。2.(情感

19、态度类)结合语段(一)(二),可以看出周敦颐怎样的人生追求?【答案】追求一种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追求一种纯粹至善的“无欲”境界。3.(写作技法类)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入手,分析语段(一)(二)的异同。【答案】同:叙议结合。异:语段(一)先记叙、描写,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表明观点;语段(二)先议后叙,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交代写作此文的原因。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内容理解类)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参考译文】 (二)孟子说:“修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办法。他的为人如果欲望少,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会失去很多;他的为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善性有所保存,

20、保留的也不会很多。”我认为,修养心性不能停留在用减少欲望保留善性的地步。应该减少欲望以至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能心诚确立,智慧通达。心诚确立是贤,智慧通达是圣。 张宗范品行文采都不错,他居住的地方背靠青山、面对绿水。在山脚下建了座亭子,环境很清静。我偶尔漫步到这儿,喜欢上了它,因此为它题名“养心”。宗范道谢并请我写点儿什么,所以我写下这段文字与其共勉。 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一)爱莲说全文。(二)世有四君子,梅为其一焉。然则兰竹畏寒,至于三九,皆伏不出。菊者,虽花中隐士,妖娆甚于清高。惟梅立于冰雪之原,傲于寒风之中;其心不高,气不娇;缟素竞与世俗而

21、万艳其黯,曲枝不折霜雪而根正骨刚,是谓之真君子也!噫!吾孰与同,引为知己也!(梅说)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写作技法类)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按要求填空。语段(一)(二)中作者都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分别借“莲”和“梅”两种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语段(一)(二)又都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其中,语段(一)在写莲时用 做正衬,用 做反衬;语段(二)对兰、竹、菊的描写属于 衬(填“正”或“反”)。2.(情感态度类)语段(一)(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写作技法类)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

22、周敦颐1.(写作技法类)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按要求填空。语段(一)(二)中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分别借“莲”和“梅”两种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语段(一)(二)又都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其中,语段(一)在写莲时用菊做正衬,用牡丹做反衬;语段(二)对兰、竹、菊的描写属于反衬(填“正”或“反”)。2.(情感态度类)语段(一)(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语段(一)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语段(二)表达了作者对梅花不屈不挠、刚正不阿、谦虚等高尚品质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与自己志

23、同道合的知己的渴望之情。(意思对即可)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写作技法类)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参考译文】 (二)世上有四位君子,梅花就是其中一位。然而,兰花和竹子畏惧寒冷,到了三九严寒天,都隐藏不出来。菊花,虽然是花中的隐士,但是它的妖艳妩媚超过清高。只有梅花傲立于冰天雪地中,傲立于寒风之中;它的心不高傲,脾性不娇气;素雅的颜色和世间的俗花争美,其他的花都黯淡无光了,弯曲的花枝不因霜雪而折断,根基正直、气骨刚强,这(可以)说它是真正的君子啊!唉!谁和我的爱好相同,可以作为我的知己啊!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2017河南B卷阅读

24、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2分)(一)爱莲说全文。(二)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清波。其一株横偃池中,余酒酣,卧其上,顾水中花影人影,狂叫浮白。口占二绝句,大醉而归寓。(节选自归庄洞庭山看梅花记)【注】杂沓:聚集的样子。舆:车。游屐:指游人。萼:环列在花朵外部的叶状薄片,一般呈绿色。偃:倒下。浮白:指喝酒。占:口述(文辞)。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下面

25、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辨析。A项,均为“出来,显露”的意思。B项,贯通/畅达,顺;C项,远播/疏远;D项,听到/使听到。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案】洁净地挺立着,(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亵”1分,大意1分。共2分)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3.根据语段(一)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2分)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真题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3.根据语段(一)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