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进展(2003-9-7)_第1页
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进展(2003-9-7)_第2页
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进展(2003-9-7)_第3页
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进展(2003-9-7)_第4页
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进展(2003-9-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进展1汇报提纲由来特点进展展望21 由来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1-1 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1-2 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总体方案1-3 2002年全国试点工作圆满结束1-4 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全面启动31-1 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 工作目标:摸清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和影响我国耕地质量的因素。在国家层面上,要能够为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决策服务;在县域层次,要求能够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等战略的实施、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科学施肥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要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整理和实地

2、调查两方面的工作,在全国、省和县的三个层次上建立起我国耕地资源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对耕地质量进行管理,并成为各级政府农业决策的技术信息支持系统。 工作重点:这次调查的重点放在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和园地(包括蔬菜、果园和茶园),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约13亿亩,占全国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70%;园地1.5亿亩(含蔬菜、果园和茶园)。 41-2 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总体方案出台2000年5月,石元春、毛达如等14位院士、专家联名呼吁“中国耕地重疾沉疴 实施沃土工程刻不容缓”,向国务院提出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建议。2000年8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了全国第三次土

3、壤普查项目建议书,并组织专家论证。2001年8月底9月初,根据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建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全国耕地养分调查与质量评价总体方案。52000年9月,农业部刘坚副部长主持,组织总体方案专家论证会。2001年,财政部批准立项,确定为耕地地力调查。农业部根据该项工作的目标,正式确定项目名称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因此,该方案在原有方案上更名,并做适当删改,但一些内容还没有包括,仅供参考。2002年,项目正式启动,我省有幸成为全国10个试点省之一。6为保证工作程序的标准化和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便于项目工作部署和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采用了主件与附录结合的形式。在主件中,注重工作

4、流程的表述和工作内容的表达,在文字表达上也力求简练。而具体的技术细节,如评价体系、测试方法或标准化方法等,则依据出现的先后顺序放在附录中。最终形成的规程由总则、准备工作、调查与取样、测试分析、耕地质量评价、汇总、质量控制、成果、验收9部分和12个附录构成。总体方案的基本框架7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针对当前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结果为基础,应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国耕地土壤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准确把握全国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的生产能力、肥力状

5、况和演变规律,摸清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针对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因土改良、因土种植、因土施肥措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4 项目的指导思想81、摸清我国耕地生产能力及地力因素分布特征,进行土壤适宜性评价,提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农业结构调整措施;2、摸清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及问题,提出防治对策、修复方法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措施;3、摸清我国耕地土壤退化和土壤障碍因素现状,提出土肥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改良利用建议与措施;4、摸清我国耕地土壤养分及微量元素状况,提出耕地土壤养分评价及科学施肥指标体系;5、建立全国耕地土壤质量评价及监控管理系统,建立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

6、统,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与专家系统。1-2-5 工作目标91、因地制宜,科学布点。在东部地区,平均每个点代表面积800亩左右;在中部粮棉油主产区,平均每个点代表面积1000亩1200亩;在西北、东北地区,平均每个点代表面积2000亩左右。在园地和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地,采样密度控制在500亩左右。2、分级控制,综合分析。全国共设土壤采样点130万个左右,其中主控点5万个,副控点125万个左右。在5万个主控点中共设剖面调查点5000个,控制到亚类。主控点对耕层、亚耕层分别取样,副控点只采集农化样。3、立足当前,承前启后。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土壤监测资料、各地土地详查资料

7、以及多年的田间肥效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又要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与本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布点采样时,既要与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又要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采样点相对应;既要考虑当前调查成果的开发与利用,又要着眼于今后耕地土壤质量的动态监测与管理。4、注重效益,重在应用。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正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形势和我国耕地质量目前存在突出问题,对养分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耕地质量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耕地保护、地力培肥、耕地土壤退化修复的思路和方法,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提出科学合理的区域种植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充分发挥耕地的增产增收潜力。 1-2-6 工作原则10全国农技中

8、心承担并完成了技术规程、测试方法等基础性工作。以扬州市土肥站为主完成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发。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河北、山西、内蒙、云南、广东、山东等10个省(区)成为首批试点省。全国农技中心先后在北京、连运港、长沙、扬州举办4期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培训班。2003年3月底,试点工作通过专家评审与项目验收。1-3 2002年全国试点工作圆满结束111-4 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全面启动 按照农业部关于下达2003年耕地地力调查项目和经费的通知(农财发200310号)和关于印发2003年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农200325号)要求,7月14日-18日

9、,来自全国14个项目承担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站负责人和24个项目承担县(市、区、旗)农业局局长、土肥站长及专家共120余人参加了农业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2003年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培训班,从而标志着2003年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正式启动。12一是开展区域性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重点对环太湖、珠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高效种植区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及东北黑土退化严重的地区进行耕地地力、土壤环境及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与质量评价,提出指导当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及防止土壤退化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是完善和深化试点成果。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福建、湖南、云南再完成一个县域地力调查与

10、质量评价(含蔬菜地专题调查);上海市将耕地地力调查与已开展的农田环境普查整合,推进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湖北结合“沃土工程”实施,探索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及地力建设模式;海南省开展“反季节”瓜菜基地的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三是 探索技术模式与方法。进一步完善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指标、质量控制与分析测试方法,加大项目宣传与培训力度,组织有关省、科研、教学部门研究建立国家、省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数据中心的总体方案,并开发省级数据管理平台。 2003年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主要任务13项目特点2-1 项目目标的有限性2-2 工作手段的先进性2-3 组织形式的新颖性2-4 成果表达的多样

11、性2-5 质量控制的严密性142-1 项目目标的有限性2-1-1 两个基本概念耕地地力:本规程所指的耕地地力是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耕地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它由三大主要因素决定。一是立地条件,即与耕地地力直接相关的地形地貌及成土母质特征。地形地貌指中地形部位与微地貌单元,成土母质则为第四纪风化物的物质组成、岩性与堆积状况;二是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剖面与土体构型、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状、特殊土壤的理化指标。三是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耕地质量:本规程所指的耕地质量是指耕地满足作物生长和清洁生产的程度,包括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两方面。这次调查和评价所指

12、土壤环境质量,界定在土壤污染和水质污染两个方面。可以看到,这里所指的耕地土壤环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环境质量或农田环境质量,也不包括农田大气质量,仅限定于耕地土壤的地质学或地球化学背景,以及由于大气、灌溉或排污已经造成的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在这一点上,与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又有所不同。2-1-1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该项目是问题调查,第二次土壤普查是资源普查。2-1-2 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比较。该项目只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并会对耕地土壤和灌溉水质量开展环境质量评价。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涉及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区域评价、局部评价(专题

13、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152-2 工作手段的先进性2-2-1 野外调查 统一采用规范化的电子表格和 GPS技术。2-2-2 数据和图件处理采用了GIS技术,建立了宁 乡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2-3 资料统计与数据处理实现了计算化。2-2-4 分析化验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2-2-5 成果表达与资料存贮运用了现代信息与网络 传媒技术。162-3 组织形式的新颖性按照农业部财政项目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农财发200236号)规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组织工作,并会同部财务司负责对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项目验收工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具体

14、承担技术指导、培训宣传及调查结果、成果资料汇总,以及评价技术指标、质量控制与分析测试方法完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软件开发等。承担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成立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领导、方案审定、计划安排、资金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并负责同部里签订项目合同书。办公室挂靠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技术推广部门,具体负责对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组织落实、业务指导和成果汇总。 172-2-4 成果表达的多样性第一部分 文字报告,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专题报告。第二部分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第三部分 档案整理、土壤样品保管

15、。 18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分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个层次,不同的部分及层次体现不同成果的不同深度和应用功能。基础层次是县级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基于GIS技术的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应用模块等,将显示耕地地力等级及其分布、耕地质量状况及其分布,并同时完成GIS系统下的耕地土壤养分图、单一因素查询图等。省级和国家级成果则重点是建立耕地资源管理数据中心。国家、省、县形成基于网络分布式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平台,该网络分布式信息系统可以形成对县级调查工作的指导和数据的管理,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国家需要的信息进行汇总。192-5 质量控制的严密性为了

16、确保项目成果质量,强调了工作的“五统一”即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统一调查表格、统一统计口径、统一汇总方法的总体要求。在野外采样调查上中,规定了具体的采样密度、采样深度、采样方法。在工作组织上,强调在全国组织专家技术组,由省级土肥(管理 )技术推广机构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在技术操作上,尽可能引用国家或行业标准,由于行业特点而没有制定标准的,都要进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处理,并对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实施标准化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在分析测试工作中,选择有计量认证的化验室进行集中分析化验,不在每个县建化验室。重点分析项目如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等要求在省级或国家级化验室(测试中心)进行分析化

17、验;所有承担项目分析化验工作的化验室(测试中心)要参照国家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制定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手册,应用标准样或参比样,做好化验室内部和化验室之间的质量保证体系等,形成整个项目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203 项目进展3-1 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总体方案 通过专家评审3-2 湖南省宁乡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 点工作圆满结束3-3 湖南省沅江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 作进展顺利213-1 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总体方 案 通过专家评审 根据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总体方案,结合湖南实际,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编制了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总体方案,并于2002年9月5

18、日,邀请朱兆良、袁隆平院士和谢建昌、郭炳家、吴金水等10多位专家,以及湖南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农办、省政府农村处的领导对总体方案进行了评审、论证。223-2 湖南省宁乡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 价试点圆满完成3-2-1 试点县基本情况 宁乡县位于湘中偏北、洞庭湖南缘。处于雪峰山支脉山地向东北滨湖平原过渡过带,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905.92平方公里(435.8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9.18万亩,园地面积17.75万亩,耕地中水田面积119.3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76%,旱土面积19.8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24%。县城距省会长沙50公里,是长沙主要卫星城之一。全县辖35个乡镇,9

19、12个村,总人口130万,其中农业人口115万,有耕地139.18万亩,其中水田119.37万亩。既有发展粮食、牲猪、油料等传统农业的悠久历史,又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历来被誉为“湖南农业第一县”,粮猪产量位列全国百强。23物质准备。主要是添置硬件设施,准备调查表格、采样工具等。组织准备。主要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专家顾问组,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技术准备。主要是编制技术规程和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技术培训等。图件准备。主要是基础图件矢量化、建立县域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制作野外工作底图和采样点位图。3-2-2 工作准备24 在收集整理宁乡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基础图件、成果资料和1987年以来的土

20、壤监测资料的基础上,以宁乡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形成的土壤图、宁乡县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对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形成的675张耕地土壤剖面记载表制作了采样点位图,共组织9个野外调查分队,历时 25个工作日共采集耕层混合样445个,亚耕层样7个,植株样10个,填写大田采样点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大田采样点农户调查表各445 张,耕地污染源基本情况调查表2 张,蔬菜地采样点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蔬菜地采样点农户调查表各13张。3-2-3 野外采样调查25 为保证这次分析化验结果真实可靠,我们事先对宁乡县土肥化验室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和计量论证,为加快工作进度,明确由宁乡县土肥站和长沙土肥测试中心分别承担测试任务,其中宁乡县土肥站负责土壤有机质、PH值、容重、质地、全氮、有效钾、缓效钾等7个项目的测定,长沙土肥测试中心负责土壤有效铜、锌、锰、硼、钼、硅、铁、镁 、钙、硫和铅、铬、砷以及所有植株样的分析化验任务。经过近2个月奋战,总共对452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PH值、容重进行了分析化验,对145个土样的机械组成进行了平行化验,对111个土样的硅、钙、镁、硫、铜、锌、铁、锰、硼、钼、铅、镉、汞、铬、砷等15个项目进行了检测,共完成分析化验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