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纺织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纺织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纺织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纺织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纺织行业分析报告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0 一、全球纺织品主要进口国:不乐观,不悲观 PAGEREF _Toc357517430 h 3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1 一、欧盟:进口增速创新低,自中国进口占比未下降 PAGEREF _Toc357517431 h 4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2 2、日本:同比持平,相对乐观 PAGEREF _Toc357517432 h 5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3 3.美国:率先复苏,正增长 PAGEREF _Toc35751

2、7433 h 7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4 四、中国:进口总量和进口比重均下降 PAGEREF _Toc357517434 h 8 %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5 2. 全球纺织品主要出口国:难以与中国相提并论 PAGEREF _Toc357517435 h 9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6 1. 印度:体量大、增长快 PAGEREF _Toc357517436 h 10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7 2.越南:规模有限,两端在 PAGEREF _Toc357517437 h 10外 HYPERLIN

3、K l _Toc357517438 3、印尼:纺织品出口下降 PAGEREF _Toc357517438 h 12 HYPERLINK l _Toc357517439 四、泰国:纺织品出口大幅下降 PAGEREF _Toc357517439 h 12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0 三、中国纺织品产销:影响出口,需稳 PAGEREF _Toc357517440 h 13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1 1. 纺织品出口全球份额不减 PAGEREF _Toc357517441 h 13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2 2. 受影响的出口

4、需要稳定 PAGEREF _Toc357517442 h 14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3 四、国际棉价:中国不进口,国际棉价难涨 PAGEREF _Toc357517443 h 16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4 一、全球棉花供应:稳定增长 PAGEREF _Toc357517444 h 16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5 2. 全球棉花消费:大幅下降 PAGEREF _Toc357517445 h 18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6 三、库存情况:中国受影响,全球创 PAGEREF _Toc35751

5、7446 h 20新高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7 5、国棉价格:棉价不能跌,需求不能涨 PAGEREF _Toc357517447 h 21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8 6. 风险因素 PAGEREF _Toc357517448 h 24 HYPERLINK l _Toc357517449 一、欧美市场复苏受挫 PAGEREF _Toc357517449 h 24 HYPERLINK l _Toc357517450 国内消费明显低于预期24 PAGEREF _Toc357517450 h HYPERLINK l _Toc357517451 三、

6、资源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PAGEREF _Toc357517451 h 24一、全球纺织品主要进口国:不乐观,不悲观我们试图通过分析世界纺织品净进口数据和全球纺织品净进口数据,分析我们关注的外需形势和市场普遍关注的亚洲新兴国家的出口竞争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负面影响。从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从2011年的数据来看,欧盟、日本、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主要纺织品进口国,我国进口量也位居前列。其中,由于指标统计的问题,美国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据我们统计,上述四个国家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原材料占中国出口总额的80%以上。注:美国数据指标与其他国家略有不同,进口总量数据缺失从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分析来看,

7、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的四个国家占中国出口的80%以上,美国的情况最好,小幅增长5-10%今年;日本今年的进口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欧盟占比最大、最差,同比下降约15% 。但是,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在上述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看到亚洲其他国家出口的挤压效应。今年中国进口大幅下降,从中国进口的比重近年来有所下降。一、欧盟:进口增速创新低,自中国进口占比不减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欧盟纺织品和原材料进口单季度增速创历史新低,甚至比欧债危机期间还要糟糕。上半年,进口总额约548亿美元,同比下降14.31%。来自中国的进口也不容乐观,部分原因是去年上半年的高基

8、数效应。上半年,自中国进口总额为200亿美元,同比下降14.65%。欧盟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原材料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近三年一直稳定在40-41%,今年上半年下降5个百分点至36%。这种下降是其他国家竞相出口还是季节性因素尚未确定,还需要进一步跟踪今年剩余两个季度的情况来判断。但从历年单季度数据占比变化来看,上半年自中国进口占比普遍低于下半年。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今年上半年欧盟自中国进口比例的下降更多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即我国纺织品在欧盟的比例因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竞争国家尚未观察到。2、日本:同比持平,相对乐观总体而言,日本进口的纺织品和原材料要好于欧洲。尽管三季度单季度增速降至历史低位,但今

9、年前九个月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考虑到去年三季度和去年全年的进口量都处于历史高位,在当年的宏观经济下,今年的进口量与去年持平并不容易。从中国进口的情况与进口总额的走势基本一致。受去年三、四季度基数较高的影响,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增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去年基本持平。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比例较高。在2009年达到79%的峰值后,已连续两年下降,去年从中国进口的比重降至74.7%。今年前9个月,自中国进口占比72.8%。我们认为,即使有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出口竞争,年均下降2个点的影响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日本进口的恢复。3、美国:率先复苏,正增长由于统计差异,美国进口纺织品的进口指数与欧盟或日本略有不同

10、。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数据来看,今年美国的进口情况明显好于欧盟和日本。今年前九个月,自中国进口纺织制成品小幅增长6.1%。与宏观数据类似,进口情况显示,美国比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更为乐观。在关注美国纺织品需求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市场担心美国制造业回归计划是否会影响其从国外进口的下降。从美国国内制造业指数来看,随着服务业的崛起,美国制造业指数自2004-05年以来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在2008年经济危机触底后缓慢回升,但暂时看不到纺织制造业快速回归国内。四、中国:进口总额和进口比重双双下降从单季度进口总额的情况来看,今年三季度的下降趋势已经扭转。不过,全年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前三季度进口总额87亿美

11、元,同比下降8.4%。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原材料数量数据下降更为明显,二、三季度降幅均达到20%的水平。与前三季度进口总额下降8.4%相比,从中国进口下降14%。不仅总量下降,自2007年以来从中国进口的比重也持续下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从中国进口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60.8%下降到46%。2、全球纺织品主要出口国:难以与中国相提并论由于中国棉花价格人为高于国际价格,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高企,近几个月来有关纺织业转移的新闻报道不断。我们希望从其他亚洲国家出口数据的变化中量化这一趋势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需求的影响程度。在纺织品和原材料净出口方面,亚洲的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位居前五。一、印度:

12、体量大、增长快印度是主要纺织品出口国中唯一一个与中国数量级数量级的国家,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单季度出口情况来看,今年印度纺织品出口先热后冷,二、三季度增速回落较快。由于该国经济规模,印度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但从增速来看,与我国纺织品出口交货值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印度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增速均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相互替代不明显。2.越南:规模有限,两端在外由于过去基数较小,越南近两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以纺织纤维生产为例,2007-08年越南基本纺织原料达到较高水平,但绝对数量仍偏少,2009年后增速明显放缓。从2008年以来越南纺织品出口的情况来看,我

13、们没有看到明显高于我国或印度的增长率。与化纤产量相比,越南纺织品进出口数据呈现出出口量大、进口量大的特点。这种外表反映出越南更多的是一个后续加工区。我们认为,部分纺织行业后续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向越南等地区转移具有一定优势。但基础化纤原料环节属于资金密集型,考虑原料等非人力成本因素较多,加之自身体积小的限制,难以对我国化工构成实质性威胁。纤维生产企业的长远发展。3、印度尼西亚:纺织品出口下降与中国和印度相比,印尼的纺织品和原材料出口规模和竞争力存在显着差异。今年上半年出口下降6.23%。4、泰国:纺织品出口大幅下降泰国的出口情况更糟。从2011年第四季度到今年年中,降幅连续三个季度接近并超过1

14、5%。今年上半年,纺织品及原材料出口下降15.41%。从近年来纺织品出口前列的这四个亚洲国家的出口数据来看,在市场规模或出口增速明显快于中国的国家或地区中,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与中国相提并论。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全球宏观经济转冷以来,以各国出口形势为标志的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呈现明显分化。印度和越南今年同比增长,而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则大幅下降。三、中国纺织品产销:受影响的出口需稳定一、纺织品出口全球份额不减我们对17个具有相同指标的主要纺织品进出口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多年来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的比例基本稳定在纺织品进口总量的40%左右。2011年,主要纺织品和原材料进口国的进口总额为2683.99亿美元,

15、其中从中国进口的金额高达1132.51亿美元,约占42.4%。在世界主要纺织品净出口国比较中,中国出口占前八位国家出口总额的一半。印度的出口规模与中国最接近,占中国净出口总额的比例不到30%。注:中国出口数据不包括对美国的出口;越南纺织品数据指标略有不同2.受影响的出口需要稳定从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来看,1999年至201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受宏观经济和去年高基数影响,前9个月同比增速放缓至10.5%。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5%左右,外需不畅已成为影响全国纺织行业产值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用剔除出口交货值后的纺织工业总产值来代表国内消费,则内需情况明显好于出口。这也是我们的

16、基本观点。近年来,在外需萎缩和逐步激活需要的双重影响下,国内消费成为支撑各行各业的重要力量。未来,也将为稳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从今年世界主要纺织品净进口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来看,美国和日本相对较好,同比略有增长,而欧盟和中国则下降明显。考虑到2011 年的进口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我们认为这个数据并不太令人担忧。其次,中国从欧盟和日本进口的纺织品比例近年来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中国从中国进口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总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从亚洲主要纺织品净出口国出口额的变化来看,很难观察到近几年的出口量明显快于或接近中国。我们谨慎认为,纺织行业转移为时尚早,长期来看,转移只会发生在受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大的

17、后端加工环节。从化纤产量来看,中国将长期保持世界工厂的地位。最后,受影响的出口交货值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国内纺织行业工业产值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出口部分的国内消费相对平稳。我们预计需求将成为整个纺织需求的稳定器,未来纺织行业的总需求将稳步增长。四、国际棉价:中国不进口,国际棉价难涨随着人造纤维的飞速发展,包括棉花在内的天然纤维不再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但棉花价格的象征意义却是分析化纤原料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一、全球棉花供应:稳定增长从全球棉花产区分布图来看,世界主要产区按生产顺序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从历年产量来看,主要产棉国的产量在过去几年没有太大变化。近三年全球总产出复合

18、增长率不到5%。种植面积是阻碍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并没有显着增加。棉花产量的相应增加更多与单产增加有关。据美国农业部预测,除美国等少数产棉区外,今年棉花产量将出现一定程度下降。2、全球棉花消费:大幅下降从主要棉花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全球棉花消费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中国仍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从前11个月棉花消费量来看,全年消费量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作为棉花主产区和纺织品出口大国,印度的棉花消费近年来增长迅速。与整个纺织品出口规模相比,今年前11个月印度的棉花消费量已接近中国水平。从历年数据来看,全球棉花生产与消费相对同步,或因棉花种植面积有限,全球棉花供

19、应较为紧张。但2011年以来,由于棉花消费量快速下降,近两年棉花供应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随之而来的是11年来,全球棉花库存创历史新高。世界大部分地区棉花自给比例较高,产棉区呈现一定程度的净出口,其他地区有净进口,但比重不大。棉花的主要净进口国是中国,在全球供需结果中扮演着磁铁的角色。美国成为最大的棉花净出口国。中国棉花政策及其影响的需求和进口变化是影响国际棉花价格的重要因素。三、库存情况:中国受影响,世界再创新高库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明年总供应量的一部分。今年前11个月,全球棉花库存超过1747万吨,创历史新高。从各国库存情况来看,近两年中国库存呈现异常增长,这是全球库存增加的主要原因。其

20、他主要棉花生产国,如美国库存增加,也受此影响较大。棉花与化纤的区别主要在于供应的季节性,不能全年平均供应。因此,库存的合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化纤产品。从过去30年的库存指标看,库存消耗比处于30-40%的低水平。而这个指标在其他化纤产品上可以出现的更高。今年前11个月的库存消耗比达到74%的历史新高。这将大大改善明年的总供应情况。全球棉花供需总体情况是供应平稳,需求连续两年下降,库存居高不下。有鉴于此,我们谨慎预计,受高库存的影响,国际棉花价格至少在明年将维持在弱势水平。5、国棉价格:棉价上不去,需求上不去作为消费大国,中国棉花产量难以满足需求,需要进口补充。近两年,我国棉花产量稳定,消费量下降,但进口量仍较大。这种现象的直接结果是高库存。事实上,中国在过去两年中占全球库存的很大比例。由于收储和配额政策,该国棉花价格直接被抬高。高棉棉花价格也影响了棉花消费量的减少。对于国内消费而言,高棉价一方面提高纯棉产品价格限制消费,另一方面降低化纤混纺产品比例。对于纺织品出口而言,高棉价导致下游纺织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相应产品在国际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