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板桥黎达村基站勘察报告_第1页
陆良县板桥黎达村基站勘察报告_第2页
陆良县板桥黎达村基站勘察报告_第3页
陆良县板桥黎达村基站勘察报告_第4页
陆良县板桥黎达村基站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二o一六年三月二二O一六年三月陆良县板桥黎达村通讯基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lL西北综合勒察设计研究院NORTHWEST RESEARCH (NSTHUTf DF tllNEEftlNO INVESTIGATIONS AW DESIGN陆良县板桥黎达村通讯基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阶段)院 长: 燕建龙教授级高工总工 程师: 徐张建教授级高工全国勘察大师项目总负责人:黄天均送制高级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审核人:廖志青点”高级工程师审定人:黄天均,州高级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编写人:董新虎孙龙工程师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MORTHWEST RESEARCH INSTtWE OF EMDNEERI

2、K IMVESTIftATIQNS AW D$IGN单位内审意见“陆良县板桥黎达村通讯基站”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及相关规划要求,本次勘察工作量布置合理,目的、任务明确,工作方法恰当,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勘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已查明;建议的基础持力层、基础型式合理;地震效应分析评价正确;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正确,提供的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正确。报告文字通顺、图件清晰、资料齐全;结论明确、建议合理可行;通过我院严格的各项审查制度,内审合格,可提交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一六年三月目录 TOC o

3、 1-5 h z 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1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勘察依据与执行规范及勘察等级1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1勘察执行规范1勘察等级2勘察工作方法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气象及水文2地形地貌3场地地基岩、土层特征4地下水 5不良地质灾害评价5岩土物理力学性质5工程地质评价5地震效应评价5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6场地地基土工程特性6拟基站基础型式建议6结论与建议6图: 1. 平面示意图图号 1柱状图2.柱状图 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拟修建“陆良县板桥黎达村 ”通讯基站,为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资料,现委托我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对该拟建场地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

4、拟建物塔型为三管塔,荷载约15t,拟采用独立柱基,塔高约 40米,站点地理坐标北纬25.161812、东经103.781126, 塔架基本设计风压0.45KN/m 2。2 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勘察依据与执行规范及勘察等级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本次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做出评价,为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工程岩土技术参数。具体任务要求是: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层类型、深度、厚度及分布情况,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

5、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5)判定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对场地的地震效应进行分析评价。6) 对基础选型提出建议。评价拟建建筑物适宜的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型式。勘察执行规范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规范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2.3 勘察等级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第 3.1 节,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简

6、单场地;中等复杂地基,综合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工作方法针对本工程特点,本次勘察手段采用螺旋钻探对拟建场地进行钻探,站点 (钻孔)位置由现场建设单位指定。共完成工作:螺旋钻孔1 个,孔深5.00m ,简测工程平面图一张、柱状图一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气象及水文陆良县地处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质结构复杂,西部和北部是较为完整的滇东高原面,中部属岩溶断陷湖形盆地,东部和南部受河流侵蚀、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峡谷相间的地貌,陆良县海拔 1840 米, 属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冬干夏湿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年平均气温5326,年平均气

7、温14.7 C,年总积温5326 C,年降雨量为9001000毫米,无霜期249天,年日照时数2442.5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125.2 千卡 /平方厘米。境内河流为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九龙河、块泽河、黄泥河、及八大河(南 盘江)等25条,分别流经县境中、东北、东南和西南部,汇集于三江口,经广 西注入珠江归南海。南盘江属珠江水系,发源于曲靖市马雄山,南盘江过境流 量12亿立方米左右,光能利用率为1.5%。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地貌上属浅丘平原地貌,拟建区位于陆良县板桥黎达村,地形较复杂。详见图1图1场地现状图场地地基岩、土层特征勘探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基土主要为第四系残积碎石土( Qel+dl

8、),下伏 基岩。现就场地地层情况根据钻探揭露顺序由上至下分述如下:层一碎石土( Qel+dl):红褐夹黄,稍密-中密状态,粒径20-60mm最大 可达100mm粉质粘土等充填。层一砂岩(D2):深灰色、灰白色,主要矿物为碳酸钙、方解石,细晶质 结构,薄层构造,构造裂隙不育,局部见溶蚀裂隙,裂面粗糙,无充填。岩体 较破碎,呈碎块状、厚片状,岩质软,锤击声沙哑;本层未揭穿。详见图2图2现场岩层露头照片地下水勘察期间,勘察时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场地为半干燥场地。地 表在雨季降雨量较大时可能形成坡面水流,场地内存在水塘,地表水较丰富, 建议作好地表排水设施,疏排地表水,防止地表积水。不良地质灾

9、害评价经现场踏勘,勘察区内无空洞,土洞等存在,据收集资料及现场调查,勘察 深度范围内及附近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断层、溶洞、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 现象,无地质灾害。5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根据野外鉴别以及当地的区域地质资料,并结合该地区已建建筑经验,综合得出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 5-1)。表5-1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建议值地层编 号地层名称岩石单轴抗 压强度 (MPa)重度kN/m3地基承 载力特 征值kPa压缩 模量MPa水平抗力 系数的比 例系数MN/m4水平抗 力系数MN/m3抗拔系 数人桩周土极限 侧阻力标准 值(kpa)桩端土极限 端阻力标准 彳1 (kpa)天然饱和

10、碎石土/22.517010.520/0.70601100砂岩/24.51200/14030006工程地质评价地震效应评价陆良县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 震分组为第三组。本场地为中硬土场地,场地覆盖层厚度小于 3ml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本场地为I i类建筑场地;据(GB50011-2010表4.1.1知: 拟建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地震特征周期值可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O 表 5.1.4-2 选取,为 0.15s。根据本次勘察情况及周边资料,本场地不存在饱和粉土、砂土地层,因此可不考虑地基土的液化问

11、题。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经现场勘测,拟建场地及周边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断层、溶洞、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较平缓,岩体裂隙较发育,局部岩溶裂隙较发育,强风化岩体破碎,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适宜该工程的兴建。场地地基土工程特性、拟建场地现状是稳定的,适合建筑拟建的建(构)筑物。、场地地基土主要由表层填土及其下的残积层组成,场地地基属均匀地基。(3)、碎石土:力学性质较好,当满足荷载和变形要求时宜考虑作为拟建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4)、砂岩:力学性质较好,当满足荷载和变形要求时宜考虑作为拟建建(构)筑物基础持力

12、层。拟基站基础型式建议综合分析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拟建建筑物荷载不大,建议持力层埋深较浅,本场地具有作天然地基的条件,砂岩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当能满足荷 载及变形要求时,建议优先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型式可以选用浅基础;基础具体埋深由设计验算后确定。7 结论与建议( 1 ) 经 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区内未见断层、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地下洞室,地质灾害不发育,按设计高程整平后,适宜本工程建设。(2)勘察区地下水属重碳酸钙型水,环境分类属于II类环境,地下水和土壤对混 凝土有微腐蚀性。对 混凝土中钢筋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4)拟建建筑物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简单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