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 电子闪光灯_第1页
摄影技术 电子闪光灯_第2页
摄影技术 电子闪光灯_第3页
摄影技术 电子闪光灯_第4页
摄影技术 电子闪光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电子闪光灯第一节 闪光灯摄影的开展概况年德国的盖迪克和米索首先采用燃烧镁粉所发出的强光作为照明光源。年德国欧斯特迈尔制成闪光泡。年左右电子闪光灯万次闪光灯应市。第二节闪光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内部结构一般由电源、震荡器、升压变压器、蒸馏器、各种电容和电阻、闪光触发器、闪光管、氖灯、电眼和闸流管等主要局部组成。电路由四局部组成:振荡升压局部、整流充电局部、电压指示局部和脉冲触发闪光局部。二、工作原理利用闪光管内惰性气体放电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把某种压力下的气体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当电压升高超过一定限度时,气体内的正负离子在电场内沿相反方向移动,在气体中就突然有电流通过而导致发生强烈的闪光.

2、电池电源振荡升压闪光充电普通交流电同步接点、触发电子闪光灯原理示意图整流当电源接通后,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形成一个间歇振荡,使升压变压器的初级获得一个交变电压,使其次级获得大于300V的交变电压。交变电压经二极管半波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压,对主电容和触发电容充电储能。当电压充至额定电压的70%左右时,指示电路中的氖灯起辉,指示闪光灯处于正常闪光等待状态。当按下按钮,触发电路产生脉冲电压,在变 压器的次级感应出瞬间高压 约10kV脉冲,通过闪光 管的触发极使闪光管内氮气 电离并导通,电容上储存的 电能瞬间通过闪光灯管放电 转化为光能,完成一次闪光。自动调光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闪光灯充足电后,照相机上

3、的闪光同步触点接通闪光电路。在闪光灯发光期间,光从闪光灯发出照射到被摄物体上,从被摄物体反射回来进入照相机进行曝光和闪光测光元件上。此测光元件很快将光能量变换成电信号输入积分电路,再由积分电路输出一个与闪光光量值成正比的电信号;当闪光光量值到达适宜曝光量的要求时,积分电路的输出电信号便使控制电路触发闪光停止电路,从而使闪光灯熄灭。同步电子闪光灯的电路原理图第三节 电子闪光灯的发光性质与曝光控制一、发光性质1、发光强度大常用的电子闪光灯的发光强度为100150瓦特秒。2、明灭时间短一般电 子闪光灯发光的持续 时间为1/1000秒 1/5000秒,具有高 速闪光照明的性能。 3、光色白电子闪光灯的

4、光色白,因为所含蓝光成分多,其色温稍高于阳光的色温,约65007500K新型的电子闪光灯经过校正,色温为5600 K二、曝光控制 1、光圈与曝光的关系镜间快门:控制曝光量,只能用调节光圈大小的方法来实现。帘式快门:横帘快门用1/60秒,竖帘快门用1/125秒。 2、照射距离与曝光的关系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越近,被摄体的亮度就越强,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越远,被摄体的亮度就越弱。因此,必须按照自动档规定的照射距离范围来预置光圈,并在该光圈所允许的照射距离拍摄,否那么,会曝光不正确。3、闪光指数与曝光的关系闪光指数GN用来比较不同闪光灯的功率,闪光指数越大,亮度愈强闪光灯的功率越强。采用手动控制闪光

5、时,闪光指数可用来决定计算闪光的曝光量。闪光指数(GN)闪光照明距离(L)=光圈系数(F)拍摄时的闪光照明距离乘以所用光圈,即可求得所用闪光灯准确的闪光指数。需要注意指数后边所标明的单位,通常分为21度米和21度尺两种。国际上对闪光灯的闪光指数的测定标准根本上是统一的,以ISO100/21的感光度作为测定标准。不同感光度胶片闪光指数换算表胶片感光度(度)15/2518/5021/10024/20027/40030/80033/160036/3200换算因数(倍)0.50.711.422.845.6举例来说,如果用GB21度胶片,某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为22,当使用GB24度胶片时,该闪光灯的闪光指

6、数221.431;当使用GB27度胶片时,该闪光灯的闪光指数22244,余此类推。在银燕BY-26 ZP闪光灯使用说明书中,用表格形式,示出各种使用条件下的闪光指数和照射角。变焦灯头位置35mm50 mm85mm闪光指数GN21米26米30米照射角55 3840 2724 164、同步速度曝光的关系镜间快门同步速度不受快门速度限制;焦点平面快门的帘幕裂口必须等于或大于画面的宽度,才能使胶片接受正常曝光,因此,有限定速度。相机同步插孔分四种类型: M 是供中常型闪光泡使用的插孔。 F 是在电子闪光灯出现之前供时滞很短的特快型闪光泡使用的插孔。 X 是供电子闪光灯及特快闪光泡使用的插孔。 FP 是

7、焦平面相机供平峰型闪光泡使用的插孔。第四节电子闪光灯的种类及功能一、种类1、手控电子闪光灯2、自动电子闪光灯开关拨至M可手控纯手动式自动电子闪光灯影室闪光灯3、专用电子闪光灯4、紫外线闪光灯5、红外线闪光灯 6、特殊闪光灯 环型闪光灯 水下闪光灯微距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红外线闪光灯可收缩的内置闪光灯二、附件1、闪光测光表2、变焦距闪光灯头3、漫射器4、环带透镜5、远摄闪光附件6、闪光滤光片7、光控同步装置闪光同步器三、闪光灯的功能1、用作照明光源2、创造优美造型 3、发挥高速快门的作用4、频闪效果和连续记录5、调整色调 6、实现自动曝光。四、开展趋势1、小型化、高能量2、自动化、多功能3、一体化

8、、易操作第五节 电子闪光灯的布光技巧一、用作主要光源但凡在现场照明缺乏的条件下,或为了提高景物的亮度以抓拍瞬间动态,均可作主要光源使用。1、单灯照明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机位闪光和离机闪光两种。 1直射闪光照明法 将闪光灯安置于照相机上,以正面直射照明的方法拍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非常迅速地抓取补充摄对象的瞬间形象,是闪光摄影中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照明方法。但是,常常使影象显得平淡无味,缺乏立体感,层次不丰富,影调灰淡,光线平析,质感不强。 运用直射照明的正面闪光拍摄人物肖像照片,往往会产生人物明亮、背景黑暗的效果,随着闪光距离的增加,人物与背景的明暗反差逐渐减弱。广角镜头需在较近的距离上拍摄

9、,闪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很亮、背景黑暗;标准镜头需在中等距离上拍摄,闪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明亮、背景暗淡;望远镜头需在较远的距离上拍摄,闪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较亮、背景灰白。 2散射闪光照明法 可在闪光灯前面用手帕、白纱布或半透明的薄纸等加以遮挡物,使闪光灯所发射的光线通过遮挡物后,变为柔和的散射光线。 某些闪光灯配有的闪光扩散罩用来遮挡扩散闪光。有些闪光灯可以把聚光用的反光罩取下来,使光线变成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射光。 当使用遮挡闪光灯时,光圈系数应大约需开大一级光圈。 3侧面闪光照明法 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别离开来,用较长的连接线连接,从前侧方向照明被摄对象。能够产生侧面的投影,构成显著的明暗比照,有

10、利于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可以适当改善单灯正面闪光照明所产生的平板而缺乏生气的光线效果。所拍摄的照片,影调明快,光线生动,立体感较强。 最好能与反向闪光照明的方法结合运用。如在室内拍摄环境中,将置于照相机一侧的闪光灯略微向上仰起,让闪光既能直射到被摄主体上,又能由天花板反射一局部散射光,补助照明被摄体的阴景局部,使侧面照明的明暗反差得到缓和,丰富影调层次,有利于加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 正侧光加用一块或两块反光板反射光源几乎是可以反射光的任何东西,可以是一大张纸,一张铝铂,甚至可以是一张白色的床单。注意在拍彩色照片时不要用有色的反射光源,因为那样反射光源会将本身的颜色投射到拍摄对象上。 4反

11、射光照明法利用白墙、天花板、反光伞和反光屏等进行反射,构成漫射光线,消除明显的阴影。子母灯反光板反光伞反射闪光2、双灯照明子母灯 利用子母灯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和亮度,来表现被摄体的造型。正侧照明法双 灯 正 侧 照 明双 灯 两 侧 照 明 3、多灯闪光照明法 通过光控闪光同步器,同时使用两盏以上的闪光灯,分别作为主光和辅助光照明。主光用来塑造被摄对象的根本形态,表现主要特征;辅助光用来补助主光所形成的阴影的亮度,降低明暗反差,丰富影调层次。副灯副灯主灯主灯轮廓灯发灯多灯照明的不同组合方式主灯副灯轮廓灯发灯发灯轮廓灯主灯第二副灯副灯 二、用作辅助光源 1、降低反差照明法 改变照射距离 用纱布包裹

12、闪光管 限制闪光灯发光量采取光圈和快门时间互变的方法 2、提高反差照明法 填充式闪光灯控制有不少人也许会认为,只有在光线缺乏时才能使用闪光灯。其实不然,在阳光明媚的大晴天,照样可以使用闪光灯,而且还能拍摄出效果极佳的照片。但这时的使用方法与闪光灯的正常方式有点不同,就要采用本节中所介绍的填充式闪光。这种控制方式也称补光式,当被摄画面的反差很强烈时 (如逆光),可以用闪光灯来填充阴暗的区域。但要保持画面的自然感,用闪光灯时就要有些限制,闪光亮度与现场光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闪光灯的输出亮度在画面中占主要地位,拍出来的照片也许会很奇怪的,效果显得不自然,如在晴天树阴底下拍摄人像留影时,人脸会因闪光灯

13、的亮度而显得苍白等。人的眼睛对各种亮度的场合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与一位背靠明亮窗户而坐的人交谈时,我们仍能分辨出他(或她)脸部的细节,根本觉察不到他(她)是处逆光位置,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具有自动逆光补偿功能,而大脑正是作出补偿计算的计算机。遗憾的是胶卷并不具备这种自动补偿功能,如果按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或类似方式的测光值进行曝光,拍摄后往往会出现剪影效果,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人脸部的细节。如果提高曝光量,那么背景会因为曝光过度而全发白了。所以有不少人不敢拍摄这类场合。遇到时,通常要求被摄者更换位置。在户外时,那么要求被摄者面向太阳,这对于摄影是很理想的,人脸所受到阳光的照射,能够将所有的细节准确地记

14、录下来。但对于被摄者来说,就有些难受了。如果阳光强烈的话,眼睛就可能要眯起来,脸部表情很不自然,仿佛很痛苦似的,难以得到生动的照片。而采用填充式闪光,就能防止上述问题,被摄者可以处于逆光位置来被摄,由闪光灯所发出的亮度来填充画面前景的阴暗局部。填充式闪光的原那么是:在保证背景曝光正常的前提下,适当增强主体的亮度,使其细节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应按背景高亮处的测光值来设定。手动设定大致的做法如下:将快门速度置成最高同步速度,然后根据闪光灯指数和被摄体距离,按照指数公式计算出光圈值,再收小一档或两档来设置实际的光圈 (等于曝光缺乏一或二档)。 具体的设置要视逆光程度(即反差程度)而定,光圈收小多些,会

15、出现逆光效果。手动设定填充式闪光的参数是较为困难的,它像手动曝光选择曝光组合一样,要有较丰富的经验才能设置准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人设置的参数会使曝光过度。现在许多专用电子闪光灯都具有填充式闪光的控制程序,能够在曝光前根据现场光的测量值以及画面的反差情况,依据程序自动地设置闪光量与现场光的比例,能够在闪光的条件下,恰到好处地保存现场光下被摄体的自然气氛。这就是所谓的闪光灯程序自动曝光(佳能称之为A-TTL控制方式)。填充式闪光控制与 TTL闪光控制的区别在于:填充式闪光控制方式在未闪光之前就已经根据被摄画面的现场光,确定了闪光灯的输出,所以是主动式的控制方式。由于填充式闪光控制涉及到兼顾背景

16、的问题,所以与相机上的测光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测光方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填充式闪光控制的效果。目前由于分区式测光方式能较好地处理被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因此与之相联系的填充式闪光控制的效果也就比较理想。还有一点区别是,填充式闪光控制不一定是TTL的。三、B门闪光(慢门闪光法)在拍摄现场没有其他光线照明的条件下,可采用B门闪光。利用一盏灯来进行多角度闪光或屡次闪光。四、模拟闪光为加强灯光和火光的亮度,可采用模拟闪光。第六节 使用闪光灯本卷须知 一、检查供电情况 注意极性,电力要充足,存放时,一定要取出电池,以免电液泄露而损坏。 二、调节曝光量 三、定期检修 四、使用频率不宜过高 闪光管的使用寿命一

17、般在万次左右。使用频率太高,闪光管就会因过热而缩短寿命。五、排除“红眼效应 “红眼现象是由于光线很暗的环境中,人眼的瞳孔放大的时候,由正面闪光照明而造成的。防止出现“红眼:一是尽可能防止正面闪光照明,使闪光灯与被摄人物的视线成一定角度;二是防止在光线过暗的环境中用闪光灯拍摄人像照片,或让被摄者先注视光亮的的景物,调节瞳孔收缩。解决红眼现象的方法有两个:改变闪光角度和改变闪光方式。1、改变闪光角度。让闪光灯以一定的角度来发光,而不是直对着眼睛闪光,使从眼睛反射回来的光线不进入镜头内,就象面对一块玻璃进行闪光拍摄一样,如果是正面闪光,在照片上必然会出现闪光灯的反射光斑;假设以一定的角度闪光时,上述

18、现象就不会出现了。由于袖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与镜头的平行距离短,每次闪光拍摄时几乎都是正面闪光,所以出现红眼的概率要高得多。而在单反机中,由于将闪光灯插在附件插座上,闪光灯与镜头的平行距离相对来说要远些,所以出现红眼的概率要低些,但还不能保证不会出现。如果闪光灯头是可以向上摇摆的,将闪光灯摆动成某个角度,如利用天花板的反射等,但这种方法对于灯头固定的闪光灯是无能为力的。最彻底的方法是闪光灯离机工作,即用一根闪光灯连线将闪光灯引离开照相机进行拍摄。这样不仅能消除红眼现象,而且能使所拍摄的画面更生动、人像更有立体感。还有些照相机是在设计上加以改进,如采用上弹式设计,内置闪光灯不是固定的。平时不用时,闪光灯是收缩的;需要时上弹到位,使闪光灯与镜头的平行距离拉开。如企能的GENESIS 的内置闪光灯上弹出来后,与镜头的平行距离达83mm,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出现红眼的概率。2、改变闪光方式。对于内置闪光灯的照相机,不可能将闪光灯摆动一个角度或离机工作,所以制造厂家在闪光灯的工作方式上加以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