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变化课件_第1页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变化课件_第2页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变化课件_第3页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变化课件_第4页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校赖春桃九年级化学新旧课程标准及新旧教材对比新课程标准的主题框架:标准共分四个部分 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二、评价建议 一、教学建议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课程的基本理念: 仍是从六个方面阐述,但增加了“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

2、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增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增加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增加了“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敢于质疑”等重要观念。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主题中的变化: 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 增加: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减少: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 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 分类; 在知识之间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在“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

3、增加了: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原来三个方面的内容调整为四个方面,增加了“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共8个,这是在教学实践层面上最大的变化。在教材中的体现:2.“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删去了5个难度较大的实验活动:(略过) (1)“水与常见的溶液”二级主题中,删去了“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和“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 (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二级主题中,删去了“分离氯化钠固体与铁粉组成的混合物”。 (3)“认识几种化学反应”二级主题中,删去了“用实验证明: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生成了新的物质”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用石墨电极通

4、电分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增加“连接仪器装置 ”针对学生实验与探究活动增加方法指导等强化实验安全 对应的教材变化:加强对学生实验与探究活动中的方法指导指导如何观察、观察什么从知识上给予铺垫第一个化学实验(课题1)第一个探究(课题2)【方法导引】【注意】提示】【想一想】 提供科学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及实验方法指导,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提示思考的问题等。增加提示性边框栏 对应的教材变化:看法:新课程标准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实验”,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数目均有所增加,对实验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这过程中要使学生们的所有潜能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出来,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

5、力以及学会学习的目的。 因此建议: 提前一周甚至两周告之学生要学的实验,充分利用周末时间,预习要学的实验,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要求学生写: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实验步骤(用动词概括),实验现象,推证得出的实验结果,通过网络查找可能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及其原因等等。 看法: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6、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准原话: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看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 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 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 如果分

7、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二) “内容标准”中9个核心知识点降低了学习水平 1、“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级主题中(4个): 认识(降低为: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 了解(降低为: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降低为: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会用(降低为:了解的方法)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三) “内容标准”中9个核心知识点降低了学习水平 3.“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中(2个): 理解(降低为: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了解(降低为

8、: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 (三) “内容标准”中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表述得更明确 1.“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级主题中: 知道(明确为: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溶解现象(添加: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初步学会配制(明确为: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道(明确为: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明确为: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三) “内容标准”中一些条目的学习要求表述得更明确 3.“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级主题中: 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

9、应获得能量(明确为: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明确为: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从四个视角增加了一批新的“学习情景素材” 1.化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的视角:自来水的生产工艺;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氮气的用途;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氢能源汽车;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保措施;我国能源消耗和化石燃料分布;新型陶瓷;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 2.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视角:不锈钢餐具;食品中的乳化剂;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桂花十里飘香;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

10、 3.元素化学知识的视角:常见铵态氮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海水的主要成分;铁的几种氧化物;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4.化学实验的视角: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电解水实验及其微观解释。1、单元结构调整 原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和第四单元“物质结构的奥秘”顺序调整、整合。对应教材的主要变化三单元内容结构从微观构成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到宏观化学组成(元素)课题2中知识间的联系一、原子的构成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三、相对原子质量离子的形成利于认识水的组成和理解单质、化合物;加强概念原理的指导作用 从整体看,将元素知识与概念原理性(抽象)知识穿插安排空气物质的构成(元素)水

11、 化学方程式个人观点: 此外注重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也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 教学中可以这样体现:例如在研究木炭的吸附性时,告诉同学们,如果他们家的冰箱里有异味了,可以放一些木炭在里面来除;利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解决身边化学问题,如让同学们收集一些药品、化肥等的说明书来探究“有一袋尿素的标签:质量是50千克,含氮量是50,是含氮量最高的一种氮肥”让学生们读题后讨论可提出哪些问题,然后把问题归类找准问题与教材内容的切入点,按切入点的顺序进行研究。注重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的关系,使学生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的关系使学生们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2、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动力。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重写或调整了“实施建议”,增加了11个典型实例 1.重写了“教学建议”:本次修订中,将实验稿中的7条建议整合为4条,突出了重点,增强了建议的针对性。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本建议对如何落实、统整三维目标,学会规划、设计教学目标体系进行了指导。例4.“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单元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实施“科学探究”和“加强实验教学”既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又是教学实践中的弱点,本建议从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强调学生必做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3)“

13、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本建议从帮组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和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两方面进行了指导。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低效”、“形式化”问题仍然是当前需要下功夫解决的现实问题。本建议从学习情境创设、多样化教学方式、复习和习题教学、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例5.“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有些话要留给学生讲,有些事要留给学生做”。 “教”是为了“学”,“教为学服务”。 2.重写了“评价建议”:本次修订,从5个方面清晰地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业评价的策略与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

14、操作性。 (1)“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描述学生的行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测验题目和评价任务的类型。”例6.“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评价目标。 (2)“评价方式的选择”。“纸笔测验”和“活动表现评价”。 例7.对学生探究过程和探究能力的评价(测定、分析学校所在地雨水的pH)。 例8.在调查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金属材料的利用的调查”)。 例9.学习档案收集的资料实例(对“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认识”)。 (3)“评价标准的制订”。分纸笔测验的评分标准和活动表现的评价标准。 例10.化学实验活动表现评价标准。 (4)“评价工作

15、的实施”。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方式多样。 例11.化学实验活动表现的评价。 例12.同伴之间的评价。 (5)“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参照教学目标解释评价结果,评价反馈应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看法 强化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纸笔测验为主,比较重视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忽视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期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形成。筛子 or 镜子? 3.调整了“教材编写建议”(略) 4.调整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建议由实验稿的7条调整为8条,突出了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的使用、实验与科

16、学探究实践活动的组织、教与学经验的总结等内容;明确提出了“(二)提倡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五)及时总结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经验”“(八)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环境”等合情合理的建议;增加了有关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完整的实例。 小结:修订主要特点 重视科学探究 关注化学与社会 减轻学习负担(不扩充内容,不提高 要求、个别降低要求) 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应教材的变化二单元更新资料信息(课题1)2011年12月19日制取氧气实验和探究的调整(课题3)原实验2-5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改探究(催化作用)制取氧气实验和探究的调整(课题3)制取氧气的实验2-7改用高锰酸钾为原料氯酸钾制氧气

17、实验改描述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史实回答(原P92资料内容)设问进一步设问,引出探究实验改进方法指导白磷改红磷六单元课题一扩展活性炭的用途增加资料“碳单质的研究进展”加温室效应正面作用介绍加“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示课题三实验变化调整内容探究内容止于装置的探讨检验、验滿以讨论形式引出制取实验以实验活动形式出现实验变化调整内容、增加指导探究、讨论之后总结性指导七单元调整单元内的课题结构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化石燃料的利用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更新和调整资料信息修改探究活动内容增强铺垫和过渡增加学生实验活动拓展性课题内容简化后用作“资料”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18、1.实验8-1中,将“焊锡和锡”更换为“硬铝片和铝片”,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焊锡比锡软)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增加了一个小标题“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因此本课题有三个标题: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盐的反应)。 修改后,与课题标题更契合,思路更清晰,内容更科学。 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增加讨论:我国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八单元4. 增加: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内容的选择:避免与正文内容简单重复(如增加铜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活动性比较,由学生

19、设计)八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1.本课题内容的顺序略作调整: 以前:一、溶液(包括乳化)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修订后:一、溶液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三、乳化现象 原因:将溶液和乳化分开,先讲清溶液(特征、溶质和溶剂、用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再讲乳化现象,层次更清晰,对学生而言易理解。九单元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增加了“海水晒盐”的内容,是为了说明“蒸发溶剂”也是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 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探究溶解度曲线”增加科学方法的指导。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增加了“溶解度曲线所提供的信息”。 增加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20、规律”。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删去“资料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原“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 改为 “课外实验自制白糖晶体”。(明矾不易得到)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4.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课题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改为“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组成”改为“溶液的浓度”。九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1.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增加“资料卡片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删去图10-7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鸡爪)。 加强了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的内容。 以前实验:生石灰与水反应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加强使用酸和碱时安全提示:注意! 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21、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课题名称“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 应”修改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增加“资料卡片pH计”。 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原“活动与探究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改为“探究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落实(原探究中测定头发在不同pH的溶液中的变化情况,难度较大)。 删除图10-18健康的头发 和图10-19受损伤的头发。十单元 3.增加: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内容的选择:避免与正文内容简单重复十单元 4.增加: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内容的选择:避免与正文内容简单重复十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原“活动

22、与探究粗盐提纯”改为“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内容基本不变。 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增加“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标题,补充反应实例(实验11-3,生成沉淀的反应),探究内容略作修改。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原“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调整为正文内容(讨论),增加“方法导引”栏目,突出和强调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2.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三种主要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化学成分和主要作用,修改为以表格的方式来呈现,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增加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关系图,突出 化肥的正面作用

23、。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增加“讨论”,修改“调查与研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肥和农药的功与过,培养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十一单元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引入方式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引入课题。十二单元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更换“课堂练习运动员跑400 m”为“练一练计算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化学味更浓些)。 删除和更换图片。例如,通过香烟盒包装上的标识文字,结合示意图,更为具体地形象地说明了香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十二单元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同时避免与生物教材不必要的重复,“酶”的

24、内容调整为“资料卡片”;增加“资料卡片纤维素”。 数据修改为与生物教材一致( 15.6改为16;39.3改为39)。 十二单元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调查与研究”修改。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本课题知识,提出问题,向学生介绍了平衡膳食的知识,贴近生活,并具有实际意义(学以致用)。十二单元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引入方式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日常生活经验,就营养强化食品进行讨论,引入课题。十二单元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呈现方式变化:将原资料中的表格改为柱状图,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内元素的含量,以及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别。十二单元课题2 化学

25、元素与人体健康 通过有关运动饮料的讨论栏目,结合生活实例来说明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十二单元 更新表12-1中数据: 将几种微量元素成年 人每天的适宜摄入量 更新为1418岁人群 (初中生),更具针 对性。 删除图片:佝偻病患者,甲状腺肿大患者(不美观)。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十二单元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3.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增加、删除或更换图片。十二单元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内容更新,“导电塑料”更新为“复合材料”,体现了时代进步与科技新进展。十二单元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调查与研究”和“课外实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十二单元 层次更加清

26、晰,知识点更为明确,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行总结。十二单元旧教材新教材 2012年成都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注重基础知识 关注科学探究(崔萍) 今年我市的中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双基”和“回归教材”。试题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关注科学探究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增强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同时,也注重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题目难度层次明显 A卷以基础为主,B卷则考察应用能力,试题的设置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真实地展示自己的水平,既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毕业考查,又有利于高中招生。 重视探究能力考查 以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为主,该套化学考题同时也兼顾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所需的知识、认知水平、过程与方法都未超出课标,符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从试卷题目来看,情景大多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有一些是来自于教材中的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和习题等素材。为了体现新颖、灵活的特点,不少题目将问题进行变式,同时将考查点与考试说明、教材的对应知识点及能力要求有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