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部分自 然 地 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部分自 然 地 理自 主 梳 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_、水、_、生物、_、地形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_、生物循环和_等。大气岩石土壤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自 主 梳 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_。(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物质和_交换实现。3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表 现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地区光合作用能量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表 现牵一发而具有统一以练促记(2012上海卷)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练促记(2012上海卷)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海洋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方面导致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3、上升流减弱或停止,另一方面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克劳觥保聿愫露鹊谋浠匀却窖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水减弱,表层水温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导致旱灾。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又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是由于东南信风答案: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的年份,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中、东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
4、显减少,甚至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方面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海水上涌减弱或停止,水中营养物质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使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由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温度升高和海水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量死亡。同时,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带来严重影响。热带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水减弱,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导致旱灾。 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
5、,又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答案: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的年份,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知识点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_太阳辐射_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_海陆分布_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纬度、_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热量低纬和高纬水分变化中纬度地区海拔高度知识点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影响典型地区图示由知识点三非地带性现象1形成因素:_。2表现:既可在自然带之间形成,又可在某一自然带的内部形成。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知识点三非地带性现象1形成因素:_(20
6、12山东卷)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以练促记(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风力 D光照(2012山东卷)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解析:(1)从图中纵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从横坐标可以看出R位于森林带和荒漠带之间,所以R地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温带草原带。(2)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F方向变化的自然带依次为高山荒漠、山地荒漠、温带荒漠,其差异在于因海拔导致的热量的差异造成的。答案:(1)B(2)A解析:(1)从图
7、中纵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从横坐标可以看要 点 突 破要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整体性原生态图要 点 突 破要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整体性原信息提取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信息提取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提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8、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拓展提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整体性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学以致用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1)(2)题。(1)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A地表温度年变化越来越小B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D山地针叶林
9、带分布海拔降低学以致用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2)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A土壤肥力提高B洪涝灾害加剧C三角洲面积减小 D渔业产量逐年上升解析:(1)积雪面积减小,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积雪面积减小也反映了气候变暖,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会相应上升。(2)大坝修建之后,在水库调节作用下,洪涝灾害得到控制,同时,尼罗河入海携带的泥沙减少,因泥沙大量沉积而面积不断增加的河口三角洲不仅停止了扩大,而且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还会出现明显后退,面积减小。答案:(1)B(2)C(2
10、)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一)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不同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不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差异水分差异气候差异植被不同土壤不同陆地自然带形成(一)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不同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热量水分气候差异信息提取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1)自然带的概念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两”个形成因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二是“三”个构成要素气候、植被和土壤。三是“两”个分布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2)成因。信息提取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要点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原生态图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要点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原生态图自然带与气候类型1、纬度
11、地带性(热量条件差异)原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低纬、高纬)1、纬度地带性(热量条件差异)原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极地冰原带 2、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差异)中纬度地区最明显原因: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递减 2、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差异)中纬度地区最明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阿拉善戈壁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自然带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阿拉善戈壁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荒漠荒漠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拓展提升地
12、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拓展提升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沿海内陆沿海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森林带草原带地域分异规律从
13、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学以致用(2012潍坊检测)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3)题。学以致用(2012潍坊检测)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3(1)左图中受甲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2)右图中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往往向高纬方向延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 B地形C气候 D海陆分布(3)右图中体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A BC D(1)左图中受甲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解析:(1)由图可知,甲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14、西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2)根据所在的位置可以推断出该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因受暖流影响,气温明显高于大陆内部和东岸,故该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偏高,即向高纬度延伸。(3)由图可知、分别代表的是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体现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答案:(1)D(2)A(3)C解析:(1)由图可知,甲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要点三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原生态图要点三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原生态图自然带你发现高大山地的景观特点吗?自然带你发现高大山地的景观特点吗?信息提取在中低纬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热量状况、水
15、分条件及其组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这种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的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其影响因素包括热量状况、水分条件及其组合状况。其中热量是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信息提取在中低纬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热量和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海拔高度)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热量和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从山麓拓展提升1在高山地区影响垂直带谱数量的要素。(1)山坡上的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山地海拔有关。(2)同一纬
16、度地区,海拔高的山地带谱多;相同高度的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区的带谱多。拓展提升1在高山地区影响垂直带谱数量的要素。(1)山坡上2垂直带谱的分布。(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山麓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2)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3)同一山体,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2垂直带谱的分布。(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山麓基带与当地的水学以致用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山麓自然带与同纬度水平自然带相同B海拔相同的地带自然带不一定相同C不同坡向的垂直自然带谱相同D迎风坡与背风坡热量、水分相同学以致用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垂
17、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山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自然带在山脉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高度是有区别的,这是由不同坡向的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自然带在山脉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高度是高 分 跨 栏热门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命题规律从近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该知识点是高考的常考点,从考核内容来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学核心理论之一,因此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从考核形式来看,多以图表形式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考核能力来看,注意考查学生的综合判
18、断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空间分布和思维想象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高 分 跨 栏热门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命题规律【例】(2012上海卷)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例】(2012上海卷)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1)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 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 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解析:(1)乙地为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
19、候,根据提示“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来说明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气候和地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和植被等。(2)根据图2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图,可知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1)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3)因为丙地与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丙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和暖流的影响,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所以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答案:(1)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
20、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3) 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3)因为丙地与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属于热带雨林气解题秘笈解答雪线相关问题知识雪线及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
21、、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因素:(1)温度:温度高,则雪线高;温度低,则雪线低。如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2)降水:降水多,则雪线低;降水少,则雪线高。如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3)坡度: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解题秘笈解答雪线相关问题知识雪线及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例】(2012江苏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例】(2012江苏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
22、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 m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解析:(1)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气温与降水;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雪线的高度却降低,这只能是降水丰富影响造成的。答案:(1)C(2)A(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识图技能地理景观及其
23、演变示意图的判读步骤地理景观及其演变示意图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地理事物,这就要求考生具有通过画面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判读该类图形一般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准确判读景观图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2)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3)根据景观图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识图技能地理景观及其演变示意图的判读步骤地理景观及其演变示意【例】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2)湖泊消亡引
24、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稳定性 D脆弱性【例】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解析:阅读三幅图时,注意各图中的地理要素的变化,如:植被、生物、地形等要素。(1)观察三幅不同时期的湖泊示意图可以发现,湖泊中的沉积物质越来越多,湖泊中的水体逐渐被沉积物质替代,致使湖底抬升,湖泊逐渐消亡。(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D(2)A解析:阅读三幅图时,注意各图中的地理要素的变化,如:植被、生巩 固 落 实1(2012韶关市二模)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25、。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读下图,回答(1)(2)题。巩 固 落 实1(2012韶关市二模)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1)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2)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1)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解析:(1)根据植被与纬度的变化关系,可以推断出该地山麓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因此该地位于温带地区。(2)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全球气候变暖
26、,因此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将上升,林线的海拔高度将上升。答案:(1)B(2)C解析:(1)根据植被与纬度的变化关系,可以推断出该地山麓的植2(2012浙江卷)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2(2012浙江卷)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1)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2)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可利用周围未利用的土地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人口众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德州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4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法律科技系统运维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潜水装备检测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旅游文创设计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锻造车间设备点检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杭州拱墅区武林街道招聘真题
- 指向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小学英语学习单设计的案例研究
- 大单元教学:为语文教学添色增香
- 培养学生课堂感受力的实践与探索
- 山东畜牧兽医单招考试题及答案
- 商户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年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招聘考试试卷
- 四川省广元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青羊区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落实与质控优化
- 痛经的中医护理
- 2018-2024年中国西瓜行业市场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DB32∕T 5048-202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验收规范
- 2025届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