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下学期)单元名称第五单元课题古代诗歌五首节次第2-1课时 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观诗题】诗的题目就如诗的眼睛,它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 HYPERLINK /s?q=%E4%BA%8B%E7%89%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 HYPERLINK /s?q=%E7%90%86%E8%A7%A3%E8%AF%97%E6%AD%8C&ie=utf
2、-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理解诗歌的 HYPERLINK /s?q=%E4%B8%BB%E9%A2%98&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主题和 HYPERLINK /s?q=%E4%BD%9C%E8%80%8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作者的 HYPERLINK /s?q=%E6%80%9D%E6%83%B3%E6%84%9F%E6%83%85&ie=utf-8&src=
3、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思想感情。因此,通过对诗歌题目的揣摩玩味,便可感知诗人 HYPERLINK /s?q=%E5%AF%93%E6%83%8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 HYPERLINK /s?q=%E4%B9%A1%E6%83%8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某种 HYPERLINK /s?q=%E6%83%85%E6%8
4、4%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情感,或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 HYPERLINK /s?q=%E8%A7%81%E8%A7%A3&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见解,甚至是诗人所寄予的某种理想、 HYPERLINK /s?q=%E6%8A%B1%E8%B4%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抱负等。请你阅读五首诗歌,说说通过诗题,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参考
5、答案:在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中,“登”字说明作者所处的地点,有登临诗的意味;望岳“望”字,有远眺的意味,岳点明了地点;游山西村“游”字透露出来此地的心情。己亥杂诗点明了时间,和本诗的背景有关。设计意图:了解是个题目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2.【读诗文】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五首诗,请你运用不同的朗读方法,从具体的字词句中说说各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登幽州台歌“独怆然而涕下”,重读“独”,写出了自己的孤独无依。 己亥杂诗中134句都
6、押“a”字韵,读起来比较开阔,突出了作者的豪放和洒脱。(还可以从节奏、声调等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内容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3.【知背景】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搜索、阅读书籍等方式,查找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参考答案: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 HYPERLINK /authorv_fd4b83e548a7.aspx t _blank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HYPERLINK /authorv_be16b2b
7、23d0a.aspx t _blank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望岳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游山西村此诗作于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 HYPERLINK /authorv_efd5d
8、a0ed1a1.aspx t _blank 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己亥杂诗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HYPERLINK /authorv_e0c140ccdde2.aspx t _blank 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
9、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资源查找资料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古诗学习方法知人论世。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拓展性作业(选做)1. 请任选一首诗,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简短的赏析文字。(情感鉴赏、语句分析、诗歌结构、诗歌风格等)参考答案:情感鉴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即逝。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面对困苦振作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陈子昂“怆然涕下”,他俯仰古今,不
10、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设计意图:多角度鉴赏诗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赏析诗歌的方法。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2. 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再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任选一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揣摩作者的心理。参考答案:游山西村;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正在迷惘之际,我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否极泰来,万事顺遂。设计意图
1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学会表达,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3.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诗歌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给五首诗歌分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登临诗: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这两首诗都是作者登临的时候写下的诗歌。游历诗:望岳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这三首诗都是作者在游历过程中写下的诗歌。设计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
12、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单元名称第五单元课题古代诗歌五首节次第2-2课时 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登幽州台歌的语句从此化出,请你说说你更喜欢那一首?请你再找出几句表意相近(思考时间与人生的关系)的诗句来拓展自己的阅读积累。参考答案:(1)远游说天地是无穷的,人生的艰难也一样无穷。以往的圣哲我没有赶上,将来的贤哲我又见不到。虽然表意相近,但登幽州台歌写出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情感,在表情达意上更为开阔。(2)示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3、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对本诗的理解,拓展学生阅读,学会举一反三和积累知识。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2.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小深发现游山西村这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请完成下列对话。小深:游山西村没有一个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小圳:是啊,你说的很对。你看诗歌的颔联_(1)_。小深:是啊,尾联也能看得出来 _(2)_。小圳:我发现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己亥杂诗也采用了这类手法,这些诗歌在诗人的巧思之下层次分明,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参考答案:(1)这是游览的路
14、径,我仿佛能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豁然开朗。(2)尾联是游览所感,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内容赏析,学会迁移,了解诗歌创作的方法。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3.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 HYPERLINK /doc/5383990-26834219.html t _blank 含蓄、
15、 HYPERLINK /doc/155217-163992.html t _blank 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请你找出本文表达人生哲理的诗句,并说说这些诗句的本义和衍生义。参考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义: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村庄。衍生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时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设计意图:这五首诗蕴含深刻的哲理,引导学生在赏析字词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情感,感悟诗歌背后的哲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
16、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拓展性作业(选做)1. 在古诗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应有“读一首诗,及一类诗”的效果,请你说说学习之后,你学到了哪些诗歌鉴赏的方法?参考答案:从题目中初步了解诗歌;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大意;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通过对比了解诗歌创作方法;根据诗歌内容给诗歌进行分类,通过类别了解诗歌特点。(言之成理即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通过一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为后面的语文学积累必要的方法和知识。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2. 请查找本课作者的生平材料,仿照示例,在本课的诗人中任选一位,为其制作一张文化名片。示例:人物:辛弃疾文化名片: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纵使命运坎坷,也从未忘怀家国天下。豪放之词,闪耀文坛。参考答案:杜甫;他生于官宦之家,却一生坎坷。一句“济时肯杀身”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坚守。沉郁顿挫,他是我们心中伟大的诗圣。(能从出生,精神,诗风和成就等方面回答即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查阅诗人的相关材料,并能通过相应的学习支架进行运用,提升文学文化修养。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题目来源:新编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酸饮料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纺织带和帘子布的耐候性考核试卷
- 企业形象宣传会议合同
- 管道工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
- 油料作物种植的农业技术应用与培训考核试卷
- 数图形的学问课件
- 电气安装中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考核试卷
- 青少年安全防护:防溺水与防触电教育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设计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暨南大学-萧惠琳-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大班音乐欣赏粤曲《荔枝颂》微课件
- 《肌内注射说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