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服务学生_第1页
关注生活,服务学生_第2页
关注生活,服务学生_第3页
关注生活,服务学生_第4页
关注生活,服务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生活,服务学生反思于红老师的观摩课唱歌的作文也精彩大连商业职业中专苏晶珍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有的说学生的智能要得到发展,有的说学生要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有的说要有利于学生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是的,上述观点都很正确,他们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进行了表述,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作为工作在职教战线上的老师,平日里思考的更多的,恐怕还是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爱上我们的课,进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必须根基于现今职教学生的现状,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愿望、需求。4 月 19 日,我校的于红老师

2、上了一堂语文观摩课唱歌的作文也精彩,纵观其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应该说符合了现今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教学规律。一、教学目标合理、具体,便于操作,可供测量教学目标, 是课堂所要完成任务的指向。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恰当,直接影响到教师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行为及最后的教学效果。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大纲、教材、学生、社会,而原则就是便于操作,可供测量。于红老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目标: 通过互助研讨, 学生能分析概括出歌词的基本特点:凸现生活细节,抒发真挚情感,讲究诗歌音韵;能力目标:80% 的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当堂完成48 句诗句的写作;情感目标:在讨论交流中能表达出对母亲的爱、对生活的感

3、恩之情。这里的“能分析概括出”、“能当堂完成” 、“能表达出”三个动词都是具体的行为动词,相比那些以前被我们常用的诸如“理解”、“掌握”、“领会” 等颇具抽象性的动词而言,无疑于红老师设计的这些目标易操作,能测量,好评价。在课堂上,学生只要能在交流中回答出基本特点、 表达出对母亲的爱即可,至于表达得是否精彩、回答得是否全面,并没有作出统一划齐的要求;在诗歌的写作要求上,给出的是一个范围:4 8 句,多者8 句甚至更多亦可,少者4 句,也不嫌少。这些,正是充分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是职高的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兼顾各方面,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有“翘翘脚就能达到”的感受。这样的目标设计是合理的、具体

4、的、真实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实际状况。二、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选得新颖该堂课实际上是一堂写作课,是一堂诗歌单元教学之后的写作练笔课。写作,历来被职教的师生看作一大学习难题:学生不愿写,写不好;教师也有满肚子的委屈出了力,不讨好,效果也不明显。创作诗歌就更难上加难了。我们以为,激发起学生主动创作的欲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以前的写作课,我们常用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等形式,教师多为学生的写1作层层铺路,启智搭桥,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现在,于红老师的切入点则选得与众不同,新颖别致:从流行音乐入手。现在的青少年,追求时尚,紧跟潮流,不拘于各种束缚,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便是其中一

5、普遍现象。如果我们老师忽略了现在学生们的感受,而把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说教的方式硬加给他们,那最后品尝涩果的也一定是我们教师自己。于老师的课前导语便是以流行音乐的影响力为切入点的:“同学们,当我们为写作找不到很好的思路, 当我们冥思苦想而苦于无处下笔的时候,不经意间, 流行歌曲那熟悉的旋律飘到了我们的耳边,有感于它的旋律,有感于它的歌词,于是,我们的思路顿时变得清晰起来,我们的文笔也顿时变得流畅了,借助于流行歌曲的歌词,我们会发现,唱歌的作文也精彩”。新颖的导语,熟悉的话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心。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又分别设计了欣赏歌曲体验母爱,搜寻片断交流情感,研读歌词概括要

6、点,写作诗歌交流成果,借曲填词歌唱母爱等5 个环节。抒情的音乐,流淌的感情,真情的述说,怎能不全方位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怎能不让学生有不吐不快的感受?教学切入点就如同一把钥匙,选对了, 后面的教学活动就会顺畅无比,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教师,要关注生活,了解学生,多费脑筋巧妙设计切入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课堂生发的情境好情境教学是今年来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情境固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但课堂上学生们自动生发的教学氛围,其作用更加明显:身处良好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是最高效的、最快速的、最真实的。于老师在授课中, 播放阎维文的 母亲 是诱发学生的情

7、感体验,搜寻生活中母亲关爱、呵护自己的最难忘、最感人的片段, 是为写作奠定基础,这些环节都是预先设定的。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于老师的经典的衔接词、热情的鼓励、催人泪下的亲身经历,都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以强烈的震撼。“母亲的眼睛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母亲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母亲的身体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母亲对儿女的爱护就如同宗教,儿子就是她眼中的如来佛,女儿就是她心中的观世音。 ”类似的话语长久地回响在我的耳畔, 课堂上学生们眼里的泪光、 抖动的身影、 哽咽的声音, 无不说明, 他们受到了感染,他们付出了真情, 这不是最好的教学情境么?这里, 是教师的过硬的教学基本

8、功创设出了比预先设计的情境更真实可信的典型环境,这是一个成功的课堂的特点之一。唱歌的作文也精彩留给我们的启发很多,最根本的,我认为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生活的关注, 心中时刻装着学生,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信念, 留心他们的生存状况,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 教学时心里想着学生的老师, 没有理由不受到学生的欢迎, 其课堂也没有理由不成为精彩的课堂。愿我们的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 都能心中装有学生, 上出备受欢迎的好课,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22007年4月25日唱出真情,写出实感评诗歌写作训练课唱歌的作文也精彩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王欣背景介绍:今年年初,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新鲜

9、出炉,目前全国制订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城市仅有上海和大连。 因此,今年大连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就在于落实新课标,创新、突破、发展。本着这一宗旨, 2007 年 4 月 19 日大连市商业职专的于红老师上了一堂研讨课,内容是诗歌写作训练,课题为唱歌的作文也精彩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水平和能力所限,写作课教学历来是令中职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件事。而诗歌写作更是让许多老师望而生畏,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今天,商业职专的于红老师不仅上了,而且上出了新意, 上得令人感动。 听完这堂课的感受,我想用两个“好”字,一个“情”字来概括。一、切入角度好。对于学生而言,写作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对内容的选择和

10、对形式的把握。于老师把令学生看来高不可攀的诗歌写作训练用 “唱歌”和“母亲”两个词汇来诠释,使高高在上的东西顿时变得亲切了,距离近了,有话可说了。就像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能力所要求的那样:“ -加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做到写作有目的, 心中有读者。 打破以往写作训练中的体裁限制, 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为重点, 尝试在写作中彰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问题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 - ”。二、教学过程设计好。 人的认知过程是有规律的, 人的情感宣泄是讲究途径的。于老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设计了五个环节,层层铺垫、层层推进,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第一环节

11、“感受歌曲、体验母爱”是感情的酝酿阶段,当阎维文赞颂母亲的歌声在教室里响起时, 一种情绪在师生心中积淀,并想要把它表达出来, 那就是对母亲的爱。于是教师适时推出第二环节“搜寻片段、交流情感”。母亲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的细节在那一刻被一桩桩一件件从尘封的记忆中搜寻出来, 说的人声音哽咽, 听的人泪光闪闪, 积聚的情感得以抒发, 想要进一步歌颂母爱的念头也愈发强烈了。在“研读歌词、概括要点”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歌词的基础上,复习了诗歌的相关知识, 分析了歌词的特点, 写作诗歌的知识障碍被扫除。俗话说:“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切准备就绪,还等什么?开始写作。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下笔如

12、飞。于是进入第四环节“写作诗歌、交流成果”。学生的诗作句子或长或短、 语言或华美或质朴, 水平或高或低, 但听得出来细节都是真实的,感情都是真挚的。而教师的下水文则把这个环节推向高潮。3第五个环节“借曲填词、歌唱母亲” ,让学生在优美旋律的伴奏下,用自己的语言,歌颂自己的母亲。那声音不是很美,那歌词也不是很顺,但却是学生心中对母亲爱的表达。就这样,教师像一位哲学家, 引领着学生由感性 - 理性 -感性,认识自我,找寻真情;又像一位心理学家,帮助学生实现了“情感酝酿”-“情感倾诉” -“情感表达”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完成了诗歌的写作。三、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是本课的最大亮点。大连市中等

13、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情感目标的培养做了如下要求:“ -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深刻挖掘蕴涵其中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效地开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重视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合理铺垫的基础上, 师生真挚的感情自然流露, 感人的细节俯拾皆是, 听课的老师从学生诉说时闪动的泪光中, 从教师说自己妈妈时哽咽的声音里, 从学生仿写时或流畅或拙朴的句子中, 从唱着自己写就的歌词时动情的声音里, 感受到一种真情在流淌 - 那就是对母亲的爱。 这种让学生自己发现真情、 感悟真情、回报真情的教育方式可以起到 “润物细

14、无声” 的效果,比生硬的说教和大道理来得亲切自然,更容易打动学生被为之所接受。2007年4 月19日打开诗歌写作教学的一扇新窗评唱歌的作文也精彩大连市金融职业中专姜忠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是于红老师在唱歌的作文也精彩一课中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作为一名听者的深刻感受。 当今职专生的素质低、 情商差恐怕是一线老师的普遍感受, 平日的作文课已经是个令人挠头的难题了, 更别说诗歌写作,而于老师却巧用歌曲中的真情唤醒学生的真情, 使孩子们情动于中而发于“诗”,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句可写。这次成功的尝试不仅使我们观赏到了一节好课,更是为我们打开了诗歌写作教学的一扇新窗。首先,于老师整堂课构思令人耳目

15、一新。 单看本课的标题 唱歌的作文也精彩,就足以吊起听课者的胃口, 如何精彩呢?于老师通过感受歌曲 体验母爱 搜寻片段 交流情感研读歌词 感受要点写作诗歌 交流成果借曲4填词 歌唱母亲这一系列的教学组织与安排,层层铺垫,环环相扣,引领着学生一路走来,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学生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情真意切是本课的另一大特点。诗歌本身就是“情”的凝结,于老师利用歌曲母亲充分调动起学生最真实、最深刻的情感体验。于老师是一位好导演,在她的启发与感染下, 学生们饱含深情地诉说着自己与母亲相处的感人细节,情真处令听者为之动容; 于老师还是位好演员, 当她讲述完自己母亲的平凡与伟大之处时,意

16、切切处让人为之哽咽。整堂课“情”字当先,母爱这个亘古不变的情感话题使师生产生了最和谐的共鸣!最后,于老师的整堂课还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充满诗情画意的多媒体插图,漂亮大气的板书, 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音语调, 以及优美恰当的过渡语与点评语(比如纪伯伦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 就是母亲,最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王力“母亲对儿女的呵护简直就是一种宗教,儿子是她心中的如来佛,女儿就是她心中的观世音”等等。 )无不彰显出于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独特的人格魅力。总之,唱歌的作文也精彩一课,不仅使学生的情感,也使我的情感得到了一次洗礼与升华! 这堂课推开了中职语文诗歌写作教学的一扇新窗, 更使我看

17、到了我们大连中职语文的美好明天!语文生活化 评诗歌写作训练课唱歌的作文也精彩大连海洋学校王芸2007 年 4 月 19 日大连商业职专的于红老师上了一堂诗歌写作训练课唱歌的作文也精彩。 目前的作文教学改革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都应是训练学生“自主作文”,因此,我认为衡量一堂作文课好坏应主要“看学生”。一看学生想不想写;二看学生会不5会写;三看学生写的好不好。 如果从这三点看来, 于红老师的这堂作文课应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诗歌写作训练课。通过“感受歌曲、体验母爱;搜寻片段、交流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通过”研读歌词、概括要点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通

18、过“写作诗歌、交流成果;借曲填词、歌唱母亲”来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有一个好与坏的评判标准。综观整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这堂课的创作理念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成为“生活语文”。这里的 “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 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 磨练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 使二者互相促进,使语文教育达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 以及于漪老师所说的 “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的理想境界。于红老师首先做到了语文讲读 “生活化” 教师善于寻找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 尽可能地使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 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不但与作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