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_第1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_第2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_第3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_第4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412020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去,也许物体会在斜坡上不动。5 .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 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9 .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10.

2、利用秒表、软尺、细绳,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知识清单1.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得动物种族得以延续。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蚕卵己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不能用手触摸蚕,因为它们非常柔弱。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二从蚊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皮4次皮。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

3、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第三单元知识清单太阳诞生之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继形成。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己经有几十亿年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 以看到明亮的月球。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最重要的礼物。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6 .我们还可以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日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档物和屏。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 黑有白,它的变化

4、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给月相的图片排序的方法有排成圆图、排成一字等。14 .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月球的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模拟制造环形山所用的材料有光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 潮。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

5、天是圆的,地是方的。21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 身。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2.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 了出发地。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形的观点。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 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教材问题。一、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题些物体是静止的。

6、判断的证据是什么?(见课本第2页)答:在运动会上,正在跑步的学生是运动的,周围站着的学生是静止的;在公共 汽车站,上车的乘客是运动的,正在等车的乘客是静止的;在大草原上,在空中 飞着的雄鹰是运动的,帐篷是静止的;判断的证据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有位 置的变化,而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没有位置的变化。二、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见课本第3页)答: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一一被研究的物体;然后,根据题意选定一个参照物; 最后,你就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三、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见课本第4页)答:秋千前后来回摆动,钟表上的摆左右摆动,汽车前玻璃上的

7、雨刷左右摆动, 跷跷板上下摆动等。四、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哪两种形式?(见课本第8 页)答: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五、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见课本第9页)答: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 去,也许物体会在斜坡上不动等。六、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见课本第12 页)答: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用时短的速度就快,即运动的快;在用时 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路程大的速度就快,即运动的快。七、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见课本第14页)答:

8、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路程大的速度就大,即运动快。八、两位同学都沿着直线行走,但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能比较出运动的快慢吗?应该怎样比较?(见课本第16页)答:能。大家都走10秒,然后测量距离;距离长的运动的快。九、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见课本第24页)答: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卵孵化 需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十、打开一颗生鸡蛋,与熟鸡蛋比较,我们还能发现鸡蛋里有什么?(见课本第26页)答:生鸡蛋里是液体,熟鸡蛋里不是液体。十一、刚出生的重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见 课本第27页)答:刚出

9、生的蚕宝宝的身体是纺锤形的,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 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的 身体变成白色。十二、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见课本第31页)答:蚕和蚕蛹身体的形状不同,蚕是长圆筒形的,蚕蛹是纺锤形的;蚕和蚕蛹都 具有体节,但是数量不同,蚕有13个体节,蚕蛹有12个体节;蚕变成蚕蛹后, 腹足和尾足消失了,并且在背后长出了盾片;我们可以在蚕蛹身体上发现一对复 眼和触角原始体。十三、雌城与雄蛾有什么不同?(见课本第33页)答: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 腹部狭长,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十

10、四、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见课本第34页)答: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从出生一生长发育一繁殖一死亡的过程。十五、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你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见课本第38页)答: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鸡属于卵生动物,猫和狗属于胎生动物。十六、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过程。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 呢?(见课本第39页)答:鸡第1天身上全是绒毛,第30天身上的绒毛变成了羽毛,6个月后母鸡下蛋 繁殖后代;狗第1天眼睛闭着,耳朵听不见,第2至3周眼睛睁开,吃妈妈的奶, 6个月长出牙齿,能够咀嚼食物等。十七、关于太阳和

11、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见深本第42页)答: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太阳 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巨大的太阳能。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本身自己不 能发光,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十八、一天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见深本第45页)答:早晨,日出东方,照在物体上,拉出了长长的影子,太阳渐渐升高,影子逐 新变短;到了正午,影子最短,然后影子又渐渐变长,直到傍晚太阳落山,影子 消失,影子的变化是一个长一短一长的过程。十九、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见深本第48页)答:光线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这个物体后面光线不能 到达的区域便

12、产生影子。二十、想一想,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见课本第48页)答: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投向西方,影子较长,随之影子逐渐变短,到 中午变为最短,影子投向北方;随着太阳西行,影子逐渐变长,在傍晚西落前变 得较长,影子投向东方;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是相反的。二一、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见课本第50页)答:农历上半月(初一到十五)月相由缺到圆,下半月(十六到三十)月相由圆 到缺。二二、根据我们查找的月球资料,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见课本第53页)答:不适合。因为月球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各种条件;昼夜温差很大,可达三百多 度;重力比较低,特别容易造成钙等物质流失;没有大气

13、层保护,相当于直接受 大量宇宙射线照射;受地球引力而来的小行星会直击月球;月球的引力太小不能 吸附空气;月球地处寒冷,不长植物;月球没有适宜的大气环境,没有氧气,没 有适宜的温度等。二三、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乂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个球体的呢?(见课本第54页)答:在古代,人们凭直觉认为地球是方的。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 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 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这些现象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直到1519 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14、。二四、我们来看看地球仪,通过它,你观察到了什么?(见课本第56页)答:地球仪上有一条表示赤道的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球体上蓝色的 代表海洋面积的部分十分庞大,人类生存的面积很小等。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要点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 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 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 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 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

15、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 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比较物体

16、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时间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 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 动。.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以斜面

17、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的施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施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物体抬至高处。斜面愈长或斜面高愈低即斜角愈小,则 愈省力。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梭梯、蜿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或称为劈) 的简易工具。楔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刀、斧及人类们牙均为的例子科学.第二单元复习1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养蚕小窍: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18、经常清除蚕的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在幼虫阶 段会蜕4次皮,还有2次在蛹期(茧内),一生共6次蜕皮。蚕在阴暗、干燥、温暧的环境中生长得好。蚕蜕皮四次后变成五蚕,即将叶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套是8字形叶丝 的。蚕蛹被茧包要,茧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蚕茧的形状、大小、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8 .蚕茧是由一根蚕丝组成的,蚕丝可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头部有发达的咀嚼式口器:部有三个体节,长 有三足,叫作胸足,用来把持桑叶;腹部长有五对腹足,

19、用来爬行;蚕的身体两例 长有气门,气门是蚕用来呼吸的通道。剪开蚕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 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1L蚕蛹平时不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12.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13 .变成的过程叫羽化。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形状像羽毛;胸部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腹部是一节一节的。一只雄蝦能产400500粒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如何分辩雌雄蚕蛾:雌蛾,腹部肥大,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膀振动飞快。16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 成虫四个不同的形态变化。17.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

20、气温、混度、食物、病虫害、 环境的污染等。18 .蚕的一生经历出生一一生长发育一繁殖一一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时间约56天。9.蚕蛾、蚂蚊、蜒虽然外形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有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 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它们都是昆虫。20自然界中有些动物是从卵里孵化出来的(卵生),如:蝴蝶、蜻蜓、鱼等:有些是母 亲直接生下来的(胎生),如:山羊、熊猫、免子等。科学第三单元复习像开着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 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影子的特点:影

21、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 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例如: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旧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 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古代的人们曾经 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球是球

22、形的,地球是运动的,地球每24小时自 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于去世前发表了著作天体运行论。天体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或逆时针,正好与地球上看到的其他天体自东向西或时针的运动方向相反11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24小时转动一周,相当于一小时转动15度。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与地 球不同。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 的6分之1。1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 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月球在圆块变化过

23、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 不同的形状。16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 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1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18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19.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 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 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复

24、习资料三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一、运动和位置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这些运动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 描述方向。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

25、或静止的物体。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 树木作为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行驶的火 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 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生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 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 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 中

26、很多的星河。二、各种各样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一个物体反复来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做移动叫做滚动。圆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一个物体在接近其平衡状态下来回往返运动并最后停在“零点”叫振动。如尺子、水珠落入水面等。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同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落地风扇有转动和摆动两种运动方式,汽车有移动、转动、滚动三种运动方式

27、。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我们把它叫做曲线运动。天空中盘旋飞行的老鹰也是做曲线运动。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小球下落属于直线运动。苹果从树上垂直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运动。四、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坡上的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斜坡上的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去。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观察立方体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立方体块、小六棱 柱是滑动,小球是滚动。

28、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立方体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逐渐加 快。五、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 .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来比 较快慢。小球运动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得越快;用的时间越多,运动得越慢。测量时间可以使用秒表计时。测量小球运动所花时间的实验时至少测量3次。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数 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平均数。六、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交通

29、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排序: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是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比较快慢就要 采集相同时间内他们走过的距离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谁快谁慢。龟免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如 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 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七、我们的“过山车”制作“过山车”的三大板块:设计、制作、评价。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可以设计直线轨道 和曲线轨道。我们可以用积木、铁架台、卡纸、纸箱

30、等材料设计制作“过山车”。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过山车”的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八、测试“过山车”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 软尺测量距离。西南西北北东北西东南南在图纸中一般使用方向盘判断方向。西南西北北东北西东南南描述小球的位置,以起点为中心。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用到的器材有秒表、软尺、细绳。如果要让小球运

31、动得更快,可以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二动物的一生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蚕的生命是从至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是剧圆形的,中间四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 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一玫瑰红色一紫黑色一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 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解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 要呼吸。7 .养蚕小门:(1)小蛋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桑叶要新鲜

32、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3)经常清除蛋的蚕便和吃剩的桑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蚊、蚕等。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 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三、蚕长大了L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

33、虫。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的一生一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唾着了一样,称作“眠与这是蚕宝宝 要蜕皮的征兆。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 叫气门。6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可以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四、蚕变了新模样1 .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蛹呈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黄褐色。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

34、护缩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9001500 米。4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的典型动作是呈8字形。5养活、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 就开始养蚕,织布。蝴蝶、蜻蜓等动物的一生也会经历蛹的阶段。五、茧中钻出了蚕蛾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 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把它称为昆虫。蚂蚁、蜻蜓、朝蝶等动物的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三对足,它们也是昆虫。蚕蛾分为雌蛾和雄蛾,雌蛾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大, 爬行较快。5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会繁

35、殖后代,一只雌蛾大学约产400500粒卵。六、蚕的一生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 期。其中蚕卵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我们可以用的拍视频,照片、图面,记录表、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 化。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莱粉蝶的一生也是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蜻蜓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七、动物的繁殖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

36、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我们知道的卵生的动物有蚕、鸡、青蛙、鸭、鹅、乌龟等。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免、熊猫等。8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在生宝宝之前一般都会给自己建立一个“家”。二比如鸟 巢。八、动物的一生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属于鸟类。母鸡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会下蛋繁殖后代。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狗需要经历6

37、个月的口寸间,才能长出牙齿、咀嚼食物。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胎儿。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五个时期。在人一生中, 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长得最快。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大 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一、仰望天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

38、不能用 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 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 .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口唇,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3)在纸板的

39、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知识清单科学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 影子在东边。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冒计时。三、影子的秘密利用手电简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影子的长短、方向与

40、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档光物一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柱的摆放位置。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意的手影。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四、月相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

41、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为望月。4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5 .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一一上弦月一圆月一一下弦月一残月的过程。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 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五、月球一一地球的卫星1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 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干米,昼夜温差310。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登陆。,宇航员阿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面对这样的成就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人类迈出了一大步”。月球又称“月亮”。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 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月球基本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大,声音无法传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5 .月球小档案:年龄:约45亿年。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