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义仍先生文集序_第1页
汤义仍先生文集序_第2页
汤义仍先生文集序_第3页
汤义仍先生文集序_第4页
汤义仍先生文集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语文百篇文言文阅读译注评析【译注详尽保姆式译注校对细致后附原题便于组卷或用于学生自学】汤义仍先生文集序钱谦益【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钱谦益是东林党领袖之一,后降清】临川【地名,现江西】汤义仍【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诗作有玉茗堂全集】(有)文集若干卷,吴【籍贯】人许子洽生【年青人】以【在】万历【年号。中国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1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2谥号是后

2、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称号,有褒贬之分。庙号、谥号为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人及后世对亡帝的称呼。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3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即纪年而立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4尊号,皇帝在位时,由臣下给予的尊称,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亦作为帝号。尊号始于武则天时期,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一般称呼尊号之首的两个字。5帝号是古代统治者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乙卯【天干地支纪年法】谒【拜见】义仍于【到】玉茗堂【汤显祖宅名,玉茗堂以玉茗花而命名。玉茗花即白山茶,又名玉仙花】,【介词后置结构】而手钞【抄写】之以【连词,而】归【回来】者

3、也。【判断句,交代汤义仍文集的来由】义仍告【告诉】许生曰:“吾少学为文【写文章】,已知訾警【訾非议,訾警批评指责】王、李,耕枝俪叶【指偶句俪辞。指王、李的文风】从事【从事,此处指写作上模仿(1)干某项事业(2)处理;处置例:而行之既久,是又以军法。苏轼教战守(3)办事;办理事务。例:朝夕(4)官职名。其后用兵,则遣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于六朝(奢靡的文风)。久而厌【厌烦,y动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例:地震陇西,四百余家。一一汉书五行志下之上(2)泛指压制;抑制。例:东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一一汉书翼奉传。(3)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例:秦始皇帝常

4、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之。一一史记高祖纪(4)堵塞。例:其源,开其渎。一一荀子修身yan动本义:吃饱饱,满足。后作“餍”。例:秦之欲无。一一宋苏洵六国论(3)憎恶;嫌弃。例:犹言兵。一一宋姜夔扬州慢】之【代指批评王、李(后七子的代表)】,是亦王、李之朋徒【朋,1.彼此友好的人:友。辈。侪。俦。宾。.结党:党(为私利而互相勾结、排斥异己的一帮人)。3.成群:群居飞。4.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5.比:硬大无徒1.步行:步。2.空:手。3.白白地:然。4.只;仅仅:家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弟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党。7.人(多指坏人):匪8.剥夺犯人自由

5、的刑法:刑。朋徒,复合词,同类】耳。汜滥【泛滥(于)】词曲(创作),荡涤【荡涤忧愁】放志【指放纵心志】者数年,始读乡先正【前代贤臣,前代君长】之书,有志于(学习)曾、王之学,而【但是,表转折】吾年【年岁,年纪】已往,学之而未就【完成,取得成就】也。子【你】归,以吾文视【给看】受之【钱谦益字受之工不蕲【古同“祈”祈求】其知吾之所就【取得的成就】,而蕲其知吾所未就也。知吾之所就,所谓王、李之朋徒耳【判断句】;知吾之所未就,精思而深造【达到】之,古文之道,其【表揣测,大概】有兴【复兴】乎?”余闻义仍之语,退【回家】而读其文,未尝不(以之)喟然太息【叹息】也。【参考译文】临川汤义仍(汤显祖)有文集若干

6、卷,万历乙卯年间吴人许子洽在玉茗堂拜见义仍,手抄文集后把它带回来。义仍告诉许生说:“我年少时学习写作诗文,已经知道批评指责王世贞、李攀龙,他们非常用力地写偶句俪辞,追随六朝的文风。时间久了,也就讨厌再批评指责这样做了,如此一来,我也成了王李之类一样的人罢了。我在泛滥的骈俪词曲中放纵心志好多年,才读到乡先正的书籍,有志于学习曾巩、王安石的散文,但是我年纪已经老了,向他们学习却没能成功。你回去后,把我的文章给钱谦益看,不希望他知道我成功的地方,希望他能知道我不成功的地方。知道我成功的地方,也就只能成为王李之类人罢了,如果知道我不成功的地方,精心思考,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那么古文之道,大概可以复兴吧

7、?”我听了义仍的话,回去再读他的文章,没有不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息。义仍官【名词做动词,做官】留都【古代王朝迁都以后,旧都仍置官留守,故称留都】,王弇【】州【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艳【羡慕:羡】其名,先往造【到】门,义仍不与(之)相见,尽出其所评抹【评议、修改】弇州集,散置【放置】几案【桌子】。弇州信【随手】手翻阅,掩【合】卷而去。弇州没【通“殁”死去】,义仍之名益【更加】高。海内訾警王、李者,无不望【仰望(他)】走【奔赴】临川,而义仍自守【坚守本分】泊如【淡泊的样子】也。以义仍之才力【才能,能力】,由前【

8、指历史】而言之,岂不能与【和】言秦、汉者【推崇秦汉文学的人】争为【做】搏摺【1.亦作搏扯。拉撕剥取。特指在写作中对他人的著作率意割裂,取用。2.拿取,囚禁】割剥【1.侵夺,残害。2.割开剥下。3.谓割裂剥取】(即像推崇秦汉文学的人那样在自己的文章中对秦汉等前人的著作肆意割裂取用)?由后而言之,岂不能与言排【排斥】秦、汉(文学)者争为叫嚣隳突【冲撞,破坏,骚扰】(指与排斥秦、汉文学的人一起批评秦汉文学和学习秦汉文学者)?(但汤义仍)深心易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同“平心静气”】,退【隐退】而愿学于曾、王,顾【但】又不自有【自我保守,自认了不起】,以【用,拿】其所未就【取得成就】者勖【勉励】余。呜

9、呼!此可以知义仍(志向)之所存矣。【参考译文】义仍在留都为官,王弇州仰慕他的名声,登门拜访,义仍不肯与他见面,把自己所评抹的弇州集全部拿出来散置在几案上。弇州随手翻阅后,合上书本(惭愧地)离开了。弇州死后,义仍的名声更加响亮。海内批评指责王李文风的人,无不景仰义仍,奔走至临川,但是义仍坚守自己的本分操守,恬淡无欲。凭义仍的才力,往前说,难道不能与推崇秦汉文学的人争相写文章辩论?(在各自的文章中对他人著作肆意割裂取用)往后说,难道不能与反对秦汉文学的人争相辩论?义仍心情平和,态度冷静,退回乡间,向曾巩王安石学习,但又不骄傲自满,用他不成功的地方勉励我。哎,由此可知义仍的志向啊。易【易经】曰:言【

10、代指文章】有物【实际内容】。又曰:修词【写文章】立其【自己的】诚【诚心,真实意图】。记【礼记】曰:不诚无物【(文章)不能表现真实意图就会空洞无物】。今之人,耳佣目僦【佣僦1.雇佣2.指雇人的费用。此处指借助于听见的和看到的工降【后来】而剽贼【抄袭】,如弇州四部之书,充栋宇而汗【使流汗】牛马(指著作量很多),即【靠近】而视之,无所有也【文章空洞无物】。义仍晚年之文,意象萌茁【发芽】,根荄【根本,根源。根荄1.亦作“根垓”、“根核”。植物的根。2.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3.植根。】屈蟠【盘曲】其源汩汩然【,拟声词,形容波浪声;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文思勃发;】,其质熊熊然【光焰旺盛,形容文章

11、气势壮大】,盖【表议论,不译】义仍之于古文,可谓变【变革】而得【掌握】正【合乎规则】,而于词可谓己出者【自出机杼】也。其学曾、王也,自以为【认为】未就【成功】,譬【比喻】之金丹家,虽未至于九转大还【九为金之成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所以称九转,才能炼成大丹。人通过修炼,将此阳东炼回归身,拥有乾健之躯,故称九转还丹。此处以此比喻达到最高境界】,然其火候,不可谓不力,而铅汞药物【炼制金丹的必备物,比喻写作的各种能力】,不可谓不具【具备】也。后【后代】有君子【尊称别人。君子(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2)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3)对别人的尊称】,好学深思,从事【学习。从事(1)

12、干某项事业(2)处理;处置(3):办事;办理事务(4)官职名】于义仍之文,得【理解】其所谓有物者【指文章要言之有物的观点】,而察识其所未至【达到】。因以(之,指这样的思考)探极指【通“旨”】要,而知古文兴复【复兴】之几【苗头】。义仍已【离世】矣,庶几【或许。庶几(1)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2)不多;近似(3)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后有子云(义仍)也哉?余悲义仍之文不大显于世,而世之浮慕【表面上仰慕】义仍者,于其所以【的方法。所以(1)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2)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例:忘乎所以(3)所用;用来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4)原因;缘故此。例: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

13、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为文【写文章】之指【通“旨”】意,未有能明之者也。循览【浏览】遗编,追惟【思、想】其末后郑重相【单指一方】属【嘱咐】之语,而【表因果关系,因而】为【写作】叙【序】之如此。【参考译文】易经曰:说话要有实际内容,不能假大空,又曰: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礼记曰:不能表现真实意图就会空洞无物。现在的人(写文章),只借助于所见所闻,后来更是剽窃抄袭,就像弇州的四部,书作很多,但看看这些作品,空虚无物。义仍晚年的文章,意象萌茁,义理盘曲,文思泉涌,气势非凡,义仍对于古文,可以说是变而得正,学古而不泥古,对于词可以说都是出于自己的创作。义仍向曾王学习,谦逊不自满,认为自己没有什

14、么成就,这就好像炼制金丹,虽然还没有到达九转大回的境界,但火候已经达到,铅汞药物也已经具备了。如果后世有君子,好学深思,学习追随义仍的文章,学会要言之有物,并且能明察识别义仍的不足,同时探寻文章指要,那么可知古文的复兴的机会征兆。义仍已经不在了,或许后世能有人说到他推崇他吧?我感伤义仍的文章不能在现世很好显扬,而世上表面仰慕义仍的人,对于他写作的意图,没有能真正了解。我浏览义仍的文集,追思他郑重嘱托的话语,写了这篇序。(节选自牧斋初学集,有删改)注王李:指王世贞(王弇州)和李攀龙,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推行拟古之风,批评王安石、曾巩等人的散文。曾王:指王安石、曾巩,

15、王安石为临川人,曾巩也长期居住临川,两人名列“唐宋八大家”。【附原题及参考答案】汤义仍先生文集序原文及翻译钱谦益临川汤义仍文集若干卷,吴人许子洽生以万历乙卯谒义仍于玉茗堂,而手钞之以归者也。义仍告许生曰:“吾少学为文,已知訾警王、李,耕枝俪叶,从事于六朝。久而厌之,是亦王、李之朋徒耳。汜滥词曲,荡涤放志者数年,始读乡先正之书,有志于曾、王之学,而吾年已往,学之而未就也。子归,以吾文视受之,不蕲其知吾之所就,而蕲其知吾所未就也。知吾之所就,所谓王、李之朋徒耳;知吾之所未就,精思而深造之,古文之道,其有兴乎?”余闻义仍之语,退而读其文,未尝不喟然太息也。义仍官留都,王弇州艳其名,先往造门,义仍不与

16、相见,尽出其所评抹弇州集,散置几案。弇州信手翻阅,掩卷而去。弇州没,义仍之名益高。海内訾警王、李者,无不望走临川,而义仍自守泊如也。以义仍之才力,由前而言之,岂不能与言秦、汉者争为搏摺割剥?由后而言之,岂不能与言排秦、汉者争为叫嚣隳突?深心易气,退而愿学于曾、王,顾又不自有,以其所未就者勖余。呜呼!此可以知义仍之所存矣。易曰:言有物。又曰:修词立其诚。记曰:不诚无物。今之人,耳佣目僦,降而剽贼,如弇州四部之书,充栋宇而汗牛马,即而视之,无所有也。义仍晚年之文,意象萌茁,根荄屈蟠,其源汩汩然,其质熊熊然,盖义仍之于古文,可谓变而得正,而于词可谓己出者也。其学曾、王也,自以为未就,譬之金丹家,虽未

17、至于九转大还,然其火候,不可谓不力,而铅汞药物,不可谓不具也。后有君子,好学深思,从事于义仍之文,得其所谓有物者,而察识其所未至。因以探极指要,而知古文兴复之几。义仍已矣,庶几后有子云也哉?余悲义仍之文不大显于世,而世之浮慕义仍者,于其所以为文之指意,未有能明之者也。循览遗编,追惟其末后郑重相属之语,而为叙之如此。(节选自牧斋初学集,有删改)注王李:指王世贞(王弇州)和李攀龙,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推行拟古之风,批评王安石、曾巩等人的散文。曾王:指王安石、曾巩,王安石为临川人,曾巩也长期居住临川,两人名列“唐宋八大家”。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8、【】A.不蕲其知吾之所就蕲:求B.弇州信手翻阅信:随意C.以其所未就者勖余勖:勉励D.追惟其末后郑重相属之语属:撰写.下列各组十胥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义仍之名益高.以其所未就者勖余义仍之名益高.以其所未就者勖余.其学曾、王也.充栋宇而汗牛马.以吾文视受之.C.其有兴乎.D.而义仍自守泊如也.把文章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有志于曾、王之学,而吾年已往,学之而未就也。(3分)(2)余悲义仍之文不大显于世,而世之浮慕义仍者,于其所以为文之指意,未有能明之者也。(5分).汤义仍对王弇州(王世贞)之文持什么态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4分)参考答案:.D(属:

19、通“嘱”).B(B都是介词“拿”“用”,A代词“这一类”和助词“的”,C副词“大概”和代词“他”,D连词表转折“但是”和连词表并列“并且”).(1)(我)有志于学习曾巩、王安石的散文,但是年纪已经老了,向他们学习却没能成功。(一句1分,共3分)(2)我感伤义仍的文章不能在现世很好显扬,而世上表面仰慕义仍的人,对于他写作的意图,没有能真正了解。(第一句2分,其余一句1分).批评(不满意、看不起)(2分)少学为文,已知訾警王李之文王弇州去拜见,义仍将评抹的诗集散置于桌而不见(2分)译文:临川汤义仍(汤显祖)有文集若干卷,万历乙卯年间吴人许子洽在玉茗堂拜见义仍,手抄文集后把它带回来。义仍告诉许生说:

20、“我年少时学习写作诗文,已经知道批评指责王世贞、李攀龙,他们非常用力地写偶句俪辞,追随六朝的文风。时间久了,也就讨厌再批评指责这样做了,如此一来,我也成了王李之类一样的人罢了。我在泛滥的骈俪词曲中放纵心志好多年,才读到乡先正的书籍,有志于学习曾巩、王安石的散文,但是我年纪已经老了,向他们学习却没能成功。你回去后,把我的文章给钱谦益看,不希望他知道我成功的地方,希望他能知道我不成功的地方。知道我成功的地方,也就只能成为王李之类人罢了,如果知道我不成功的地方,精心思考,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那么古文之道,大概可以复兴吧?”我听了义仍的话,回去再读他的文章,没有不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息。义仍在留都为官,王弇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