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计划_第1页
主题班会《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计划_第2页
主题班会《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计划_第3页
主题班会《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计划_第4页
主题班会《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班会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计划主题班会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计划一、班会背景通过家长会和家长交谈,对学生的观察,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学生存在着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养成好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二、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让学生懂得,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小小的习惯会有巨大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为了我们的未来命运,必须养成好习惯。三、班会重点明白习惯对人的影响以及不良习惯和良好习惯的表现。在实践上知道纠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习惯的重要

2、意义及方法。能够自己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实践。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本课教学课件五、班会过程(一)同学们好!什么是习惯呢?请全班同学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两掌相对,十指交叉。注意观察大拇指的位置),这就是自然而又固执的习惯。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初中三年,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阶段,更是我们进入青春期独立的人格逐渐形成的阶段。最要紧的是养成好习惯。或者说,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二)交流空间让学生说自己的习惯,并在黑板上板书。

3、学生发言后进行简单的分类,分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总结良好的和不良的。师: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谈谈下面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1、早晨上学迟到的理由:“闹钟没响”;“自行车坏了”;“看错时间了”2、“两操”迟到,跑操不好,不认真锻炼。3、自习课玩耍,说小话,学习不专注。4、不认真看书复习,每天只是应付作业。5、随地扔垃圾,不将废弃物放入指定位置。6、值日、清洁劳动不认真,应付了事。小组讨论,学生发言。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点评。在发言的过程中强调不良的和良好的习惯的影响,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纠正不良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习惯。不良的习惯可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可能是我们人生之舟驶向成功彼岸的暗礁,可能是

4、我们长途跋涉时鞋里的细沙。(三)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1、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2、有钻研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3、善于集中精神,排除干扰。5、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6、经常使用工具书、参考书。7、喜欢阅读,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8、今日事,今日毕。9、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良好的行为习惯:1、言语要文明,见面问声好。友善共相处热情礼相待。“请”、“你好”、“对不起”、“谢谢”等文明用语应常挂嘴边,不说污言秽语,不给别人起不文明的绰号。、衣着应端庄,仪态要规范。、领物取物,主动排队,相互礼让,井然有序。、他人宿舍,非请莫进;他人财物,未准莫取。、走道楼梯

5、,人来人往,你谦我让,主动留道。、弱小贫困,帮扶资助;残疾病患,文明相待。、桌面墙面,莫乱涂画;垃圾杂物,弃置有道。、进出校门,主动下车,微笑致意。、上课考试,休息时间,尊重他人,保持安静。、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着装整齐,端正严谨。教师归纳:以上这些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去培养和坚持,它们将为我们明天的成功奠基。(四)心灵体操同学们讨了不良习惯的危害,了解了很多好的习惯和坏习惯,现在测试一下自己一天时间的利用率高不高看我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你利用了的课余时间?平均每节课多少分钟后才能集中精神听课?上课时发呆时间?自习课上闲聊、发呆时间?自习课上找、借东西所花时间?学习时间上课时间自习时间真正利用

6、的课余时间发呆时间闲聊时间借东西时间。一天时间的利用率学习(工作)时间24小时。1、算算你的时间利用率高吗?2、主要是什么习惯产生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生时间利用率的高低,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怎样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五)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已经了解了很多好习惯和坏习惯以及对我们的影响,同学们商量看看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形成好习惯?在改变不良习惯,形成好习惯工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老师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展示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怎样纠正不良的习惯?1、第一交一些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2、第二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3、第三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管束

7、自己。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1、写名言名句贴在桌上警惕自己。2、可以请老师同学督促自己。3、可以每天定下一个目标,时刻检查自己。4、强化意志,战胜自己。六、教师寄语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假如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如果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其实,每天克服自己一点点毛病,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第一篇: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一、知识准备:本章的教学内容与前面三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包括: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

8、组织细胞再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来完成,这些系统的活动互相关联,互为因果。学生在学完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之后已经建立了对人体几大生理活动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顺理成章,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作为铺垫。二、单元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1、能说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3、了解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卫生保健知识。4、理解皮肤的功能。5 、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目标:1、

9、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皮肤结构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1、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2、感知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从而感知人体的和谐之美,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3、通过学习皮肤的知识,提高保护皮肤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教学策略1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本节内容教学中通过大量实例,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10、的兴趣,将学生引入到体验中来。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总结并巩固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生生交流,对自己的体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产生新的经验和新的感悟。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物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学习者之间的争论、交流、协商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达到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目的。2本章内容力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如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读数据,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层次上均得到发展。3、学习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观察汗腺的结构入手。在了解汗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为了把微观

11、的内容变得形象和直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制作动态课件,以便学生观察、体会和描述。同时,在课件中还体现出了温度对汗液分泌的影响,即环境温度升高时,汗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液排出量也增多,当环境温度低时,则相反。从而加深学生对皮肤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理解。四、教学过程: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一)、导入新课: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的废物,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必然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人体是怎样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呢?教师: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人在不

12、出汗的情况下,喝水多时,尿量有什么变化?喝水少时,尿量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尿液的各种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新授过程:1、理解排泄的概念(问题引入,小组内部解决)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排便这一说法,那么排泄与排便有什么不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对比:二者的排出物分别是什么?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排出的途径各是什么?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认识泌尿系统

13、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小组内互相分析讨论泌尿系统的组成,说一说泌尿系统的器官的主要功能,并能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3通过观察活动,认识肾脏的内部结构:活动(1),若学校条件允许,最好能有教师的【演示实验】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由于标本小,要配合挂图或投影片讲解,肾脏实物要放在解剖盘中让学生传看。)活动(2)可以通过看挂图、看投影片等认识肾小体。通过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归纳肾单位的结构。(由学生小结肾脏的结构。)4、尿液的形成(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观察、交流肾单位结构图。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毛细

14、血管的分布位置,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毛细血管的作用。(学生:总结得出,两处有毛细血管分布。一处是肾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由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小组内分析教材68页数据资料,总结收获。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学生甲:通过对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比较,我发现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而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稍有增加,所以,我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出无机盐和尿素,还有多余的水。教师:如果尿液中没有水,请你判断一下无机盐和尿素能否排

15、出体外? 学生甲:不能,无机盐和尿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排出体外。学生乙:比较血浆和原尿(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发现肾小囊中液体的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和血浆中完全相同,水略有增加,而蛋白质只有极少量。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而大分子的蛋白质一般很少透过。学生丙: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了。(3)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又知道血液与尿液的成分差异,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呢?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

16、个连续的阶段滤过和重吸收。 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成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相适应?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出球小动脉的血在汇入肾静脉的过程中又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5、引导学生小结: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阶段。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

17、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中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而剩余的物质则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教师引导:人体每天要产生大量的尿液,这些尿液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人体除了依靠形成尿液排出废物外,还有那些排出废物的方法?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怎样用这些知识指导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尿液的排出师:请同学根据泌尿系统的结构,能不能简单叙述一下尿是如何排出的?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板书)7、排尿的意义泌尿系统的卫生: 师:.排尿

18、有什么重要性?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从而很自然地得出排尿的意义。师生:共同总结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师:怎样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 适量饮水 及时排尿 保持尿道外口清洁(三)、习题巩固,能力提升。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夏天到了,许多同学都发现自己的皮肤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常说“这个人的脸皮可真厚”,脸部的皮肤真的很厚吗?一些同学进入初二以后,发现自己的脸上长出了“小痘痘”,这是怎么回事又该怎样预防呢?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许多细菌,为什么不腐烂变质呢?人的肤色为什么会有差异这些问题都与皮肤的结构密切相关。

19、(二)、讲授新课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有三条途径:1、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2、通过尿液排出绝大多数废物;3、通过汗液排出那个能相适应的。部分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前两条途径我们已有所了解,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第三条途径,看看皮肤有哪些结构特点。 (资料补充,投影展示):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皮肤展开面积接近2平方米,重量约为人体重的1/20。虽然是最大的器官,皮肤却很薄,平均2毫米左0.5毫米,而最厚的部位是手掌和脚跟的皮肤,也不过为4-5毫米。教师提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1、皮肤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哪些结构特点?2、皮肤有哪些功能?3、能说明

20、皮肤与调节体温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自学后师生进行知识点梳理: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死亡的表皮细胞不断脱落,有人计算过,把一个人一生中脱落的皮肤表皮加起来,平均重量将超过227千克。表皮的深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的任务正式这层结构完成的,由此可以推断深层细胞具有什么特点?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想想看,平时我们不小心擦伤了皮肤,过几天伤口就痊愈了,现在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夏天过后我们的皮肤变黑了,就与这种细胞有关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其损伤深层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参加室外活动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

21、,但在夏天外出或进行日光浴时应当适度,因为过度的日晒会加速皮肤的老化,甚至会引发皮肤癌。思考一下:严重的大面积皮肤烧伤的病人为什么容易死亡?(加强学生对皮肤是保护人体的重要屏障的认识)皮肤损伤会有血液流出,触摸皮肤会觉得有弹性,尖锐的物体碰到皮肤会觉得疼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表皮下方的结构真皮有关。 皮肤具有弹性,因为真皮中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天气热或运动时,可以看到脸部的皮肤发红,天冷或不运动时则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真皮层内有丰富的血管,人体血液循环中10的血液要流经皮肤。这对人体有何意义呢?调节体温。我们的皮肤就是有表皮和真皮两个部分构成的,不过皮肤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还演变出了一

22、些附属结构,它们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指(趾)甲、毛发、 汗腺、皮脂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观察汗腺的结构入手。在了解汗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为了把微观的内容变得形象和直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制作动态课件,以便学生观察、体会和描述。同时,在课件中还应体现出温度对汗液分泌的影响,即环境温度升高时,汗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液排出量也增多,当环境温度低时,则相反。从而加深学生对皮肤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理解。(学生观察汗腺在全身的分布图)师:汗腺分布于全身各出,你观察到的汗腺是有哪几部分构成的? 生:分泌部和导管师

23、:谁能总结出分泌部的位置和结构特点?生: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管构成,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师:这种结构特点与什么功能相适应? 生:形成汗液。师:它是怎样与形成汗液的功能相适应的?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吧。(演示完后)谁能说出汗液形成的具体过程?生:当血液经过分泌部时,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师:很好,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天热的时候出汗多,天冷时出汗少?生:天热的时候,由于环境温度高,汗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液排出量也增多;当环境温度低时,汗液排出量则减少。皮肤的卫生保健(教师引导学生从皮肤的清洁和皮肤的锻炼两方面进行

24、引导,要求学生自主发言)皮肤的清洁:(1)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使皮肤能正常发挥功能(2)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皮肤病的发生皮肤的锻炼:(1)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2)提高皮肤对温度骤然变化的适应力,减少疾病发生(三)、夯实基础,知能提升。第二篇: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知道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2.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及组成。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肾脏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

25、康意识。教学重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的结构。教学难点1.血液循环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2.肾脏的结构。教学方法分组实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这项检查能反映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情况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习新课一、排泄 排遗大家想想,我们人体每天要产生哪些废物呢?这些废物是通过哪种方法排出体外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区分排泄和排遗的概念。二、泌尿系统的组成人体产生和废物中,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通过哪个系统排出体外的?展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

26、课本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检查学生自学,完成P72观察思考1题。通过对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得知,泌尿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强调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你眼前的猪的肾脏,看看它的外形像什么?(蚕豆)。那么人的肾脏它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出示肾脏位置的图片。请同学们对照图片,在自己的身体上找找。大家继续观察肾脏实物的颜色,完成P72观察与思考2、3题。三、肾单位的结构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7374,看看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出示肾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并对照图介绍肾脏实物的结构,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解剖并指出肾脏每部分名称,说出血液从哪进入,从哪流出,尿液

27、形成后又通过哪里流出。展示肾单位图,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肾脏大约有多少个肾单位组成?那么两个肾脏有多少个肾单位?展示肾单位组成图,开火车式填上各部分名称。强调肾单位的组成。引导学生观察肾单位由几个管道系统组成?理清肾单位的两条管道系统。血路:由入球小动脉形成毛细血管球,由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管外形成毛细血管网。尿路:由毛细血管盲端膨大部分凹陷形成肾小囊与肾小管形成并进入收集管血流的特点:血液经过几次小动脉?有几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肾小管毛细血管网。出示肾单位放大图,要求学生找出肾小球、肾小囊内外壁。引导学生回顾毛细血管壁的特点,指出肾小囊壁也是由一层细胞构成。这是为什么呢?强调

28、;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壁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引导学生总结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大家想想,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饮食与休息,就会影响到肾脏排出废物的功能,甚至出现肾功能衷竭而无法工作,体内废物就不能排出,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在这里我送给大家一点生活小常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出示生活小常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畅谈收获巩固练习,考考你。作业设计结合本节课知识,预习下节课内容。附:板书设计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排泄 排遗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三、肾单位的结构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第三篇: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1.了解泌尿系统

29、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2.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回产生许多的废物,它 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人体是怎样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呢?教师: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大家想一下,在不出汗的情况下,喝水多时,尿量有什么变化?喝水少时,尿量又有什么变化?

30、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尿液的各种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二、新课讲解1、排泄的概念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排便这一说法,那么排泄与排便有什么不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对比:二者的排出物分别是什么?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排出的途径各是什么?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同桌两个同学

31、互相说一说泌尿系统的组成,说一说泌尿系统的器官的主要功能,并能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3.通过观察活动,认识肾脏的内部结构:活动(1),若学校条件允许,最好能有教师的【演示实验】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由于标本小,要配合挂图或投影片讲解,肾脏实物要放在解剖盘中让学生传看。)活动( 2)可以通过看挂图、看投影片等认识肾小体。通过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归纳肾单位的结构。(由学生小结肾脏的结构。)4、尿液的形成(1 )学生:观察活动,阅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毛细血管的分布位置,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毛细血管的作

32、用。(学生:总结得出,两处有毛细血管分布。一处是肾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 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由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本23页的数据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学生甲:通 过对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比较,我发现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而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稍有增加,所以,我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出无机盐和尿素, 还有多余的水。教师:如果尿液中没有水,请你判断一下无机盐和尿素能否排出体外?学生甲:不能,无机盐和尿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排

33、出体外。学生乙:比较血浆和原尿(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发现肾小囊中液体的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和血浆中完全相同,水略有增加,而蛋白质只有极少 量。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而大分子的蛋白质一般很少透过。学生丙: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了。(3)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又知道血液与尿液 的成分差异,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呢?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看书21页与26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滤过和重吸收 。 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

34、成滤过和重吸收作 用相适应?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出球小动脉的血在汇入肾静脉的过程中又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学生小结: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阶段。三、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排泄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是怎样形成的。四、【板书设计】第二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排泄一、概念与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水;皮肤部分水、少量

35、无机盐、尿素;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二、泌尿系统的组成。三、肾脏的结构:1.肾脏纵剖:皮 质、髓质、肾盂。2.肾单位的结构四、尿的形成:血液 肾小球滤过形成 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形成 尿液第四篇: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肾脏的结构及尿的形成和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肾脏的结构,描述肾单位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身体健康,体验生命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肾单位的结构(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难点:尿的形

36、成过程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橡皮泥、教师演示实验用具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导入认真观看和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并完成相关问题。学生根据观察现象和泌尿系统结构图分析归纳完成相关问题。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出示泌尿系统的图片。设问:(1)泌尿系统主要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想像一下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新知探究一、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1.观察图片,明确肾脏的

37、基本结构2.观看视频,明确肾单位的结构肾脏的结构: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肾肾小球单肾小囊位肾小管3.学生利用橡皮泥制作肾单位的简单结构模型。1.出示肾脏外形图和肾纵剖结构图,指导学生了解肾脏的基本结构。2.出示P73插图和视频,明确思考讨论问题:(1)肾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什么?(2)肾单位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3.提供材料(橡皮泥),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肾单位模型,并选出优秀的一组,给与评价。新知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除1.小组在观看资料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总结、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发生了哪些变化明确尿的形成包括:(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血液流经

38、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剩余的物质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2.对照图片和视频,试叙述尿的形成过程。3.观看动画,形成认识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1.组织学生认真分析P74的资料分析回答:(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2.进一步分析总结通过演示实验,展示

39、尿的形成过程。3.动画展示:肾脏形成的尿液是怎么排出体外的?课堂小结独立完成练习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独立完成练习反馈、释疑。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二尿的形成和排出1.尿的形成2.尿的排出七、课下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泌尿系统组成图”、“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40、”,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第五篇: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知识点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一、排泄是指 、 和 等的排出体外的过程;粪便的排出 (属或不属)排泄。二、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图1 人体泌尿系统结构图图2 肾单位结构图1、由图1可以看出,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 流回血液,别一部分通过 收集暂时储存在膀胱中形成尿液。2、肾单位由图2中的 、 和 三部分组成。三、尿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1、肾小球的 作用:(

41、肾单位中的 和紧贴它的 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和时,除和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 、 、 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 。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原尿不含 。2、肾小管的 作用:原尿流经 时,全部 、大部分的 和部分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 中,剩下的 、 、 等就形成了尿液。 尿液与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不含 。四、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和 的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一、排泄是指多余的水、 无机盐 和 尿素等的排出体外的过程;粪便的排出不属排泄。二、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填写图中

42、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图1 人体泌尿系统结构图图2 肾单位结构图肾动脉肾静脉 输尿管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毛细血管1、由图1可以看出,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肾静脉流回血液,别一部分通过输尿管收集暂时储存在膀胱中形成尿液。2、肾单位由图2中的肾小球 、 肾小囊 和 肾小管 三部分组成。三、尿的形成主要与 肾脏 有关。1、肾小球的 过滤 作用:(肾单位中的肾小球 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 肾小球 和 肾小囊壁 时,除血细胞 和大分子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 、 无机盐 、 葡萄糖 、 尿素 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肾小囊 中。肾小

43、囊中的液体称为 原尿。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原尿不含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 时,全部 葡萄糖 、大部分的 水 和部分 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 毛细血管中,剩下的 水 、 无机盐 、 尿素 等就形成了尿液。 尿液与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不含葡萄糖 。四、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水 和无机盐 的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七下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力目标: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44、。学会辨析面对挫折的三种不同的态度和结果。知识目标:挫折的含义;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及对挫折的不同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学重点:辨析面对挫折的三种不同的态度和结果,学会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学方法:分析法,情境导学法,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很高兴能和七年级班的同学一起学习,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大家多少会有一些紧张。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我们先来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大家平时都上网吗?上网都做些什么呢?学生:看视频、听歌曲、查资料、聊天、玩游戏教师:我平时也上网,如网上购物、

45、聊天、玩会儿小游戏,不过我的聊天对象多以中学生为主,我和我们学校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联系,而且我有时也和一些不认识的中学生朋友聊天,我们的聊天多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进行,这不前几天我就收到了一位中学生朋友的一些来信,今天我想把我和这位同学的聊天内容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选出一位学生来扮演这位中学生王小毅)1.展示王小毅的来信(之一)(由扮演者来阅读)“大海啊他全是水,蜘蛛啊他全是腿,辣椒啊他真辣嘴,认识您啊真不后悔。在您的生日到来之际,诚挚地献上我的三个祝愿:一愿您一帆风顺;二愿您心想事成;三愿您万事如意。”2.提问: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真的能实现吗?为什么?3.学生回答:(略)4.教

46、师归纳: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的祝福,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生难免有挫折(板书)通过学生祝福语引出要讲内容人生难免有挫折。(板书)【设计意图】开篇激趣。二、学习新知(一)展示我的一段经历11岁时,数学单元测验得了59分,心情无比沮丧。(伤心)12岁时,玩伴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破后跑了,被邻居冤枉是我打破的,很气愤。(气愤)14岁时,参加镇里的演讲比赛,由于紧张,忘了很多词,最后没有得名次。因此很多年都没敢上台演讲。(紧张)16岁时,中考失利,与重点高中分数线差5分,上了普通师范学校,一段时间内自暴自弃。(消极)教师:从老师的经历

47、中,大家能感受到我遇到这些失利、失败和阻碍时的心情吗?那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伤心、气愤、紧张、消极。教师:其实的每一次经历就是在遭遇一次挫折,那么什么是挫折呢?学生:通过刚才的分析以及老师给出的提示总结挫折的含义。教师归纳并提问:挫折就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既然挫折总会给我们带来伤心、烦恼和忧愁,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彻底避免挫折的发生呢?(学生:没有)教师归纳:挫折好似大海中的风浪,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伴着风浪继续前行挫折与人生相伴。小组活动:请你说一说,你在学习、生活或其他方面所经历的一次印象深刻的挫折。面对所遇到的挫折,当时你的心情如何?

48、学生发言。过渡: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了解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当然王小毅同学也不能例外。【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展示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挫折的含义,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同时通过交流自己遇到的挫折,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挫折,为下一个环节“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作好铺垫。(二)展示王小毅的来信(之二)(由扮演者来阅读)老师,我最近遇到了不少郁闷的事。我们家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洪水冲毁了我家的房子,我只好搬到学校的宿舍住,最近,我们新换了个班主任,她很厉害,稍微犯个小错误就说我们,上个星期我就因为一件小事被她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有我那些同学,相处快一年了还

49、那么小气,尤其是小刚,把我的乒乓球拍弄坏了也不道歉。上一周,我因为个子太矮的原因,没能顺利进入校篮球队。我爸爸现在怎么也这么烦呢?回到家就说我,让我赶快学习,不准我打球,一点也不理解我。我在学校的烦心事他们也不听。1.分组讨论,小毅都遇到了哪些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学生发言(略)。3.教师归纳: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从大家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王小毅遇到的挫折只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百年不遇的洪水;二是与老师、同学关系的不融洽;三是个子矮没有进学校的篮球队;四是爸爸的不理解。对于造成挫折的因素大家分析得也很到位,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4.追问:了解了这些,

50、大家能不能对号入座?5.学生:能!(学生把王小毅遇到的挫折与造成挫折的原因进行归类。)【设计意图】通过对王小毅所遇到的烦恼的分析,让学生能直观的分析出人们会经常遇到哪些挫折,以及造成这些挫折的因素什么,从而突破难点。(三)我的回复(之一)(教师自己读)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不是生活至少不是真实的人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从来没遇到过任何挫折的人,是不存在的!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在挫折面前选择了放弃!请观看一段视频,我想你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1.播放无臂钢琴师刘伟的视频。2.提问:你知道刘伟的故事吗?(让学生讲一讲)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3.学生谈感受(略)。4.教师归纳:刘伟面对挫折时,意志坚强,有坚定的信念,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所以他最终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多媒体展示图例)5.过渡:刘伟的事迹是不是带给了大家一些感动?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