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 (江)课件_第1页
如何读懂诗歌 (江)课件_第2页
如何读懂诗歌 (江)课件_第3页
如何读懂诗歌 (江)课件_第4页
如何读懂诗歌 (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纲要求: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存在的问题(1)缺乏常识 分不清词牌名和题目 (混淆颔联、颈联)(2)断章取义,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3)缺乏分析,以空对空。不扣诗歌内容,笼统回答(4)没有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存在的问题(5)对诗歌表现手法掌握不够准确和熟练。(6)答题不规范。(7)答非所问我读不懂怎么办?把诗词脉搏知作者心声读懂诗歌,把握情感教学目标: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重点、难点: 掌

2、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怎样读懂诗歌1.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情感 。是否暗示诗词题材:怀古诗、 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等是否暗示写作对象、季节和事件发生 时间分清楚词牌和标题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干谒诗 科举考试之前,向张籍征求意见,表现自己忐忑不安的心理(3)征人

3、怨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4)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的,从而了解开头的内容。2.看作者:掌握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风格、主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远离浊世 、

4、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风格质朴、清新、恬淡、闲适。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山居秋暝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也包含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之情。风格豪迈、悲壮、苍凉。王昌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凉州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高适燕歌行 杜甫、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感情深沉,风格多沉郁顿挫,朴素凝重。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3.看注释:高考试题中,如需要考生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注意典故,找到典故主人公与诗中主人

5、公的相似或相反之处)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流徙闽地时所作内心孤寂愁苦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枫桥夜泊张继相见欢 李煜4、看感情词、句分析情感产生原因 九日和韩魏公

6、苏洵(13四川)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主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2分)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分)注意尾句 ,卒章显志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

7、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看诗句疏通字面意思 散译,字字对应明确:对象、特点、画面、 事件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略、词性变化等语言现象。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成分 分解诗句:按朗读节奏切分字字对应落实补充、串联调整语序,适当想象,疏通诗意确定谓语动词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宾语前置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

8、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辛弃疾贺新郎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卫书斋寄杨补阙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白居易长恨歌: “姊姝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卢纶塞下曲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A定语挪前B定语挪后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刘叉从军行诗: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陆游昼卧诗

9、: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杜甫诗春夜喜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千家山郭静朝珲,日日江楼坐翠微 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应为”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李商隐安定城楼应为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谓宾倒置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

10、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辛弃疾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别枝惊鹊” 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明月”和“惊鹊”,“清风”和

11、“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的书愤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着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帐夜(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

12、,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2分)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寒秋流水春草登高杨柳赠别诗常见意象一乐曲二植物三地点边塞诗三乐曲折杨柳 落梅花 关山月6、看典型意象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3、。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7、看题干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七看二注意知人论世,明情感抓意象寓意疏通诗意注意: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 关注作者的“逻辑思维” 注意答案的互补,尤其是 涉及情感主旨的答案。抓暗示,明方向看题目看作者看注解看语句看意象看情感看题干【特别提醒】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这段

14、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帐夜(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2分)空:徒劳,白白地,说明家里面的人并不清楚诗人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独身边塞无人相知的孤独寂寥与无奈。(2分)练习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15、。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才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交代晚年处境 答: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突现在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