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_第1页
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_第2页
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_第3页
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_第4页
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关键词】冠心病危险因素常见的冠心病第一次的临床表现, 是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男性占 60,女性占 45)。故冠心病防治必需强调预防第一。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 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检测, 从而操纵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具有超级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 109 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对照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现报导如下。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 搜集 2001 年 1 月至 2007 年 10 月海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疑诊冠心病人 109 例 , 经上级医院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qiography,CAG )明确诊断冠心病 69 例为 CAG阳性组 ,同期冠状动脉造影

2、冠脉正常 40 例为 CAG阴性组。 CAG阳性组男性 40 例,女性 29 例,平均年龄()岁 , 病程()年。 CAG阴性组男性 24 例, 女性 16 例。平均年龄()岁, 病程年。两组在年龄、 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研究方式以抽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冠脉病变判定标准: 采纳 Judkins 法,冠脉狭小 50%为成心义病变,病变累及左骨干、 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脉的 1 支、2 支或 3 支别离记为单支、双支或三支病变。高血压诊断标准:两次测量的平均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 或) 舒张压 90mmHg或正在

3、服用降压药物者。 血压测定采纳经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规定在采血前测量,测量前至少静坐 5min,测坐位右上臂血压,重复测 2 次,取两次的平均值。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03 年制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 糖尿病病症 +任意时刻血糖水平 L(200mg/dL) ;或空肚血糖水平 L(126mg/dL)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餐后 2h 血糖 PG 水平 mmol/L (200mg/dL) 或有糖尿病史认定为糖尿病;如无病症需 2 次以上上述血糖水平检查异样。血脂异样诊断标准:胆固醇血症(total cholesterol, TC) L , 低 高 密 度 脂 蛋

4、白 胆 固 醇 (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 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L,甘油三酯( riglycerides,TG) L,上述任一项及一项以上异样概念为血脂异样。统计学方式全数数据资料采纳SPS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纳两样本均数 t 查验;计数资料采纳 2 查验或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设 P不同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比较见表 1由表 1 可见,高血压、糖尿病、抽烟、高脂血症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

5、素( P 均 )。CAG阳性组高血压病、糖尿病、抽烟、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均高于 CAG阴性组,不同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的比较见表2。由表 2 可见,单支冠脉病变中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单支冠脉病变要紧危险因素;双支冠脉病变中高血压、糖尿病、抽烟、高脂血症各占比例相当;三支冠脉病变中抽烟与糖尿病所占比率较大。讨论冠心病可由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多种危险因素聚集在一路,会大大增加发病危险。包括抽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有关。通过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 明确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做到初期的预防,从而操纵和减少冠心病的发

6、生。本次研究显示 CAG阳性组 (69 例) 中有 37 例有抽烟史,且患多支病变者均有抽烟史。 其中前降支长病变患者多数也有抽烟史。 抽烟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危险因素。抽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增厚与纤维化紧密相关 1 。 ARIC2 资料说明抽烟和 LDL-C渐进方式使动脉病变从轻微损害、中度损害、严峻损害到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已证明抽烟使斑块密度高、病变更严峻。抽烟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各个节段,加重病变程度,专门易显现纤维帽,由此研究者得出抽烟要紧增进动脉病变从粥样斑块期到纤维粥样斑块期 3 。抽烟可致使血栓形成, 增进血小板粘附 , 单核细胞在内皮上积聚, 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各

7、个时期 (从内皮功能异样到血栓事件) 产生阻碍 4 。本次研究发觉,抽烟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但每日抽烟量的多少及抽烟年份长短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未有进一步的探讨。 脂质代谢异样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异样包括 TC、TG、LDL(即脂蛋白,专门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 ) 或 VLDL(即前脂蛋白 ) 增高 , 高密度脂蛋白尤其是它的亚组 (HDL) 减低,载脂蛋白 A(apoprotein A, ApoA)降低和载脂蛋白 B(ApoB)增高。其中 LDL-C 的升高似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必备条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紧密相关 5 。降脂医

8、治降低LDL-C 同时, 升高 HDL-C可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6 。本次研究显示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可变危险因素 7 。在中、老年人收缩压升高 20mmHg或舒张压升高 10mmHg,心血管死亡率增加两倍。踊跃降压能降低心血管死亡率、致命或非致命心血管事件。在荟萃分析中 , 舒张压降低 56mmHg,血管事件死亡风险下降21%,冠心病风险下降 14%8 。本次研究发觉, 高血压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踊跃操纵血压,关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血糖升高是增进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进展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 35 倍, 1999 年美

9、国心脏病协会提出了“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ATP将糖尿病提高到冠心病等危症的高度,所谓冠心病等危症是指 “无冠心病者 10 年内发生要紧冠心病事件的绝对风险与已有冠心病者等同的状态” 。本次研究显示, 糖尿病与冠心病相关, 与血管病变关系紧密, 研究组 69 例冠心病人中糖尿病占了 %,而对照组仅占 %。且冠心病归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多为双支病变,尤其以三支病变占多数。本次研究双支病变中糖尿病人占了 %,三支病变中糖尿病人占到%。综上所述,抽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近,因此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检查及危险因素的操纵关于防治冠心病十分重要

10、。【参考文献】Yusuf S, HawkenS, OunpuuS, et al. 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in 52 countries(the INTERHEARTstudy):case-controlstudyJ.Lancet, 2004, 364(9438):937-952.2 Richey SharrettA, Coady SA, Folsom AR, et al.Smoking anddiabetesdifferintheirassociati

11、onswithsubclinicalatherosclerosisand coronaryheartdisease-theARIC study J.Atherosclerosis, 2004, 172(1): 143-149.3 Zieske AW, McMahan CA, McGill Jr HC, et al. Smoking is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youthJ.Atherosclerosis, 2005, 180(1):87-92.4 Ambrose JA, Barua RS. The pathoph

12、ysiology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updateJ. J Am Coll Cardiol, 2004, 43(10):1731-17375 SharrettAR, Ding J, CriquiMH, et al.Smoking, diabetes,and blood subc-linical Atheroscle-cholesteroldifferintheirassociationswithatherosclerosis:TheMultiethnicStudyofrosis(MESA)J.Atheroscl

13、erosis,2005, Epub aheadof print.6 Preventive Cardiology Cent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ow HDL-C: a secondary target of dyslipidemia therapyJ. Am J Med, 2005, 118(10):1067-1077.7 Brundtland GH.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du-cing risks to health, promoting healthy lifeJ. JAMA, 2002, 288(16):1974.8 Collins R, Peto R, MacMahonS, 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