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无锡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1页
2022届江苏无锡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2页
2022届江苏无锡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3页
2022届江苏无锡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4页
2022届江苏无锡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矜(gu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

2、道之行也)B食(sh)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韩愈)C山肴野蔌(s),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欧阳修)D高者挂罥(ju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A陨落(rn) 扶掖(y) 秕谷(b) 心无旁骛(w)B亵渎(d) 拮据(j) 恣睢(su) 恪尽职守(k)C愕然() 煞白(sh) 辗转(zhn) 涕泗横流(s)D忐忑(tn) 谀词(y) 抽噎(y) 一抔黄土(pu)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获悉贵公司明天开业,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告知。B拙作皋城名人汇编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C家慈大人今

3、年高寿? 身体是否安康? 久在他乡甚为牵挂,适逢明日回乡,我一定登门看望。D明天小女周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组是( )A阴蔽 臆断 栩栩如生 心惊胆颤B驿站 研丽 心灰意冷 揠苗助长C愚蠢 陨落 言简意赅 养精蓄锐D吆喝 庸绿 泱泱不乐 义愤填膺5默写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山河破碎风飘絮,_。(文天祥过零丁洋)浮光跃金,_。(范仲淹岳阳楼记)尽管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我们一

4、定要鼓足勇气,克难前进,一定要具有杜甫在望岳中所抒发的“_,_”的壮志豪情。6名著阅读。(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王子中,小王子的星球一天能看到四十三次日落,他说:“人们感到非常苦闷时,总是喜欢日落的。”“我”追问原因,他没有回答。B许云峰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写下了我的“自白书”。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D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2)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相关问题。“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5、。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节选自第3回)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文段内容,补全“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_ _ 。(3)阅读西游记第十四回选段,回答问题。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

6、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7、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加冠 既:已经B俟其欣悦 俟:等待C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负:负担D略无慕艳意 略无:一点也没有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贤于材人远矣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真无马邪D足肤皲裂而不知 人不知而不愠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

8、自己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B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引出了求学的艰难。C第二段中作者连用“被”“戴”“腰”“佩”“备”几个动词,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与自己的破败衣着形成对比。D文章最后叙写了作者因对物质生活的艳羡,导致求学意志动摇的经历,借以告诫马生。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

9、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严:尊敬。臣:以为臣子。尸:祭主。诏:召见。北面:按臣子的礼节面朝北拜见君主表示尊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又患无硕师 (_)或遇其叱咄 (_)大学之礼 (_)所以尊师也 (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B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C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D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

10、知敬学。4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甲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作者的求师之难?请简要概括。乙文表达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良马对岳飞帝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选自岳鄂王文集(注释)啖:吃。介:在马身上披上战甲。比:等到。褫;脱下,卸

11、下。甫:才。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初不甚疾(_) (2)秣不择粟(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3岳飞认为“致远之材”和“驽钝之材”的区别是什么?10胡 记 面 馆马苏玥(1)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

12、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

13、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

14、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

15、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20)胡良

16、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

17、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1有删改)2文章第段有何作用?3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5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11阅读“诚”与“成”,完成下列小题。“诚”与“成”肖凌之“诚”与“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字,我们仔细想过他们的因果关系吗?“诚”,乃真实、真挚、真情、真意,是一种优良的态度、作风和品质;“成”,则是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是一种符合预期的结局、结果和状态。“诚”是“成”的必备和基础,“成”是“诚”的投入

18、与结局。可以说,若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需以真诚待之。孔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人无信不立”;韩非子说林上讲到“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礼记中庸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诚”的存在与作用。常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但是,无“诚”则不“成”是铁的定律。在现实具体的求“成”实践中,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凡此种种,都是以“欺”和“诈”的手段盗取功名。这种“成”,是不踏实的“成

19、”,以不“诚”而求“成”,其结果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丢失信誉,断送根本。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诚”能帮愚者变聪、弱者变强。现实中,以“诚”为人做事,也可能有一时无“成”的现象。但是,有了“诚”的投入,人们的心灵便有了纯洁与高尚、坦然与无悔,也就收获了精神上的“成”。“诚”者终究能“成”,在具体的行业与领域,以“诚”待学而成学、以“诚”待艺而成艺、以“诚”待业而成业的事例举不胜举。“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人与人相处,无处、无时、无事不需“诚”。“成”,是每个奋发进

20、取者的良好心愿,社会发展需要每个成员都有“成”。作为个人,要心想事成,就要先以“诚”的要求做人,做到不自欺、不欺人,真诚待人、真实操业。国家和社会不仅要旗帜鲜明地推崇“诚”、褒扬“诚”,而且要构筑好科学的诚信体系。1本文中心论点的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3通读、段,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文章第段说“以诚待学而成学”,你同意这点吗?请结合自己的为学经验,具体谈谈理由。三、应用12几个同学相约暑假里去游览故宫,他们关注了故宫的数字化平台,先来了一次足不出户的“故宫之旅”,邀你参加。小永关注了故宫微博。1小永想把最近的一则内容(见上图)准确地读给大家听,请为其中几

21、个字注音。轻薄(_) 絮状(_) 魅力 (_)2请你任选下面一种字体临写这则微博介绍的文物名称。3小桠在微信中发现了小程序“见大臣”。小桠试着与里面的“大臣”互动了一下(见下图)。请你分析一下“大臣”的应对技巧。4小淳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小淳在其中推送的文章里看到一个表情包(见下图),在下面情景中使用了。请你根据提示,用生动的描写补全这个情景。双休日,小淳独自在家做了很多事,中午,妈妈打电话来。他说:“_。”然后,他发了这个表情包给妈妈,把妈妈逗乐了。妈妈表扬了他,回来时,还给他买了最喜欢吃的水果。5你参与网上“故宫论坛”的讨论。网友一: 我小时候常到午门外广场上练习骑自行车,对博物院却没有什么

22、印象,倒是最近看了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这些电视综艺节目,关注了故宫数字化平台的各种创意产品,对故宫又有了兴趣,想再去看看。网友二:故宫现在靠数字化平台的运作,一度成了“网红”,却没有真正地“根红”。因为大多数人是冲着生动有趣的文创产品而来,并不是冲着历史文化来的。而600多岁的故宫,真正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你:_真正的故宫之旅就要在暑假开始。你在故宫博物院官网“在线预约订票”中浏览到以下信息:(故宫博物院规定参观门票全部网上预订)购票说明:门票提前10天预售,售完为止。故宫购票实行实名制,所有观众需录入身份证或护照信息方可预定。每个证件(身份证/护照)每个入院日限购一张门票。如有发票需

23、求,请在订单中填写发票抬头内容后,持相关证件到检票口东侧的“综合服务窗口”领取。退改签:预售门票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可于预约参观日当天下午20点前在本平台申请退款或改签,超过时限则无法退款或改签。改签只可选择日期,不可选择上下午。退款会在您预约入院日之后的5日内执行,如果您届时尚未收到退款,请致电客服咨询。验票说明:下单时填写了二代身份证号的观众可在入院日当日持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在任意检票口直接入院,无须兑换纸质门票。下单时填写了港澳台身份证或护照的观众,可凭预售登记的证件原件到检票口东侧的“综合服务窗口”申请兑换入院凭证。参观当天,因证件丢失、损坏或其他情况导致无法验票的观众,可凭预售登记的证

24、件号到检票口东侧的“综合服务窗口”申请兑换入院凭证。多人订单在验票时,任意一人验票成功后,订单内所有观众均视为已验票(已验票则无法申请退款),但其他人仍须出示证件进行二次验票。参观时间:除法定节假日,故宫博物院全年实行周一闭馆。开始售票停止售票停止进入景区关闭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8:3016:0016:1017:00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8:3015:3015:4016:30注:以上时间规定均包含大门、珍宝馆和钟表馆。参观路线:午门(南门):只作为参观入口,观众一律从午门进入故宫;神武门(北门):只作为参观出口;东华门(东门):只作为参观出口6为了顺利入院并争取当

25、日游览的最大时长,请你根据以上信息,给大家作重要提醒。7你发现上面材料划横线处在时间表述上不规范。请将你的发现表述出来,在网页反馈入口提交给网站管理员。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我不后悔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国王收到了一份礼物一只威武的猎鹰,他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猛禽。可从到王宫的那天起,这只猎鹰就待在枝头纹丝不动。国王召集了各方神医和术士,命他们设法让这只猎鹰飞起,但所有人都无功而返。于是国王命人去找一个熟悉野外环境的农夫进宫。第二天早晨,国王看见那只不可救药的猎鹰正盘旋在御花园的上空,就问农夫:“你到底用什么方法让这只

26、猎鹰飞起的?”农夫低着头回答道:“陛下,我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砍断这只鹰抓着的树枝。”熟悉野外环境的农夫更清楚猎鹰的本性。切断猎鹰依赖的温床,激发猛禽的生存本能,才能让猎鹰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找回自己。让人才找到适合的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潜力,绽放他的美丽。有人说,压力就是动力,成功需要逼迫。有时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退无可退时,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B.“食”应读s,通假字

27、,通“饲”,意为“喂养”。2、C【解析】C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对。A陨落(yn)。B拮据(j)。D抽噎(y),一抔黄土(pu)。3、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A项,“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用在这里不得体;B项“拙作”是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雅正”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赐教”,敬辞,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三个词语使用都正确;C项“家慈”是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应改为“令堂”;D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故选B。4、C【解析】试题分析:A.阴蔽荫蔽;B.研丽妍丽;C.正

28、确;D.庸绿庸碌、泱泱不乐怏怏不乐。据此,答案为C。5、富贵不能淫 箫鼓追随春社近 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日生残夜 赢得生前身后名 身世浮沉雨打萍 静影沉璧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解析】“淫”“箫”“沧”“璧”“绝”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6、 (1)B(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3)任性(急躁、率性)【示例1】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示例2】选段通过孙悟空“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等语言,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示例1】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

29、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示例2】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解析】(1)B项错误,写下了我的“自白书”的是成岗。(2)根据“形式整齐”的要求,其实是对对子的要求。咱们先按照字词结构把上联拆分为三个部分:史大郎/夜走/华阴县。“史大郎”对“鲁提辖”比较好,以此类推,“拳打”、“镇关西”,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3)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从小

30、说的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或是侧面描写来理解。从“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将身一纵”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的性格。结合对名著西游记的阅读了解。孙悟空取经途中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二、阅读7、1 C 2 D 3 D

31、【解析】参考译文: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的圣贤的学说。又忧虑不能与才学渊博的老师和有名的学者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一屋子,他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

32、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等待他高兴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1理解

33、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辟”通假字,通“避”躲避,避免;“本心”,天性,天良。负:背着2A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的“于”解释为:向/比; C项的“其”解释为:他们/难道; D项的“而”解释为:表转折。故选D。3文章中作者没有“对物质生活的艳羡,导致求学意志动摇的经历”。结合“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分析可知。故选D。8、1 担心 有时 礼

34、仪,礼法 的原因 2C3(1)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也有所收获。(2)教师受到尊敬,这样以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4(1)一是百里求师,路途之远;二是遇师名望高、弟子多、辞色严,均虚心求教;三是遇师叱咄,更色恭礼至。(2)尊师重道。【解析】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患”,担心;“礼”,礼仪,礼法;“所以”,的原因。2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

35、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在祭祀中臣子担任祭主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故可断句为: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故”所以;“卒”,最终;“道”,真理;“敬”,敬重。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1)结合“尝趋百里外

36、,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得出:百里求师,路途之远;结合“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得出:遇师名望高、弟子多、辞色严,均虚心求教;结合“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得出:遇师叱咄,更色恭礼至。(2)结合“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得出:尊师重道。【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

37、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参考译文:(甲)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乙)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所以国君不以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

38、待下属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在祭祀中臣子担任祭主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另一种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在大学的礼仪中,作老师的人虽然接受国君的召见,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这是为了表示尊重老师。9、1 快 吃饲料 2精力充沛却不逞强,是能够长途行走的良马。(意思对即可)3致远之材: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驽钝之材:寡取易盈,好逞易穷。【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初不甚疾”的意思是“起初不是很快”,“疾

39、”的意思是“快”;“秣不择粟”的意思是“吃饲料时不选择谷类”,“秣”的意思是“吃饲料”。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裕”“逞”“致”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40、,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意思是:食量大却不随便取用,精力充沛却不逞强。这是“致远之材”的表现;“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意思是:吃得少,容易满足,喜欢逞强,容易力尽。这是“驽钝之材”的表现。选自岳鄂王文集 作者:岳飞 年代:南宋参考译文:皇帝问岳飞说:“你得过好马没有?”岳飞回答说:“我曾经有过两匹马,每天要吃几斗的饲料,喝一斛的泉水,但是不是精美的饲料和清洁的泉水就不食用;披上鞍甲奔跑,起初不是

41、很快,等到跑了一百里,才奋力奔驰,从中午到黄昏还能再跑二百里,卸下鞍甲不喘息不流汗,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就是食量大却不随便取用,精力充沛却不逞强,是能够长途行走的马。不幸两匹马相继死了。我现在所骑的马,每天吃的不过几升,而且吃饲料时不选择谷类,喝水时也不选择泉水,骑的时候主人缰绳还没拉稳,就跳跃起来急速奔跑,才跑了一百里,就精疲力尽,流汗喘息,几乎要累死的样子。这就是吃得少,容易满足;喜欢逞强,容易力尽,是驽钝的马。”皇帝称赞他说得好。10、2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形象特点;为后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3示例:(1)运用一系列动

42、词,详写拉面过程,表现了胡良手艺高超,做面工艺精细。(2)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表现了胡良动作干净利落,手艺精湛。4示例:(1)胡良开分店前期生意红火,后来入不敷出,回归传统后生意仍然红火,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凸显了主题。(2)胡良破坏规矩经营失败,老胡坚守优良传统生意兴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暗示了主题。5老胡对儿子的手艺感到欣慰;希望儿子守好底线做人,脚踏实地做事。【解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看,这段表现了胡记面馆的数量有限,老胡对祖宗的规矩的遵守;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胡良不遵守祖辈规矩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试题分

43、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人物动作描写来分析。句子主要描写了胡记面制作的过程,从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面的制作复杂,也正因此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4试题分析:分别用一个字概括胡记做面的精髓。读懂文章上下文的内容是作答的关键。可以用“磨”“和”“拉”三个字来概括。3段是写“磨”和“和”,5段是写“拉”。5试题分析:考查对重要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深刻含义的把握。“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句子中的“这个样”既指面条就应该这样,即看上去细若发丝,色泽细亮,吃起来面质轻柔,鲜香可口;同时指做人要坚守底线,做事要脚踏实地。答此题一定要理解好“这个样”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11、1诚”永

44、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2第3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孔子、韩非子说林上和礼记中庸的话,使论证更有力,然后提出观点:“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3对比论证,将无“诚”和有“诚”进行对比,突出了“诚”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这一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4同意。对待学习要认真投入,付出努力,不自欺欺人,才能取得成绩。一开始我对待学习根本不认真,成绩不好,后来开始端正态度,认真地对待,成绩也就慢慢进步了。【解析】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通篇阅读,分出层次,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关键语句。如可提取第5段末的“诚不仅最能打

45、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作为答案。2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如第3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韩非子说林上和礼记中庸的话),之后提出观点:“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3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第4段的“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与第5段的“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

46、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说是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第5段末的中心论点,即“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4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以诚待学而成学”的含义,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写出“诚”对促进学习成绩的意义即可。【点睛】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二是根据

47、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三是根据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三、应用12、1 bo x mi 2名称抄对,字体规范、工整、美观。3“大臣”的应对技巧是巧换概念,小桠的问的是体重,而“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指的是言行举止庄

48、重。两个“重”不是同一概念。4示例1:一上午,我认真细致地写完了家庭作业,凝神静气地练了半小时书法,全神贯注地读了两小时书,还愉快地整理了自己的房间,从早上到现在忙得不亦乐乎,一刻都没停呢!示例2:一上午,我写作业、练书法、读名著,还整理房间,分分钟都用上了,弄的我满头大汗,可忙得不也乐乎呢!5提示:可以站在网友一的角度阐述,可以站在网友二的角度阐述,也可以辩证地阐述。有理有据即可。6(1)商定游览日期,不能是周一;参观当天,上午8:30到达午门,有更多时间尽兴游览。(2)提前网上购票,带好身份证,参观时直接用身份证验票进入。(3)按时到达午门,从午门进入,不跑错入口7示例:尊敬的网站管理员,

49、您好!贵网站“在线预约订票”页面“改退签”栏目第一条信息中,“下午20点”这一时间的表述不规范,希望予以更正。【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轻薄”指物体分量轻,厚度薄,“薄”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bo;“絮”在这里指像棉絮的东西,“絮”应该读四声;“魅力”指的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应该读mi。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2此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

50、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作答时选择自己擅长的一种字体,如用楷书来作答,笔划要清楚,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君子不重则不威”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庄重,就会轻佻,没有威严”,而“胖不胖”问的是体重,这两个“重”的概念是不同的。4此题考查学生补全对话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表情包的含义可知,补充的内容应该围绕小淳主动做家务和自发学习来回答。5本题考查针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作答任意选择一种观点,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如:故宫文创产品出现在年轻人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例如行李箱上挂着“奉旨旅行”的小挂饰,说明故宫文化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走向世界。6此题考查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整体感知能力。“除法定节假日,故宫博物院全年实行周一闭馆”告诉我们,应该尽量避开周一去参观;“故宫购票实行实名制,所有观众需录入身份证或护照信息方可预定”强调了要实名购票;“观众一律从午门进入故宫”告诉我们,不能走错入口。7此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有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