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形态学技术课件_第1页
细菌形态学技术课件_第2页
细菌形态学技术课件_第3页
细菌形态学技术课件_第4页
细菌形态学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菌形态学检查技术 微生物室标本涂片的制备标本片的制备制片的玻片应干净。因为灰尘和脂肪可能干扰标本对载玻片的附着和染色的过程。制片的标本最好是通过选择出来最有可能揭示病原体的那部分。标本涂片的制备对于特殊标本(脓液、组织等)应多制备几张涂片,以备做其它染色用。为了充分鉴定标本,涂片的标本应足够量,但不能过厚。标本涂片的制备 穿刺液和体液的涂片 依据标本量和可使用的设备可选择几种不同的方法:1)标本量少 直接取标本涂片2)标本足量 大于1毫升量的标本进行离心涂片。 革兰染色离心(3000r/min,15mim) 抗酸染色离心(4000r/min,30mim)细菌的镜下形态细菌的形态、排列球形:双

2、球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双排列。 链球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链状排列。 四联球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以四个球菌排呈方形。 八迭球菌: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八个菌体重叠呈立方体状。 葡萄球菌 :在几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则菌体多堆积在一起,而呈葡 萄状排列。 杆状:大的杆菌如炭疽杆菌。 小的如野兔热杆菌 。螺旋状: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螺菌(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 细菌的镜下形态细菌的染色性、大小、形态、排列与下列因素有关 分离物(标本)的来源细菌的种类培养基成分:液体、固体培养物(菌落)的年龄 46h培

3、养物的革兰氏染色性好,前后对比其形态相对大。24h后培养物的革兰氏染色性差,形态相对变小,特别是有些菌体轮廓不清晰。无法使用革兰染色区分阴阳性时,使用拉丝实验。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原理 染色液 染色方法 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质量控制镜检与报告方式革兰氏染色原理: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层屏障,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从胞内渗出。G+菌等电点(PI2-3):比G+菌(PI4-5)低,在相同pH染色环境中,G+菌所带负电荷比G-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容易脱色。G+菌体内有核糖核酸镁盐与多糖复合物,易和结晶紫-碘复合物结合而不

4、易脱色 。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操作因素: 涂片的厚薄 每一步骤时间的长短染液因素: 卢戈碘液放置时间过长 95乙醇挥发 流水细菌因素: 细菌种类 细菌菌龄 生长环境 革兰染色质量控制 用标准菌株ATCC25922 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阴性菌)、ATCC25923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进行革兰染色质控,质控频率为新开瓶和每日一次。我们可以从涂片中得到的信息镜下见到典型形态菌体,可直接报告临床,靶向用药时间提前。如:新隐、肺链、芽孢杆菌等,为挽救病人生命争取时间。重视直接涂片为判断污染菌或致病菌提供依据:如细胞内吞噬等。重视直接涂片有时比培养更具价值:如判断大便菌群比例失调。重视直接涂片为病

5、人提供申请外的信息,拓展医生思路:如粘液铜绿、分枝杆菌等。显微镜检报告方式细菌显微镜检报告方式客观描述细菌在镜下的染色性、形态、大小、数量。 报告时不要拘于报告格式限制,祥实描述。细菌数量的描述油镜计数细菌30个细菌/油镜为大量,用4+表示 摘自2009北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微生物培训会议痰标本的涂片报告报告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在低倍镜下的数目/平均视野。客观描述油镜下细菌的染色性、形态、大小、数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口感染的直接涂片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形态星座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短链排列淋球菌淋球菌形态与脑膜炎球菌相似。革兰染色阴性,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0.8m。常呈双排列,菌体

6、相接触面略凹陷,形似一对咖啡豆。急性淋病患者标本涂片镜下观察时,淋球菌多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慢性淋病时则多在细胞外。淋球菌无鞭毛,但有菌毛,不形成芽胞,分离初期有荚膜。X1000吞噬现象 包括中性粒细胞的非特异性吞噬和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吞噬,注意要区别于黏附。伴行现象 未被炎性细胞包裹的病原菌分布在炎性细胞周围者,需要区别于污染菌,很考验水平。包裹现象 有些病原微生物自身具有抗吞噬能力(如荚膜等),炎性细胞不能将其吞噬,而是将其包裹起来,形成脓球。腹腔引流液(厌氧菌?)化脓链隐球菌涂片镜检的质量控制显微镜检报告方式真菌显微镜检报告方式 描述报告真菌镜下的形态(孢子、菌丝),数量。 以我院临床涂片报告为例学习微生物的镜检报告方式涂片检验的质量控制应建立涂片检查的室内和室间质控制度。痰液中常见物质涂片痰液质量控制痰液质控原因直接涂片镜下观察:1.白细胞内吞噬细菌与感染相关度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