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_第1页
自主-合作-探究_第2页
自主-合作-探究_第3页
自主-合作-探究_第4页
自主-合作-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课堂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我们不时能听到课堂里老师发出这样的指令:“这个句子谁来读给我听听?”“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我?”“我再给你们 3 分钟”看来,有些老师“

2、主宰”或“驾驭”课堂的欲望还是十分强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自主学习”的课堂具有以下一些表征。1. 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要我学”还是“我要学”,是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分野。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家长的嘱咐、教师的督察、同学的竞争、学习的奖励等,都是学习的外在动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在动力才是产生有效学习的关键。一般说来,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

3、形成,要求他们用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是不现实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内在动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求知的欲望,是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为此,教师要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教学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比较好的做法。有位老师教群鸟学艺,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即时把学生的问题用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显示,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然后读课文,看我们自己经过努力解决了哪些,在解决了的问题上打勾。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如:“哪些鸟仍旧不会搭窝?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教师引

4、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最后,教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森林里举行“鸟居展”。很多鸟在小燕子的窝前流连忘返,希望小燕子介绍它的窝是怎样搭成的。你能当小燕子来介绍一下吗?要是凤凰也来到了“鸟居展”,小燕子会向她说些什么?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自主确定学习进度 教学目标的制订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拿上面说的群鸟学艺来看,学生提出那么多问题,这节课估计可以解决哪几个,解决到什么程度,由师生共同来决定;学生对那些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

5、实际水平做出选择,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选择的权利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平衡而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正在增加。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当成功与失败并存、 机遇与陷阱同在时, 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注重选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譬如,有个班学古诗泊船瓜州,老师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吟诵,有的挥毫,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学生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发挥

6、。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 并及时做出调整 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对“元认知”的研究。“元认知”是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其主要表现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进行自我反馈,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调整。要发展“元认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乐观,始终保持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前提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例如,当学生为学习的内容或方法发生

7、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教师要做适当的集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不解时,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当学生的知识尚未巩固、能力尚未形成时,要设计精当的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二、合作学习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

8、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很多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小组学习有独立型、竞争型、依赖型、依存型等几种类型。目前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后相互交流,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下面一些做法也许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小组成员分工 如在四人小组中设召集人、 记录员、汇报人、计时员(兼噪音控制员)等,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以上角色。小组成员按基础编号 把学习任务按难易程度排列,如 1 号任务最易,2、3、4 号难度逐步递增。每位同学“对号入座”,完成一

9、项任务,然后全组“组装”和交流。学习任务从不同角度切分 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一项, 完成任务后相互交流。特级教师盛新凤在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一段时,安排了四项学习任务:想当军事家的同学给这段话画张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同学研究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同学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想当小导游的同学试着讲解这威武雄壮的军阵。这样,小组成员扬长避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的问题还很多。例如:小组学习一般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编组, 有时是否可以采用“组内同质 (只是相对而言),组间异质”?小组组成人员“同质”与“异质”各有什么利弊?自由组合成的小

10、组适用于哪些场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和频度如何掌握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至于全班同学的合作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现在我们的作文讲评,一位同学的习作一出现,就有很多同学争着提意见。提意见固然也需要,但我们要引导学生先看到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倾注的心血,多看看他的习作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三、探究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柱。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

11、予经验以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起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应,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类似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 不过,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它的特殊性:探究的对象不是人类认识的未知领域,绝大多数是对人类已有知识、包括课本中预知结论的再探索。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又有它自身的学科特征。比如,探究的内容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的结合;在探究过程中,更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发展;由于语文审美的整体性,有些内容只能是一种感悟而不是精确

12、的结论;探究的结果往往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而不是惟一的。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在这个阶段, 学生进入情境, 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自主确定探究的方向,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准备进入探究性活动。语文学科的“情境”包括现实生活情境、 用语言文字等虚拟的情境,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学生还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仔细阅读文本,去做实地观察或调查,到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资料等。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先凭直觉和已有知识作出假设或猜想,然后寻找材料来证明或否定。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提出和梳理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方法的指导。

13、2. 尝试体验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多读多思考,自己动手尝试,亲历体验,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或通过阅读进入作品特定的情境,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发生共鸣;或收集课文内外的多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点拨提示,向学生提供有关的材料,以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重点要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规律,认识它们的价值。在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好的做法,适时推广,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尝试、体验、实践应力求充分,避免匆匆忙忙走过场。表达交流小结阶段 学生探究的结果, 要通过表达外显化, 通过交流合作互补。这个阶段学生的活动要形成结论,用书面、口头、图表等形式展示,并做交流,如演示、宣读研究结果,进行答辩等。教师要组织好讨论,鼓励学生的创见, 帮助扩展和深化结论。 有的问题一时不能得出答案, 可以存疑,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对于探索的过程、方法、结论,师生共同小结。有些学习内容还可以拓展延伸,举一反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可以有多种做法。有的是用一个大问题挈领全文,如赤壁之战中谁该记头功?探究认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