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 王露露 22201430801111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余映潮)一、出示课题,教师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文意理解,精段细读三、课堂训练一:文意理解1、“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学生自学,两人小组交流,班级交流。3、教师讲解并小结:从全文看,作者的笔触由暖阳到暖城、暖山,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都是“温暖晴和”。第二段主要写全景,三、四段主要写雪中山色,第五段主要写水上美景,这几幅画图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即使写雪景,也在表现着温晴:因为暖和,所
2、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因为晴朗,所以“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四、课堂训练二:精段细读朗读训练1、学生自读,交流层次划分,读出层次。2、小结层次阅读,提出有感情地阅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3、教师讲解提示:动词的运用:“顶”、“镶”、“露”、“穿”等;表现色彩的词语。4、教师范读,学生继续朗读。品味赏析1、出示阅读训练题,学生阅读。(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那几个字非常有助于朗读时表达情感?(4)、欣赏“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5),选做)还可以说说你的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2、检查阅读情况,师生交流
3、。3、教师讲解,并出示参考答案。(1)、小山雪霁/雪后斜阳(2)、妙(3)、“最”、“呀”、“就”、“吧”、“太”(4)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雪后山色的斑斓;画面之美动静之美;以小写大,诗意盎然。(5)、多角反复(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化静为动(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段末点题(就是小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实践的是文章的一种读法:理解一篇,精读一段。六、作业:美段美背(那水呢,不但不结冰)余映潮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师以手指屏幕)生齐:济南的冬天师:很好,这第一个
4、动作就说明你们很聪明。首先,我们来看背景材料。(师屏幕出示背景材料)生:(齐读)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师:下面开始学习课文。猜一猜,老师给你们训练的第一个内容将会是什么?生1:朗读课文。师:朗读。多聪明啊!(学生会心地笑)这一定是准确的答案,但是假如不朗读呢?(师和善地笑,生笑)会怎么样呢?再猜!生2:熟悉生字。师:熟悉生字。(生笑)对不起,这篇课文里好像生字非常少。(生笑)继续说。生3: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师:怎么熟悉呢?要有方法。生3:先朗读课文。(生大笑)师:然后再概括-生3: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哎呀,接得真好。
5、(师哈哈笑,生笑)生4:分析课文,了解作者写的什么内容。师:还有更新的说法吗?没有了吗?好的,大家请看-(出示屏幕)文意理解,美段细读。再请看-(出示屏幕)一起读。生:(齐读)“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师:请大家沉思默想找答案。开始吧!(生开始看课文,思考问题,找答案。师行间安静地巡视。共2分45秒)师:好的。两人或三人之间议论,可以互相地指出“你不对”,或者互相地表扬“你对”。开始吧!(生小声议论)师:咱们开始交流。请举手表达你的观点。生1:我认为应该是“温晴”。师:下面还应该有话说。(生大笑)生1:“温情
6、”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师:对,还应该有话说。(生笑)师:好的,他的答案属于简单答案。生2:我认为是“宝地”。(看师)师:别看我,自己说。生2:因为济南有温晴的天气,算得上个宝地。师:这就是因为所以。好,行,继续来。生3:我认为是“温情”,因为全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济南天气很温暖-就是温晴来写的。师:好,她说得很概括,她说全篇文章都是围绕着济南的天气很温暖这样一个关键词来写的。生4:我觉得“奇迹”更适合体现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因为济南的冬天是不刮风的,这里的冬天并不寒冷。师:嗯,因为没有风,所以这就是济南冬天的特点。好,谢谢你。继续说。已经有几个答案了?宝地,温晴,奇迹。还有没有看法?生5:我
7、认为济南的冬天应该是慈善的。因为文中说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雪,只有小雪。师:还有新的意见吗?现在出现了四个答案,没有新的见解了?我们就来分析吧。首先我们先来看“奇迹”,大家把文章的第一句话读出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读-生:(齐读)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师:好,那么这个“奇迹”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因为没有风(师生齐说)而是一个奇迹。“奇迹”是管谁的呢?管风的吧?那么“奇迹”能不能够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呢?生:不能。师:可能是不行的。因为它只是说“没有风便是个奇迹”。我们再来看“宝地”:“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是“温晴”重要还是“宝地”重要?生:(齐说)温晴。师
8、:什么道理啊?我们换一句话来说。把“而能”改为“因为”,读-生:(齐读)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师:哪个重要啊?生:温晴。师:因为它是条件。只有温晴,因为温晴,才算是宝地,如果没有温晴了,它既是有山有水,也可能不是宝地。温晴至关重要。因此“宝地”是可以概括济南的特点的,但是“温晴”才是贯穿整个文章的线索。好,再看“慈善”。“慈善”在哪个地方呢?师生齐读: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师:“慈善”这个词出现的位置在哪里啊?生:第二段的末尾。师:对,很不显眼的地方啊。它跟“温晴”相比,哪个的位置要重要一些呢?生:温晴。师:看文章要看标题,看首段,看它第一段里边的关键语句。好,
9、我们再来把第一段读一下。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读-生齐读。师:好的。继续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那么它告诉我们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呀?生:阳光。师:阳光,我们加一个“暖”字,-暖阳(板书)。你们接着往下看,第二段是暖?第三段是暖?第五段是暖?接着说。师:“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段写的什么?我们再来读:“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写的什么呢?生:小山。师:小山,对了。不要紧张,你看,山出来了。(板书:山)第三段同样是写小山,但主要是写什么?生:雪。师:对了。雪也是暖暖的。(板书:雪)太阳照着她,微微露出点粉色。第五段就好
10、说了,是什么?生:水。师:(板书:水)你看,都是暖和的。于是我们就能够理解了,我们来看(出示屏幕),从全文看,读-生:(齐读)从全文看,作者的笔触由暖阳、暖城、暖山,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的都是温暖晴和。师:那么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呢?生:温晴。师:还有理由呢!(出示屏幕)第二段是全景写城、写山,第三、四段写雪中的山色,第五段写温暖的水,所以它们都是在温晴的基调上来展开画面的。显出和谐一致的美感。继续看(出示屏幕),非常重要的段落,即使是写雪景,读-生:(齐读)即使是写雪景,也在表现着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因为晴朗,所以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师:所以“温
11、晴”是能够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的。那么换一句话说,一起说:这篇文章写的是-生:济南冬天的温晴。师:多好啊。再换一种说法。生: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师:对了。师:这就叫做文意理解,就把这篇文章的大意弄懂了。好,在这个活动中,我观察了,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得很用心。我们继续来。(出示屏幕)第二次训练,美段细读。第一次活动是朗读,第二次活动是写,做作业,第三次活动是记录,老师讲,你做笔记。我们通过三次活动来完成美段细读。现在,怎么朗读呢?请大家用朗读来划分层次。前面两排读第一层,第一层在哪里呢?你们赶快找,赶快商量。中间三排读第二层,最后的同学读第三层。要求是每一组、每一群同起同落,来表现你们是读懂了
12、这个层次的。开始商量。(生商量。)师:开始了。一二排是第一层,后面三排是第二层,余下第三层。最妙的,读-一二排生齐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师:对不起,你们-生:错了。(师生笑)师:哪一个同学来帮帮他们啊,第一层在哪儿呀?生: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师:听见了吧。再来读。一二排生齐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间三排生齐读: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后三排生齐读: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师:对不起,你们两组全都-生:错了。(师生大笑)师:你们说第三层应该在什么地方?生: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师:好,那你们为什么接着他们没有读完的继续读呢?(
13、生笑)这叫明知故-生:明知故犯。(大家笑)师:大家用单竖线把三个层次标出来。第一层概括的写一句话,第二层细腻地描写,第三层议论抒情。好,层次分好了,现在看联系。(出示屏幕)四个题目,第一、二排做第一个题目,第二个题目后两排,第三个题目再后两排,第四个题目最后两排。师:第一个题目是: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训练的是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圈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训练你们对线索这一个词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段落的分析能力;第三,说说“顶”“镶”字为什么用得好,语言欣赏;第四题,品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是个综合的题目。好,开始,各自完成任务。(学生思考、讨论4分钟
14、)师:下面请大家交流。第一组,画面命名,不仅要命名,还要求有诗意。哪一个先来?请你来,因为你是第一组,哈哈。生1:(沉默,未能回答)师:好的,再想。你来。生2:雪的披纱。师:雪的披纱。多美啊,小山上有雪,雪像披纱一样披在小山的身上,那小山像新娘一样啊,哈哈。(大家笑)生3:我觉得应该是“山的披纱”。师:山的披纱,好啊,小雪给小山披上了微微带点粉色的衣服,多好啊。生4:我觉得应该是“水纹花衣”。师:水纹花衣,你看,这个画面感就出来了。生5:我觉得应该是“山中雪景”。师:很直观,同样有诗意。“小山雪景”可能更好一些,谢谢。生6:山姑娘的发饰。师:山姑娘的发饰。多好啊,山姑娘们的头发很漂亮,能不能把
15、它扩大一点,山姑娘的美姿,也可以吧?山姑娘的花衣,也可以吧?好的,看老师给它命的名(出示屏幕)-小山雪霁。(板书:霁)这个“霁”是指雨雪后初晴。小山雪霁。只有几个同学在做旁批,其他同学呢?第二个命名是“雪后斜阳”,下雪之后天晴了,斜阳映照在山坡上,多美的景色啊。师:这个问题是个困难的问题,所以很为难第一组的同学。第二组的同学们,你们将会产生争论。画出一个字也不是很容易的。画出贯穿全段的一个字,哪一个同学来说?生1:我认为是“雪”,因为写山和日落的时候都是写雪。师:就是嘛,全段都是写的雪。生2:我认为是“妙”。因为全段用雪衬托出小山的妙。师:我就知道你们要有争议的,到底是“雪”还是“妙”?生3:
16、我觉得是“雪”。因为刚刚给画面命名的时候,老师您取的名字是“小山雪霁”“雪后斜阳”,所以我觉得是“雪”。(众笑)师:我还要说一句话,最妙的是雪后斜阳啊,(大笑)最妙的是小山雪霁啊,(大笑)那你怎么办呢?是“妙”还是“雪”呢?生3:我觉得是“雪”。(众大笑)师:她固守她的阵地。(笑)还有没有同学说说观点?我们来读,大家听这句话: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哪个字重要啊?生:妙!师:“雪”是写的内容,而“妙”字是画面的主要特点,整段都是写的小雪之妙。好,请把“妙”字圈下来。师:我们来看第三题。“顶”字为什么用得好?“镶”字为什么用得好?生1:“顶”字比喻很贴切,写出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师:你看,一个完
17、整的欣赏这个字的句子出来了。好,谢谢。“镶”字为什么用得好?生2:形象地写出了雪后山的秀美。师:“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同样是写小山小雪的,“镶”字为什么用得好呢?这是一个难点,我们先放在这儿。第四组同学回答你们的问题,品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生1:这一句话妙处在于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师:多好啊,从修辞手法上面进行了赏析。生2:它把雪比喻成花衣暗示出雪的美。师:给我们一种画面的美感。生3:它用拟人的手法写雪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而显得更加美丽。师:对,用一个“穿”字,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有动有静的画面。行,他们这组还是回答得很好的。我们来看第三题
18、,“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出示屏幕)写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态美,写出了松上小雪的轻盈,它不是盖着、扣着、压在上面。“镶”字用得好,是因为线条很美啊,写出了天山相连处逶迤的线条与亮丽的轮廓,同时这个“镶”字也有拟人手法的味道。(老师讲析,学生听记)师:为什么说第四题是一个综合题呢?它关联了很多方面的知识。第一,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手法;第二,写出了雪后山色的斑斓;第三,给我们以画面之美;第四,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山是不动的,但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就给我们以动感;最妙之处是以小写大,诗意盎然,用小小花衣来写很大很大的小山。师:好,这是第二次训练。这一段文字,它的美妙之处主要在哪里呢?我们刚才分
19、析了层次清晰就是妙处,用一个字作为线索贯穿全段就是妙处,再看其它的妙处:第一,多角度反复;第二,化静为动;第三,以虚写实;第四,段末点题。一段文字有那么多妙处,难怪我们要进行美段细读。(老师讲析,学生听记)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种读书的方法。首先大致地了解一下文章的大意,叫文意理解。然后细细地、反复地品读其中某一两个精彩的段落,叫做精读一段。要是还要补充的话,就是你这个作业了,背读一节。我们的作业就是把第五段文字背下来。你看我们理解一篇文章,精读一个段落,然后背诵一个段落,不就学得很充分了吗?师:好,这节课同学们辛苦了,下课。该文章转自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 HYPERLINK /A
20、rticle/201012/46547.html /Article/201012/46547.html点评没有花哨的导入语,一开始就是全班齐读课文,然后作者简介,然后品析课文。关于济南冬天的特点,余老师并非像我们平时通过阅读第一小节,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而是给出了一组具有较强概括性的词语,让学生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我想这个训练就不仅仅在于得出一个答案了,更大的意义在于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既能纵向深入,紧扣文本挖掘,又能够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最妙的在教师的评价与小结。没有一个评价是直接抛出答案的,都充分肯定了学生思维中的亮点。小结时,层层挖掘,突显“温晴”才是根本。围绕比喻修辞,给出喻体,让学生选择力所能及的赏析。将每一段中的语言重点予以展现、揭示。不必割裂文本,到相关的小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短视频营销 课件 任务二 汽车短视频账号变现
- 幼儿园小学生儿童拒绝校园欺凌安全教育课件90
- 鸟类课件图片大全集
- 装备制造业2025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与产业生态建设研究
- 2025年青岛中医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政策创新报告
- 2026届甘肃省武威第十九中学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
- 教学课件 巴西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网络培训-时事政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100题合集单选)
- hiv防治知识试题和答案文库
- 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避障的研究
- 112G高速互连白皮书2023
- 海藻糖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 网络群体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与分析方法
- 工厂防台风暴雨安全教育
- 居家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直播眼镜行业现状分析
- 白酒市场的消费者行为与消费习惯
- 《漏电保护器》课件
- 坍塌安全教育培训
- Ovation 系统硬件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