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课件_第1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课件_第2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课件_第3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课件_第4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内容输血的种类及适应症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取血 输血的途径输血输血时的注意事项常见的输血反应及处理同时需输多品种的血液时怎么办 输血后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内容输血的种类及适应症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红细胞红细胞悬液(CRCs)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各种慢性贫血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小儿、老年人输血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 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常见血液制品种类3临床

2、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红细胞 常见血液制品种类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红细胞浓缩红细胞(CRC)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同红细胞悬液血红蛋白100克/升,可以不输;血红蛋白15ml/(kgh),婴儿接受血液置换术,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患者输血需要血液加温装置予血液加温 禁止使用临时性、不规范的加温方法对血液加温:如将血袋放于热水、使用微波炉或水箱加热 。2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速度 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 输血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才从冷藏柜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注时应使用血液制品滤过器。 严重输血不

3、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输注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 2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才从冷藏柜1.发热反应:这是输血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在发热的同时还常伴有寒战,反应可持续15分钟到1小时,然后逐渐好转,数小时后可恢复。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热原质;免疫反应,多次输注全血后,受血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输血时,可与供血者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发热;细菌感染。 处理:发热反

4、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25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1.发热反应:这是输血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在发热的同时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2.过敏反应:轻者只发生单纯的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其原因主要由于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的结合而引起过敏。 处理: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有呼吸困难者,给高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作气管切开。26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2.过敏

5、反应:轻者只发生单纯的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课件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发生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帮助病员端坐,四肢轮扎,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通过25-30%的酒精湿休后吸入,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应用镇静、镇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28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28临床输血技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5、细菌污染反应 一旦发现,除立即停止输血,将剩余血送化验室,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严密观察

6、病情,早期发现休克先兆,配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29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5、细菌污染反应29临床输血技术规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由输血科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30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

7、血反应,应立即停止 常见输血不良反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检验;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3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 输血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才从冷藏柜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

8、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注时应使用血液制品滤过器。 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输注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 3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才从冷藏柜内 输血注意事项同时需输多品种的血液时怎么办? 先输冷沉淀再输血小板再血浆后才是红细胞 。如果反过来输,那么单位体积里血小板的量就会减少,容易出现出血的危险。且血浆化开后保存期特别短;血小板的保存期也短。取两袋以上的血,应暂时放2-8度冰箱保存。 33临

9、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注意事项同时需输多品种的血液时怎么办? 33临床输血输血后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包括患者信息、血型、血液类型、用量、不良反应类型、输血史等内容,并连返血袋还输血科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3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后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34临床 每袋血的含量1u红细胞相当于200ml血液。 1个单位的浓红不是说它本身的容量是200ml,而是指进入人体后,你输的胶体和晶体或者自体血对它稀释后,形成一种混合物,其相当于200ml全血的功效。换句说,浓红所含的细胞数和2

10、00ml全血是一样多的。 35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每袋血的含量1u红细胞相当于200ml血液。35临床输 每袋血的含量一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相当于200ml。 机采血小板是论血小板数量的,不是论血浆容量,一袋血小板数量为2.5X10E11(10的11次方)个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等于800ml全血,一袋血小板大概是180到200ml,不定量的,没有准确数字,大多数默认200ml。36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 每袋血的含量一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相当于200ml。3【制法】 取健康献血员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2年的冰冻血浆制得,其白蛋白纯度不低于96。【贮藏与效期】 中国

11、药典2005版,规定的2-8度和室温都可以,但有效期不一样 20%的人血白蛋白在2-8度的是5年,室温的是3年有效期25%的人血白蛋白在2-8度为3年有效期。 人血白蛋白37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制法】 人血白蛋白37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适应症】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 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人血白蛋白38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适应症】 人血白蛋白38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用法: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 滴注速度应以不超过60滴/1min为宜,但在开始15分钟内,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30滴/1min,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 人血白蛋白39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不良反应【用法用量】 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