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1.复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2.概述额外功的存在,明白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4.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意识和习惯。 有用功和额外功甲 乙1.有用功:如图甲,直接把物体提高h所做的功是必须做的,这部分功叫有用功,用W有表示。2.额外功:如图乙,我们用动滑轮把同样的物体提高h时,我们不得不克服动滑轮重力、绳重、摩擦力做功,这部分功是我们不希望做的,叫额外功,用W额表示。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用W总表示。W总W有W额 。W有动滑轮W额W有W额 机械效率4.机械效率:把有
2、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由于在使用任何机械时,都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小于1。有用功总功小于小于6.机械效率的变形公式:(2)求有用功:W有W总。W总功率机械效率区别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衡量机械性能优劣公式P 100%单位瓦特(W)没有单位影响因素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所用的时间机械设备的结构,摩擦大小等导学建议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辨析导学建议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辨析联系机械效率与功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中一个的大小决定不了另一个的大小,在计算中100%100% 100% 通过分析法,由机械效率公式推导计算机械效率需要的物理量和公式【推导过程】有用功总功(二)
3、有用功和总功都属于功,计算功的公式是WFs,根据公式,要计算功需要求物理量F和s。FsFsvt(2)对于力F,题目中可以直接给出,也可以根据平衡力、相互作用力、重力公式、压力公式、浮力公式求出,例如:用平衡力求拉力:如甲图,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时,物体重为10 N,动滑轮重为2 N,则拉力为4N;用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求拉力:如乙图,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人的重力为500 N,人对地面压力为450 N。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450N,则绳子对人的拉力为50N,人对绳子拉力为50N。44505050根据重力公式和浮力公式求力:如丙图,用如图所示滑轮组从水中匀速提起一个体积为5000 cm3的石块A,此
4、时石块仍浸没在水中。石块受到浮力为50N,物体重力为140N,动滑轮下面的细绳对A的拉力为90N。(石2.8103 kg/m3,g取10 N/kg)5014090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导学建议让学生经历实验装置、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实践体验。【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2)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缓慢匀速提升物体,记下弹簧测力计所示F。(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上升的高度h、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升的距离s。竖直匀速(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4)通过更换滑轮组、改变钩码数目等操作,进行多次测量。实验次数钩码重量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
5、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40.12.70.274%240.11.80.374%380.13.10.386%480.12.50.480%0.480%(5)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6)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7)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无关高(8)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轻,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实验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6、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等因素有关。高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实验评估】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不正确摩擦课标要求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作业用时建议用时:15 min,实际用时min答错题题序 1小文同学用桶从井中提水,在此过程中,人对水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人对桶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均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有用功额外功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 N的重物,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00 N,重物被提升1 m,不计绳
7、重和滑轮的摩擦,拉力做的额外功是100J。100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140 N的水桶,动滑轮重2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80N;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 N的水,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0变大4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若用它将900 N的物体匀速吊起5 m高,拉力为40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方向755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手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机械效率分别为甲和乙,则(A)A.F甲F乙、甲乙
8、B.F甲F乙、甲乙C.F甲F乙、甲乙D.F甲F乙、甲乙A 6如图所示,将一块1 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 m,用50 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 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作斜面,此时效率为80%,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10N。斜面80%107如图所示,不考虑摩擦,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均匀杠杆,使悬挂在A点的重为G的物体缓慢升高,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1;若将力F的作用点由C点向左移动到B点,仍将该物体缓慢升高相同高度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2,则1(选填“”、“”或“”)2;在物体被提升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大8小明
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个重300 N的物体,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20 N,如果该装置的效率为80%,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的大小是(C)A.100 NB.75 NC.50 ND.125 NC9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11.051555.6%21.550.81532.051.01566.7%42.0101.03066.7%(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0.6N。(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0.075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匀速0.60.07562.5%(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档案销毁管理办法
- 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2025年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报告
- 公办机构收费管理办法
- 乌鲁木齐名宿管理办法
- 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办法
- 仪器购置统筹管理办法
- 保险工作人员管理办法
- 企业捐赠冠名管理办法
- 云端文件储存管理办法
- 临床护理标识管理办法
- 公司乒乓球、台球比赛策划
- 【浅析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6100字】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单词表默写纸
-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华书店读者问卷调查表
- JJG 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
- GB/T 15088-2009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
- 熠搜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推介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课件
- 高中区域地理:极地地区南极、北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