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1页
微生物学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2页
微生物学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3页
微生物学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4页
微生物学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染的类型、分类;医院感染的微生态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机会致病菌、菌群失调;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预防和控制。正常菌群的概念、生理作用;细菌的毒力;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点;五大血症。 1第 章23 在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对宿主无害,而且有益,称为正常菌群。常居菌群过路菌群Does your body provide a favorable habitat for microbial(微生物的) division?The human body, which contains about 10 cells, routinely harbo

2、rs about 10 bacteria - resident flora.4皮肤口腔5 凡与外界接触和相通的部位均有细菌寄居, 尤以肠道、口腔、阴道 和皮肤量最多,称为四大 “菌库” 。6生物拮抗营养竞争生物屏障产生有害代谢产物:酸,H2O2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78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称为菌群失调。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正常菌群发生定量或定性的异常改变并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菌群失调症。 9101112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

3、e,ID5013Disease-causing ability of bacteriaDegree of pathogenicity14侵袭力毒力组成 毒 素15 致病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的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黏附素荚膜侵袭性物质细菌生物被膜16黏附素 (adhesin)菌毛黏附素非菌毛黏附素黏附机制17 D-甘露糖菌毛 E. coli纤维黏连蛋白脂磷壁酸LTA链球菌黏附机制-受体配体之间的接合上皮细胞18荚膜侵袭性物质 由侵袭基因(inv)控制、表达的一种蛋白质,介导细菌侵入临近的上皮细胞。 胞外酶,包括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19侵袭性酶:病原菌

4、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具有侵袭性的酶类,这些物质一般不损伤机体组织细胞,但能协助病原菌在机体内的定植、繁殖及扩散。常见的侵袭性酶主要有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酶、链激酶、胶原酶等。它们的共性是使机体组织结构疏松通透性增强,从而有助于病原菌及其毒素迅速扩散。20 细菌及其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共同组成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细菌生物被膜21细菌生物膜 粘附、增殖、成熟、脱落2220 mm2324产生菌?化学成分?毒性作用强?弱?抗原性强 ?弱?有几个亚单位组成?分为几类?类毒素是什么?25分子结构:A-B模式; A-B toxinsA:活性亚单位 B:结合亚单位可提纯制做疫苗26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 肠毒素 破伤

5、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成孔毒素/磷脂酶类霍乱肠毒素27不耐热:白喉外毒素破伤风外毒素抗原性强:A亚单位-0.4%甲醛处理- 类毒素(toxoid)- 抗毒素28G-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29产生菌?化学成分?稳定性?毒性位点?毒性作用强?弱?Ag性强 ?弱?类毒素?30脂多糖结构(沙门氏菌)manrhaabegalnglnglnpp31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内毒素致病机制32 血管通透性 血压下降休克 血管内皮细胞 IgE 血小板 DIC 出血坏死 凝血肝脏血糖降低 外周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 TNF IL-1 IFN发热LPS33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存在部位多为活菌分泌出

6、 菌裂解释放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6080 /30min灭活160 /24h灭活毒性 毒性强,有选择性, 较弱,各菌大致相同,发热, WBC增多, DIC,休克等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343536NonspecificT cells; other effectors cellsAntibodyBarriers,Phagocyte NK, IFNFluid actorHumoralCellularSpecificNon-Specific Protection i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a

7、 pathogen entering the body goal is to keep invader out of the body, or kill it as it enters.Antigen- Specific protection specifically against pathogen a little slower in response, but longer lasting (years) and very potent (有力的).37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拮抗作用38趋化黏附吞入杀灭吞噬细胞定向聚集到局部炎症部位。病原体黏附到吞噬细胞表面。 消化吞噬

8、: 较大的如细菌吞饮: 较小的如病毒形成吞噬溶酶体,排出残渣。临床上有一种慢性肉芽肿病,是伴性遗传疾病。患者吞噬细胞的吞噬力正常而杀菌力缺陷或低下,因而反复感染。其发病机制是病人吞噬细胞内 H2O2不足,其髓过氧化物酶形成减少,杀菌力大为降低造成。39Alveolar Macrophage Attacking E. Coli40Macrophage Attacking E.coli (10,000) 41Like an octopus(章鱼), a macrophage sends out long, pseudopods(伪足) to capture its E. coli. Scannin

9、g electron micrograph (22,000)42 病原体在吞噬溶酶体中被杀灭和消化,未消化的残渣被排出胞外,即完全吞噬。 某些胞内寄生菌或病毒 等病原体在免疫力低下的机体中,只被吞 噬却不被杀死,称为不完全吞噬。 不完 全吞噬造成细菌的扩散。 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释放的多种水解酶 也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组织损伤。 43补体溶菌酶 (lysozyme)防御素 (defensin) 为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主要作用于胞外菌,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菌溶解死亡。4445Antibodies are effective against extracellula

10、r pathogens.46抑制病原体粘附(SIgA)调理吞噬作用(IgG) IgGFcM中和细菌外毒素(IgG)抗体、补体联合溶菌作用ADCC: IgGFcNK47 T cell-mediated responses are effective against intracellular pathogens.CTLCD4+Th1细胞48靶细胞处理提呈AgCTL结合Ag肽:MHC 类分子复合物CTL活化杀伤靶细胞(颗粒酶/穿孔素,FasL/Fas)CTL解离及靶细胞死亡49 黏膜免疫系统是指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上皮内和黏膜下固有层中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

11、织,如扁桃体、小肠派氏小结和阑尾。主要功能是产生分泌型IgA(Secreted IgA, sIgA) 某一局部黏膜免疫应答(病原体、疫苗),可诱发其他部位产生SIgA,形成公共黏膜免疫系统。50 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的细菌。51 少数致病菌主要寄生于细胞内,称为胞内菌,它毒性低常导致慢性感染。52细菌感染与免疫类型 免疫特征病原菌举例抗菌免疫急性感染多属胞外感染,以体液免疫为主。主要以调理素抗体(主要为IgM及IgG)通过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溶菌作用实现免疫保护效应。补体的参与能加强调理作用化脓性细菌、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霍乱弧菌

12、慢性感染多属细胞内感染,以细胞免疫为主。主要通过致敏淋巴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尔实现免疫保护效应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斯菌属、嗜肺军团菌、伤寒沙门菌等细胞内寄生菌 抗毒素免疫毒血症外毒素致病,体液免疫。主要为抗毒素(IgG)的中和作用,形成的复合物由吞噬细胞清除白喉棒状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的外毒素5354传染源传播途径患者及带菌者病畜及带菌动物55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宿主的免疫力和致病菌的致病能力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根据双方力量对比,可出现:急性、慢性感染局部、全身感染56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57 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

13、过性或间断性侵入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伤寒早期58 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和黏膜瘀斑、肝脾肿大等。鼠疫杆菌、炭疽芽胞杆菌59 化脓性致病菌从感染部位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它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金黄色葡萄球菌60 致病菌侵入宿主机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白喉61 G-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也可由感染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严重的革兰氏阴性菌

14、感染6263 主要是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环境内发生的感染和患者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探视者、陪护者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发生地点感染来源感染对象菌株特性64 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可因菌群失调或定位转移而引起医院感染。交叉感染环境感染65 这么美丽的鲜花能给病人带来危害?在吉大二院内科病房内,手捧鲜花的林先生被护士挡了出来。“不让鲜花进病房,这是为什么?”鲜花不利患者康复 鲜花会使患者不适 常在病房出现花就是月季与百合。月季所散发出的香味,会使个别人闻后突然感到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百合花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会使人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 病房鲜花是细菌的温床不送花情理上说不过去66主要是机会致病菌常具有耐药性种类易变迁,适应性强67医院感染常见的微生物感染部位微生物种类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 沙雷菌, 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肠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等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分支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呼吸道病毒等伤口和皮肤溃疡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 变形杆菌, 厌氧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胃肠道感染沙门菌, 宋内志贺菌, 病毒等6869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疾 病接触传播最常见的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葡萄球菌, 链球菌器械间接接触:细菌性腹泻等环境接触:肠道细菌感染等空气传播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