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常见的皮肤色素问题及解决方案培训课件_第1页
19种常见的皮肤色素问题及解决方案培训课件_第2页
19种常见的皮肤色素问题及解决方案培训课件_第3页
19种常见的皮肤色素问题及解决方案培训课件_第4页
19种常见的皮肤色素问题及解决方案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决方案19种常见的皮肤色素问题及解决方案解决方案19种常见的皮肤色素问题及解决方案正确诊断病变最佳治疗方案专业术后护理1看1.发病部位、是否对称2.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3.色斑的颜色4.有无隆起或凹陷于皮肤2测1.皮肤含水量2.毛孔3.色斑4.粉刺5.平滑度6.皱纹3问1.发病的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2.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3.有无自觉症状,有无自愈倾向4.随年龄增大病变有无变化4思病变组织病理病变靶组织解决方案正确诊断病变1看2测3问4思解决方案太田痣伊藤痣文身黄褐斑色素痣蒙古斑颧部褐青色痣蓝痣咖啡斑斑痣脂溢性角化病色素沉着黑子雀斑色素性病变炎症后黑变病解决方案太田痣伊藤

2、文身黄褐斑色素蒙古颧部褐咖啡斑痣脂溢化病色素沉黑子炎症后色素沉着黑变病黄褐斑色素痣黑子颧部褐青色痣脂溢性角化病雀斑斑点样色素沉着蓝痣解决方案炎症后黑子雀斑解决方案斑片样色素沉着太田痣伊藤痣蒙古斑炎症后色素沉着脂溢性角化病咖啡斑斑痣黄褐斑解决方案斑片样太田痣伊藤痣蒙古斑炎症后脂溢性咖啡斑斑痣黄褐斑解决方一、概念:一种侵犯巩膜和三叉神经分布区的良性色素性皮肤病(良性色素性肿瘤)是日本一个叫太田(ota)的人首先描述该病种,故命名太田痣。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巩膜、三叉神经;不对称(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多数呈斑片样,少数呈斑点样,大小不等,直径约10mm左右(三)色斑

3、的颜色:青色、棕色、蓝色、青黑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50%患者青春期发病,女性居多(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无(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多数不隆起皮肤,随年龄增长可能会隆起皮肤。(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随年龄增大,面积加大,颜色加重。三、组织病理:真皮内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黑色素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四、治疗方法:调Q激光类设备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解决方案一、概念:一种侵犯巩膜和三叉神经分布区的良性色素性皮肤病(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解决方案99太田痣治疗前后对比 左为术前 右为 Q755nm4次后 左为术前 右为Q1064nm联

4、合 Q755nm5次后99太田痣治疗前后对比 一、概念:发生于肩峰三角肌的太田痣,我们称其为伊藤痣。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肩峰三角肌、上肢近端(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片(三)色斑的颜色:浅褐色、蓝色、青色、青黑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无(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否(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无三、组织病理:同太田痣四、治疗方法:同太田痣五、推荐使用的设备:同太田痣六、术后并发症:同太田痣解决方案一、概念:发生于肩峰三角肌的太田痣,我们称其为伊藤痣。解决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概念:颧

5、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黑褐色、灰褐色的斑点样色素沉着。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颧部、眼睑、鼻翼;对称分布(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点;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mm;数量10-20个(三)色斑的颜色:黑灰色、黑褐色、灰褐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16-40岁女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无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否(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无(多数合并炎症后色素沉着)三、组织病理:胚胎时期,黑色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及时穿过表皮与真皮的交界而停留在真皮所致。四、治疗方法

6、:同太田痣。五、推荐使用的设备:同太田痣。六、术后并发症:同太田痣。解决方案一、概念: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黑褐色、灰褐色的斑点样色素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概念:主要在腰骶部但其它部位均可能发生的蓝色、青色的斑片样色素沉着。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腰骶部、臀部(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三)色斑的颜色:蓝色、青色、褐色斑片(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出生时即有,主要发生在黄种儿童(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无(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可以自愈(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否(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随年龄增长自然消退三、组织

7、病理:胚胎时期黑色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未能穿过表皮与真皮的交界而停留在真皮延迟消失所致。四、治疗方法:同太田痣,但因其可延迟消失故可以不予以治疗。五、推荐使用的设备:同太田痣。六、术后并发症:同太田痣。解决方案一、概念:主要在腰骶部但其它部位均可能发生的蓝色、青色的斑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概念:属于黑素细胞系统的良性肿瘤,黑素细胞在由神经嵴到表皮的移行过程中由于偶然异常导致黑素细胞的局部集中。解决方案一、概念:属于黑素细胞系统的良性肿瘤,黑素细胞在由神经嵴到表临床表现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 身体任何部位 头颈部多见(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 斑点,直径几 毫米

8、到几厘米 直径小于1cm表面有毛(三)色斑的颜色褐色、青色、黑色 褐色、青色、 黑色、皮肤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 无 (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 可稍高起 更高起于 皮肤半球形隆起,乳头瘤样带蒂损害(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身体任何部位,解决方案临床表现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 身体任何部位,解决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在表皮层内的下部或基底层处有痣细胞巢,痣细胞内有大量黑色素,真皮内几乎无炎症浸润。与交界痣相似,在表皮层内的下部有痣细胞巢,但其呈索状伸向真皮,真皮很少或无炎症浸润(表皮内的痣细胞有大量色素,真皮内的痣细胞不含或

9、含少量色素)。 皮内痣:痣细胞呈巢或索条状位于真皮内,埋于胶原组织中,不含或含很少色素,真皮内很少或无炎症浸润。三、组织病理:解决方案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三、组织病理:解决方案四、治疗方法:同太田痣,但需注意原则上我们治疗交界痣时用调Q激光,而治疗混合痣和皮内痣用CO2激光且需术前麻醉,不管使用什么治疗方法,彻底清除痣细胞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调Q激光用于治疗交界痣均可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且无需麻醉,但须使用较高的能量密度对准病灶直至出血。(二)超脉冲CO2 用于治疗交界痣和混合痣且多使用超脉冲方式,可能需要局部麻醉,但基本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六、术后并发症:1、炎症后色素改变:偶发生于CO2激

10、光治疗混合痣和皮内痣。2、瘢痕及持续性红斑:偶发生于CO2激光治疗混合痣和皮内痣。解决方案四、治疗方法:同太田痣,但需注意原则上我们治疗交界痣时用调Q一、概念:皮肤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后出现的色素沉着。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炎症部位(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片状、点状(三)色斑的颜色:褐色、棕褐色、黑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与日晒、季节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自觉症状,有自愈倾向(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解决方案一、概念:皮肤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后出现的色素沉着。解决 三

11、、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所致(最终导致表皮中黑色素数量增加)。四、治疗方法: (一)控制炎症是消除病因也是最关键的治疗。 (二)避免日晒可以防止炎症加重,同时防止诱导黑色素的产生。 (三)建议使用单脉冲350mj以上的调Q 1064激光或调Q 532激光单独或联合使用,选择适宜的能量密度(适宜的光斑)可快速实现色素的减退。解决方案 三、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所致(最终导致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一、概念:多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斑点或斑片样的良性色素性疾病又称老年疣、老年斑。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任何部位,头面、躯干及上肢最常见。(二)形状(斑点/斑片)、

12、大小、数量:斑点、斑片(三)色斑的颜色:褐色、黑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50岁以上的老年人(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与日晒和季节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有的会微微隆起皮肤(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解决方案 一、概念:多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斑点或斑片样的良性色素性疾 三、组织病理:基底层细胞为主,呈乳头瘤样增生所致,黑色素细胞亦有大量的增生。四、治疗方法: (一)调Q激光(1064和532)基本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二)超脉冲CO2激光对高出皮肤的老年斑有突出的效果且治疗速度较快。解决方案 三、组织病理:基底层细胞

13、为主,呈乳头瘤样增生所致,黑色素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概念:边缘规则的咖啡色的斑片样的色素沉着性疾病。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任何部位(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片样(三)色斑的颜色:咖啡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出生时或幼儿期发病(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无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否(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随年龄增大面积变大数量增加。解决方案一、概念:边缘规则的咖啡色的斑片样的色素沉着性疾病。解决方 三、组织病理:表皮内黑色素总量增加,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四、治疗方法: (一)调Q1064nm激光或调Q5

14、32nm激光,但咖啡斑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较高,故需用单脉冲400mj以上,且脉冲宽度须在7ns以下的设备。 (二)超脉冲CO2激光或2940nm激光对治疗咖啡斑有一定的效果,但对Fitzpatrick以上的皮肤应慎重治疗。解决方案 三、组织病理:表皮内黑色素总量增加,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一、概念:先天性淡褐色斑片样色素沉着,到成年不再发展,且在淡褐色斑片上散在褐色或黑褐色丘疹。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身体各处,躯干为多,一般不对称(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片,数毫米大小(三)色斑的颜色:淡褐色斑片上散在褐色或黑褐色丘疹(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

15、:出生时或幼年期(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青春期发展较快,成年后不再扩大三、组织病理: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增加,黑色素增多。四、治疗方法:使用单脉冲400mj的设备和超脉冲CO2激光分别治疗该褐色斑片和其中的斑疹。解决方案 一、概念:先天性淡褐色斑片样色素沉着,到成年不再发展,且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一、概念:发生于双颊或额部对称分布的黄褐色斑点或斑片样色素沉着,又称肝斑、妊娠斑、蝴蝶斑、孕斑、真皮斑。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双颊、额部、鼻部、上唇(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点、

16、斑片(三)色斑的颜色:黄褐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否(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解决方案 一、概念:发生于双颊或额部对称分布的黄褐色斑点或斑片样色 三、发病原因1、妊娠。2、口服避孕药。3、日晒。4、慢性肝损害。5、服用某些神经抑制剂等药物,如苯妥英钠等。 四、组织病理:表皮内黑色素增多,或真皮层黑色素增多或二者中黑色素都增多。解决方案 三、发病原因1、妊娠。 四、组织病理:表皮内黑色素增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黄褐斑黄褐斑五、治疗方法:1、口服VC、VE可以有效改善人体内环境。2、可长期

17、使用0.05%-0.1%的维甲酸。3、可服用一些中药如:六味地黄丸、逍遥丸、桃红四物汤等。4、因黄褐斑的病灶有的在真皮有的在表皮,故调Q1064nm或调Q532nm激光在治疗黄褐斑时有的效果出奇的好,而有的患者会出现更明显的色素沉着,数日后才能消退。故进行试做是十分必要的(应在术前安排0.5-1cm2皮损试做),日后如疗效确切展开大面积治疗。否则停止治疗,采用上述1、2、3、4的方法。解决方案五、治疗方法:1、口服VC、VE可以有效改善人体内环境。3、 一、概念:本病可能属于焦油黑变病,是一种光接触性皮炎导致的色素性皮肤病。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暴露部位多见,颜面部、颞部、颌部

18、、胸、手背部(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三)色斑的颜色:褐色、蓝灰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解决方案 一、概念:本病可能属于焦油黑变病,是一种光接触性皮炎导致 三、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呈液化变性,真皮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四、治疗方法: 1、脱离可疑接触物,病情可逐渐好转。2、调Q1064nm或调Q 532nm激光效果较确切。五、推荐使用的设备: (一)单脉冲400mj以上调Q设备满足治疗需求。 (二)10600 nm或2940 nm均

19、为剥脱性治疗设备进行全颜面治疗。 (三)不推荐使用单脉冲小于250mj的调Q激光设备。解决方案 三、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呈液化变性,真皮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五、可以使用的设备解决方案五、可以使用的设备解决方案 一、概念: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样色素沉着,又称雀斑样痣。二、临床表现(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身体任何部位(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点样,1-2mm(三)色斑的颜色:黄褐色、黑褐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幼年发病(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

20、化:成年时稳定或逐渐减少解决方案 一、概念: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样色 三、组织病理:基底层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多。四、治疗方法: (一)IPL是治疗的首选设备,点状表皮内色素沉着使用 IPL设备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 (二)E-light关闭RF功能相当于IPL。 (三)单脉冲400mj调Q1064nm激光使用较大光斑面积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解决方案 三、组织病理:基底层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多。四、治疗方法: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一、概念:发生在日晒部位的黄褐色斑点样色素沉着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日晒部位,暴露部位 (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

21、点样,1-2mm (三)色斑的颜色:黄褐色 (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5-10岁发病 (五)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与日晒和季节有关 (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无 (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否 (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无解决方案 一、概念:发生在日晒部位的黄褐色斑点样色素沉着性疾病。 三、组织病理:表皮内黑色素数量增多所致。四、治疗方法: (一)使用IPL设备是目前治疗雀斑的首选治疗方法。 (二)E-light作为一个多功能设备包含IPL功能,故也能作为一个良好的方法。(三)完美脉冲系列做为全能光学设备,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带给客户更大的舒适度。解决方案 三、组织病

22、理:表皮内黑色素数量增多所致。(三)完美脉解决方案解决方案4646雀 斑 术前 Q694nm(2-5JC)2次后4646雀 斑 雀斑样痣与雀斑鉴别 雀斑样痣 雀斑雀斑样痣与雀斑鉴别雀斑样痣与斑痣鉴别 雀斑样痣无片状褐斑 斑痣在褐色斑片上 有颜色更深的斑点或丘疹雀斑样痣与斑痣鉴别一、概念:通常为孤立的边界清楚的斑点,直径为1-8mm。解决方案一、概念:通常为孤立的边界清楚的斑点,解决方案临床表现普通蓝痣细胞蓝痣(一)发病部位、是否对称常发于上肢和面部臀部、尾骶部(二)形状(斑点/斑片)、大小、数量斑点,1-8mm(三)色斑的颜色灰蓝色蓝色、蓝褐色四)发病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出生时有(五)与日晒

23、、季节、内分泌是否有关(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七)是否隆起或凹陷于皮肤(八)随年龄增大色斑有无变化其它终生不恶变易恶变成黑色素瘤二、临床表现解决方案斑点,1-8mm(三)色斑的颜色(六)有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三、组织病理:真皮黑素细胞数量较多且位于真皮深部充满黑素颗粒。四、治疗方式:皮损直径小于1cm且多年无变化不必治疗,结节大于1cm者应考虑切除。五、推荐使用设备:参见痣细胞痣章节。解决方案三、组织病理:真皮黑素细胞数量较多且位于真皮深部充满黑素颗粒一、概念:各种颜料刺入或因外伤进入皮肤内绘成不同的图像。二、临床表现:1、肉眼可见各种颜色(与刺入的色料有关)的图像。2、边界清楚(红色为

24、汞剂、黄色为含镉的材料、混色为含铬的材料、蓝色为含钴的材料)。3、随着时间推移,颜色可能消退。4、还有一部分因外伤而导致部分灰尘型物质进入皮肤引起。解决方案一、概念:各种颜料刺入或因外伤进入皮肤内绘成不同的图像。二、三、组织病理:色素颗粒位于表皮和真皮不同深度,以真皮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多见,文身可导致肉芽肿或瘢痕疙瘩。四、治疗方式:(一)用调Q694nm或调Q755nm去除绿色、蓝色、青黑色等色料且能量较集中于表皮或真皮上层。(二)用调Q1064nm治疗深层文身效果好,另外因色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收,故黑、青、蓝、褐、灰等色素无论在表皮还是真皮都能很好的被调Q1064nm激光清除。(三)调Q5

25、32nm激光主要用于红色色料或浅层皮肤色素的清除。解决方案三、组织病理:色素颗粒位于表皮和真皮不同深度,以真皮血管周围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左上臂纹身 术前 Q1064755nm激光6次后左上臂纹身 一、概念毛囊角化症即毛囊角化病,又称假性毛囊角化不良病。1889年首先由Darier命名,故又称达里埃病。本病是一种少见的,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因皮损有融合、增殖的倾向,故又称为增殖性毛囊角化病和增殖性毛囊角化不良病。二、临床表现本病常开始于2030岁。夏季加重,患者对热敏感。典型部位为皮脂溢出部位,如面部、前额头皮和胸背等出现细小、坚实、正常肤色的小丘疹,逐渐有油腻性、

26、灰棕色、黑色的痂覆盖在丘疹顶端凹面,丘疹逐渐增大成疣状融合形成不规则斑块。屈侧腋下、臀沟及阴股部等多汗、摩擦出的损害增殖尤为显著,形成有恶臭的乳头瘤样和增殖性损害,其上有皲裂、浸渍及脓性渗出物覆盖。本病可有掌跖角化、指甲发生甲下角化过度,甲脆弱、碎裂等。此外,还可累及口咽、食管、喉和肛门直肠黏膜。解决方案一、概念毛囊角化症即毛囊角化病,又称假性毛囊角化不良病。18 三、组织病理 特殊形态的角化不良,形成圆体和谷粒;基底层上棘层松解,形成基底层上裂隙和隐窝;被覆有单层基底细胞的乳头,向上不规则增生,进入隐窝和裂隙内;可有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和角化过度,真皮呈慢性炎症性浸润。 四、治疗方法 1.

27、病人应避免烈日暴晒。轻症病人无需治疗,也可局部使用润滑剂、维A酸制剂。严重病例可系统应用维A酸治疗。 2.超超脉冲CO2激光。 3.调Q激光。解决方案 三、组织病理 特殊形态的角化不良,形成圆体和谷粒;基底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一、概念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临床上以边缘堤状隆起,中央处皮肤轻度萎缩为特征,往往无自觉症状,多见于男性。一般在幼年时发病,但也有到成年以后才发病。本病病程缓慢,皮损可长期存在,很难痊愈。现代中医从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将其称为“鸟啄疮”。 二、临床表现 本病初起为一角化性小丘疹,缓慢向四周扩展,边缘渐渐隆起,形成环形、地图形、或不规则形的边界清楚的斑片,

28、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部分干燥平滑,轻度萎缩,略微凹陷,无毳毛,毛囊口处可见角质丘疹。皮损呈淡褐色或褐色,边缘颜色较暗。皮损大小不定,小的可以如绿豆大小,大的直径可在46厘米甚至更大。数目可多可少,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解决方案 一、概念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临 皮损多发于四肢、手足,其次面部、颈部、肩部、踝部、头皮、臀部。甲、口腔粘膜、阴部粘膜甚至角膜也可累及。本病病程发展缓慢,皮损可持续多年不变,也可逐渐扩大,很难痊愈。有部分老年人可在萎缩的皮肤上发生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于男性,一般在幼年时发病,但也有到成年以后才发病,往往无自觉症状。一般都有家族史,在一家中常有几代成员中发病。三、组织病理在角质层内有一楔形的鸡眼样板,它是一个由角化不全细胞所组成的细胞柱,在鸡眼样板下方的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细胞层内有胞浆嗜酸性染、核深染的角化不良细胞。组织病理上角化的发生与汗孔并无关系,因此汗孔角化症的命名是欠确切的。四、治疗方法1. 超超脉冲CO2激光。2. 调Q激光。解决方案 皮损多发于四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