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节重新认识SPCSPC兴起的背景美国W.A.Shewhart博士于1924年发明管制图,开启了统计 品管的新时代;如果工作经验对产品品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手工业),那 么,SPC就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相反地,如果某一公司开始将 经验加以整理,而纳入设备,制理或系统时;也就是说,该公司开 始宣告”经验挂帅时间将要结嵬那么SPC的导入时机也就 自然成熟了;ISO9000要求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只有稳定而一贯的”过 程,与系统才能保证长期做出合格的产品,然而,如何检核一 贯“过程“,与“系统”仍然稳定的存在呢?这必须仰赖SPC来发 挥功能;SPC的基本原则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A.产品质量有变
2、异;B.变差具有统计规律性;对异常因素分类和控制稳定状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 目标预防为主SPC的理论基础数理概率统计理论;分布理论(6。);正态.二项等分布;参数估计.方差分析等;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序号工具和要求应用A1调查表系统地收集数据,以获取对问题的明确认识使用于非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A2分布图将大量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归类A3水平对比法把一个过程与那些公认的站领先地位的过程进行对比,以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A4头脑风暴法识别可能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潜在的质量改进机会A5因果图分析和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A6流程图描述现有的过程;设计新过
3、程A7树图表示某一主题与某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适用于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A8控制图诊断:评估过程稳定性;控制:决定某一过程何时需要调整及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确认: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A9直方图显示数据的波动状态;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情况的信息;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进行改进A10排列图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一项目对总体效果的作用;排列改进的机会A11散布图发现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预期的关系在QS-9000附属参考手册中,有一本“SPC手册”是专门规定SPC统计方法的:内容主要有:过程的概念;过程变差;过程能力分析;计量型控制图(X-R图,XS图等);计数型控制图(p图,n
4、p图,c图,u图等);第二章节SPC应用的基础2.1数据与质量特性值质量数据数据的特点:波动性;规律性;质量特性:反映产品特定性质之内容;(如:尺寸、重量、硬度、力度、电阻值、丝印寿命、外观等)质量特性数据:测量质量特性所得的数据;(如:“力度150g”、“力度偏重20g”、“力度偏重5pcs”)数据分类:计量值数据:(如单位为“mm、g、Q”的数据)计数值数据:(如单位为“PCS、箱、桶、罐”的数据)数据参数1.数据表达式:公式中一般用X1 X2Xn表示一组数据中n个数据。2.频数:同一记录中同一数据出现的数据。2.频数:同一记录中同一数据出现的数据。公式中一般用、n2 n3ni表示个数。.
5、平均数:所有数据的和与总数和商。.百分率:单项数据与所有数据总和的商的百分值。. 累计百分率:顺序排列中,第1项的累计百分率,等于前N-1项百分率的和。6标准方差: .数据的分层.概念:将数据依照使用目的,按其性质,来源,影响等进行 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到的质量特性数 据归并在一起的方法;.作用:分层的目的是为有利于查找生产质量问题的原因。.分层方法:操作人员:按个人分,按现场分,按班次分,按经验 分;机床设备:按机器分,按工夹刀具分;材料:按供应单位分,按品种分,按进厂批分加工方法:按不同的加工、装配、测量、检验等方法 分,按工作条件分;时间:按上、下午分,按年、月、日分,
6、按季节分;环境:按气象情况分,按室内环境分,按电场、磁场 影响分;其他:按发生情况分,按发生位置分等。.两点原则:分层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目的不同,分层的方法 和粗细程度不同。分层要合理,要按相同的层次进行组合分层,以便使问 题暴露的更清楚。频数分布表作频数分布表时要确定组距、组数和组的边界值。例:某零件的一个长度尺寸的测量值(mm)共100个,测量单位为0.01mm样号本据数行 最 大 值行 最 小 值142.42.42.42.42.42.42.42.42.42.10373438332834333438281142.42.42.42.42.42.42.42.42.42.202936303
7、33434393439292142.42.42.42.42.42.42.42.42.42.30353630333535323838303142.42.42.42.42.42.42.42.42.42.40323734363736333038304142.42.42.42.42.42.42.42.42.42.50363338443136293544295142.42.42.42.42.42.42.42.42.42.60383934303936323340306142.42.42.42.42.42.42.42.42.42.70294127413736333641277142.42.42.42.42.
8、42.42.42.42.42.80313335353431353536318142.42.42.42.42.42.42.42.42.42.90403537353638313440319142.42.42.42.42.42.42.42.42.42.10035363931303535313930最最大小值值42.42.2427组距和组数可按下列步骤求出:从数据中选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这时应去掉相差悬殊的异常数据.最大值为42.44,最小值为42.27用测量单位的1、2、5倍除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并 将所有得值取整数.极差=42.44-42.27=0.17mm已知测量单位为0.01mm,为了
9、求出组距,可用0.01mm的1、2、5的倍数除以极差0.17mm.0.17 : 0.01 = 170.17 : 0.02=8.5(取整数为 9)0.17 + 0.05=3.4(取整数为 3)将取整值对照下表即可确定组数,这时取整值对应的测量单位 倍数的数值即为组距数据数50以内50 100100250250以上组数576107 151030数据为100,取组数为9是合理的,即组距为0.02确定分组组界时,可把数据中的最小值分在第一组的中部,并把 分组组界定在最小测量单位的1/2处,以避免测量值恰好落在 边界上。这样就确定了第一组的下界,然后依次加上组距,直至 确定它包括最大值的未一组的上界为止
10、。组组距组中值频数符号频号数142.26542.28542.2752242.28542.30542.2958342.30542.32542.31518442.32542.34542.33522542.34542.36542.35527642.36542.38542.37514742.38542.40542.3956842.40542.42542.4152942.42542.44542.4351合计100直方图用横坐标标注质量特性的测量值的分组值,纵坐标标注频数 值,各组的频数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这样就作出了直方图;直方图不能清楚地表明每个产品的状况.但可以非常清楚地 刻画出整批产品的情况,并直
11、观地表示出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及 分散幅度的大小.N-1842.445长度分层富方能42,265QhN-1842.445长度分层富方能42,265Qh0C3 EX QMrrtm直方图的分布状态由于直方图并不十分精确,而且通过直方图所要了解的不是所取数值本身的分布,而是所取数据所代表的 生产过程的分布.所以应从整个直方图的大体形状着眼.首先观察 总体分布的状态,判别是属于正常型还是异常型.如属于异常型, 还要进一步判别它属于哪种异常,以便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排列图(pareto)作用: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计算表:号事目.飙瓶 * %串计费率*!1A噂A-xicoF,*/,2B附人备
12、XWQ用玛+力3CF产射廿,*4D人一备XUM昌拓5小肘100用*乙+人6如号 N10G马一号+人)6昂=3(分析原则: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A主要 或关键 问题累计在0A主要 或关键 问题累计在080% 左右B次要问累计在80题95%左右C更次要累计在95问题100%左右因果图(鱼刺图,特征要因图)a.作用:用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各种原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b.图形:因果图格就因果图的枝干2.6调查表 调查表就是一种很好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它的特点:a).规格统一,使用简单方便;自行整理数据,提高效率填表过程中的差错事后无法发现;拿口*! BT4件1jttHUtHr瓶里网瞰靴咻HM .拿口*! B
13、T4件1jttHUtHr瓶里网瞰靴咻HM . 丽粗触般岷*a*程军舄wi tina:工施uh麻涮tm解nu利丽情41 *.M IT a1BLI 诵口餐 忙127-缺陷项目调杳表工序分布调杳表(标准为500.06)殿陷位置调杳表,, ttet)HAtML*一一L,1才事谓陋HMNR*酬*IS*iHin,特性检查表* W11tMM*”用:j1141lBfKIHMRt*rui-1操作检查表2.7对策表序号存在问题对策负责人备注1操作不认真.加强劳动纪律.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XXX2温度偏高.更换发热管.启用辅助冷却系统XXX第三章节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一.预防与检测检测一通过生产来制造产品,通过质量
14、控制来检查最终产品并剔除不符合规范的产品;在管理部门则经常靠检 查或重新检查工作来找出错误;预防一在第一步就可以避免生产无用的输出,从而避免浪费的更有效的方法;二.过程控制可以称为一个反馈系统;包括四个重要的基本原则:过程;有关性能的信息;对过程采取措施;对输出采取 措施.产生输出 的供方(人 机法料环) 与使用输 出的顾客 之集合;分析过程输出 所获得的与过 程实际性能有 关的信息;对重要的特性(过程 或输出)为避免偏离 目标值太远的行动;当输出不能 满足顾客的 要求时,所进 行的检测并 纠正不符合 规范的行动;供方和顾过程特性的定目的:可能有必要:客之间的义;保持过程的稳定;分类报废不沟通
15、;过程特性的重保持过程输出的变合格品;过程设计点;差在可接受的界限全部返工;及实施的特性的目标值;之内;状态的持续:力工式;动作和管理的方式;监查实际与目标值的远近;措施:改变过程本身更基本的要素;改变整个过程的设计;监测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对过程采取 必要的校正 措施并验证; 到产品规范 更改为止;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对影响过程的措施作出经济合理的决定, 也就是说,平衡不需控制时采取了措施(过度控制或擅自改变)和 需要控制时未采取措施(控制不足)的后果,必须在特殊原因的普 通原因的关系下处理好这些风险.三.变差的普通及特殊原因一批产品特性之间的差距总是存在的;过程中有些变差造成短期的.零件间的
16、差异;有些变差的原因仅经过较长的时期后对输出造成影响;虽然位于公差范围的是可接受的,但在管理任何一个过程减少变差时,都必须追究造成变差的原因;变差原因分为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两大类;普通原因特殊原因(可查明原因)造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具 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原因,只当 它们出现时,将造成(整个)过程的分布布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改变;表现为一个稳定系统的 偶然原因;当它不改变 时,过程的输出才是可以 预测的;具有随机性,如果系统内存在,随着时 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它造成的过程分布的改变有时有害,有 时有利,对于有利的,可识别出来,并使 其成为过程恒定的一部分;四.
17、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局部措施对系统采取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 通常由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 实施;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过程问 题;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 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 正;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采取的措施类型如不正确,将给机构带来大的损失,不但劳而无 功,而且会延误问题的解决甚至使问题恶化;无论如何,为了更好 地减少过程变差的普通原因,需要管理人员和与操作直接相关的 人员的密切合作;五.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过程在统计控制下运行指的是仅存在造成变差的普通原 因;一个可接收的过程必须是处于受统计控制状态的且其固 有变差(能力)必须小于图纸的公差;过程能力由造
18、成变差的普通原因来确定,通常代表过程本 身的最佳性能,在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的运行过程,数据收 集到后就能证明过程能力,而不考虑规范相对于过程分布 的位置和/或宽度的状态如何;然而,内外部的顾问更关心过程的输出以及与他们的要求 (定义为规范)的关系如何,而不考虑过程的变差如何;每个过程可以根据其能力和是否受控进行分类:满足要求控制受控控制不受控可接收1类(理想)过程受统计控制;有能力满足要求;3类(有条件接收)过程符合要求,可接受; 不是受控过程,需要识 别变差的特殊原因并消 除它;不可接收2类(常见)过程符合要求,可接受;是受控过程,普通原 因造成的过大的变4类(不易接收)过程符合要求,不可接
19、受;不是受控过程,必须减少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差必须消除它;通原因;对第3类的有条件情况及有条件如下:有可能情况有可能的要求顾客对规范要求之内的变差不敏感;对特殊原因采取措施所发生 的成本比任何所有顾客得到 的利益大;特别原因已被识别,其记录表 明具有一致性和可预见性;该过程是成熟的;允许存在的特殊原因在已知一 段时间内表现出产生稳定的后 果;过程控制计划有效运行,可确保 所有的过程输出符合规范并能 防止出别的特殊原因或与允许 存在的特殊原因不稳定的其它 原因;能力指数可分成两类:短期能力长期能力以从一个操作循环中获取的测 量为基础的;这些数据用控制图分析后判定 过程为统计控制状态,且没有发 现
20、特殊原因;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 测量应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收集 数据;这些数据用控制图分析后判定 过程为统计控制状态,且没有发 现特殊原因;通常用于首批产品;用来验证一个新的或经过修改用来描述一个过程在很长一个 时间内包括很多可能变差原因的过程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工程参数;出现后能否满足顾客的要求的的过程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工程参数;出现后能否满足顾客的要求的能力;六.过程改进循环及过程控制.分析过程本过程应做些什么?会出现什么错误?-本过程会有那些变化?-我们已经知道本过程的什么变差?-哪些参数受变差的影响大?本过程正在做什么?-本过程是否在生产废品或需要返工的产品?-本过程的生产的产品是否处
21、于统计控制状态下?达到统计控制状态?-本过程是否可靠?过:啊!荷旭!一E达到统计控制状态?-本过程是否可靠?过:啊!荷旭!一E理二理确定能力;.维护过程监查过程性能;查找变差的特殊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进过程改变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普通原因变差;减少普通原因变差;当新的过程参数确定后这种循环便回转到分析过程;由于进行了某些改变,应重新确定过程稳定性;过程便不断围绕过程改进循环运转;第四章节工序能力分析一.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是:a)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b)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 因素无异常的条件
22、下进行;c)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要求进行。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得的工序能力是没有任 何意义的。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下进行的。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b)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总合结果近 似地服从正态分布,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3。原则 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为日士3。时,产品质量合 格的概率可达99.7%,接近于1。以土3。,即6。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 度和良好的经济性的。于是,取工序能力为6。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工序能力的有以下一些因素:a)该工序所使用
23、的设备、工装、辅具、刀具、量具等的适 用性、精度和可靠性等;b)该工序使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等;c)该工序选择的工艺方法、工艺规范及操作程序等的正确 性和严格性等;d)该工序的操作人员、辅助人员的思想状况和技术水平 e)该工序所处环境的恰当性等。A噪短抽力t3俣笆能力e世 W程flm力一二.工序能力指数因为工序能力的定义仅是一个变化范围的描述,为了了解其 与标准之间的偏差关系,对工序能力常用一个指数来表示其大小, 这就是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既定的规格标准与工序能力(产品数量 特性的分布范围6。)的比值,记为Cp;Cp=T/(6o)双侧公差单侧上限公差单侧下限公差计量值CP=(Tu-
24、Tl)/(6S)CP=(Tu-X)/(3S)Cp=(X-Tl)/(3S)计件值Cp=(QU-Q)/(3S)计点值CP=(Cu-C)/(3S)群IW言t算公式及分S基型,ft抑帧1tM公*分 标 某 用事IfteCn(J七帔塾手量分 dd中心啊对S格 4”勺俺一不乏 fWffS dK ;1HAICa)12.1 2,5* ICa 1 W 25* 25%ICa 1 / 50%5O*吁G*S” 一 M 亡P_Ai - 33 Cpi - oacpt. 3兴O 8 3Cpl TOOiCpT C SS S -S - JtHffi.t.ra TK?6 3 = 裂f呈*b E 乏 W莘 R *1甚 E 挠 S;
25、 ff+ffl -0 *=酬 * 5* 由 Mt 吓、由 Wi -o三.修正工序能力指数当质量标准规格值的中心值Td=(Tu+Tl)/2与分布中心X不致时,需用CPK来计算工序能力Tu-Tl(Tu-Tl)-2|Fd-X |C =(1-K)=6S6S单侧公差情况下,CPK=CP四.分析评价工序能力指数等级工序能力评价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Cp 1.67特级工序能力过高.减少偏移量,尽量做到分 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缩小分散程度,使6。减 小.具体有:改进生产工艺;改良生产设备;1.33 VCpV1.67一级工序能力充足1.00 VCpV1.33级工序能力尚可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做好环境保护;搞好现场控
26、制;开展QC活动;力口强培训,增强质量意识;3.修定标准.0.67 VCpVl.00级工序能力不充足Cp V0.67四级工序能力太低第五章节控制图-过程控制的工具一.控制图的概述经验表明:当出现变差的特殊原因时,控制图能有效地引起 人们注意,它们在系统或过程改进要求减少普通原因变差 时控制图能反映其大小;控制限是解释用于统计控制数据的基础;当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控制限可用来解释过程能力;控制限并不是规范限或目标,而是基于过程的自然变化性 和抽样计划:如果一个过程处于稳态且控制限计算正确,过程错误地产 生超出控制的机会是相同的,与控制间的距离无关;一旦经过合适的计算,并且如果过程中普通原因变差
27、不发 生改变,则控制限就是合理的;出现偏差的特殊原因的信号不需要重新计算控制限;用于长期分析的控制图,最好是尽可能少重新计算控制限, 但需要根据过程本身情况来决定;摩托罗拉公司流行的一段话:如果你无法以量化的数据来表达你所了解的事,那就表示 你不是真正的了解它;如果你对它不是很很了解,你就无法控制它;如果无法控制它那只有靠运气了;品质数据控制的类型.大多过程和其输出具有可测量的特性;.量化的值比简单的是-否陈述包含的信息更多;.虽然获得一个测得的数据比获得一个通过或不通过的数据成本高,但为了获得更多的有关过程的信息而需要 检查的件数却较少,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测量的费用更 低;.由于在作出可靠的
28、决定之前,只需检查少量产品,因此可以缩短零件生产和采取纠正措施之间的时间间隔;.用计量型数据,可以分析一个过程的性能,可以量化所作的改进,即使每个单位都在规范限界之内。这一点对 寻求持续改进来说是很重要的;.计量型数据可以通过分布宽度(零件间的变异性)和其位置(过程的平均值)来解释数据.计数型数据的情况存在于任何技术或行政管理过程中,使用计数型分析技术,最大的困难是对什么是不合格下计数一个精确的可操作的定义;型 数2.在很多情况下己有计数型数据-检验。要求修理的书据控面记录。拒收材料的筛选等。在这种情况下,不涉及到制 图额外的收集数据的费用,只是将数据转化成控制图的工 应用 作;的 因3.在必
29、须收集新数据的地方,获得计数型数据通常是很快 原且不需很多费用,并且由于使用简单的量具(例如通过量规),所以通常不需要专业化的收集技术;.许多用于管理总结报告的数据是计数型的并且可以从 控制图分析中获得益处;.对于关键的总体质量量度应用计数型控制图通常能对 需要更详细检查特定过程的地方指出一条路子.二.控制图的益处供正在进行过程控制的操作者使用;有助于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地,可预测地保持下去;使过程达到:-更高的质量;-更低的单件成本;-更高的有效能力;为讨论过程的性能提供共同的语言: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三.控制图的种类及界限值计算公式控
30、制图通用三线计算公式为:UCL=X平均数+3SCL=X平均数UCL=X平均数-3S四.控制图的选择流程图X-MR五.控制图的正常状态于盥客量是否孑。|性腰上整番矍均匀二于旭均值痛普能 但方便地讨算;关心的整不合格率;能制定拄制留的皤住是百有便于 的S的计算奔 最样本寿最苦恒定生是否恒定NF 城P图C修 或Ik计M分析用控制图.连续25点中没能一点在限外;连续35点中最多一点在限外连续100点中最多有二点在 限外.点在控制限内随机波动,无明 显的规则或顺序性;.多数点在中心线附近,少数点 在控制线的附近;控制用控制图1)点落在控制线内(或界限上);2)点在控制限内随机波动,无明 显的规则或顺序性
31、;3)多数点在中心线附近,少数点 在控制线的附近;六.控制图的分析与判定控制图异常现象的分析异常现象异常现象引起因素1)有点或数点超出控制限测量系统有变化(测量人员调整量具更换);对R图超出点在UCL上方,表 示波动增加;超出点在UCL下方,表示过程变好;对X图可能是孤立的事件或局部因素引起.存在,7tCL=T!,= 为存在,7tCL=T!,= 为:(1/2)线的同一侧,说明有特殊波动源7=0.0078;异常现象引起因素2)连续7点或7点以上在中心 测量系统有变化(量具飘浮, 偏差);对R图连续7点在中心线上侧, 表明有较大的散布,可能是过 程输入有变化(设备故障,夹 具松动,原料不均匀);连
32、续7点在中心线下侧,散布 减少,要及时研究生产条件, 供以后使用和过程改善,也可 能测量系统有问题,掩盖了真 实的变化;对X图,过程均值有位移,可 能是变速,高调整所致,也可 能是环境变化所致;异常现象引起因素3)连续7点呈上升或下降趋势测量系统有变化;对R图:7点上升散布逐渐增大,可能 是过程输入有变化;7点下降散布逐渐 减少,要及时总结,改善过程;对X过程均值在逐渐增或减,愈来愈偏 离中心线,可能是设备老化,刀具磨损 等问题,应及时调整或更换;U3.LJ/2异常现象引起因素4)点出现在控制限附近每个样本中有两个或多个不同将上下控制限先分为三等分为过程测量值;A、B、C,数量不真实;连续3点
33、中有2点在将上下控制限先分为三等分为过程测量值;A、B、C,数量不真实;连续3点中有2点在A上或测量过程分辨力不足;A下;当点子比较集中时,如果测量连续5点中有4点在A上B系统的分辨力足够,则说明此下或A下B上;过程得到改是,应查明原因,明显多于2/3点在C (如有并保持之。90%的点在C中);明显少于2/3点在C (如25点中有40%的点在C点中有40%的点在C中);引起因素异常现象5)点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动5)点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动存在周期性变动的因素,应查找并加以处理;七.控制图的分析与实施步骤识别关键过程八.分析用控制图与过程用控制图Rr控制图(初始分析)1231特性I尺;五1样本察&
34、,厥奉i在此:A 1012 J a iD 12 Z ID IM 2 HI W 122 E JQ 13 墨 8 I* 12 M 材料:日期6月EH6JJ1OH6H11H时间0.600.75O. 650.900.7G0. 7G0.765 0. B5 0, 65 0.75 4班0,B0 0. 7 Q. 70 d 75 a 750,80 0, 70 0.700.6fl 0, 850. 65 0. 80 0. 60X (平均值R(盘差也0. 2Q0. 20QJQ9. 200.250.200.200;200. 400. 2G部门|XXX|工序国曲夹片注备反对将 任何j1 0,650.750.600.700
35、. 600.650.600.800.&50.70Rr控制图(初始分析)1231特性I尺;五1样本察&,厥奉i在此:A 1012 J a iD 12 Z ID IM 2 HI W 122 E JQ 13 墨 8 I* 12 M 材料:日期6月EH6JJ1OH6H11H时间0.600.75O. 650.900.7G0. 7G0.765 0. B5 0, 65 0.75 4班0,B0 0. 7 Q. 70 d 75 a 750,80 0, 70 0.700.6fl 0, 850. 65 0. 80 0. 60X (平均值R(盘差也0. 2Q0. 20QJQ9. 200.250.200.200;200
36、. 400. 2G部门|XXX|工序国曲夹片注备反对将 任何j1 0,650.750.600.700. 600.650.600.800.&50.700. S50.700.750. 800.800.750.T50.700. 700.60&.800. 700.700. 75。广60- 680750.730. 780.670. 760467S0.760.67连续; 连隐任何?采取不要3 0.650. 7&0.800.700,65Q 750. 650.850.600.900.850. 75Q 850.800.750. 850.604 0.650. 8Sd 75Q,85Q昉0r800.500.650.
37、750. 750. 70第六章节SPC应用的若干实际问题一.SPC认识误区及重要观点1.SPC不仅是品质部门的事,SPC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支持:SPC是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所以取样数据采集,描图等工作 一般需要现场的生产人员负责执行与参与,出现异常又需要现 场生产人员及时处理。控制图的分析和对策是产品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品质控制。要分 析变差的内在原因,需要技术工程部门和设备管理方面的人员 参与。2.SPC主要是发现问题的工具,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过程的异常,可以分析过程的变差,但 是它不能告诉你应采取什么措施去消除,这些异常和变差,这时必 须结合品质管理的其他工具,如排列图
38、,因果图,FMEA等,并使用 专业的技术知识解决问题。质量管理大师朱兰称之为知识积累, 然后实现品质突破”3.SPC要纳入整个品质体系SPC的实施应与品质管理整体协调一致,应在品质体系(如 IS09000体系或TQM模式)加予定位。利用IS09000(或TQM) 的体系机制维持SPC运行,具体方法是:A.一些成熟的SPC方案,应制定成底三级文件(WI);B.控制图的数据取样,计算描述,分析应在过程控制,IPQC的相关程序和工作文件中规定;C.SPC的分析对策应纳入IS09000纠正预防措施。D.SPC的整体规划要体现在4.20统计技术中。.急功近利和形式注意是SPC的大敌实施SPC关键要持之以
39、恒,不要期望SPC能在几天大见效果。.有管理图就是在推动SPC这张管理图是否有意义?它所管制的参数真的对产品品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吗?管制界限订的有意义吗?这张管制图是否受到应有的重视?是否己照规定执行追踪与研 判?这些问题经过推敲之后才能帮助我们对SPC作更深入的 了解.有了可控制的制程参数就是SPC制程参数的确是SPC的焦点,但是我们应深入探究一为什么挑出了这些制程参数?这些制程参数的控制条件是如何决定的?这些制程参数与成品品质问有因果关系可循吗?二.控制图的认识误区.控制图应用到什么程度?问题:“根据为一个单一的质量特性而建立和维持一张单一的 控制图所需要的人力和费用,在一个具有许多零件和
40、众多工 序的工厂中,控制图究竟能够应用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回答:控制图只有在经济上需要而 实际上可能是才予以应用。只有对重要的质量特性才宜于设 立控制图。只有在顾客对质量的满意和成本这两方面都直接 接受工序的明显影响,才宜于在这一工序设立控制图。控制于 只不过是许多质量控制工具的一种:试图不分青红皂白地把 控制图说成是一种功能齐全”的质量控制大纲的说法,显然是 不妥的。.用好控制图的心理作用可能大于技术作用,特别是应用百分 率控制图时;在对百分率控制界限是否满足经济要求作出初步判断时, 管理当局在质量控制人员的协助下可能会选择该工序的既定 控制界限目标作为标准。按照管理人员和质量控
41、制人员的经 验,这些控制界限是可以达到的:除非出现强有力的相反的证 据,否则这些界限总是会被批准的。这种做法(连同正确的判断)往往非常成功。在人际关系因 素比技术因素更重要的许多工作中,以及仅仅是选择控制界限为目标就可以产生质量改进的心理效果的场合,这种成功尤为显著。象这样的做法正式创立工厂用的控制图体系的完全合理 的组成部分,经验证明,归根结底,如果工厂控制图手段的支持 者们能全力以赴去宣扬控制图的基本概念和观点,而非只是 企图去大力推行控制图专门技术或格式,那么他们将获得巨 大的成功。.实施控制图监控时,要考虑测量系统的变差带来的控制图判 断上的风险;.一旦过程的因素发生变化,或经过一个较
42、长的周期后,要重新 分析过程,计算控制图界限;.不要过分人为地去解释控制图上的数据,以免造成过度调整;三.SPC实施经验介绍1意识准备阶段1-2个月1):进行广泛深入的SPC意识培训。必须灌输以下几点:SPC意味着转向品质预防SPC是将责任和使命下放到企业最底层的新型管理方法SPC是建立过程能力的途径关于过程变差的观点团对工作形式和项目化管理是实施SPC的重要方式2)建立SPC的实施组织在企业领导层成立SPC推行委员会,下面再组成若干个”过程行 动小组(Process actions teams )。简称 PATO PAT 是实施 SPC 成功的关键,参加PAT不仅有工程师,也要有现场操作员。
43、2.试点实施阶段6个月左右SPC推行委员会挑选部分工序进行SPC试点实施,试点实施 的工序(过程)最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是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过程(值得研究).:过程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但应易于描述和量化,不应特别 复杂.针对这个过程易组织强有力的PAT3扩大实施阶段一年左右在这个阶段应选择更多的重要过程实施SPC。成立更多的 PATS,逐步覆盖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应在更大的范 围开展SPC培训,公司力量不够,可以考虑聘请专家顾问帮助。4全面质量体系实施阶段意识准备阶段持续改进当需要控制的过程都实施SPC后,PAST解散,转为日常监控 和改进。在这个阶段的两个主要任务:.把SPC纳入
44、品质体系的文静中,利用品质体系(如IS09000) 的机制推动SPC的实行:.成立SPC攻关小组,实质性重点提高过程能力。注意:第4阶段是一个长期延续,不断改进的过程第七章节计数值改善范例.确认制程改善的问题一地区性的冷冻水果浓缩制 造厂,将浓缩冷冻桔子汁包装 于12-OUNCE纸板罐头,这些罐头由事先印制好的纸板以机器 成型并加上金属盖.当充装后,这容器由检验员仔细检验下列缺 点:盖子断带标签皱纹盖子折叠充装不足重叠底部封闭不良品管部第一天每半小时自制程取样n=50罐检验,记录其不良 数np及缺点次数,共30组,其结果如下.品管部以3/3数据绘制np管制图并计算P=0.232,不良率很高,
45、以柏拉图分析,缺点以充装不良最严重,应以此为改善优先.成立改善小组品管部与生技合组小组进行要因分析及对策.说明制造流程(略).数据可能原因(略).提出改善对策充装不足的原因,经检查充装制程,发现其充装是以时间为计 算方法,非常不精确.因为充装容器果汁满的时候压力大,充装时 是满的,但是当容器里面果汁少的时候压力小,就自然充装压力不 足.因此,品管部建议生技部设计以重量感应器监控,当重量到达 12OUNCE时罐头就自动移至下一工程.经施工完成后,品管部 再收集一天的数据,记录如下:品管部以3/16数据绘制np管制图并计算P=0.102,不良 率降低的一半,以柏拉图分析,比较改善前后,充装不良显著降低, 盖子断带仍未见降低,下次改善应以此为优先对策.品管部检讨盖 子断带的问题,结果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战略
- 党员委托培训合同范本
- 合伙投资劳务合同范本
- 关于纯净水合同协议书
- 农民承包小麦合同范本
- 合同期限延续补充协议
- 剧院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初次签订聘用合同范本
- 公司收购玉米合同范本
- 农村房屋交换合同协议
- 《2025年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
- 第三课 人贵自尊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英语二》试题与参考答案
- 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临床药品解读
-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课件粤人版(2024)初中地理教材简述
- 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四(第五章)-国开-参考资料
-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模板
- 液压支架大修电液控和集中控制系统技术协议2020518最终1
- TCANSI 133-2024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动力船舶槽车气试加注作业安全要求
- 202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对口】升学中职【英语】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 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