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下册第九章城市个体交通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下)第九章 城市个体交通1 小汽车交通存在的问题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交通恶化; 城市破坏2 小汽车交通发展的应对策略 提倡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及站场附近的高密度土地使用。例如:1、大运量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 2、建立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停车换乘系统; 3、限制私人小汽车在中心区的使用 调整城市布局与结构,提倡“工宿平衡”发展模式,集约发展,缩小工作出行时距,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良好的土地使用与运输规划、道路交通系统与交通需求管理,以及实施这些策略所需要的非交通部门策略。 建设高速、快速道路系统,强化市内交通导向,减轻城市外围交通压力,满足机动车增长的刚性需求,同时注重

2、提高现有道路网的使用效益 改良与开发替代燃料及车辆系统,推动节能环保型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消费。3 自行车交通带来的问题 拥有量剧增,交通量剧增 车辆停放问题突出 在公交不发达地区,自行车交通增长非常迅速,引起道路拥挤,公交车速下降,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更多居民转向个体交通方式。4 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必须要满足以下五个方面 道路安全 ; 连续性 ; 直接性; 具吸引力; 舒适性5 城市自行车交通的组织方式构建自行车公交车换乘体系1、建立快速交通干线;2、充分发挥自行车短距离交通优势,在无公交覆盖的地区,建立联系到公交换乘枢纽的自行车系统、小型公共汽车或出租车系统3、在客运交通主要集散点,建设多层

3、次客运换乘枢纽,实现人性化的无障碍换乘,提高公交集散与换乘的效率。 自行车道路网的构成与布局 1、建立自行车交通分区(自行车交通分区应该适合自行车的出行规律,出行时耗不得超过30min,出行距离不得超过6km,宜以2km为宜);2、自行车道路网密度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3、建立完善的自行车停放场地,满足自行车停放要求;4、网络上,联系主要居民区、工矿企业和商业密集区的自行车专用道,可以与机动车道路设置在同一个道路断面上,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自行车专用道可以与步行系统、绿地系统结合;5、机非混行的道路交叉口,要解决好自行车与机动车的干扰问题,安全高效通过交叉口。6 道路交通设计规范对自行车的要求计算出行时耗时,自行车行程速度按1114KM/H计算; 自行车最远出行距离,大中城市按照6KM计算,小城市按照10KM计算;自行车单向流量超过10000辆/h时,应该设平行道分流;交叉口进入的自行车流量超过5000辆/h的时候,应该采取自行车分流措施;自行车道路网密度自行车与机动车道路分隔方式道路网密度(km/km)道路间距(m)自行车专用道1.52.010001200与机动车道间隔离35400600路面划线1015150200 自行车道双向行驶最小宽度3.5m;有其他非机动车时,单向行驶最小宽度4.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