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学生步行的速度一般约为5m/sB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左右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D学生考试用的2B铅笔的长约为18cm2关于机械

2、运动及其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D研究物体运动,选取地面做参照物是最适宜的,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3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所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氧化碳喷出进行灭火。图示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示意图,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将手放在木柄上,不要接触钢瓶和橡胶喷管。下面关于该注意事项的解释正确的是()A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

3、程,该过程吸热,容易冻伤手B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过程,该过程吸热,容易冻伤手C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该过程放热,容易烫伤手D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过程,该过程放热,容易烫伤手4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5如图所示,小胡同学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6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张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出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并根据数据绘出了m-V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cm3的该

4、液体质量为60g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该液体密度为2g/cm3D量筒质量为40g7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B室内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8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己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小,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ABCD9下列过程是利用蒸发吸热制冷的是( )A感冒发烧时额头上涂抹酒精给人体降温B刚从游泳池出来被风一

5、吹感到特别冷C将湿衣服展开在阳光下很快变干了D发生运动扭伤时利用冰块进行冷敷消肿10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L与最大阻值为100的滑动变阻器Rw连接在总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15V”。要求闭合开关S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的最大测量值,且灯泡L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值(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B小灯泡L 和滑动变阻器Rw总电功率的最大值为27WC小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0.75WD滑动变阻器Rw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4011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 )A屏幕

6、上呈现人的影子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12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后所形成的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二、填空题13下面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表示远视眼矫正做法的是_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联欢会上玩贴鼻子的情景,小明蒙着眼睛,同伴通过拍手引导小明前进。小明能按同伴的指挥声完成任务,说明声音能传播_,指挥声是通过_传到小明耳中,同学将音响声调大来干扰

7、小明,这时音响的声音对小明来说是_(选填“噪声”或“乐音”)15B超是利用_来传递信息而获得人体内部情况的;清洗精密仪器和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来传递_;有些动物能够提前获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是通过_来获得信息的。16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湿布上的水遇冷_成冰。三、实验题17(8分)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

8、材是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实验时,若玻璃板放置情况如图丙所示,通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是_(选填“倾斜的”或“竖直的”),在玻璃般的另一侧白纸上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_与A

9、的像重合(选填“能”或“不能”)。18(8分)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_m/s ;vBC= 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_。19(8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马铃薯,俗名土豆。因其生长适

10、应性强、产量高、烹制方法多样等众多优点而广受人们喜爱。马铃薯富含淀粉,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小明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明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在收购点,小明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0.22kg,体积为200cm3,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马铃薯品种密度/(gcm-3)1.081.101.121.141.15淀粉含量/%141822.526.529收购价(元千克-1)0.400.420.450.500.60(1)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象。(_)(2)从图象可以看出,马铃薯中淀粉含量

11、越高,密度越_。(3)小明测量的这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_(填“是”或“否”)。(4)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_(填品种号)。四、作图题20(8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_)21(8分)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井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五、计算题22(10分)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

12、柱的长度为24cm。问:(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多少cm?(2)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3)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体的温度为多少?23(12分)小龙爷爷家有一个装满稻谷的谷仓,他想估测谷仓中稻谷的质量。小龙测得谷仓的长、宽、高分别是2m、1m、1.5m,再用一只装满水时能装10kg水的桶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质量是11kg,求:(1)桶的容积是多少?(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3)谷仓中的稻谷总质量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A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A

13、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0.8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学生考试用的2B铅笔的长略大于此数值,约为18cm,故D符合实际。故选D。2、D【详解】A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舟在动而剑不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无相对运动造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14、春”,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无相对运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液态的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是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容易冻伤手,为了在温度降低时不冻伤手,所以手要握在不善于传热的木柄上,故B正确。故选B。4、D【详解】A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

15、贴测量物体,故A错误;B刻度尺与测量物体不平行,故B错误;C物体左侧没有对准零刻度,故C错误;D物体左侧对准零刻度,且有刻度的一面紧贴测量物体,与物体平行,故D正确。故选D。5、C【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音叉在振动,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发声音叉的质量不能知道,这个做法不是为了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能判断。故选C。6、A【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液体体积是60cm3时,这个总质量是80g,当液体体积是20 cm3时,这个总质量是40g,可知道该液体密度是所以60cm3的该液体质量是从图中还可知道,60cm3的该液体,对应的总质

16、量是80g,那么该量筒质量是故选A。7、C【详解】A探究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探究了声音传递能量;C改变水量,能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能改变频率,改变音调;D可探究振幅与响度的关系;8、C【详解】飞行高度相同,沿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由于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小,故一段时间后伴飞飞机相对于C919向后运行,故C图中符合实际情况。故选C。9、A【详解】A感冒发烧时额头上涂抹酒精,利用酒精蒸发吸热带走人体的热量达到给人体降温的目的,故A正确;B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皮肤表面的水蒸发吸热的缘故,但目的不是利用蒸发吸热制冷,故B错误;C将湿衣服展开在阳光下,水吸热很快变干了,目

17、的是加快水分蒸发,使衣服快速变干,不是蒸发吸热制冷,故C错误;D发生运动扭伤时利用冰块进行冷敷消肿,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制冷,故D错误10、C【详解】A根据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故A错误;B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则,故B错误;C当电压表的示数U=15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小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故C正确;D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18、:,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则,滑动变阻器RW允许调节的范围为2460,故D错误;故选C。11、D【分析】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详解】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19、B不符合题意;C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A【解析】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 、 缩小的实像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戴凹透镜来矫正故选A二、填空题13、 【详解】如图,是用凹透镜来矫正的,是近视眼;如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如图,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

20、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如图,是用凸透镜来矫正的,是远视眼。14、信息 空气 噪声 【详解】1通过声音的指引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递出了信息。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这个过程中介质为空气。3这个声音阻碍了小明完成任务,根据噪声在生活中的定义,属于噪声。15、超声波 能量 次声波 【详解】1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利用B超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情况的信息;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可以用来清洗精密仪器和击碎人体内结石;3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有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有些动物能够提前获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它们是通过次声波来获得信息

21、的。16、凝华 放热 凝固 【详解】12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水蒸气是气体,霜是固体,此过程放热。3湿抹布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布上的水遇冷凝固为冰,与侧壁粘一起。三、实验题17、刻度尺 位置 前 等效替代法 虚 不变 倾斜的 不能 【详解】(1)1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物到平面镜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故还缺少刻度尺。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3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4等效替代法。(3)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6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始终是等大的,故蜡烛A的像不变。(5)78玻璃板是倾斜的,故观

22、察到A的像也是倾斜的,所以无论蜡烛B怎么移动,都不能和蜡烛A的像重合。【点睛】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18、 小 40.0 0.13 0.20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详解】(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3由图知,小车通过AB的路程为:sAB=4.00dm=0.4m;sBC=4.00dm=0.4m;45小车通过AB、BC段的时间:tAB=tBtA= 10:35:0310:35:00=3s;tBC=tCtB= 10:

23、35:0510:35:03=2s;所以小车通过AB、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0.13m/s;vBC=0.2m/s;(4)6由(3)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在变大。19、 大 否 【解析】(1)1从表格中找出淀粉含量和密度所对应的数据可绘制图象。如图所示成一条直线。(2)2结合图象和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淀粉含量和密度近似成正比例关系。淀粉含量越大,密度值越大。(3)3小明所测马铃薯的密度从题目知淀粉含量不低于20%,而从表格数据知这个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为18%,与题目 要求不符。(4)4要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和不合要求,故只能从后三种中选择。用淀粉含量和价格的比值计算为50%、为53%、为48%。可算出含量较高而且价格相对也便宜些。四、作图题20、【详解】作图方法是:在横轴和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