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6/16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计划主备人: 教学内容简析精读课文: 1.龙 2.山沟的孩子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略读课文: 4.*春天的雨点语文实践活动 1 授课周次从第( 1 )周第( 2 )周总课时数( 11 ) 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识字方法和学习课文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能正确书写生字以 及新词。能用多音字组词。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3.通过学习和朗读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4.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心情,树立热

2、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5.通过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将给别人听。 6.通过借助字典学习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7.通过课堂精读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等。 教学难点1.运用学到的方法理解重点语句。 2.展开想像和联想,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 能力训练 重点 培养质疑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本单元主要考查题型及重点考查内容示例一.形近字组词绵坝

3、二.多音字组词背钉 棉贡笼血吁三.造句 崇山峻岭生机勃勃贡献呼吁 四.词语积累 ABB :黑洞洞 AABB:日日夜夜 ABCC: 生机勃勃 五.选择读音 显露(l,lu)崇山峻岭(jn,zn)亚洲(y,y) 具体措施1注重平时好词好句的积累,及时巩固与复习。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课上积累字词的兴趣。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生。 4.个别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 5.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时计划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1. 龙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热

4、爱中华民族、赞 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有关龙的传说,知道中华民族与龙的传说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强烈的爱国热情。 课堂达标检测题1.检查预习。组词,多音字区分(目标1) 2.查词典理解词语。(目标1) 3.分小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理解。(目标2) 4.填空:通过()的话我知道()。(目标2) 课前准备教师音乐、课件课型讲读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一、导入激趣、问题引领 二、独立自学、小组交流一.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关于龙的传说?通过今

5、天的学习,你 将对龙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指导生字新词的学习。 1.鼓励学生多组词。 “魄”“崇”“旭”“啸”一定要做到一字多词,丰富学生的积累。“绵”与“棉”的区别在此环节中必须要到位,最好通过查字典 来解决。“露”有两个读音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亚”和“峻”这两个字的读音也要读准。 2.板书:显露(l ,lu)崇山峻岭(jn ,zn)亚洲(y,y)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标节号. 2.自己读一读,感知内容,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四.理解词语的意思,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出示图片:万里长城、长江三峡、京九铁路、三北防护林、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1)观察、师生讲解相关事件、

6、谈看后的感 三、问题解决 四、感悟总结、探究深化 五、达标测评,反馈评价受。 (2)读小节的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2.查词典理解: 崇山峻岭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粗犷雄浑 呼风唤雨英姿勃勃 (指导解词、选词义的方法:对于词典中没有完整词语意思 的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如“万象更新”可以先查“万象”的意思,再查“更新”的意思,然后把两个意思合二为一,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前三节。 (1)第一小节:板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你都在哪儿见过龙?“可是,谁见过真的龙?”这是一个什么问句?(反问句) (2)第二小节:奶奶的话你体会到了龙有什么特点?板书:变化奇特,出入神秘,威

7、力无边。 (3)第三小节:承上“龙的故乡在中国”,启下“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感受到了什么?(我们周围处处充满着龙的文化和龙精神) 六.达标自测: 结合词语的意思读每小节的内容,思考每小节通过些什么来 说明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填空:通过()的话我知道()。 预设:通过奶奶的话我知道了龙是水里的神,很神奇;通过爷爷的话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通过爸爸的话我知道了长城像龙一样,是中国历史的见证;通过妈妈的话我明白了中华民族像龙一样正在腾飞。通过老师的话我知道了中国亚洲的巨龙必将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1龙 崇山峻岭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粗犷雄浑呼风唤雨英姿勃勃 作业布置1.书写生字词语

8、 2.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课时计划总第( 2 )课时教学内容 1.龙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到热爱中华民族、 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背诵课文第4-6节。积累词语,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6节。掌握词语。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课堂达标检测题1.细读,体会情感。(目标1) 2.分小节朗读课文,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目标2) 3.练习:用指定词语造句:崇山峻岭,生机勃勃

9、(目标2)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课型讲读 学生收集北京知识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一、导入 激趣、问题引领 二、独立自学、小组交流 一.播放一首龙的传人烘托气氛。 二.细读课文,体会的情感,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 己的感受。 1.我们是龙的传人,有龙的精神、龙的气魄,此时此刻你心中激荡着怎样的情感?(自豪、幸福、中华民族太伟大了!) 2.重点指导4-6小节的学习方法: 自读小节内容,思考本小节与龙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来说明 的?体现了龙的什么特点?从内容中你联想到了你身边的哪些 事情?你的感受。表达了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汇报同时指导朗读。 (3)出示图片、结合中国大事

10、件的事实讲解(京九铁路全线贯 通、长江大坝的竣工、神州六号飞船的成功),加深对第4、5、6小节内容的理解,指导背诵。 (中心:从万里长城、长江三峡大坝、京九铁路、三北防护林、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火箭发射、神州六号飞船的试验成功充 分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飞速发展有如一条巨龙 三、展示提升、问题解决 四、感悟总结、探究深化五、检测 巩固,反思提升正在腾飞。中国就是这条腾飞的巨龙,我们应为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4)引导学生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体会到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 时所体现出的“龙的精神、龙的气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团结上进的民族精神。 (5)指导朗读,体现出龙的精神、龙的气

11、魄。 特别强调: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有龙的精神、龙的气魄。 他说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卧在崇山峻岭,它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见证。结合图片理解崇山峻岭,用崇山峻岭造句。 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它生机勃勃无比年轻。生机勃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造句 (4)中华巨龙已经腾飞,它英姿勃勃让全世界震惊! 3.小结:通过了解,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三.质疑。 四.练习: 1.指导背诵4-6节. 2.积累词语,用指定词语造句. 3.读语文读本上我的家在中国北京 五.小结:大家对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问题吗? 完成自测 板书设计 1龙 发展 龙中国前进世界震惊 强大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14自然段。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

12、一步辅导的学生: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课时计划总第( 3 )课时教学内容 2.山沟的孩子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 情景。 3通过默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景。掌握分段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分段的方法。 课堂达标检测题1.检查预习。开火车读生词。(目标1) 2.细读课问,分段,概括段意。(目标2) 3.默读1-5自然段,用笔画哪些句子写山沟孩子起早贪黑,不怕困难?(目标2) 4

13、.是什么力量使山沟的孩子这样刻苦的学习呢?读6-7段(目标3)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课型讲读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一、导入激趣、问题引领一.激情导入课文:1.同学们,你们是怎样上学?父母接送,寄宿小学。 2.检查预习。开火车读生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思考:山沟孩子上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统观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老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段的方法。 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山沟孩子上学的不易 1、默读1-5自然段,哪些句子写山沟孩子起早

14、贪黑,不怕 困难?用笔画一画。 2、生默读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独立自学、小组交 三、展示提升、问题解决 四、感悟总结、探究深化 五、检测巩固,反思提升 3、小组交流,谈自己的感受。 4、汇报学习体会和感受。 (1)山里的孩子上学艰难,路远,危险,他们要起早贪黑。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孩子们从这座山,翻过那座山 指名读这句话。简单谈感受。如果把“翻”换成“走”你有什么感觉?翻突出了山高路远,突出了上下学的艰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还从哪体会到上下学要起早贪黑?引导学生从颜色变化上谈。 (2)孩子们上学如此的艰苦,读出他们当时的处境。 (3)师导:天再黑路再远,孩子们还是有说有笑,高高兴兴,真快乐

15、,读五自然段。 天边的云,(),山沟的路()。远处,(),牛 栏边的()。天(),忽然,() 哦,那是 (4)师导: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随时都有危险,他们还 在坚持上学,连月亮都被他们感动了,来为他们照路,再体会着读一读。 5、是什么力量使山沟的孩子这样刻苦的学习呢?读6-7段金钥匙指的是什么? (1)师:孩子们在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的 寻找,因为他们知道,有了知识才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改变山沟的穷面貌。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回归全文,整体感受。小结 完成自测 板书设计 2山沟的孩子 天边的云,(),山沟的路()。远处,(),牛栏边的()。 天(),忽然,()哦,那是

16、 作业布置书写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课时计划总第( 4 )课时教学内容 2. 山沟的孩子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通过朗读课文,继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4自然段,按要求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继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堂达标检测题1.你觉得哪些字难记?其他同学说说记忆的好方

17、法?(目标1)“黎”:右上部分是三笔,不是“勿”。 “翻”:左上方不是“采”。 2.结合实际理解“神奇的钥匙”、“智慧的宝库”。(目标2) 3.同音字填空,形近字组词,近义词:(目标1) 4.朗读并练习背诵1-4(目标3) 5.照样子写词语,再想想他们的意思。(目标3) 黑洞洞()()()(ABB) 日日夜夜()() ( ) ( AABB)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课型讲读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一、导入激趣、问题引领1.认读本课生词: 矫正并巩固词语。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哪部分是重点?重点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 复习回顾: 1.山沟的孩子上学有哪些困难,他们

18、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2.指名朗读课文14自然段。练习背诵1-4段。 二.学习课文67自然段。 1. 他们为什么要克服一切困难往返在山沟的上学路上呢? 二、独立自学、小组交流 三、展示提升、问题解决 四、感悟总结、探究深化 五、检测巩固,反思提升2. 指名朗读课文67自然段。然后说说。 3. 结合实际理解“神奇的钥匙”、“智慧的宝库”。 课文中的“神奇的钥匙”指的是知识,“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寻找,”指的是不怕困难,不停地发奋学习。因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才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山沟的面貌,而这才是孩子们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 三.学习生字新词。 1. 你觉得哪些字难记?其他同学说说记忆的

19、好方法? “黎”:右上部分是三笔,不是“勿”。 “翻”:左上方不是“采”。 2. 形近字组词:翻()梁()嚎()番()粱()壕() 3. 同音字填空:出初 (1)()升的太阳把他们拥抱。(2)老师从教室里走了()来。 4.近义词:山梁(山脊)启程(起程)灿烂(耀眼) 5.照样子写词语,再想想他们的意思。 黑洞洞()()()(ABB) 日日夜夜()() ( ) ( AABB) 四.达成情感共鸣。 山沟的孩子真是另人难以忘怀啊!假如你是,多年后,回到了阔别以久的家乡,你会回想起什么呢? 造句: 读原句理解意思造句积累 完成自测 五.作业:抄写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1.同音字填空: 出初

20、 (1)()升的太阳把他们拥抱。(2)老师从教室里走了()来。 2.近义词: 山梁(山脊)启程(起程)灿烂(耀眼) 作业布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课时计划总第( 5 )课时教学内容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学会14个生字(三个多音字)及其词语,认 识9个认读字。 2.通过学习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 的无比渴望。 教学重点理解信的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世界上还有不

21、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 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堂达标检测题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目标1) 2.指名读课文,正音。(目标1) 3.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目标2) 4.有感情地朗读。 (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目标3)(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课型讲读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一、导入激趣、问题引领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 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都说了些什么?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怎样幸福(鸟语花香

22、、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 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 二、独立自学、小组交流 三、展示提升、问题解决 四、感悟总结、探究深化 五、检测巩固,反思提升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出示生词指名读,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

23、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6.资料展示:理解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导朗读。 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 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五.小结 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小结 完成自测(任选一段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作业布置书写字词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课时计划总第( 6 )课时教学内容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 2 )课时

2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信的内容,体会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口语交际,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堂达标检测题1.指名分句分段读。(目标1) 2.教师指导:我想说,我想画(目标2)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课型讲读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一、导入激趣、问题引领 二、独立自学、小组交流 三、展示提升、问题解决(一)导入新课

25、 1.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画一种最可爱的动物. 2.齐画和平鸽 3.同学们,你们爱它吗?(爱) 因为它象征着“和平”!是呀,这纯白的鸽子在向我们呼唤着和平,让我们一起呼吁世界要和平! (板书) (二)新授课文 1.自由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确. 同学们,这篇课文感人之深,催人泪下.请你们再读读,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动的一处,反复品读. 集体交流(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 重点指导: (出示)句子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指名读.搭桥引路:谁听见了?还有谁,还有谁? 你是怎么读“

26、和平!和平!和平!”的? 小结: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怀来爱他的孩子,来爱全世界的人 四、感悟总结、探究深化五、反思提升 (出示) 句子二: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指名读.你为什么把“罪恶”、“娇嫩”读得那么重? (2)看世界地图(出现有战争的国家放映爆炸场面,有硝烟的图景) (3)学生结合当前形势谈对句子的理解. 叙述:同学们,你们看!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将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战争,它只会带来牺牲!牺牲!牺牲! (4)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就

27、大声地说出来吧!(生述) 小结:战争太残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战争呼喊停止吧!我们要和平!和平!(板书) 过渡:然而悲剧却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亲在一次维和 战争中牺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父亲在这美伊战争 中牺牲了,他就是郁建兴.(齐说) (出示图片) (配乐师述)他,一位伟大的生化学家,他的死是光荣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又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又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句子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教师指导学生读(站立读,加上动作,表情)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

28、到了雷利的心声,听到了全中国人的心声,听到了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板书) 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教师指导:我想写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倍晋三,奥巴马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我想画世界一片和平,那会是一幅什么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和平的景象,并给你们的画取一个题目. (三)总结全文 我们的呼声永不停止(全体起立)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 的呼吁“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板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作业布置

29、为亲人或好朋友制作小礼品,再写几句关爱的话。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课时计划总第(7 )课时 教学内容4*春天的雨点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在自学的基础上,认读3个字,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定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难点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课堂达标检测题1.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2.指名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课型略读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一

30、、导入激趣、问题引领 二、独立自学、小组交流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齐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 举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要求: (1)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3)把这件事说给你的同桌听。 1.先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同学之间评议优缺点。 2.分段: 第一部分:(15)上课的时候,达丽玛没有听见老师提出的 问题。 第二部分:(620)放学后,老师为达丽玛补课,并且冒雨将达丽玛护送回家。 第三部分:(21)第二天早晨,

31、达丽玛冒雨接老师一同到学校去。第四部分:(22)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师生情同滋润大地的绵绵春 三、展示提升、问题解决 四、感悟总结、探究深化 五、检测巩固,反思提升雨。 三.集体交流: 1.指名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这个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师和 达丽玛的心上”这句话的意思。 四.小结: 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以茁壮成长。 五.总结全文完成自测 六.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天的雨点 一:(15)上课的时候,达丽玛没有听见老师

32、提出的问题。 二:(620)放学后,老师为达丽玛补课,并且冒雨将达丽玛护送回家。三:(21)第二天早晨,达丽玛冒雨接老师一同到学校去。 四:(22)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师生情同滋润大地的绵绵春雨。 作业布置复述课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课时计划总第(8 )课时教学内容语文实践活动 1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单元出现的多音字。 2.能够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体会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 3.缩写句子。 教学重点 巩固所学的生字词语及成语。 教学难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多义字的作用 课堂达标检测题1.多音字组词:(目标1) 露lu ()

33、笼ln( ) l ( ) l() 2.选词填空。(目标2) 3.缩写下面的句子。(目标3)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课型综合实践 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看拼音写词语 巩固本单元成语及成语的意思一.读下面的句子,确定带点字的读音。 lu l 1.我会好几种小魔术,经常在同学面前露一手。() 2.我向妈妈吐露了想去内蒙古看大草原的心愿。() lnl 1.银色月光笼罩着田野,田野显得有些神秘。() 2.我为受伤的小鸟做了一只笼子,让它在里面养伤。() dd 1.我几次跟他说话他都不答理我,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2.他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充满了自信。() 目的:复习本单元出

34、现的多音字。 方法:自己先填,读读;再纠正。 多义字的理解 巩固练习二.选词填空。 呼唤呼吁 1. 四(1)班向全校师生发出了“节约用水”的紧急()。 2.他在门外大声地()了很久,也没听见里面有人回应。 连绵连接 1.这条新修的高速公路将沿途的二十几个村庄()在一起。 2.北京城的西北方,青山()不断,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 目的:能够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方法:查字典,再读读。 三.请你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 1. 可是,谁见过真的龙? 可是,谁也没见过真的龙。 2. 她怎么能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呢? 她听不到老师提出的问题。 目的:增强学生的语感。 知道反问句,只

35、问不答,答在其中。 表达时增强了语气。 四.缩写下面的句子。 1. 一只苍鹰在高高的蓝天上盘旋。 2.那位穿着黑大衣的阿姨是我妈的朋友。 提示:谁?怎么样?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 1 多音字近义词句子练习 作业布置 抄写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达标率:;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 最值得反思的一点:加强平时的语言文字的积累,提过语文能力。 课时计划总第(9 )课时教学内容语文实践活动 1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完成阅读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把自己想的内容表达出来,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把自己想的内容表达出来,组织好自己的语

36、言。 课堂达标检测题 呼唤呼吁 1. 四(1)班向全校师生发出了“节约用水”的紧急()。 2.他在门外大声地()了很久,也没听见里面有人回应。 连绵连接 1.这条新修的高速公路将沿途的二十几个村庄()在一起。 2.北京城的西北方,青山()不断,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课型综合实践学生预习主备人 授课日期授课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 把句子写具体一.阅读短文,按后面要求做。 沙滩寂寞吗? 初读短文: 1.标节号,读懂意思。 2.默读思考: 你觉得沙滩寂寞吗? 3.再读短文: 摘录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5.试着背一背。 方法:畅所欲言,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二.口语交际: 阅读短文 师语:过春节的时候,许多大人都给孩子压岁钱。有的人说给压岁钱好,有的人说给压岁钱不好。你认为好不好?理由是什么?同学之间说一说。看法不同时,可以互相探讨。 提示: 1.自己先想一想,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2. 谈的时候不仅要有观点,最好还要能够用事实说明。 3.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记住哪些地方同意,哪些地方不 同意,为自己发表看法作准备。 过程: (一)提示 (二)分组 (三)教师主持,辩论。 (四)根据辩论情况教师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