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 况相比( )A将提前B将延后C不变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2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2、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3下列有关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篮球的直径大约是1 mB一场正规的足球比赛时间大约90 minC铅球的质量约为50kgD乒乓球的飞行速度约为10 cm/s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1.5m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40

3、cm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3m/s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乙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C丙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丁图中,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B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C赛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8如图

4、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9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们感觉最舒适的室温约37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C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0kg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0下列诗词能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的是A明月松间照B长河落日圆C池水映明月D起舞弄清影1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

5、下列对古诗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白云千载空悠悠”,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日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D“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12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3如图所示为已调好的二胡上的内外两根弦,内弦比外弦粗。拉弓使手指按住的弦发生振动,下图中,手指分别按在A、B、C、D四处,按在何处,音调最低()AA处BB处CC处DD处14对下列自然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液化的方法是压缩体积B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樟脑丸变小升华

6、吸收热量D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雾15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16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当入射光线由变为时,则( )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C反

7、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D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17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 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 看到的像应是ABCD18分别由不同物质a、b组成的两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a物质的密度小Bb物质的密度大Ca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19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8m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D人步行的速度为6m/s20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

8、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荧光物质发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温度计示数不会变化21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22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

9、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23下列光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月食现象B水中的倒影C海市蜃楼D在阳光的照射下,树荫下出现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24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25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

10、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26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D物体只有在空气中振动才能产生声音27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为了免受环境噪声对学生的干扰,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可减弱噪声人们可用灵敏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以确定台风的方位和强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紧按在桌边的钢尺能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ABCD28如图所示,A、B、C、D在凸

11、透镜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AA点BB点CC点DD点29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图中的( )A富兰克林B伽利略C爱因斯坦D 牛顿30下列做法中,可以使电阻丝阻值增大的是()A将电阻丝对折B将电阻丝拉长C减小通过电阻丝的电流D增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32如图所示,来自物点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应该向_(选

12、填“左”或“右” ) 移动,这是_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透镜制成的眼镜。33水的比热容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若水结成冰,则它的比热容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35把一支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支蜡烛的质量将_,密度将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6如图所示,当敲响乙音叉时,观察到与甲音叉接触的乒乓球将会_,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

13、能说明声波能传递_乒乓球所起的作用是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37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握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的道理是_。38核能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核电站工作是利用裂变发生的_(填“链式”或“热核”)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39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甲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如图乙所示,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可以_。40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_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甲、乙两

14、种物质,_质量较大。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图。4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

15、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2)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3)将一只点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_(选填“点撚”或“没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B应与蜡烛A大小完全相同,目的是比较_。(4)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和、和、和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填字母);A平面镜成虚像B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5)实验中,小强正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A的像,

16、小雨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表面,那么小强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6)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填字母);(7)在实验中如果把玻璃板向右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选填“”或“”)处。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2019年12月21日,赣州市92号汽油油价由6. 69元/L上调为6. 99元/L;小明家的汽车油箱容积V=60L, 耗油量=10L/百公里,汽油的密度。(1)求一满箱油的质量;(2)油价上调后,小明家的汽车加了279. 6元92号汽油,求加入的汽油可行驶的里程;(3)求本次92号油价上

17、调折合每箱汽油增加的金额。4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求:(1)04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是不是相等?(用数字加文字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分析】根据光发生折射时的光线偏折情况和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答此题【详解】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太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所以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观察到的日

18、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的情况相比将延后故选B2、B【详解】ABC由题图可知,A验电器带负电,B验电器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故AC错误,B正确D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因此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故D错误3、B【详解】A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篮球的直径略大于此数值,在30cm0.3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正式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45min,全场时间90min,故B符合题意;C一般铅球的质量在3、5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乒乓球比赛时,乒乓球的飞行速度在5m/s左右,故D

19、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详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符合题意;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0.8m,不符合题意;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18cm,不符合题意;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m/s,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详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降低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铁道边安装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20、选B。6、B【详解】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综上所述,利用凸透镜不能成倒立的虚像,故只有B符合题意7、D【分析】(1)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吸热;(2)解决此题可以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详解】A、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内,不能吸热,所以冰不会继续熔化,故A错误;B、电风扇吹出的风加

21、快了身上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时会从身上吸收热量,感党爽,故B错误;C、赛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故C错误;D、夏天,从冰箱门取出的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浮在空气中,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D正确【点睛】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8、D【详解】A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故AB错误C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景物照相时,景物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

22、焦距f的关系是u2f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9、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B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340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10、C【详解】A明月松间照,松树林中的一道道月光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

23、,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池水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D起舞弄清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详解】A云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雪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需要放热,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

24、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B。12、A【详解】由图知,站在高处的人能够看到远处的大海的美丽景色,而站在低处的人由于大山的阻挡看不到原因是远处景物的光被大山挡住了,无法进入站在低处的人的眼睛,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选A13、A【详解】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有关。弦越粗、长度越长,弦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B【详解】A液化石油气液化的方法是通过压缩其体积的方式液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小冰晶而形成,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符合题意;C樟脑丸变小,是因为其直接升华所造成,升华过

25、程会吸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蒸气遇冷,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就是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5、C【分析】(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比较甲乙两图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详解】(1)由甲图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30cm2f,可得15cmf30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0cm2f,得f15cm,所以

26、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与图甲相同;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可见ABD错误、C正确,故选C。16、A【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入射光线由变为时,可知入射光线远离法线,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也会远离法线,所以折射角会增大,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增大,故选A。17、A【解析】开竖紧贴透镜时,物体在焦点以内,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故最先的像应是,随着距离的增大,当物体刚

27、处于大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随着距离的增大,所成的实像是越来越小的,故最后看到的应是,故应选A18、C【分析】【详解】由图像可知物质a的密度由图像可知物质b的密度由上式可得故选C。19、C【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课桌的高度约为人高度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为37,而感觉舒适的气温为25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般成年人体重在60kg左右,中学生比成年人略轻,质量约为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达不到6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0、C【详解】(1)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

28、,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2)A的外侧是红外线,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3)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涂有荧光物质纸条放到这个地方,荧光物质会发光(4)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答案选C。【点睛】(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2)红色光谱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3)紫色光谱之外的光称为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21、A【详解】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

29、“水”变化来的,属于凝固现象。故选A。22、B【详解】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故选B23、C【详解】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在阳光的照射下,树荫下出现的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C【详解】A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

30、表面,故B错误;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故选:C。25、A【详解】A、以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故A正确,C错误;B、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小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相对于小华是运动的;故B错误;D、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后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26、B【详解】A物体振动能产生声音,但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或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就不会听见声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

31、B正确;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不一定停止,故C错误;D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中振动发声,故D错误。故选B。27、C【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减弱噪声方法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一些自然灾害现象中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详解】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说法错误;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说法错误;当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时,琴弦的振动频率会不同,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说法正确;为了免受环境噪声对学生的干扰,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不能减弱噪声,说法错误;台

32、风来临之前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人们可用灵敏声学仪器接收次声波以确定台风的方位和强度,说法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紧按在桌边的钢尺,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说法正确;说法正确的是故选C28、B【解析】由图可知,光屏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AA点在2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应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BB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应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CC点在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故C不符合题意;DD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

33、间,但D点与光屏在同一侧,因此光屏上得不到像故D不符合题意29、D【详解】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应力定律,故选D。30、B【详解】A将电阻丝对折,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变小,电阻变小,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把电阻丝拉长,由于横截面积变小了,长度变大,电阻变大,故B正确;符合题意;C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电压、电流改变,电阻不变,故C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详解】1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果声音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传递信息;如果声音改变了什么,就是传递能量。超声波碎石,是

34、声音改变了什么,所以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B超检查,是通过分析声音得到信息,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2、左 远 凸 【详解】1分析上图不难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若想看清物点,应将物体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23同时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33、见解析 变小 【详解】1水的比热容是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冰的比热容是,所以水结成冰时,比热容会变小。34、运动状态 作用点 【详解】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

35、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5、变小 不变 【详解】12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蜡烛所含物质的多少变少了,所以其质量也变小了;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蜡烛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密度就不会改变。36、弹起 能量 显示音叉的振动 转换法 【详解】12当敲响音叉乙时,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34借助乒乓球的振动来

36、观察,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探究方法就是“转换法”。37、细丝会分开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详解】12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出现摩擦起电现象,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分开。38、不可再生; 链式。 【详解】1核电站所用的核燃料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由于核裂变是可控的,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裂变链式反应释放能量带动发电机发电的。39、响度 传递信息 【详解】1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2声呐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鱼群时会反射回声音,根据时间差可以计算出鱼群的位置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40、乙 乙 【详解】由图象可知,图象中横坐标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体积,根据密度的定义式,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所以可判断甲乙;在纵轴上任取一点C,过C点作横轴的平行线,分别交甲、乙与A、B两点,过A、B两点分别作横轴的垂线,交横轴于D、E两点,由D点坐标大于E点坐标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乙质量较大。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均匀 46 48 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