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3_第1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3_第2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3_第3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3_第4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风湿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心肌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成人正常心脏解剖重量:男 300g 女 250g心房壁厚:0.10.2cm左室壁厚: 0.91.2cm右室壁厚: 0.30.4cm二尖瓣周长: 10cm三尖瓣周长: 11cm主A瓣周长: 7.5cm肺A瓣周长: 8.5cm成人正常心脏解剖正常心脏组织学心肌纤维:排列规则,胞核居中,可见闰盘心脏切面正常心脏组织学心肌纤维:心脏切面大动脉大动脉冠状动脉:血管腔大分为三层中动脉:中膜富有平滑肌纤维冠状动脉:中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

2、rosis,AS)定义:广泛累及大、中动脉,病变特征:脂质在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使动脉壁硬化、管腔狭窄相应器官可出现缺血性改变 。 好发部位:大、中动脉分叉、分支开口、血管弯曲凸面。最好发于腹主动脉。好发年龄: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定义:广AS与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其涵盖不同,后者泛指动脉壁增厚并失去弹性的一类疾病,包括:AS细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动脉中层钙化(medial calcification)AS与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一、病因

3、及发病机制(一)危险因素:1.高脂血症 血浆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继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LDL、VLDL;HDL (LDL、VLDL是判断AS的最佳指标)2.高血压3.吸烟4.其他:遗传因素;年龄;性别;肥胖(二)发病机制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危险因素:单核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迁入内膜及泡沫细胞形成模式图单核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迁入内膜及泡沫细胞形成模式图1.血脂异常(TC、TG、LDL、VLDL及HDL)是AS发病的始动因素。2.内皮细胞的慢性反复损伤是AS的起始病变。 3.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作用(形成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使AS早期病变得以形成。4.SMC增生、游

4、走进入内膜(形成SMC源泡沫细胞)是参与AS进展期病变形成的主要环节1.血脂异常(TC、TG、LDL、VLDL及HDL)是A二、病理变化(一)基本病变(4个阶段)1、脂纹(fatty streak) 最早病变肉眼: A内膜面不/微隆起的黄色小斑点或条纹镜下:内膜内有大量泡沫细胞 (foamy cell)聚集。泡沫C: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大量小空泡结局:可逆性变化,病因消除可完全消退。二、病理变化(一)基本病变(4个阶段)fatty streakfatty streak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泡沫细胞(FC)泡沫细胞(FC) 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肉眼: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

5、瓷白色斑块 直径0.31.5 cm镜下:(1) 表面是纤维帽:由密集胶原纤维,散在 SMC及少量弹力纤维和蛋白聚糖组成(2)脂质区:为FC、细胞外脂质、巨噬细胞.(3)基底部:增生的SMC、结缔组织和炎细胞 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纤维斑块纤维斑块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fibrous plaquefibrous plaque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粥瘤(atheroma )肉眼:明显隆起于表面的灰黄色斑块。 切面:纤维帽为瓷白色,深部为大量黄色粥样物质镜下: 纤维帽:为玻变的胶原纤维; 深部:大量粉红色无定形的坏死物质(富含脂 质),并见胆固醇

6、结晶及钙化; 底部、边缘:有肉芽组织增生; 外周:有少量FC及炎症细胞(淋巴细胞)。 中膜萎缩变薄:斑块压迫、平滑肌萎缩、弹力纤维破坏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粥 瘤粥 瘤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4、复合性病变(complicated lesion) 斑块内出血 出血血肿狭窄堵塞 斑块破裂:粥瘤样溃疡栓子栓塞。 血栓形成:内皮细胞损伤血栓。 钙化:纤维帽及粥瘤灶钙盐沉着。 A瘤(aneurysm)形成: 真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血管狭窄:粥瘤形成阻塞管腔缺血4、复合性病变(com

7、plicated lesion)复合性病变一:斑块内出血复合性病变一:斑块内出血复合性病变二:斑块破裂复合性病变二:斑块破裂复合性病变三:血栓形成复合性病变三:复合性病变三:血栓形成复合性病变三:血栓形成复合性病变四:钙化复合性病变四:钙化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复合性病变五:A瘤形成腹主动脉瘤复合性病变五:A瘤形成腹主动脉瘤aneurysmaneurysm(二)主要A的病变1、主A粥样硬化:部位:主A(腹主A 胸主A 升主A)。表现:收缩压,脉压增宽,可触及博动性肿块, 听到杂音(动脉瘤形成)。2、冠状A粥样硬化3、颈A及脑A粥样硬化 部位:颈内A始部、基底A、大脑中A、Willis环。表现:

8、纤维斑块+粥样斑块管腔狭窄闭塞(1)供血不足(慢性)脑萎缩记忆力、痴呆(2)供血中断(急速)脑梗死(脑软化)(3)A瘤破裂致命性脑出血。(二)主要A的病变4、肾A粥样硬化部位:肾A开口、主干近侧端、叶间A、弓形A。表现:(1)肾性高血压(2)肾组织梗死 (3)AS性固缩肾5、四肢A粥样硬化部位:下肢A表现:(1)疼痛(间歇性跛行)(2)萎缩 (3)干性坏疽。6、肠系膜A粥样硬化表现:肠梗死、梗阻。4、肾A粥样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基底动脉环及其分支粥样硬化基底动脉环及其分支粥样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

9、e,CHD)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一、概念:是指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改变。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二、病因: 发病基础:心肌缺血缺氧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见(1)部位:左前降支左、右主干左旋支、后降支。(2)表现:冠状A硬化管腔狭窄供血/中断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一、概念:是指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功能障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3)病变: 病变呈节段性受累。发生于血管的心壁侧,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偏心性狭窄狭窄程度分级:25%;26%50%; 51%75%;76%。2、冠状A痉挛:心性急死者

10、只有30-50%有血栓形成3、冠状A炎:较少见(3)病变:正常冠状动脉显影右冠状动脉完全狭窄 正常冠状动脉显影右冠状动脉完全狭窄 三、CHD的临床表现(一)心绞痛(angina pectoris)(1) 定义:冠状A供血+ 心肌耗氧量心肌急 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2)表现: 阵发性胸骨后部位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可伴放射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药缓解。临床分型:(1)稳定型(stable):重体力劳动时加重(2)不稳定型(instable):负荷或休息时均可发病(3)变异型(variant):无诱因发作,痉挛为主三、CHD的临床表现(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

11、rction, MI)1、定义:指冠状A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 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中老年人(40岁)多见; 男性女性;冬春季易发病2、表现:剧烈持久胸骨后疼痛,休息/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发热、WBC,血沉,血清心肌酶活力;心电图变化伴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3、病变:冠状A粥样硬化高度狭窄(75%)+复合病变+痉挛;(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4、好发血管: 左前降支右冠状A左旋支4、好发血管:血管分支与梗死部位左前降支: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及前乳头肌,占50%。右冠状A: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右心室,占25%30%。左旋支:左

12、室侧壁、膈面,占15%20%。血管分支与梗死部位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脏的横截面表示左心室在左边心肌梗死区横贯心室壁,围绕中部的充血区呈棕褐色心脏的横截面表示左心室在左边5.病理变化:(1)发展过程6h:肉眼无变化。6h:坏死灶心肌呈苍白色89h后:土黄色。光镜:心肌早期凝固性坏死+间质水肿+出血 + 少量N浸润4天后:充血出血带。光镜:带内血管充血、出血,N浸润。心肌细胞肿胀、空泡变核溶解消失肌纤维呈空管状7天后:边缘区出现肉芽组织28周:梗死灶机化及瘢痕形成 5.病理变化:早期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核碎裂、消失,胞质均质红染早期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核碎裂、消失,胞质均质红染7天至2周时,梗

13、死灶的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并向梗死灶内长入。7天至2周时,梗死灶的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并向梗死灶内长入。梗死灶机化(myocardial infarction organization) 梗死灶机化(myocardial infarction or3周后,肉芽组织开始机化,逐渐形成瘢痕组织。3周后,肉芽组织开始机化,逐渐形成瘢痕组织。 陈旧心梗(obsole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陈旧心梗(obsolete myocardial infa(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SGOT)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SGPT) 肌酸磷酸激酶(CPK) 乳酸脱氢酶(LDH)。2)心肌酶谱改变

14、增高(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SGOT)2)心肌酶谱改变6合并症A.心律失常(传导系统受累) B.心衰及休克(最常见死因)C.心脏破裂(严重合并症,MI后12w) D.室壁瘤(局部膨出) E.附壁血栓形成(内膜粗糙/涡流) F.急性心包炎(浆液性/浆液纤维素性)6合并症心脏的横截面上心室动脉瘤。此处动脉瘤的内部形成附壁血栓。心脏的横截面上心室动脉瘤。附壁血栓附壁血栓心脏破裂心脏破裂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心脏破裂,心包填塞(三)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四)冠状动脉性猝死 (sudden coronary death) 冠心病小结:心绞痛-快速短暂的缺血心肌梗死-快速持久

15、缺血心肌纤维化-持续缓慢缺血冠状动脉性猝死-快速缺血,心律紊乱(三)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 第三节 高血压病 高血压概念: 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收缩压 140mmHg 和/或 舒张压 90mmHg 第三节 高血压病一、概述1.分类:原发性高血压: 良性高血压(缓进性):中老年人,病程 发展缓慢,数年数十年,占95% 恶性高血压(急进性):中青年数年占5%。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 肾脏疾病 嗜铬细胞瘤 妊娠高血压一、概述1.分类:2.病因和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75%有遗传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基因编码缺陷 机体高反应状态 上

16、皮细胞Na+通道蛋白基因 (2)饮食因素: Na+摄入量细胞外液 BP K+摄入量与Bp呈负相关2.病因和发病机制: (3)社会心理因素: 长期紧张忧郁、恐惧不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交感神经兴奋 细小动脉痉挛硬化 BP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肾上腺素、去甲基肾上腺素 (4)肥胖、吸烟: 阻塞性呼吸暂停(60%-80%伴高血压) (3)社会心理因素: 病变:可分为三期 1.机能紊乱期 细小动脉间歇性的痉挛BP(波动性) 表现: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 镇静药、休息、心情放松 Bp可恢复正常 二、良性高血压病(缓进性) 病变:可分为三期二、良性高血压病(缓进性) 2.动脉病变期: 细小A硬化管壁

17、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大 BP(持续性)(1)细A硬化:玻璃样变性 部位:肾入球小A、视网膜A(2)小A硬化: 内膜中膜:胶原f、弹性f增多 内弹力膜分离:双层 中膜增厚:SMC肥大、增生 部位:肾叶间A、弓型A、脑的小A 2.动脉病变期: 细小A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脾小体中央动脉玻璃样变性脾小体中央动脉玻璃样变性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细动脉玻璃样变性良性高血压之小动脉病变良性高血压之小动脉病变 3.内脏病变期(1)心脏病变:高心病 外周阻力 BP左心室后负荷代偿性肥大(向心性肥大)失代偿(离心性肥大)心衰 临床: 左心界扩大,反复发

18、作的左心衰 3.内脏病变期高血压心: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心尖部圆钝正常心脏(左)高血压心(右)高血压心: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心尖部圆钝正常心脏(左)高血压高血压心:左心室向心性肥大高血压心:左心室向心性肥大正常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正常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左心向心性肥大左心离心性肥大左心向心性肥大左心离心性肥大高血压肾入球小动脉、肌型小动脉硬化肾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肾实质萎缩、变性、坏死肾体积缩小、变硬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肾缺血 高血压肾入球小动脉痉挛硬化肾素 -血管紧张素-ADSBP(恶性循环) 临床:轻者蛋白尿、管型尿 重者多尿、夜尿、氮质血症、尿毒症(2)肾脏病变: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肾入

19、球小动脉、肌型小动脉硬化肾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肾实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球纤维化(3)脑病变: 脑水肿: 脑内细小A痉挛硬化局部缺血Cap通 透性脑水肿 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头晕、头痛、眼花、记忆力下降(早期症状)、颅内压呕吐、视物障碍,意识障碍、抽搐、甚至昏迷(高血压危象)(3)脑病变:脑软化:多发的微小的梗死灶瘢痕修复脑出血(脑溢血、中风): 最严重、致命并发症。部位:基底节、内囊、大脑、桥脑、小脑原因:a. 细小A硬化血管变脆破裂出血 b. 血管弹性下降小A瘤BP 小A瘤破裂出血 c. 豆纹A从大脑中A呈直角分支高 压力血流冲击豆纹A破裂出血脑软化:多发的微

20、小的梗死灶瘢痕修复脑出血脑出血临床表现: 突发性昏迷、呼吸加深、脉搏加速、肌腱 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陈施氏呼吸。 a. 内囊出血对侧肢体瘫痪、感觉丧失 b. 出血破入脑室昏迷死亡 c. 左侧脑出血失语 d. 脑出血颅内压 脑疝临床表现:(4)视网膜病变:血管迂曲、压痕、视力减退。(4)视网膜病变:血管迂曲、压痕、视力减退。三、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青少年,主要累及肾脏。血压230/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2-3年)病变:增生小A硬化 坏死性细A炎临床: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多于一年内因尿毒症、脑出血或心衰死亡。三、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青少年,主要累及肾脏。增生小A硬化(肾

21、脏)增生小A硬化(肾脏)增生小A硬化增生小A硬化坏死性细A炎坏死性细A炎小结1.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成人收缩压140 mmHg(18.4kPa) 舒张压90 mmHg(12.0kPa)2.病理变化分期 机能紊乱期、动脉病变期、内脏病变期3.主要器官病变与影响 心、肾、脑、眼底4.急进型高血压 血压升高,230/130 mmHg,肾病变为主小结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58岁,教师。 头昏、头痛10余年,在情绪激动和工作紧张时加重。 近1年来,时感心累、心悸,尿量 ,血压26.7/17.3kPa。尿蛋白(+),血中肌酐、尿素氮升高,胸片心脏靴形增大。1天前,在工作中突然昏倒

22、,肢体瘫痪,抢救无效死亡。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58岁,教师。 头昏、头痛10尸体解剖所见1.心脏:心脏体积,左心室壁显著增厚,乳头肌增粗,左心室腔扩张。心肌纤维显著肥大、增粗,分支,核大深染。2.肾脏:双肾体积明显缩小,重量(85g,正常150),变硬,表面呈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肾盂脂肪增生。 肾小球入球动脉和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周围肾小球、小管代偿肥大。3.脑:大脑左侧内囊出血并破入侧脑室尸体解剖所见1.心脏:心脏体积,左心室壁显著增厚,乳头肌增该病人患哪些疾病?死亡原因是什么?1.高血压性心脏病支持:长期头昏、头痛,情绪激动、工作紧张加重;血压高(26.7/17.3,

23、正常18.4/12.0以下)胸片心脏靴形增大左心室肥大近来出现心累、心悸心衰2.高血压性肾病支持:患者尿量 ;尿蛋白阳性;肌酐、尿素氮3.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原因支持:突然昏倒,肢体瘫痪颅内出血该病人患哪些疾病?死亡原因是什么?1.高血压性心脏病第四节 风湿病(Rheumatism) 第四节 风湿病(Rheumatism) 一、概述1.概念: 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急性期又称为风湿热。2.性质:结缔组织病,胶原病3.好发年龄:515岁儿童(69为高峰)一、概述4.发病季节:秋、冬、春5.发病部位:心脏、关节、皮肤、皮下组织、 脑和血管等6.临床表现

24、:咽炎史,心脏、关节症状,常 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 血抗O抗体 ,血沉 7.预后:反复发作慢性心瓣膜病、心肌 纤维化、心包炎 4.发病季节:秋、冬、春1.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之有 关,但不直接致病风湿病变2. 抗原抗体交叉免疫反应链球菌抗体结缔组织相似抗原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之有 风湿病变2. 抗原抗体三、基本病变 1.变质渗出期:约1个月,结缔组织粘液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少许炎症细胞浸润。 正常结缔组织模式图纤维素样坏死模式图三、基本病变正常结缔组织模式图纤维素样坏死模式图正常的结缔组织纤维素样坏死正常的结缔组织纤维素样坏死2.增生期:约23个

25、月,风湿性肉芽肿 (Aschoff body)形成,具有诊断意义 风湿小体形成 正常心肌2.增生期:约23个月,风湿性肉芽肿 风湿小体形成 正 风湿细胞(Aschoff cell)来源:单核-巨噬细胞形态:体积大,胞浆丰富;核大,单核或多核,核膜清晰,染色质聚集于中央,横切面:枭眼状,纵切面:毛虫状。风湿小体(Aschoff body)部位:心肌间质,小血管附近形态:圆形、卵圆或梭形结节,体积小组成:纤维素样坏死、风湿细胞、淋巴C意义:特征病变,具有诊断意义。 风湿细胞(Aschoff cell)风湿性小体风湿性小体风湿细胞横断面核呈枭眼状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风湿细胞纵切面核呈毛虫状心血管系

26、统疾病课件_33.瘢痕期:风湿细胞变为成纤维C,风湿小体纤维化,形成梭形小瘢痕,23个月。3.瘢痕期:风湿细胞变为成纤维C,风湿小体纤维化,形成梭形小病程特点:上述病变整个病程4-6个月;反复发作,新旧病变可并存;持续进展严重纤维化瘢痕形成病程特点:三、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 (一)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外膜炎 风湿性全心炎三、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 1.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1)部位:心瓣膜瓣膜炎;内膜、腱索 二尖瓣、二尖瓣/主A瓣联合受累(2)早期病变: 瓣膜肿胀,间质粘液样变性+纤维素 样坏死 闭锁缘内皮损伤变性、脱落胶

27、原暴露 血小板沉积瓣膜疣状赘生物形成 (白色血栓)1.风湿性心内膜炎small verrucous vegetations small verrucous vegetations 疣状赘生物形成疣状赘生物形成心瓣膜赘生物形成 心瓣膜赘生物形成 瓣膜之疣状赘生物(白色血栓)瓣膜之疣状赘生物(白色血栓)(3)后期病变:反复发生 增厚变硬缩短卷曲瓣叶粘连风湿性心瓣膜病瓣膜赘生物机化瘢痕组织 纤维化风湿病变(3)后期病变:反复发生 增厚瓣叶粘连风湿性心瓣膜赘生物机化 2.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1)病变:典型的风湿小体形成(2)病变后期:风湿小体纤维化梭形小瘢痕(3

28、)临床: 心肌收缩力心衰 心音低钝 心率 心律紊乱(传导阻滞) 2.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 3. 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 )(1) 病变特点:浆液、纤维素的渗出 浆液性心外膜炎心包积液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绒毛心机化 心外膜壁层、脏层粘连缩窄性心包炎 3. 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 pericard(3)临床表现干性:心前区疼痛,闻及心包 摩擦音,心功能障碍。湿性:胸闷,心界, 心音弱/遥远X线:心影增大 站立:烧瓶状 平卧:阴影大小形状改变(3)临床表现fibrinous pericarditis(cor villos

29、um) fibrinous pericarditis(cor vilfibrinous pericarditis (cor villosum)fibrinous pericarditis 心包闭塞心包闭塞(1)部位:大关节:膝、肩、髋、肘、腕(2)病变:关节腔积液(浆液渗出 ,无菌) (3)年龄:成年(4)表现:游走性、多关节炎 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症状。 (5)结局:预后好,病变可消退,关节不变形。(二)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舔过关节,咬住心脏” (1)部位:大关节:膝、肩、髋、肘、腕(二)风湿性关节炎(r(三)皮肤的风湿性病变1.环形红斑(erythe

30、ma annulare)非特异性渗出性炎,12日消退。 淡红色环状红晕,微隆起,中央色泽正常。 多见,具诊断意义。 2.皮下结节(subcutaneous nodules) 部位:四肢大关节近伸侧面皮下 大体:圆形/椭圆结节,活动,无痛。 光镜:风湿性肉芽肿。 结局:可自行消退或留小瘢痕。 (三)皮肤的风湿性病变(四)风湿性动脉炎(rheumatic arteritis)部位:大小A受累,小A常见。 病变 急性期:血管壁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L、单核C浸润风湿小体。 后 期:血管壁纤维化增厚管腔狭窄 闭塞。(四)风湿性动脉炎(rheumatic arteritis)(五)脑的风湿性病变年龄

31、:512岁(女孩)病变:风湿性动脉炎 皮质下脑炎(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结节) 累及锥体外系面肌及肢体不自主运动 小舞蹈症(chorea minor)(五)脑的风湿性病变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五节 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败血症 病变:部位:二尖瓣、主A瓣 赘生物:脓性渗出物+血栓+坏死组 织+细菌,粗大松脆、不易脱落。 临床:起病急、病程短、数日内死于心衰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因: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败血症 病变:部位:二尖瓣、主A瓣 赘生物:息肉状、松脆、易脱落、 易引起栓塞。 瓣膜:有穿孔、缺损。 临床:1、发热、WBC 2、脑、肾、脾、栓塞。 3、瓣膜关闭不全、办膜口狭窄 (多变杂音)心力衰竭 4、脾肿大:脾亢贫血 5、败血症:皮肤粘膜出血点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_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