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_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_第2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_第3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_第4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叶圣陶先二三事练题一单题下列加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别( 业绩j) C.恢(hu) 赘zhui)譬(p)妥帖(商酌(zhu) 拖沓()鞠尽痒(j) 细致恳( 颠沛离( 以身作则(z)下列字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谦零C.儒家微伏案悠久公寓天坛朦胧出板丁卯悲哀感慨系之南腔北调付之一笑监督执行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疫期间,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抗击新冠呕沥。班已将这件事的重要性说得很清楚了,但他仍不为,敷衍对待。C.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问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知识。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下,他突恍然悟彻底攻克了这道难题。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

2、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作业中存在的问题。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 表。”这时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是:“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C.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 么,走近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文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下列关

3、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 明你不行。”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语言描写,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明先生主张行文力求简 洁,不累赘拖沓。“上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包括正心修身和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承上启下,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 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已严的特点。C.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即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本文不具有这种“写话”风 格。本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从这

4、些小事和作 者的评价看,叶圣陶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语衔接恰当的一项( )在当今汉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犹如春风野草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 B. C. D.8.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 )A.你已经交了作,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你说:老,我来不耻下问请给我讲讲这个题。”二填题文学常填空。(1本文作者_,名学

5、者、散文家,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_金克木合 称燕园三”。先生称赞他“高人、逸人、至人、超”出版随笔集_等。 (2叶圣( 原_,江苏苏州作家、编辑家、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_。九八事变后积参加爱国抗日活动,表了_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三改题10.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提倡说普通话不等于要废除方言方言是储存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语言仓储。如果 不用河北话唱河北梆子,而要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来唱,那么河北地域文化还能保留多少? 这个意义上说,方言存在不是件坏事,所以它保存了当地原生态的文化。1.句搭配不,将“_改为“_”。2.句成分赘,删掉“_。3.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将“_改为“_”。四问题11.请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要内容。2017 年 9 月 8 日“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官网发布第 16 届赛通知本大赛第一 批投稿截止到 年 11 月 30 日,2018 考生也可报名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 中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承,是目前全国主办单位级别最高和社 会影响力最大的作文赛事之一。大赛以“弘扬叶圣陶教育思,合促进新课程改;引领中学生健康写作,发现与培养文学新 苗”为宗旨按严谨规范的组织程序和公正公平的评选原通过初赛评选、现场决赛终评等多 层环节选成就了一大批文学特长,提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和推动语

7、文教育水平做出了应有的 贡献。现启动第十六届作文大赛,欢迎国各地中学含职高、中)组织参赛。五材题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题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做则,鞠躬瘁 ( )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 至一个标点以抄稿的格式他同样认,不做到完全妥 ti_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 代早期他现课本用字“”“作”分工不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 “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象。这不是对错问,体例不通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 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要求全社出 bn_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 “做”“当”义

8、用“作”只一些历史悠久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貫。决定之,叶 圣陶先生监督 )执行,于“做”和“作”就有了明的分工。给加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鞠躬尽瘁( ) 妥 ti_监督 ) 出 物文段中错别字的两个词和,正确的写法分别是_和。文段中鞠躬尽瘁”的意思是_。“决定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句中的“的”是 _词。六阅理与赏13.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回答问。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 和己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己,人,思想和行动,范围太广,我想损之又损,只说说我 深知,而且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文方面;这仍嫌范围

9、广,只好再缩小,限于写作应 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个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说是不成问题,因:一,看历史,似乎早已解决。 那还是民初高喊文学革命的时候,以前言文不一致,如言,我得,文则要写余之, 既增加了无谓的负担,又不容易懂,所以应该合二为一。起初有些人,如林琴南之流,不以为然,但这是大势所趋,众意所归,不久就统一了天下,理,认定怎样说就应该怎样写,行,用笔 写白话。二,看现实,写,都不用文言,而用普通话。但这里还隐藏着不少问题。由文学革命时 期起,就应该有所谓白话指什(如有孔乙己的白话,鲁迅的白话,北京市民的白话,等),能 不能这样写,应该不应该这样写等问题。这且不管,文学革命之后,许多知名的和不

10、很知名的作 家,以及广大的能执笔而不成家的,总是这样做了。成果我的看法,除了少数人、个别文体 (如小说、戏剧里的对话)之外,是只能不即不。不即,是与街谈巷议的口语不尽;不离, 是无论如何,总可以算作雅化的精炼化的条理化的口语。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值得重视的大问题 在现在,流行的文的大多数,从用语方面看,与过去相比,不即的成分显然增加了,从而不离的 成分就相应地减少了。这表现为冗长,扭曲,修饰,晦涩,不像话。不像话,有影响,是不自 然,不简明,不易懂。这样写,有的来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来于看什么,学什;但更多的 来于认识纵使是不很明确),为不这样就不成其为文,甚至不足以称为文。有认识为依据, 不

11、即而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终于成为文风问题。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他提出正面的 主张,要写话。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 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那 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 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 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这里为题目所限,不能牵涉过多,甚至挑起论辩。专说我的看法,写话, 虽然其中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但大体上说,或当作行文用语的一个高标

12、准看,总是既正 确又对症。说正确,因为这是坚持文学革命以来求言文一致的老传统。说对症,因为时下的脱离 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新文言。称为文言,是因为只见于书面,嘴里并不这样 说。新文言,就其难于为绝大多数人轻易了解说,会比旧文言更糟,因为旧文言简短,新文言冗 长,旧文言直说,新文言要多绕弯子。不简短,不直说,再加上结果的难于了解,就成为症。去 症要有对症药,那就是写话,写话的主张会碰到两种性质的难易问题。一种是执笔之前,刚才说 过的,认为这样就不成其为文,下里巴人,不屑于。认识,属于一念之差,可是变却大不易,要 慢慢学,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求速成办不到。另一种是执笔之后,我的经验,就

13、说是下里巴人 吧,写得简明自然,让下里巴人听着像话,不是容易,而是很难。这也要靠慢慢(多念像话的 文,多比较,细心体;此还要加上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办法,写完,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 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 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 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你写成文章,给人 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 字句段。叶圣陶

14、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繁简有时牵涉到内容方面,意思无价值,甚至更坏, 当然以不写为是。内容还会引来其他性质的复杂问题,这里不管,只说用语。用语的可简而繁, 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累拖一题里曾较 详细地谈到,这里不能多说。我的想法,值得重视的不是多用少用一两个字,而是应该少用而偏 偏多用的这种热爱冗赘的心情,它扩张,无孔不入,就会成为风。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 是了,力越来越大,占据的盘越来越广,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明自然,现 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坐在了前,成为既累

15、赘又别扭。另一个太,如吸 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吸烟不太好,那人我不太认 识,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 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1.选文第 段第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原 话回答)3.作者是怎样说明叶圣陶先生注文风简洁的?4.说说作者在选材方面的特点和用。参答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 “别应 。 B “帖”应读 ti。“沓应读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识错别字。 B 板版。答案:A解析:B.不以为

16、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意(多含轻视意)。此处应用“不以为意”C.不耻 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学生向老师请教不能用“不耻下 问”。恍大悟:形容忽然醒悟。不可再与“突然”连用。4.答案:解析: 中合逻辑应“指出并纠正”B 中后不一,应删去“能否;C 中语不搭,应是“信心增”。答案:解析:A.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第个句号应放在引号内冒 号应改为逗号。答案:解析:本文具有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写话”风格。7.答案:解析:第句和前面的“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紧密衔接,第句承接第句,体现汉语新词汇 的强盛生命力;第句中的“但”字表转折,排在第句后;第句

17、说明了绝大多数新词语的结 局,应为最后一句。8.答案:解析:说话得体,首先要做到,语委,不能生硬。用词一定要正,注意人物身份A:说话太生 硬。B:寒舍是称自己的家。 项不下问用错了。注意身份。答案:)张中;季羡林季羡;暄琐话; ()叶绍钧教育;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解析:10.答案:仓储; 仓; 2.全通用; 所以 因为解析:11.答案:第 16 届“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启动。解析:12.答案: 帖 版以身做以身作则通一统一指小心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结构解析:1.“鞠躬尽瘁”的“瘁”不要误读为 su,“妥帖”的“帖”不要误写为“贴”。 注意同字致误的情况。一定要语境中解词。根据助的种类及“的

18、”在句中的作用恰当判定。13.答案:过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过渡到下文写他律己严。2.“写话” 平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3.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了”,一个是“太”,“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 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4.作者选取与自己相关的,不见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以小见大,凸 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解析:本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文章开头句子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 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选文第 段一句话是过渡句,“以上说待人 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承接上文内容;“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引起下文“律 己严”的内容。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语句, 按要求概括出来即可。作者用“写话”这个词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