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博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泛素(ubiquitin, Ub):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中。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原位杂交(ISH):用标记的DNA或RNA为探针,在原位检测组织细胞内特定的DNA或RNA序列。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将荧光素标记克隆的DNA片段与染色体或细胞间期染色质杂交,以测定该特定的DNA片段
2、是否有丢失或扩增。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e hybridization, CGH)将荧光素分别标记在去除了重复序列的肿瘤及正常细胞基因组DNA上,分别于正常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对该两种不同探针与各个染色体杂交后的信号进行比较,以了解该肿瘤中细胞在不同染色体上缺失或扩增的状态。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低分子量的糖蛋白,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干细胞生长因子SCGF、肥大细胞生长因子MGF,是一种作用于最早期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细胞因子。在维持造血细胞存活、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和分
3、化、调控各系造血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是体内花生四烯酸合成为前列腺素的重要代谢酶。激光间质治疗(laser interstitial therapy, LITT):是将导引针插入病灶,拔出针芯,将光导纤维插入,其尖端置于病灶中心,然后发射激光,产生的热能经光导纤维到达病灶,使其凝固坏死。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术(percutaneous ethanol ablation, PEA):无水乙醇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时可引发
4、细胞变性、胞浆脱水、凝固坏死。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是捕捉、加工和处理外源性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段递呈至细胞表面供抗原特异性淋巴结细胞识别的一类免疫细胞。螺旋CT(spiral CT, SCT):检查床以恒速通过CT机架作连续线性运动,X线球管和探测器同步并连续旋转曝光和采集数据。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首先标记荧光于相应的抗体蛋白,标记有荧光的抗体蛋白与含有特异抗原的细胞结合后,用流式细胞仪对含不同荧光信号的细胞进行分类、测试。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5、GWAS):是基于连锁不平衡原理同时选择全基因组范围内数百万个SNPs,应用高通量基因分型平台进行检测,以寻找与疾病或性状关联的基因及其遗传变异。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由长度约为21bp的双链DNA引起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能够灵敏地检测目标蛋白与特定DNA片段的结合,可真实、完整地反映调控蛋白在特定DNA序列的体内结合状况。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是由两条DNA单链通过中间19个碱基完全互补配对而结合在一起,在两端各多出两个碱
6、基。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在几何上限制治疗射线束的截面形状,使其由射野观视方向的投影与靶区轮廓一致,如此采用多线束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剂量体积分布。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指上皮来源的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在向周围组织侵袭、迁移的过程中,发生极性的改变,由上皮型细胞向间质型细胞表型改变,从而提高迁移能力离开原发灶。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 SV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上腔静脉阻塞,致使血流受阻造成的一组综合征。生物靶区(biological ta
7、rget volume, BTV):运用新的诊断技术在三维空间上能够识别出肿瘤的放射敏感区和放射抵抗区的靶区。树突细胞(DC):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高效的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髓细胞,是树突细胞、巨噬细胞或粒细胞的前体,具有强的免疫抑制功能。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s, CYPs):是催化外来化合物和体内激素等氧化还原反应的最重要的代谢系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由胶原蛋白、弹
8、性蛋白、糖蛋白和蛋白多糖四种分子组成,由上皮和内皮细胞产生,不同组织器官各组成比例不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是金属原子依赖性的内源性肽酶,能降解几乎所有的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在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特异基因片段在不同个体间可出现不同长度的限制性片段类型。腺相关病毒(adenovirus-associated virus, AAV):广泛寄生于人体的非致病病毒,基因组为5kb的单链DNA,其
9、复制依赖于其他辅助病毒(腺病毒、痘苗病毒)。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主要在内皮细胞中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产生抗肿瘤作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个炎症及细胞与细胞反应的强有力的脂质调节剂,由磷脂酸胆碱乙酰转移酶合成,诱发肿瘤血管形成。杂合型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肿瘤细胞单条染色体中一个等位基因缺失。正电子发生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利用某些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正电子湮没辐射和符合探测原理进行机体成像的计算机断层技术和装置。肿瘤放射
10、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 RII):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经一定途径引入体内,其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从而可以特异性的对肿瘤及其转移灶进行定性、定位诊断。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在某种肿瘤或某一类肿瘤细胞表面表达,而不在人体正常组织细胞表达的蛋白或寡肽。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otherapy, ART):完全通过计算机完成肿瘤靶区和正常器官的认定,剂量的计算以及下
11、次放疗计划的修正。二、简答题简答一、化学致癌的多阶段过程中,转化细胞获得的生物特征P19答:1.失去终末分化;2.生长不受控制;3.对细胞毒物产生抗性;4.不进行细胞程序性死亡。二、就遗传而言,三种导致个体对肿瘤易感的机制P28答:1.通过遗传获得突变基因,这种突变基因是癌变通路的关键基因(抑癌基因和癌基因);2.通过遗传获得突变基因使携带者对环境因素作用的敏感性增高,导致和加速癌变通路事件的发生和积累;3.通过遗传获得突变基因有利于癌变克隆的选择和生长。三、确定一种抑癌基因理论上需符合的三个基本条件P56,P303答:1.该恶性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该基因必须正常表达;2.该恶性肿瘤中这种基因
12、应有功能失活或结构改变或表达缺陷;3.将这种基因的野生型导入基因异常的肿瘤细胞内,可部分或全部改变其恶性表型。四、信号传导异常与肿瘤发生的几种类型P144答:1.增殖失控;2.凋亡受阻;3.老化逃遁;4.侵袭与转移。五、检测蛋白磷酸化的主要方法P147答: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蛋白质印迹法;3.质谱鉴定法。六、Caspases参与凋亡过程中细胞变化的机制P190答:1.灭活细胞凋亡抑制蛋白;2.以结构蛋白为靶子,导致细胞结构的解体;3.以效应蛋白为靶子,导致其调节和效应结构域的解体。七、恶性转化导致正常细胞获得主要生理功能P219答:1.肿瘤细胞对抑制肿瘤增殖的信号不敏感;2.肿瘤细胞增
13、殖较少或不依赖生长因子;3.肿瘤细胞能逃避细胞凋亡;4.无限增殖的能力;5.浸润及转移的能力;6.持续稳定的血管生成。八、肿瘤细胞对传统治疗不敏感的原因P221答:1.对化疗药物或放疗所导致的DNA损伤的识别和修复能力增强;2.细胞周期检测点正常功能被破坏;3.正常的凋亡通路被破坏;4.因肿瘤细胞膜表面ABC转运蛋白的表达增加从而导致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九、肿瘤转移能力的相关因素P239答:1.细胞表面糖蛋白复合物;2.细胞表面抗原表达;3.细胞膜神经节苷脂含量;4.细胞表面酶活性;5.细胞转运能力。十、肿瘤血管生成的步骤P245答:1.血管内皮基质膜溶解;2.内皮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3.内
14、皮细胞在迁移前沿增殖;4.内皮细胞管道化、分支形成血管环;5.形成新的基底膜。十一、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肿瘤转移P251答:1.肿瘤基质影响肿瘤转移;2.肿瘤营养代谢的改变影响着肿瘤的演进;3.微环境中多因子影响着肿瘤血管生成。十二、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分类P262答:1.化学致癌剂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2.病毒抗原;3.自发抗原。十三、内源性抗原递呈途径的基本过程P267答:1.内源性抗原由蛋白酶体消化产生能够被递呈的抗原肽;2.抗原肽由蛋白酶体转运至内质网;3.抗原肽与MHC I类分子在伴侣分子的帮助下组装。十四、固有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P269答:1.产生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多种化学因子将免
15、疫细胞募集到感染或炎症区域;2.通过特化的白细胞识别和清除在血液、淋巴、组织和器官中的外来物质;3.激活补体系统促进死亡细胞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4.通过抗原递呈过程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十五、I型干扰素抗肿瘤机制P275答: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增强NK细胞细胞毒活性;3.增强肿瘤细胞MHC I类抗原分子以及肿瘤细胞与免疫效应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4.促进TH1型细胞分化。十六、肿瘤坏死因子的抗肿瘤机制P276答:1.直接溶瘤和抗肿瘤增殖;2.杀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肿瘤组织局部血流阻断致出血、坏死;3.增强炎症部位单核巨噬细胞以及NK细胞的活性。十七、肿瘤细胞直接逃逸免疫监控的机制
16、P276答:1.肿瘤细胞的弱免疫原性;2.肿瘤细胞的抗原调变;3.肿瘤抗原的封闭与遮盖;4.肿瘤细胞低表达MHC分子;5.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分子;6.肿瘤细胞的免疫赦免。十八、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技术的临床价值P339答:1.非侵入性检查,安全,患者无痛苦;2.能从不同角度和从狭窄或阻塞远端观察病灶;3.能观察到纤维内窥镜无法达到的管腔;4.能帮助纤维内窥镜活检及治疗;5.可改变透明度,透过管腔观察管外情况。十九、MRI对比剂的主要发展方向P349答:1.提高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2.提高选择性;3.提高浓度,减少剂量。二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相对X线血管造影和CTA的优点
17、P350答:1.无电离辐射;2.常规MRA可避免穿刺和碘对比剂的使用;3.无骨和钙化对图像的影响;4.任意平面扫描得到图像。二一、肿瘤血管性微创介入治疗包括P371答:1.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2.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3.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二二、抗恶性肿瘤转移药的临床意义P391答:1.作为肿瘤化学预防药,将肿瘤发展阻断在侵袭前状态,阻止肿瘤的恶性演进;2.用于防止因手术引起的癌细胞大量入血扩散、侵袭和形成微小转移灶;3.用于防止治疗后微小转移灶的增生和进一步转移扩散,预防治疗后肿瘤的复发。二三、化疗的毒副作用P439答:近期毒性1.骨髓抑制;2.胃肠道反应;3.心肺毒性;4.肝脏毒性;5.肾
18、和膀胱毒性;6.脱发;7.局部毒性;8.神经毒性;9.过敏反应。远期毒性1.致癌作用;2.不育和致畸。二四、肿瘤外科的作用P469答:1.预防作用;2.诊断作用;3.治疗作用;4.重建与康复。二五、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P471答:1.明确诊断;2.明确肿瘤外科作用,制订合理治疗方案;3.全面考虑,选择合理术式。二六、放射和放射化学修饰剂联合治疗的效应P503答:1.相加效应;2.次相加效应;3.协同效应;4.增敏效应;5.拮抗效应。二七、肿瘤疫苗的基本策略P521答:1.人类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常需要免疫佐剂增强肿瘤疫苗的效应;2.并非所有的肿瘤相关抗原都是疫苗治疗的理想靶子;3.大多数肿
19、瘤疫苗是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但也可诱导体液免疫;4.肿瘤疫苗的主要目的是治疗肿瘤而不是预防肿瘤;5.肿瘤疫苗同样存在接种方式、最佳剂量、强化、免疫常规计划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二八、细胞因子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P532答:1.直接干扰细胞生长,杀伤肿瘤细胞;2.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3.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控制肿瘤的发展;4.作为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二九、免疫细胞过继治疗的优点P536答:1.免疫细胞在体外处理,可绕过肿瘤患者体内免疫障碍的种种机制;2.免疫细胞的活化及效应过程由一些细胞因子介导,利用生物技术可大规模生产多种细胞因子、肿瘤抗原或多肽,可
20、在体外大量扩增抗肿瘤免疫细胞;3.免疫细胞的体外活化扩增可避免一些生物制剂在体内大量应用带来的严重毒副作用。三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P595答:1.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2.分期治疗的原则;3.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存的原则;4.遵照循证医学理论获得最佳诊疗证据支持的原则;5.个体化治疗的原则;6.适度治疗的原则;7.遵循费效比最优的原则;8.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三一、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的理论基础P608答:1.利用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互补作用,放疗可控制局部病变而化疗可控制全身转移病灶;2.某些化疗药物可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3.消灭化疗耐药细胞株;4.单一疗法
21、很难将原来巨大肿瘤的残留细胞全部杀灭,放射治疗可增加这些特定部位的细胞毒作用。三二、分子诊断学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P616答:1.在病理组织学分类的基础上对肿瘤进行分子水平分析-分子病理;2.对肿瘤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后判断;3.指导抗癌新药研发;4.指导治疗及预后随访。三三、癌症三级预防P641答:1.癌症一级预防指癌症的病因学预防;2.癌症二级预防指通过人群筛查和常规健康体检发现的早期癌症,抓住癌症治疗的最佳时期,使癌症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康复痊愈;3.癌症三级预防包括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措施。三四、食物纤维在体内的主要作用P652答:1.吸水和膨胀作用;2.防扩散作用
22、,可抑制其他成分扩散;3.吸附作用和刺激肠蠕动作用。三五、理想的癌症化学干预剂的特点P662答:1.无毒或毒副作用极小;2.高效;3.方便口服;4.防癌机理明确;5.价格低廉。三六、试验人群即实际参与化学干预试验人群的要求P669答:1.对研究总体具有完全的代表性;2.试验人群能满足试验样本大小;3.在一定时期内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结果使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发生有意义的差异;4.某些因素很可能影响某些癌症的干预效果,应引起注意并在分析中进行调整。三七、在人群研究中随机化的优点P669答:1.随机化能较好去除分组中的偏差;2.随机化产生了各组的可比性,即在随机状态下,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被测因素、未知因素
23、或其他特点基本上是均衡的;3.随机化保证了统计学显著意义的合法化。三八、肿瘤诊断试验的标准P685答:1.是否有公认可靠的肿瘤诊断金标准;2.是否准确的列出了四个表;3.是否采用了盲法;4.是否准确的计算了灵敏度、特异度;5.是否准确的计算了阳性和阴性预测值;6.是否明确定义了诊断试验的阳性和阴性;7.是否准确的设立了对照组。三九、蛋白质制备的基本原则P697答:1.应使所有有待分析的蛋白样品全部处于溶解状态;2.防止蛋白质在分析过程中发生聚集和沉淀;3.防止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发生蛋白质的非生物性化学修饰;4.尽可能去除样品中的核素和某些干扰物质;5.防止高丰度蛋白质对蛋白质分析的干扰。四十、多药耐药性的生化及分子机制P396 eq oac(,1)P-糖蛋白过度表达; eq oac(,2)多药抗药性相关蛋白表达; eq oac(,3)肺耐药蛋白; eq oac(,4)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 eq oac(,5)蛋白激酶C; eq oac(,6)拓扑异构酶II; eq oac(,7)其他机制,DNA修复功能增强,细胞周期改变及某类蛋白激酶活性增高等。四一、直接靶向肿瘤干细胞答:1.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特异性分子,清除肿瘤干细胞;2.逆转肿瘤干细胞耐药和对反射性治疗不敏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生物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统计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前景试题及答案
- 社交媒体对家具设计的影响研究试题及答案
- 智能物流在农村电商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班组长履职报告
- 泰安英语考编试题及答案
- 水利工程与土木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5年申请与政策环境分析报告
- 矿洞游戏测试题及答案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
- Django 3 Web应用开发实战(下篇)
- 学会感恩说课课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试复习题库(笔试、面试题)
-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 箱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公路养护的高级工复习题
-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doc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实用版(六篇)
- JJF 1793-2020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校准规范
- GB/T 20080-2017液压滤芯技术条件
- 超音速流动与燃烧的大涡模拟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