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萧友梅黄自_第1页
26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萧友梅黄自_第2页
26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萧友梅黄自_第3页
26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萧友梅黄自_第4页
26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萧友梅黄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音乐歌声初放沈心工与李叔同学堂乐歌通常是指我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即清末民初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它是随着新式学堂的诞生而诞生的,在维新变法中起步,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发展壮大。直到1923年后,该课程改称为音乐课,“乐歌”一词逐渐不用。 沈心工 主 要 作 品体操兵操(男儿第一志气高)铁匠卖布赛船雁字黄河革命必先革人心 竹马李叔同李叔同音乐作品祖国歌西湖春景送别意义与影响1、学堂乐歌改变了我国旧式私塾无乐无歌的教育形式,有了正规的音乐课课时安排。2、学堂乐歌促进了我国音乐教材的建设和音乐师资力量的培养。 3、学堂乐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萌芽。 知识点梳理知识要点1、体操兵

2、操又名_其作者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还有_。2、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的曲作者是_。3、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是_。它是由_,于_年在日本创办的。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奥德维音乐小杂志李叔同1905萧友梅与黄自萧友梅简介 “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学制和课程设置,基本上仿照欧洲音乐院校的办学体制,其建院章程中提出了“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的宗旨;到1928年秋,设预科、本科、专修科等。专业有理论作曲、钢琴、管弦乐器、声乐、国乐等。教师大多是从欧美留学归国的音乐家。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除萧友梅外,黄自等人也为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建立到1949年,历尽苍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音乐家,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师,为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萧友梅萧友梅黄自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清唱剧长恨歌抗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