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低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1页
初探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低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2页
初探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低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3页
初探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低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4页
初探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低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探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低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刘娜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幼儿作为未来的主人,更要从小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并伴随终生。自我园开展课题幼儿园低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来,全园师生、家长实实在在的展开了探索,并把这些探索的结果与各领域教学结合起来,音乐教学是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的领域教学之一,下面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发与利用低碳教育资源:一、利用生活中能发出美妙声音的低碳资源,自制乐器丰富幼儿节奏乐操作器材。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打击乐是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打击

2、乐器的使用是提高幼儿音乐兴趣的最佳方法,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学家莫赛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然而,昂贵的幼儿打击乐器使大部分幼儿园很难配备齐全,要想保证人手一份打击乐器更是几乎不可能,这大大挫伤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具要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为主,所以有效开发和利用自制乐器非常有必要性。首先,为了培养幼儿对自制乐器的兴趣,老师会在活动室内放上一些精心自制的乐器:如竹制的响板、灌了米的矿泉水瓶、奶粉罐做的小鼓等,并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如:在大班音乐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我让幼儿分两组为歌曲伴奏,一组用筷子敲击奶粉桶表现小熊,一组用筷子敲击空的玻璃

3、啤酒瓶表现洋娃娃,奶粉桶低低的、闷闷的音色正好表现小熊笨拙的动作,而玻璃瓶清脆的音色很符合洋娃娃轻盈的舞姿;又如,在大班开展古诗新唱欣赏春晓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塑料袋、报纸、钥匙串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利用这些物品模仿风声、雨声、水声、鸟叫声等,有效地利用各种物品和声音源创设教学情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诗的意境,增强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这让幼儿感觉到:真神奇!原来这些我们平时丢掉的东西还可以变成乐器;其次,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幼儿在家中寻找一些能敲击出声的物体,如铁皮瓶盖、小铁罐、筷子、玻璃瓶、盛饭盒等,让幼儿通过敲击认识各种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熟悉各种音色,并把收集的这些材料带

4、到幼儿园来,教师再分门别类,为制作小乐器准备材料。最后,教师启发幼儿:怎样使这些物体发出更好听的声音,更方便使用呢?如:我班在制作“锣”这种乐器时,教师先手捏铁皮敲击发出较闷的声音,再出示“锣”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是否能模仿锣的形状,通过探讨,最后通过班级QQ群将具体制作方法告知家长,引导家长与孩子在家进行亲子制作,顺利将铁皮瓶盖制作成小锣形状,因为这件乐器是幼儿和家长一起做的,幼儿演奏的兴趣就特别高。幼儿园打击乐所需的乐器大致分为:皮质类、金属类、散响类、木制类等。一年来,我们根据需要制作了很多乐器,如:空饮料瓶内装进沙、石、米、豆制作的不同音效的散响乐器;孩子们玩的铁圈与钢筋制作的三角铁;

5、啤酒盖用铁丝串起来制作的手摇铃;废弃的竹筒与筷子制作的响筒;玻璃杯、瓶内装上不同程度的水用筷子敲击有编钟的效果;锅、碗、盆等都是随手拈来的乐器。,这些开发出来的低碳乐器音色丰富,结实耐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同时也大大节约了幼儿园的财政投入。二、利用生活中接近音乐形象的低碳资源,帮助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并不断在生活中开发新的、低碳的教育资源是考验教师发

6、觉美的眼睛、挖掘美的大脑。在中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和蝴蝶中,教师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毛毛虫的形象,把一只旧的绿色袜子套在手上,用手腕的小波浪动作形象的展现了一只伤心的毛毛虫在一伸一缩慢慢爬的样子,在随后的幼儿动作表现中,教师鼓励幼儿一只手套上从家里带来的旧的彩色条纹袜,另一只手用旧手帕表现小蝴蝶的翩翩起舞,很好的帮助了幼儿表现音乐形象。又如:音乐教学活动编花蓝,这是一首河南民歌,乐曲表现的是人们愉快地进行编花蓝的劳动过程,富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是一首适合于大班的作品,也是进行劳动与教育的好教材,以前曾让孩子们听过,并学会了演唱,他们不仅很喜欢这首歌曲,而且对这一内容也很感兴趣。于是,老师决定选择这首歌曲

7、来进行舞蹈创编,但是孩子们都没有编花篮的生活经验,为此,老师为每人准备了一个利用方便面碗等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花蓝编织的半成品,在音乐编花蓝的歌曲声中,幼儿手工操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蓝,感受编织的方法,了解了枝干与枝条的关系,最后很顺利的过渡到用身体与同伴合作创制“花篮”的环节。教师可以多发动幼儿收集家中色彩比较鲜艳的废旧丝巾、布料、各种帽子、裙子、头饰等,教师再进行整理和加工,这些低碳的资源可以相互搭配变化万千,帮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音乐形象。三、开发、利用当地音乐资源,丰富幼儿音乐教育素材。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提出: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幼儿园活动

8、。常德是湖南建城最早的城市之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270多年的历史了。在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常德丝弦。常德丝弦朗朗上口,又易唱,易记,易学,且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艺术价值较高。我园为了丰富幼儿音乐教育素材,传承地方文化,特地请了常德文化馆的老艺术家来我园进行指导,并特意为幼儿编写了适合孩子们传唱的小剧目幼儿园里喜事多,很受幼儿欢迎,现在我园的孩子们都能“咿儿哟,呀咿哟”的唱上几句,既培养了幼儿对家乡的情感,又增添了有特色的音乐教学,丰富了音乐素材。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的创新是无限的,低碳的教育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