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_第1页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_第2页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_第3页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_第4页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一、鱼类疾病现状二、鱼病诊断流程三、疾病预防思路目录:一、鱼类疾病现状目录:3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44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6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每年损失过百亿元6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每年损失过百亿元7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2005年草鱼以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为主,由这4种疾病造成了20.11亿元的损失,占草鱼的病害总损失21.49亿元的93.56%;2006年草鱼病害以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等4种疾病最为典型,覆盖面最广,共造成21.26亿元的损失。7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2005年草鱼以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8鱼类

2、疾病诊断与预防2005年共发现165种生物源性疾病,2006年共发现118种生物源性疾病。8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2005年共发现165种生物源性疾病,2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常见细菌病病原微生物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柱状嗜纤维杆菌白皮病柱状嗜纤维杆菌、白皮假单胞菌赤皮病、鳗红点病荧光假单胞菌竖鳞病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细菌性肠炎病肠型点状气假单胞菌细菌性败血症嗜水气单胞菌打印病(腐皮病)点状气单胞菌鲤科鱼疖疮病疥疮型点状气单胞菌鳗爱德华氏菌病、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爱德华氏菌罗非鱼链球菌病链球菌(革兰氏阳性菌)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常见细菌病病原微生物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常见寄生虫病寄生生物锥

3、体虫病鞭毛类锥体虫隐鞭虫病鞭毛类隐鞭虫车轮虫病纤毛虫类车轮虫斜管虫病纤毛类鲤斜管虫小瓜虫病纤毛类小瓜虫艾美虫病孢子虫类艾美虫碘泡虫病、粘孢子虫病孢子虫类粘孢子虫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常见寄生虫病寄生生物锥体虫病鞭毛类锥体虫隐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病毒性疾病病原草鱼出血病水生呼肠弧病毒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弹状病毒、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鲤春病毒血症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鲤痘疮病病原体为鲤疱疹病毒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病毒性疾病病原草鱼出血病水生呼肠弧病毒传染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2-2月:水霉病、白头白嘴病;3-5月:鲤春病毒血

4、症、草鱼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锥虫病、小瓜虫病、白头白嘴病、烂鳃病;6-9月: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寄生虫性烂鳃病、赤皮病、肝胆综合症、罗非鱼链球菌病;10-11月:肝胆综合症、肠炎病、车轮虫病。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2-2月:水霉病、白头白嘴病;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消毒杀菌:卤制剂(氯制剂、碘制剂),氧化性药物、季铵盐类药物、醛类、杀虫药物: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敌百虫、菊酯类;内服药:沙星类、四环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消毒杀菌:卤制剂(氯制剂、碘制剂),氧化性14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各养殖品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药物对病原的致死浓度是固定的。鱼药很多是

5、从兽用或人用药物引进的,加之在水体中用药对药物的限制,没有特效药。疾病易扩散,而且反复发作,很难根治。用药治疗时费时费钱,等到发现鱼病,开始用药时已经损失惨重了。鱼病猛于洪兽14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各养殖品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药物对二、鱼病诊断流程二、鱼病诊断流程鱼体病灶检查是鱼病诊断的基础工作,是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关键!鱼体病灶检查怎样才能做好鱼病诊断?怎样才能做好鱼病诊断?体表检查体型体色;体表粘液;鳞片;鳍条;肛门;眼睛;口腔;鳃盖;鳃部解剖检查脂肪、消化道、肝、脾脏、胆、鳔、肾、心脏、性腺、脑、肌肉体表检查体型体色;体表粘液;鳞片;鳍条;肛门;眼睛;口腔;鳃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体表检查

6、鳃部检查解剖(内脏)检查显微观察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体表检查鱼体外部构造草鱼鱼体外部构造草鱼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体型、体色鳞片、皮肤粘液鳍条肛门眼睛、鳃盖口腔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体型、体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体型、体色是否正常体型、体色是否正常掉鳞看鳞片、皮肤完整性掉鳞看鳞片、皮肤完整性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粘液多:应激、虫害、拉网等;粘液少:拉网受损;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粘液多:应激、虫害、拉网等;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眼眶眼球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眼眶 眼球突出罗非鱼链球菌病

7、 眼球突出罗非鱼链球菌病白鲢出血病白鲢出血病鳃盖鳃盖鳃盖鳃盖口腔、唇部等口腔、唇部等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鳃小片鳃丝鳃耙鳃弓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鳃小片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鳃鳃小瓜虫小瓜虫体表诊断回顾: 看哪些?体型、体色鳞片、皮肤粘液鳍条肛门眼睛、鳃盖口腔鳃部体表诊断回顾:3、解剖检查3、解剖检查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内部检查看消化道看肝胰脏看脾脏看腹水看鱼鳔看胆囊看脂肪看肾脏看心脏 看脑皮层看性腺 看肌肉内部检查看消化道看肝胰脏看脾脏看腹水看鱼鳔看胆囊看脂肪看肾脏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营养过剩体腔内脂肪沉积程度营养过剩

8、体腔内脂肪沉积程度消化道消化道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课件肝脏肝脏胆囊 胆囊肿大罗非鱼链球菌病胆囊 鱼鳔鱼鳔肾脏肾脏肌肉肌肉回顾:鱼体检查的顺序:回顾:体表检查体型体色;体表粘液;鳞片;鳍条;肛门;眼睛;口腔;鳃盖;鳃部解剖检查脂肪、消化道、肝、脾脏、胆、鳔、肾、心脏、性腺、脑、肌肉体表检查体型体色;体表粘液;鳞片;鳍条;肛门;眼睛;口腔;鳃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疾病种类多症状多样化综合症化 我们面对疾病该怎么办?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疾病种类多三、鱼病预防思路三、鱼病预防思路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亚健康亚健康亚健康鱼的体质是核心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亚健康亚健康亚健康鱼的体质是核心营养因

9、素生活习性鱼的体质种类种质年龄外界环境敌害生物鱼的体质影响因素饲料水质、底质寄生虫、细菌、病毒等优质苗种营养因素生活习性鱼的体质种类种质年龄外界环境敌害生物鱼的体质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投喂生长压力;病原体变异;养殖环境恶化;苗种退化;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投喂生长压力;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养殖户需求:生长快、饵料系数低档次不断提高;投喂量不断加大肝脏、肠道代谢时间长胆汁分泌多机体运行负荷大容易造成脏器损伤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养殖户需求:生长快、饵料系数低肝脏、肠道代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养殖户希望:变好理念管理滞后;杀虫消毒破坏了菌藻平衡,生态系统失衡;水体超负荷运转,无法及时清除污染底质代谢物、碎屑不断积

10、累环境恶化加剧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养殖户希望:变好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养殖户需求:清除;用药杀灭频率勤用药用量计量加大种类不断复配耐药性增强繁殖速度加快致病力变强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养殖户需求:清除;耐药性增强繁殖速度加快致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病原化学药物新病原新药物新病原新药物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病原化学药物新病原新药物新病原新药物动物机体病原体药物抑制或杀灭耐药性治疗与不良反应致病抗病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体内过程动物机体病原体药物抑制或杀灭耐药性治疗与致病抗病鱼类疾病诊断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优质苗种,保证体抗力;加强投喂管理;改善环境;抑制病原体繁殖;疾病治疗最后的防线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优质苗种,保证体

11、抗力;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提供优质苗种,如百容鱼苗;注射疫苗免疫增强剂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提供优质苗种,如百容鱼苗;改善代谢调节免疫机能改善代谢调节免疫机能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投喂量降不了;饲料档次选择合适;改善消化吸收水平内服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投喂量降不了;改善消化吸收水平内服改善消化吸收水平内服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改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增加有益菌,抑制病原菌;减少抗生素使用;多与环境问题相关;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改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喜欢流速慢,水质较肥、腐殖质较多;生长速度快,一天内可繁殖一代,繁殖6-10天可以达到疾病爆发的临界点;侵染性强;攻击部位:鳃、体表等鱼类疾病诊断

12、与预防喜欢流速慢,水质较肥、腐殖质较多;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减少腐殖质,(调水、投喂方法)减少鱼体应激分泌粘液(含蛋白)易被虫体利用包裹,杀虫不彻底,可以通过硫酸亚铁清除体表粘液,或净化水体后再用药;改善底质清除虫体;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减少腐殖质,(调水、投喂方法)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抑制病原体生长;提高鱼体免疫力加强调水,改善底质。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抑制病原体生长;加强调水,海联科水质、底质改良系列海联科水质、底质改良系列鱼病治疗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减量减产;鱼病预防方治标治本,调水内服保增产增效。鱼病治疗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减量减产;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一

13、、常见药物的分类二、驱杀虫药三、消毒剂四、抗微生物药五、代谢保健类六、生物制品七、微生态制品八、环境改良剂九、中草药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一、常见药物的分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水产药物的分类:杀寄生虫类:指通过药浴或内服,杀死或驱除体处或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杀灭水体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药物;包括抗原虫药、抗蠕虫药和抗甲壳动物药等。消毒类:以杀灭水体中的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氧化剂、双链季铵盐、有机碘等。抗微生物药:指通过内服、浸浴或注射,杀灭抑制体内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药物;包括抗病毒、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水产药物的分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代谢改善和保健类:指

14、以改善养殖对象机体代谢、增强机体体制、加快病后恢复、促进生长为目的而使用的药物,通常以饵料添加剂方式使用。生物制品类: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或生物技术制成微生物及其相应产品的药剂,通常有特异性的作用;包括疫苗、免疫血清等,广义的生物制品还包括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活的微生物制剂,具有改善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主要是真菌和细菌,对动有益,可改善动物的代谢,无致病性,对致病微生物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代谢改善和保健类:指以改善养殖对象机体代谢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环境改良剂:以改良环境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底质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中草药

15、其它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环境改良剂:以改良环境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水产上通常将对鱼类有害的虫类分为:原虫(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孢子虫等);蠕虫类:体内寄生(九江头糟绦虫、线虫等)、体外寄生(指环虫、三代虫等);甲壳动物类(中华鳋、锚头鳋、鲺)。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水产上通常将对鱼类有害的虫类分为:原虫(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一)硫酸铜 1.性状:蓝色透明结晶,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铜离子能与蛋白质结合而生成蛋白盐,使蛋白质沉淀变性,同时铜离子还可使虫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酶失活,阻碍虫体的代谢,而杀灭寄生虫。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原虫。鱼类

16、疾病诊断与预防(一)硫酸铜3.用法与用量: 浸洗:8m g/L浸洗20-30min 泼洒:一般采用0.5m g/L的硫酸铜和0.2mg/L硫酸亚铁全池泼洒。4. 注意事项: a.其毒性与水温呈正比,因此应在天气晴好的清晨,而鱼未出现浮头时使用;泼药后最好开启增氧机。 b.无鳞鱼敏感,应控制在0.4 mg/L以下; c.针对小瓜虫不选用该药,目前尚未有较好治疗方法 d .福尔马林对鳜鱼苗种车轮虫、斜管虫病的治疗效果好于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3.用法与用量: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敌百虫(又名马佐藤) 1.性状:白色结晶固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药,其杀虫机理主要是能抑制胆碱酯酶

17、的活性,导致虫体内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引起虫体组织功能的改变及神经失常而死亡。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鰠等。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敌百虫(又名马佐藤) 3.用法与用量: a.全池泼洒:0.2-0.5mg/L b.浸洗:5-10mg/L c.投喂:0.2-0.5g/kg体重,连续投喂4-6d可驱除体内寄生虫。 4.注意事项: a.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b.鳜鱼、加州鲈鱼、淡水白鲳(无鳞鱼)对其极为敏感,使用时应注意。 3.用法与用量: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2、药理作用合成的有机磷杀虫剂,是丝氨酸蛋白酶的不可逆抑制剂,它们能特异性的与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以共价键结合,从而抑制

18、酶的活性。对胆碱酯酶具有强烈地抑制作用,造成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蓄,使神经兴奋失常,引起害虫肢体震颤,痉挛,麻痹而死亡。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本品可用于防治鱼类锚头鳋、中华鳋、鱼鲺、指环虫等寄生虫病。4、用法用量将本品充分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50%的辛硫磷乳油,使水体中浓度达0.0330.04 ml/m3。5、注意事项对淡水白鲳、鲷毒性大。不得用于大口鲶、黄颡鱼等无鳞鱼。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分子式: B1a:C48H72O14;B1b:C47H70O14 2、药理作用增加虫体的抑制性

19、递质-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增强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神经麻痹,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而导致虫体死亡。3、作用用途 新型广谱、高效、低毒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亦可驱杀鱼类棘头虫、指环虫、三代虫等蠕虫 。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4、用法用量全池泼洒,1.8%的阿维菌素溶液,在淡水鱼养殖池塘,使水体中浓度达0.08ml/m3;在养虾塘,使水体中浓度达0.04ml/m3。5、注意事项内服时,会对无鳞鱼或乌鳢产生强烈的毒性;阿维菌素溶液:按

20、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和鲫鱼的死亡。海水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易导致死亡。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4、用法用量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B1a:C48H74O14(R=C2H5)B1b:C47H72O1(R=CH3) 2.药理作用驱杀作用机理在于增加虫体的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增强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神经麻痹,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而导致虫体死亡。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 用于鱼、虾、蟹混养塘杀虫,能驱杀鱼类棘头虫、线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

21、4、用法用量全池泼洒,0.2%的伊维菌素溶液,在淡水鱼养殖池塘,使水体中浓度达0.08ml/m3,在养虾塘,使水体中浓度达0.04ml/m3;口服,0.3mg/kg体重,每日1次,连用3d。 5、注意事项同阿维菌素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1.性状: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甲醇。 2.作用与用途: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可用于驱除体内线虫、吸虫、绦虫和体外的甲壳类寄生虫。 3.用法与用量:0.1-0.2mg/kg体重,连用3-5d。 4.注意事项:龟对其敏感,不宜使用。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性状: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甲醇。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22、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2、药理作用作用机理是抑制虫体延胡索酸还原酶,致使虫体的能量来源受阻,则虫体代谢发生障碍。本品易由消化道吸收,其代谢产物为阿苯达唑亚砜和阿苯达唑砜,排泄完全,是一种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可驱杀寄生在鱼类肠道中的绦虫,不仅驱虫效果好(驱虫率可达95.5%以上),安全可靠。4、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0mg/kg体重,每日2次,连用3d,可驱杀建鲤体内的九江头槽绦虫以及黄鳝体内的毛细线虫、棘头虫等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有不愉快的特异味,遇光后颜色变深。

23、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 2.作用与用途:干扰虫体胞浆中的内质网,影响虫体蛋白质代谢,使内质网的高尔基体肿胀,氧化磷酸化反应和 ATP 酶被抑制。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防治孢子虫病。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有不3.用法与用量:(1)治疗:东北银鲫孢子虫病,先按每公顷水深 0.3m 泼洒 90%的晶体敌百虫3.75kg, 然后用本品拌饲投喂, 第 1d 用药 100mg/kg 体重, 第 24d 每日用药 3040mg/kg 体重。(2)预防:鱼苗下塘第 3d 开始投药,连续用药 7d,每日每万尾鱼苗用药 0.30.4g。 4. 注意事项:(1)、本品应避光密闭

24、保存。(2)、本品与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合用,可降低异臭,提高疗效。3.用法与用量:(1)治疗:东北银鲫孢子虫病,先按每公顷水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2、药理作用杀虫机理是药物接触虫体后可迅速渗透进去,作用于虫体神经系统,通过特异性受体或溶解于膜内,改变神经突触膜对离子的通透性,选择性地作用于膜上的钠通道,延迟通道活门关闭,造成Na+持续内流,引起过度兴奋,痉挛,麻痹而死。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鱼类的中华鳋、锚头鳋、鱼鲺(Argulus)等寄生虫疾病。4、用法用量将本品充分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2.5%的溴氰

25、菊酯乳油,使水体中浓度达0.010.015 ml/m3。5、注意事项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 以下),对鲢、鳙、鲫毒性大;如沿池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虾蟹禁用;除生物菊酯外,其余种类不得于用于甲壳类水生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2、药理作用本品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3、作用用途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鱼类的中华鳋、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疾病。本品易产生抗药性。虾、蟹对本品极敏感,在单养或混养虾蟹的水体禁用本品。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4、用法用量将本品充分稀释后,全池均

26、匀泼洒。4.5%的氯氰菊酯乳油,使水体中浓度达0.0150.02 ml/m3。5、注意事项同溴氰菊酯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习惯上将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消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求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而并不要求把所有有害微生物全部杀灭。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一 )卤素类漂白粉、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氯胺、聚维酮碘、碘伏、蛋氨酸碘、鱼类疾病诊

27、断与预防(一 )卤素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 2、药理作用2Ca(OCl)2+2H2OCaCl2+Ca(OH)2+2HOCl 3、作用用途消毒剂、水质净化剂。水质净化剂、主要用于水生生物细菌性疾病防治。 4、用法用量清塘浓度20mg/L,防治疾病浓度23mg/L。释放活性氯和初生氧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 释放活性氯和初生氧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5、使用注意事项:(1)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使用时,正确算用药量,现用现配,宜在阴天或傍晚施药,避免接触眼睛和皮肤;避免使用金属器具;(2)在pH7.58.0,水温2022度时,用30克/立方料水体浸浴2小时,可因起亲蟹或成蟹死亡,低于20

28、克/立方米水体活动正常 ;(3)本品忌酸、铵盐、硫磺和许多有机物配合使用,与盐配释放氯气(有毒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5、使用注意事项: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分子式:CIO2 2、药理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氧化作用,其氧化力居H2O2、NaClO2、KMnO4、NaCIO和Na2O2等之首。本品的生成物为水、氯化钠、微量CO2和有机糖,无致癌物质。 3、作用用途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治。A级绿色水产品生产允许使用的两种消毒药之一。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A级绿色水产品生产允许使用的两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4、用法用量水体消毒浓度0.10.2mg/L,治疗细菌性疾病用药浓度为0.30.5mg/

29、L。5、注意事项 当水温高于25 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在室内做试验则河蟹不会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 。在水质肥沃时使用,会导致缺氧泛塘。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4、用法用量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2、药理作用HOCI+R-NH-RR-NCl- R+H2OHOClHCl+OCl2+R-NH- RR-NCl- R+HCl 氧化蛋白AA残基改变AA残基改变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氧化蛋白AA残基改变AA残基改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作杀菌剂、消毒剂。 4、用法用量水体消毒用浓度0.30.6mg/L。5、注意事项同二氧化氯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

30、用途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含氯的有机化合物,遇有机物可缓慢放出氯而呈现杀菌作用。常用的有三氯异氢尿酸、二氯异氢尿酸和二氯异氢尿酸钠,均有氯亚胺基,能水解生成次氯酸。氯溴异氰酸(新型消毒药),具有有效氯含量高,杀菌作用强等优点。主要用于养殖水体消毒、工具消毒。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或有机物药物混用。鱼苗对该药敏感,应控制在低限。高温季节应控制在有效浓度的低限。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含氯的有机化合物,遇有机物可缓慢放出氯而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2、药理作用 由分子碘与PVP结合而成的水溶性能缓慢释放碘的高分子化合物,两者间保持动态平衡。其杀菌活性是由表面活性剂PVP提供的对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

31、碘与细胞膜和细胞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是绿色水产品生产允许使用的两种消毒药之一。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化学结构是绿色水产品生产允许使用的两种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鱼卵、水生动物体表消毒。4、用法用量浸浴用药浓度为1020mg/L,水体消毒用药浓度为13mg/L。5、注意事项对冷水鱼类(如大菱鲆)有伤害,并可能致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作用用途(二)、醛类福尔马林(甲醛)、戊二醛(二)、醛类 1.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有腐蚀性。 2

32、.作用与用途:本品杀菌杀虫力强,对寄生虫、藻类、真菌、细菌、芽胞和病毒均有杀灭效果。常用于杀灭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病原。针对鳜鱼斜管虫更和车轮虫有效。 3.用法与用量:2030mg/L全池遍洒,隔12天再重复一次。 4.使用注意事项:本品为强还原剂,可明显降低水的溶解氧含量,使用中要防止水中缺氧。 甲醛溶液(福尔马林 ) 1.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有刺激性臭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性状:为无色油状液体,味苦。有微弱的甲醛臭,但是挥发性较低。可与水或醇作任何比例的混溶。溶液呈弱酸性。pH高于9时,可迅速聚合。 2、作用与用途:戊二醛原为病理标本固定剂,近10多年来发现其碱性水溶液具有较

33、好的杀菌作用。当pH为7.58.5时,作用最强,可杀灭细菌的繁殖和芽孢、真菌、病毒,其作用较甲醛强210倍。用于养殖环境及养殖工具消毒。由于价格比较高,目前多与季铵盐溶液混配后作消毒杀菌使用。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性状: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用法与用量:浸浴消毒 2%碱性溶液,浸浴鱼体1520min。 全池泼洒用每立方米用戊二醛40mg(以戊二醛计)。4、注意事项:( 1)、避免与皮肤、黏膜接触,如接触后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 (2)、使用过程中,不应接触金属器具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3、用法与用量: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三)、季铵盐类苯扎溴铵1、作用与用途:可防治鱼、虾、蟹养殖期间的缘毛类纤毛虫病

34、。此外本品在水产上还可用作消毒杀菌剂2、用法与用量:全池泼洒,苯扎溴铵与高锰酸钾合用,使水体浓度分别达0.51mg/L和510mg/L,并使药液浓度保持4h后,大量换水,12d后再用生石灰遍洒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三)、季铵盐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四)、其他氧化剂类 氧化钙、高锰酸钾、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四)、其他氧化剂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性状:为黑紫色结晶颗粒,无臭。在水中易溶。2.作用与用途:因其强氧作用,具有解毒、除臭作用;对伤口有收敛作用;可用作消毒、防腐,防治细菌性疾病。此外,还可杀灭原虫类、单殖吸虫类和锚头鳋等寄生虫。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性状: 3.用法与用量 a.浸洗鱼体用

35、10 mg /L ,11.5小时,可杀死锚头蚤和一些孢子虫; b. 20 ppm浸洗1530分钟治疗三代虫和指环虫病。 c.100200mg/L消毒孵化和育苗设施。15消毒鱼体。 4.注意事项: a.虹鳟对其敏感,应慎用。 b.本品及其溶液与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均易发生爆炸。 3.用法与用量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抗微生物类药物可以分为:抗菌类和抗病毒类抗菌药的概念及分类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庆大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 抗生素 抗菌药 酰胺醇类:氯霉素、甲砜霉素、 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等 喹诺酮类: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 磺 胺 类:磺

36、胺二甲嘧啶等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抗菌药物抑菌或杀菌的机制,主要通过不同方式干扰细菌的生化过程。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 增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多粘菌素 抑菌杀菌机制 抑制蛋白质合成:氯霉素类、四环素 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 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抗菌药物抑菌或杀菌的机制,主要通过不同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主要作用于G+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等主要作用于G-的抗生素 氨基苷类、多粘菌素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主要作用于G+的抗生素(1)青霉素类(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 1、作用机理:

37、抗生素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而阻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青霉素类(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氨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2、作用与用途: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常用于产后亲鱼预防继发感染。鲤鱼、草鱼、鲢鳙鱼、中华鳖等的细菌性败血病、疖疮和皮肤创伤等感染。亦可用于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的水质的恶化。 3、用法与用量:产后亲鱼肌肉注射:510420104IU/kg鱼体重,一般与链霉素合用。用于鱼类长途运输510410104IU/L,链霉素合用。 4、注意事项:注射溶液应新鲜配制,贮放于冷处,当日

38、用完。 2、作用与用途: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作用机理:通过结合到核糖体30S亚基的一种蛋白质上,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生长。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作用机理:通过结合到核糖体30 2、作用与用途:链霉素可用于治疗鱼类疖疮病、打印病、竖鳞病、弧菌病、产后感染;海水鱼类的类结节症;鳖的赤斑病、红脖子病和疖疮病;罗非鱼的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牛蛙细菌性疾病;对虾丝状细菌病和肠道细菌病等。 3、用法与用量: 口服:5070mg/kg鱼体重,连用10d。 肌肉注射:20 mg/kg鱼体重。 药浴:鳖腐皮病可用10mg/L浴48h。 亲鱼产后肌注:520mg/kg体重。 2

39、、作用与用途:链霉素可用于治疗鱼类疖疮病、 1、作用机理:与核糖体50S亚基的A位紧密结合,阻碍了肽酰基转移酶的转肽反应,使肽链不能延伸,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生长。 2、作用与用途:用于治疗鰤鱼、真鲷、罗非鱼和鲈形目的类结节病、疖疮症和弧菌病,效果很好。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作用机理:与核糖体50S亚基的A位紧密3、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50mg/kg鱼体重,连用5d。虾蟹类口服量为5075 mg/kg,连用57d。 4、注意事项:本品对造血功能的毒性比氯霉素大30倍左右,服药后可能出现白血球减少的现象。 3、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50mg/kg鱼体重,连用5d。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

40、、作用机理: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四环素)。2、作用与用途:可用于防治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3、用法与用量:鱼类:每天75100mg/kg鱼体重,拌饵料投喂,连用1014天;虾蟹等甲壳动物:120150mg/kg体重拌饵料投喂,连用46d;鳖:100150mg/kg体重,连喂714d。 4、注意事项:a. 和Al3+、Mg2+离子可形成螯合物而影响吸收。b.卤素类、碳酸氢钠、凝胶可影响本品吸收。c.和青霉素一起应用,可抑制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1、作用机理: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四环素) 1、作用机理:磺胺即对位苯磺酰胺的衍生物。抑菌机制为与氨基安息香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41、影响核蛋白的合成。 2、分类: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 如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噁唑;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如磺胺脒、酞磺醋胺等 ;外用磺胺药:主要有磺胺醋酰钠、醋酸磺胺米隆(甲磺灭脓)等 。 3、注意事项:使用磺胺类药物必须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次剂量常加倍,使血液中磺胺药迅速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作用机理:磺胺即对位苯磺酰胺的衍生物。抑 1、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中效磺胺,属广谱抑菌剂,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常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2、用法与用量:80200mg/kg鱼体重,拌饲投喂,连用24d。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

42、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中效磺鱼类疾病诊 1、作用与用途:抗菌谱与SD相似,但抗菌作用较强。与增效剂TMP合用,其抗菌效能可增加数倍至数十倍,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2、用法与用量:鱼虾口服,100200mgkg体重,拌饲投喂,连用57d。 3、使用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与酸性药物同服,如维生素C片等。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作用与用途:抗菌谱与SD相似,但抗菌作用较强。与 1、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一种较新的磺胺药。抗菌作用强,与SMZ同。均可名列磺胺药的首位。本品在血中浓度高,内服吸收效果好。用于防治弧菌病、细菌性烂鳃病等。 2、用法与用量:50200mg/kg体重,分两次拌饲投喂,连喂46

43、d。 3、使用注意事项:本品遮光、密封保存。首次用量加倍。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一种较新的磺胺药。抗菌作用强, 1、作用与用途:抗菌谱与磺胺药基本相似,而作用较强。本品与磺胺药的复方制剂对水产动物多种细菌性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用法与用量:口服,510mgkg。本品与磺胺类药的配合比例相同,都是1:5。 3、使用注意事项:本品与四环素、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粘菌素等联用有协同作用,可增强抗菌效能。因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本品极少单独使用。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作用与用途:抗菌谱与磺胺药基本相似,而作用较强。 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初):主要为萘啶酸, 噁喹酸、

44、吡咯酸等;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第二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吡哌酸、氟甲喹、奥索利酸、西诺沙星等,其抗菌谱比第一代明显扩大, 除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外,对一些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效。 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氧氟沙星、蒽诺沙星 、洛美沙星 、托氟沙星 等。 第四代 从1987年至今,已上市的有妥舒沙星、司帕沙星等品种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初):主要为萘啶酸, 1、性状:本品为白色(带黄白色)柱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几乎不溶于水。不吸潮,对热、湿、光稳定。 2、作用与用途:对革兰阴性菌有强的抗菌效力,但对真菌与结核杆菌没有抗菌作用。对灭鲑气单孢菌、嗜水气单孢菌、鳗弧菌等病原菌有相当强的抗菌活性。 3、用法与用量:口服, 520mg/kg体重每天给药拌饲投喂,连喂57d。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 1、性状:本品为白色(带黄白色)柱状或结晶性粉末,无 1、性状: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