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1页
2009-2022历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2页
2009-2022历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3页
2009-2022历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4页
2009-2022历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网络专家们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就重视预防和清除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垃圾,那么总有一天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法正常通行。在下列语句中,意义最接近网络专家警告的是: A.总有那么一天,信息高速公路不再能正常通行 B.只要从现在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清除,信息高速公路即可预防无法正常通行的后果

2、 C.只有从现在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清除,信息高速公路才可能预防无法正常通行的后果 D.信息高速公路如果有一天不再能正常通行,一定是因为我们没有从现在起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清除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通过“如果不那么将无法”的转折条件句指出结论: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是信息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必要条件。选项C“只有才”的结构也具备了同样的条件关系。2.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是人类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逻辑思维既涉及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也涉及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是指把自然语言抽象概括为形式语言,形成

3、初始符号或规则,用来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是人类进行正确逻辑思维的根本准则和基本依据,普遍适用于人们的思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违反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思维方法规则的是: A.把不同概念相互混淆或改换同一概念的含义 B.把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都认为是真的 C.对某个概念进行划分时存在越级划分的错误 D.把没有经过证明的假设作为论证的充分前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逻辑思维是一种认识阶段和过程,分析其目的和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逻辑思维的定义要点:用来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 A项,把不同概念相互混淆或改换同一概念,

4、违反了同一律,不符合要点。 B项,把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都认为是真的,违反了矛盾律,不符合要点。 C项,对某个概念的划分出现错误,只在这一概念内起作用,属于违反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 D项,把没经过证明的假设作为充分前提是违反充足理由律,都是违反逻辑思维基本规律,不符合要点。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其关键信息如下:把自然语言抽象概括为形式语言;用来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混淆概念或者改换同一概念,违背了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该错误一般出现在

5、人们的思维过程中,不是在“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也不是“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不涉及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B项:把两个互相矛盾或对立的思想都认为是真的,违背了逻辑基本规律矛盾律,该错误一般出现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不是在“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也不是“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不涉及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C项:越级划分,是在对某个概念进行划分时所犯的错误,而“概念划分”是概念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属于“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也属于“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这类错误违反了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D项:把没有经过证明的假设作为

6、论证的充分前提,违背了逻辑基本规律充足理由律,该错误一般出现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不是在“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也不是“只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不涉及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把自然语言抽象概括为形式语言”、“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局部范围内起作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把不同概念混淆或改换同一概念的含义,这违反了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排除;B项:把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都认为是真的,这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矛盾律,排除;C项:对某个概念进行划分是人们制定的规则,是可变的,因此这种越级划分的错误只是在局部范围

7、内犯的错误,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违反了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规则,当选;D项:把没有经过证明的假设作为论证的充分前提,这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充足理由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附: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就是”。.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容,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

8、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即“非(既又非)”;.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包含有两方面意思:第一,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成因,这个成因决定了这个事物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它是真实的,为什么它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的样子。人们认识了这个成因,也就认识了这个事物,也就可以改变这个事物。正如莱布尼兹所说的:“如果不具有充足的理由,或者没有确定的理由,就什么也不能达到”。第二,

9、事物的感性存在,直观存在并不重要,只有事物背后的成因才是最为重要的,最真实的。3.虽然虚拟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博物馆管理人员依然相信这对实体博物馆而言是机遇,而非冲击。“比如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一些3D复制品可能将画作精细到连脸部细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但大家还是_地涌入卢浮宫。因为即使复制出一模一样的蒙娜丽莎,博物馆里那种神圣、庄严的感觉还是无法复制。”管理人员如是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欢呼雀跃 B.如痴如狂 C.情有独钟 D.欣喜若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通过辨析成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

10、由“即使复制出一模一样的蒙娜丽莎,博物馆里那种神圣、庄严的感觉还是无法复制”可知,不论3D复制品制作多么精良,人们还是愿意到实体博物馆中欣赏艺术品。A项“欢呼雀跃”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D项“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两项均无法表达人们更愿意到实体博物馆的执著之意,排除。“情有独钟”“如痴如狂”都有为某人某事倾倒的意思,含执著意,但“情有独钟”一般用法为“对情有独钟”,不能修饰动词“涌入”,排除C。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转折关联词“但”前后说到一些复制品能将画作看得一清二楚,大家仍然涌入卢浮宫,可见人们对实体博物馆非常向往执着,所填的词语应体现“向往执着”的意思。 第二步

11、,辨析选项。A项“欣喜若狂”仅表达兴奋的程度;C项“欢呼雀跃”强调人们高兴的行为状态。二者均体现不了“向往执着”的意思,排除A项和C项。B项“情有独钟”指专情于某人或某种事物,文段并非强调大家只钟情于卢浮宫这一座博物馆,而是强调喜欢去现场观看,排除B项。D项“如痴如狂”指为某物所倾倒,能够体现出十分向往执着,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虽然但”可知,前后为转折关系,前文指出3D复制品可能将画作看得一清二楚,转折之后表述大家仍然涌入卢浮宫看画,故所填成语表示大家对去实体博物馆看展览的执着,B项“如痴如狂”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可体现大家对去卢浮宫的痴迷和执着,符合文意,当选。 A

12、项“欢呼雀跃”、D项“欣喜若狂”均表示高兴,体现不出人们对去实体博物馆的执着,排除;C项“情有独钟”指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重点强调“独”,而文段并非强调大家只钟情于卢浮宫这一座博物馆,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参观博物馆?4.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一边是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的轻松,一边是慢读、细读的沉重,经典自然免不了有点_的味道。就阅读是一种学习、一种对自我的提升而言,浅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长久沉浸在浅阅读的习惯之中,也只会让人离那些最好的书籍愈来愈远。然而,只是_对经典的珍重,却不如对于经典真实的理解更为重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阳春白

13、雪 提倡 B.曲高和寡 呼唤 C.孤芳自赏 强调 D.凄风苦雨 苛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辨析词语的含义是第一空的解题关键,根据文意判断词语是否恰当。第二步,第二空词语词义差异较大,重点分析文意,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浅阅读盛行”相对,形容经典阅读不太受欢迎的现实。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形容不受欢迎的情况,排除A。“曲高和寡”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曲高和寡”的“和寡”和“孤芳自赏”的“自赏”恰能表达不受欢迎的含义。“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由词义可排除D。

14、 第二空,与“真实的理解”表达的强调行动层面的意思相对,空缺处应填入表达只是口头说说的意思,“呼唤”与此相符。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可知,阅读经典的人比较少。A项“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不作定语,排除A项。B项“曲高和寡”指言论或作品意思高深,人们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符合文意。C项“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往往修饰人,不能修饰“经典”,排除C项。D项“凄风苦雨”比喻境遇悲惨凄凉,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却不如对于经典真实的理解更为重要”可知,作者强调应从实践层面去“理解经典

15、”。故该空应与“从实践层面去理解”相对应,即体现“只是在口头上或意识层面上强调珍重经典”的含义。“呼唤”有口头强调的意思,“呼唤对经典的珍重”指在口头上叫人们来重视经典,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可知阅读经典的人比较少,所填成语搭配“经典”,且要体现经典无人读的现状。B项“曲高和寡”是指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D项“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现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均可体现阅读经典的人少之意,保留。A项“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体现不出“少”的意思,排除;C项“孤芳自赏”比

16、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文段中强调阅读经典的人少,并非表达“经典”自我欣赏、自命清高,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分析横线所在语句,“却”表转折,转折后强调“对经典真实的理解”,故横线处应体现没有真正理解经典,只是表达对经典的重视,B项“呼唤”指口头上的倡导、呼吁,与文意相符,当选。D项“苛求”指严苛、过分的要求,文段并未有此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成语积累】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现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曲高和寡:是指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文段出处】浅阅读时代更需对经典的理解5.春节期间,贩卖伪造火车票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公

17、安部门对此进行了多次突击整治,捣毁了一批制造和贩卖伪造火车票的窝点,抓捕和惩治了一批以此牟取暴利的不法分子。但是,社会上贩卖伪造火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是贩卖伪造火车票现象依然存在的原因? A.假火车票的买方市场依然存在 B.所破获的制假售假窝点只占其很小的比例 C.火车票缺乏有效的防伪标识 D.铁路运输部门仍在出售站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是贩卖伪造火车票现象依然存在的原因的一项。在分析选项时,如果能够解释贩卖伪造火车票现象依然存在的原因则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要解释的是贩卖伪造火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的原因。 A项,指出买方市场依然存在,

18、所以仍有人贩卖伪造火车票,能够解释,排除。 B项,指出破获的制假售假窝点只占很小的比例,则仍有大量的制假售假窝点存在,所以贩卖伪造火车票现象依然存在,能够解释,排除。 C项,指出火车票缺乏有效的防伪标识,所以伪造火车票依然存在,能够解释,排除。 D项,指出铁路运输部门仍在出售站票,但其与贩卖伪造火车票无关,无法解释题干现象,当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不可能是原因”,确定为原因解释选非题。第二步,分析题干。题干现象为:捣毁了一批制造和贩卖伪造火车票的窝点,但贩卖伪造火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假火车票依然有市场需求,所以依然有贩卖假火车票

19、的现象,可以解释;B项:该项说明捣毁窝点比例较小,还有很多制假售假窝点存在,所以依然有贩卖假火车票的现象,可以解释;C项:火车票缺乏有效的防伪标识,所以造假成本很低,且不容易识别假票,容易售卖成功从中获利,可以解释;D项:出售站票与制造假票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解释。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 公安部门对贩卖伪造火车票进行了多次突击整治,但社会上贩卖伪造火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买方市场依然存在”可能导致贩假行为屡禁不止,因为有买方就有卖方,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B项:“破获的制假窝点所占比例小”说明整治不全面存在漏网,这导致贩假现象仍有存

20、在,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C项:“火车票缺乏有效的防伪标识”使贩假者能够成功卖出假火车票并获利,从而可能导致贩假行为依然存在,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D项:“火车站出售站票”与假火车票并无直接关系,无法说明为什么贩卖伪造火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不能解释题干矛盾,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6.今天,科技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们难以脱离科技成果,退回到现代科技之前的生活状态中。但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一些科技成果常常携带着_的后果,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昭然若揭 B.不言自明 C.毋庸讳言 D.难以预测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

21、: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通过辨析成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文段末句“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中“可能”表示一种不确定性。选项中只有“难以预测”能与“可能”呼应体现科技成果带给人类生活的不确定性。“昭然若揭”多形容罪行被揭露。“不言自明”指不用表述就能知道这个动作、语句、文章的意思,浅显易懂。“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三项词义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转折词“但”之后“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可知,文段强调这种后果是一种不确定的影响,该空应体现“未知”这一含义,且与“后果”搭配。 第二步,辨

22、析选项。A项“昭然若揭”指真相明白地显露出来;B项“不言自明”强调意思浅显易懂,不需要说就已经很清楚了;C项“毋庸讳言”指无需隐讳,可以直说。这三个词均不能体现出“未知”这一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难以预测”指难以推测,与“可能”对应,又与“后果”搭配得当,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讲述科技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表示转折,之后强调科技成果可能会带来某些后果,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所填成语与“后果”搭配。D项“难以预测”指难以预先推测或测定,与“后果”搭配恰当,表示我们无法完全掌握科技发展产生的作用,包括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当选。 A项“

23、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与“后果”搭配不当,通常表述为罪恶、真相昭然若揭,排除;B项“不言自明”指不用说话就能明白,道理很浅显,无法搭配“后果”,且与文意相悖,排除;C项“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文中并无隐讳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科技风险需谨慎识别7.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为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A.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B.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不应

24、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李某的行为显然是迫于无奈,如果负刑事责任,不合情理。可排除A、B。本题难点在如果区分C、D两项。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李某为了保全个人人身安全,抢走摩托车逃走的行为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21条规定,

25、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李某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保护本人的健康权而损害了黄某的财产权,属于紧急避险,不应负刑事责任。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刑法的题。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本题中李某的职务仅是仓库保管员,没有与歹徒搏斗的义务,为了保全公司的公共利益和个人人身安全,抢走摩托车逃走的行为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故正确答案为D。8.意大利地处欧亚大

26、陆和非洲大陆板块的挤压带上,因此境内活火山较多。频繁爆发的火山给意大利人带来了丰厚的_可作为优质胶凝材料的火山灰。这种_的自然条件使古罗马人利用火山灰发明了自然混凝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收获 天造地设 B.回报 应有尽有 C.财富 举世无双 D.馈赠 得天独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侧重,结合文意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第二空备选词语存在轻重差别,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收获”“回报”侧重因付出而得到,“财富”“馈赠”则无需付出。文中的“火山灰”是大自然所赠予的,无需人们付出,排除A、B。 第二

27、空,“举世无双”指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填入程度过重,排除C。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前面“频频爆发的火山带来火山灰”可知,文段强调火山灰是自然赋予的,人类不需要付出即可获得。A项“收获”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成绩、战果;B项“回报”指报答,补偿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投资收益。二者均以“付出”为前提,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意大利地处”可知,该空应体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这一含义。C项“举世无双”指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得天独厚”指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先看第一空,“

28、播种”才能“收获”,“付出”才有“回报”,而文段并没有强调意大利人有付出,只是单纯的得到,排除A、B。 再看第二空,文段的意思是意大利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意思恰当。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与语境不符,因为境内有活火山的国家不仅仅是意大利,这种情况并不是意大利独有的。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9.量尺:厘米 A.时间:小时 B.天平:千克 C.电话:号码 D.显微镜:细胞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厘米是量尺上的刻度,量尺可以用来测量长度。量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厘米是长度单位。 A项,小时是时间单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天平是称重的工具,千克是重量单位,与题干关

29、系一致。 C项,打电话需要号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10.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熟悉经济和地理常识的相关知识。试题较基础,考生首先需要知道金砖国家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其次需要知道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泊和不丹,缅甸老挝接越南。知道这些知识此题自然不攻自破,但此类基础性试题更无技巧可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其中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俄罗斯和印度。故本题选B。11.关于存款

30、保险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款保险制度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美国 B.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C.存款保险由存款人向存款保险公司投保 D.存款保险通常只赔偿存款人因银行倒闭而遭受的部分损失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以采用常理法和排除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存款人不用向保险公司投保。因此C项表述有误。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

31、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存款保险制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的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投保人应该是银行等存款机构,而不是存款人。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A项正确,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起始于1934年美国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经过近80年的发展,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 B项正确,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并推广,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信用,有效提高公众信心,从

32、而降低挤兑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基本组成要素;C项错误,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D项正确,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保险通常只赔偿

33、存款人因银行倒闭而遭受的部分损失。这样,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关于四库全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编修于乾隆时期 B.反映了清代图书的全貌 C.在编纂过程中纪晓岚贡献突出 D.分经、史、子、集四部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熟悉清朝文学的相关知识。考生在复习我国古代文学时,需重点记忆每个朝代的代表性人物、作品及其相关知识,应在纵向(朝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某一知识点的延伸)拓展。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丛书分经、

34、史、子、集四部,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B项说法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B。13.长白山天池从成因上分类,属于: A.火山口湖 B.构造湖 C.冰川湖 D.溶蚀湖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湖泊成因分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火山口湖”“构造湖”“冰川湖”“溶蚀湖”的成因以及代表湖泊。A项正确。长白山天池是典型的火山口湖,是世界上最高最深的火山口湖。 B项错误。构造湖,地壳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坳陷盆地积水而成的湖泊。如云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 C项错误。冰川湖,是指小型山地湖泊,尤其是冰川侵蚀而成的围椅状洼地(即冰斗)中的湖泊。如新疆天池。 D项错误。溶蚀湖是由由岩

35、溶作用而形成的湖泊。如草海。 故本题选A。14.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如果它继续按照专家们的_发展下去,那么在20年后可与美国_。 A.猜测 比肩 B.预测 匹敌 C.推断 抗衡 D.预期 媲美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用“预测”或“预期”,排除A、C。媲美,指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匹敌,指对等、相当、相比。由词意可知“匹敌”与句意相符,因此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那么在20年后”可知,专家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做出推测。A项“猜测”强调依据想象做出预测,文中专家们的“推测”不是依据“想象”做出的,不符合文意,排

36、除A项。C项“推断”指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理判断;B项“预测”和D项“预期”均有推测、预估之意。三者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20年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可与美国“不相上下”,所以该空应体现“不相上下”之意。B项“匹敌”指两方对等、相当,符合文意。C项“抗衡”指不相上下的对抗,文中没有强调“对抗”,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媲美”指比美,侧重美好的程度差不多,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15.下列关于微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的频率比一般无线电波的频率低 B.含水量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没有影响 C.微波会被玻璃、塑料和瓷器等物体反射 D.微波通信容量大、质

37、量好、传输距离远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熟悉微波的物理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常考的物理常识有声音(音调、音色、响度)、光(反射、折射、散射、色散)、力等,公考中常把生活当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与古诗词结合起来考查。A项错误。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B项错误。水和食物等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所以含水量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有影响。 C项错误。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而对金属类物质,则会反射

38、微波。 D项正确。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波相关知识。 第二步,在微波长段的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MHz(0.3GHz)300GHz,这就意味着微波通信设备的通频带可以做得很宽,通讯容量比较大。微波通信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项错误,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

39、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B项错误,水分子属极性分子,介电常数较大,其介质损耗因数也很大,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C项错误,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也不会被反射。D项正确,由于微波频率很高,所以在不大的相对带宽下,其可用的频带很宽,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兆赫兹,这是低频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这意味着微波的信息容量大,所以现代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都是在微波波段内工作的。故正确答案为D。16.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互联网追新潮的盲从者,他们生怕自己惯用的虚拟身份在某个网络社区被别人抢先占据。这种场面似乎与1999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有些相似,当时的统计

40、显示,每个互联网用户平均注册了8.6个电子邮箱。可到2005年,这些邮箱只有18%还在使用,每个互联网自然人平均使用的电子邮箱仅为1.73个。同样,只有少数社区注册者将成为存活下来的网络自然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同时在多个网络社区注册是没有必要的 B.盲目追逐新潮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C.网络社区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 D.对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引出话题举例论证得出结论的结构。文段首先介绍“互联网追新潮盲从者”这个群体,接着

41、以免费电子邮箱自1999年到2005年的发展状况为例,指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其中,“天花板高度”指的就是“未来网络社区”发展的态势、规模。因为受个人“精力和时间”的限制,这一态势和规模不会无限制发展,D项符合文意。 A、B、C三项均可从文段推出,但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互联网追新潮”的现象,后用“免费电子邮箱热潮”进行类比论证,最后引出主旨句“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强调“未来网络社区的高度”有限,文段是“分总”结构。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42、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材料首先介绍了“互联网追新潮盲从者”这个群体,接着以免费电子邮箱自1999年到2005年的发展状况为例,指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其中,“天花板高度”指的就是“未来网络社区”发展的态势、规模。因为受个人“精力和时间”的限制,这一态势和规模不会无限制发展。所以引申可以得出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对于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D项正确。A、B、C项都是对材料其中一部分的理解,都是为了说明对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乐观这一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17.最新研究发现,几千万年前一支

43、长有罕见怪异特征的哺乳动物家族移居地下生活,并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ecrolestes。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类动物。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后者被认为是在Necrolestes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这便是“拉扎勒斯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Necrolestes是1亿多年前某哺乳动物的孑遗 B.一直以来人类对Necrolestes的存在均不知情 C.Necrolestes的实际生

44、活时间出人意料的长久 D.被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可能被“重新发现”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后者被认为是在Necrolestes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可知,说法正确。 B项,由“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类动物”可知,人类对Necrolestes是有一定认识的,说法错误。 C项,由“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可知,说法正确。 D项,Necr

45、olestes是某种被认为灭绝的生物的孑遗,由此可知D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D项均对应“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ecrolestes”以及“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可知,Necrolestes是至少生活在1亿年前的哺乳动物并且又被发现,A项、D项说法均符合文意。B项对应“最新研究发现”“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说明人类对Necrolestes的存在是知情的,B项“均不知

46、情”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最后一句话“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中“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类动物”一句可知,人们已经知道该生物的存在,只是认知错误。B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A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根据原文可知,Necrolestes是“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且“Necrolestes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后者被认为早在Necrolestes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可见这种“某哺乳动物”至少生活于1亿多年前,Necrolestes

47、是这种哺乳动物的孑遗;C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根据“这便是拉扎勒斯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一句可知;D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根据原文,“某哺乳动物”原本被认定已经完全灭绝,而现在发现Necrolestes是其孑遗且仍旧存活,故被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可能被重新发现。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出处】罕见史前哺乳动物地下存活4500万年18.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属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工人阶级革命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革命的性质。解答本题需要熟悉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4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A项正确。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是指由无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革命,其任务是结束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项错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中,并无“工人阶级革命”这种说法。 故本题选A。19.知识技能型人才是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他们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知识技能型人才的是: A.西式面点师 B.

49、快递业务员 C.动车组司机 D.色彩搭配师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能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定义要点: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A项,西式面点师只体现了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并未体现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符合要点。 B项,快递业务员并未体现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符合要点。 C项,动车组司机并未体现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符合要点。 D项,色彩搭配师是既

50、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的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西式面点师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不符合定义;B项:快递业务员不属于“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符合定义;C项:动车组司机要严格按照规章操作,不允许“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符合定义;D项:色彩搭配师必须运用色彩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理想中的色彩在现实

51、中完整展现,属于“新兴职业领域”,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20.全球变暖是老天爷对人类开出的罚单,便宜且容易利用的矿石燃料,是推动近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科学证明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目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人类必须为自己的排放埋单。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此事就相对简单,不管成本多大,最终都由这个国家承担。但问题是,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国情历史大不相同,这张巨额罚单究竟在各国间如何分配,就成了关于全球变暖问题谈判最核心的问题。所有的国家,他们做出的所有的减排承诺,最后都会有一张价格标签,承诺越多,价码越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减排成本份额应按各国的排放量合理分配 B.沉

52、重的减排成本有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C.遏制全球变暖需要支付巨额经济成本 D.利益是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症结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转折结构,“但”之后为文段论述的重点,归纳词部分内容。文段强调的是“但问题是”后的内容,即如何分配巨额经济成本是全球变暖问题谈判最核心的问题,即最终的核心问题还是利益。只有D项符合此意,当选。 文段并未具体讨论如何分配减排份额,排除A。B、C两项是文段部分内容,不是重点。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明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由此指出人类要为自己的排放埋单,接着以“但

53、”作转折,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巨额罚单究竟在各国间如何分配”,所有国家“做出的所有的减排承诺,最后都会有一张价格标签”,即各国的减排承诺与价格挂钩。转折之后内容是文段的主旨句,由“巨额罚单”“价格标签”可以推出,减排的根本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即利益问题,这也是作者表达的意图所在。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第一句话介绍了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且指出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接着引出了为排放买单的话题。后文“但”表转折意,提出问题所在,即重点意思,将买单问题转变为分配问题,最后将各国对减排做出的承诺与价格标签挂钩,根据文意可知,关于减排

54、谈判各国相持不下的原因就是价格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项。A项,文段中关于减排成本的分配问题并未得出结论,排除;B项是说减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21.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措施的是: A.政府规定每公顷草场放牧的牧畜数量 B.某地政府出资修缮年久失修的道路,并规定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禁止通行 C.为防止外人随意游牧,政府将草场划分给牧民个人并在边界安装围栏 D.某风景区

55、旅游区规定,每天进入景区的旅游人数不得超过1000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措施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条件、本质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环境承载力的定义要点: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生态系统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A项,是为了保护草场,防止草场退化,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排除。 B项,禁止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通行是为了保护道路,与环境承载力无关,当选。 C项,是为了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超载放养造成草场退化,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排除。 D项,是为了保护景区环境,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排除。 故本题

56、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限制牲畜数量有助于维持草场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保护环境承载力,符合定义;B项:修缮道路,未体现“生态系统”,且限制20吨车辆通行,未体现“承受有机体数量”,不符合定义;C项:划分草场给牧民并限制游牧人数,会提高牧民保护草场的责任意识,有助于维持草场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保护环境承载力,符合定义;D项:限制进入风景旅游区的游客数量,有助于维持景区植被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

57、保护环境承载力,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强调“生态系统”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B中“道路”并非“生态系统”,“20吨”不是“数量”,“车辆”也不是“有机体”,因此政府对道路的维修、限行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A中“草场”、“畜牧数量”,C中“草场”、“牧民数量”,D中“景区”、“旅游人数”均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因此A、C、D中的措施都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故正确答案为B。22.河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 整改排污点 引起环保部门高度重视 化工厂排放污水 鱼虾大面积死亡 A. B. C. D.参考

58、答案:B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事件,可以提取出“超标”“整改”“重视”“排放污水”“鱼虾死亡”等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可以明显看出事件的发展顺序,因此考虑直接进行排序。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起因是化工厂排放污水,使得河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导致鱼虾大面积死亡,才会引起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最后整改排污点。故本题选B。23.戒烟:疾病 A.酒驾:事故 B.核对:差错 C.过失:反思 D.斟酌:顾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戒烟可以减少疾病。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戒烟可以减少疾病,核对可以减少差错。故答案选。2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番”,

59、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下列关于“两个翻番”表述错误的是: A.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量化目标 B.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预计都能够实现倍增 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GDP翻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将超过2000年GDP的4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题。B项关键词“都能够实现倍增”说法绝对,可直接确定答案。考生在遇到“都”“全部”“必然”“绝对”等绝对性词汇时需提高警惕,其说法往往是错误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

60、、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十八大报告内容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B项中的“城乡居民每人收入”并不等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属于对概念的偷梁换柱。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B项表述错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B项偷换概念,“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并不等同于“城乡居民每人收入”。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