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培训课件_第1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培训课件_第2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培训课件_第3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培训课件_第4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学习目标能解释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发热、收缩压、舒张压、脉率短绌、潮式呼吸、间歇呼吸、呼吸困难等概念能举例说明身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机制能陈述脉搏血压的观察内容能分析影响呼吸变化的因素和各种异常呼吸的常见原因能叙述氧疗的标准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学习目标能解释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发热、收缩压生命体征(vital signs)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生命体征(vital signs)

2、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体温的观察与护理基本概念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的测量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体温的观察与护理基本概念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基本概念体温(body temperature/core temperature):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特点:相对稳定而又均匀且较皮肤温度高肝脏体核温度最高,温度在38左右;脑产热量较多,也接近38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5基本概念体温(body temperature/core t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通

3、常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口温 、腋温、肛温的正常值 部位 平均温度 腋窝 36.7 口腔 37 直肠 37.5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6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通常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 部位体温的产生与散失体温的形成: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其余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再转化为热能产生热量的主要因素有:食物氧化及基础代谢、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温升高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7体温的产生与散失体温的形成: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体温的生理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外周温度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

4、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前部 、后部 )散热、产热体温维持在调定点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8体温的生理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8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昼夜差异:正常人体温在24h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体温略高;老年人略低于成年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受环境影响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高0.3;排卵后体温上升肌肉活动:药物影响:压力: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9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昼夜差异:正常人体温在24h内呈周期性波动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过高及其护理体温过低及其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

5、10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过高及其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即发热(fever,pyrexia):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标准: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原因: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1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即发热(fever,py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低热 37.338.0中等热 38.139.0高热 39.141.0超高热 41 以上最高耐受温度约为40.6 41.4 ,43时很少存活;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

6、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 4h可导致休克或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2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临床过程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体温骤升/渐升。主要表现是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是皮肤潮红、灼热; 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骤退/渐退至正常水平。骤退型者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3临床过程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体温骤升

7、/渐升。主要表现是热型(fever type)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再反复发作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4热型(fever type)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热型分析不规则热稽留热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

8、理15热型分析不规则热稽留热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5热型分析间歇热驰张热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6热型分析间歇热驰张热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6体温过高的护理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定时测体温:普通病人每天测量1次;新收病人每天测量3次,发热病人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h测量一次;新收3天后或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天1次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以每日3000 ml为宜 清洁:口腔、皮肤安全:防坠床、舌咬伤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7体温过高的护理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体温过低(hypothermia)概念:低于正常体温原因:散热过多产热

9、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如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中毒,如麻醉剂、 镇静剂;重症疾病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8体温过低(hypothermia)概念:低于正常体温生命体征分期及临床过程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皮肤苍白,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9分期及临床过程轻度:3235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19体温过低的护理保暖:去除病因:加强监测生命体征: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恢复至正常且稳定,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生命

10、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0体温过低的护理保暖: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0体温的测量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体温的测量方法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1体温的测量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1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2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2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消毒:1、单独消毒:用后浸泡于消毒液,用前清水冲洗后擦干2、集体消毒:初步浸泡消毒5分钟清水冲洗后擦干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后擦干,备用检查: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3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消毒: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3脉搏的观察与护理概念: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

11、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pulse)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脉搏有测量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4脉搏的观察与护理概念: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脉搏的产生心脏窦房结的自律细胞发出兴奋冲动心脏各部心脏收缩左心室将血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内压力骤然升高动脉管壁扩张;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5脉搏的产生心脏窦房结的自律细胞发出兴奋冲动心脏各部心脏收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脉率(pulse rate) :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在安静状

12、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当脉率微弱难以测定时,应测心率。脉律(pulse rhythm):指脉搏的节律性,反映左心室的收缩情况,正常脉律是跳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脉搏的强弱: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动脉充盈度和周围血管的阻力有关,正常情况下每搏强弱相同动脉壁的情况: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6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脉率(pulse rate) :每分钟脉搏异常脉搏的观察心动过速(tachycardia):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等。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脉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心动过缓(bradycar

13、dia) 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 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7异常脉搏的观察心动过速(tachycardia): 成人脉率异常脉率分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8异常脉率分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8脉搏异常的观察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每次正常脉搏后漏一次搏动,称二联律(bigeminy),每两次正常脉搏后漏一次搏动称三联律(trigeminy)。发生机制是心脏异位起搏点过早地发生冲

14、动而引起心脏搏动提早出现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心输出量少的搏动可产生心音,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29脉搏异常的观察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异常脉搏的护理休息:给氧:备齐抗心率失常药观察病情和用药反应,指导按时服药健康教育:情绪稳定,戒烟酒,勿用力排便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0异常脉搏的护理休息: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0血压的观察与护理相关概念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1

15、血压的观察与护理相关概念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1相关概念 血压(blood pressure)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脉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或1/3收缩压2/3舒张压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2相关概念 血压(blood

16、pressure)是血管内流动的血压的形成与决定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左心室射出的血量(6080ml次)仅1/3流向外周,其余2/3暂时贮存于主动脉和大动脉内,形成较高的收缩压;心室舒张,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流动,维持一定的舒张压高度决定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循环血量、血液粘滞度、动脉壁弹性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3血压的形成与决定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血压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型、情绪:昼夜节律:清晨最低,黄昏最高体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血压,坐位血压高于卧位血压,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身体不同部位:一般右上肢高于左上肢

17、,其原因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消耗右侧血压比左 侧高1020mmHg(1.33 2.67kPa);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2.675.33kPa),和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为粗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4血压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型、情绪: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5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5血压异常的护理监测血压变化:定时、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观察病情:休息:情绪:饮食: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富含纤维、低盐、清淡健康教育:生

18、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6血压异常的护理监测血压变化:定时、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生呼吸的观察与护理概述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7呼吸的观察与护理概述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7呼吸过程外呼吸(external respiration) 也称肺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的气体 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运输(gas transport) 通过血液循环将氧由肺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运送到肺内呼吸(internal respiration):组织换气,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8呼吸过程外呼吸(e

19、xternal respiration) 外呼吸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使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换气的交换方式:分压差扩散,即气体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39外呼吸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使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生命体呼吸调节呼吸中枢:延髓和脑桥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性的部位,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其他调节机制:冷热、疼痛、血压的刺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刺激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0呼吸调节呼吸中枢:延髓和脑桥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性的部位,大脑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培训课件呼吸的化学调节当血液中PaCO2 升高,

20、H+升高,PaO2降低时,刺激化学感受器,从而作用于呼吸中枢,引起呼吸的加深加快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2呼吸的化学调节当血液中PaCO2 升高,H+升高,PaO正常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3正常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节律规异常呼吸频率异常:呼吸过速(tachypnea): 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也称气促。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 能亢进等。一般体温每升高,呼吸频率大约增加34次分呼吸过缓(bradypnea):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21、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4异常呼吸频率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4异常呼吸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Kussmauls )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浅快呼吸 :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可见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也可见于濒死的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5异常呼吸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Kussmauls )呼吸,异常呼吸节律异常:潮式呼吸:又称陈施(Cheyne-Stokes)呼吸,指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长达30s至2mi

22、n。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 膜炎、颅内压增高及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机理是由于呼吸兴奋性降低,只有当缺氧严重、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程度,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或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减弱继而暂停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6异常呼吸节律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6异常呼吸间断呼吸:又称毕奥(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产生机制同潮式呼吸,但比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更为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点头呼吸:呼吸中枢衰竭表现叹气式呼吸:临终前表现

23、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7异常呼吸间断呼吸:又称毕奥(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节律异常的呼吸潮式呼吸间停呼吸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8节律异常的呼吸潮式呼吸间停呼吸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8异常呼吸声音异常:蝉鸣样呼吸: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堵塞;鼾声呼吸:大支气管有分泌物形式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9异常呼吸声音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49异常呼吸的护理评估:休息:保证充足水分,记24小时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50异常呼吸的护理评估:生命体征的观察和临床护理50保持呼吸道通畅叩击:从外向内,从下向上震颤:体位引流:患肺处于高位,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有效咳嗽:坐位或半坐位屈膝,双手或枕头支托胸腹部深吸气后屏3秒胸腹肌收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