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_第1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_第2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_第3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_第4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前回顾: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国家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2、我国的国体是什么?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4、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及本质?5、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第二框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公民国家新型的关系主人、权力来源通过宪法法律规定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明确义务知道权利把握原则区分:权力与权利 权力: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总是与服从联系在一起。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如国家权力。二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权利:法律概念。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益和利益,即自身

2、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如公民享有的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法律依据(条件)首先是我国公民(国籍条件);必须是年满18周岁(年龄条件);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条件);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能力条件);(2)含义(3)地位:(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1)内容言论自由:依法语言表达自由出版自由:依法出版刊物自由结社自由:依法成立社团组织自由集会自由:依法聚众集会自由游行自由:依法列队游行自由示威自由:依法游行、静坐等方式示威的自由2、政治自由(宪法

3、规定)结社一条鱼终日只能在水中,它心想要是没有水的约束,那该多么自由啊!于是鱼儿就来到了岸上,可是没过多久鱼儿就因为缺氧而死亡.岸边的死鱼 (2)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3)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世界上没有离开法律的绝对自由。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统一的。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3、监督权(1)含义(2)内容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谁监督,监督谁)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要求监督权的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各项:

4、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建议权则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检举权则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1(连续3年广东学业水平题目)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B选举权与被选举权C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D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随堂练习

5、:B2我国公民具有言论、出版自由,但是公民不能利用这些自由来进行分裂祖国,侮辱他人,泄露国家机密及其他行业等秘密。这体现了( )A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利不是真正的政治自由权利B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是我国公民的主要政治自由权利C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权利D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随堂练习:C3据统计,近几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80%以上的线索来自群众举报。根据群众的举报,侦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这说明( )A我国的举报制度已非常完善B消除腐败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动群众举报C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反腐工作进行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

6、真实性的特点随堂练习:C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重要性两个保证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怎样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1.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国家领土以及割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3.捍卫国家政权,与颠覆国家政权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4.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2、遵守宪法和法律重要性普法进入课堂全国普法日:12月4日祖国的安全,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

7、是指国家政权不被颠覆和破坏,社会秩序不被破坏;对外主要是指国家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祖国的荣誉主要指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国际威望、声誉、形象不受损害。祖国的利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祖国的利益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祖国的所有儿女实现其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证。因此,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媒体对姚明回国参加奥运会的给予了高度评价“你对国家的热爱更高于你对职业和薪水的追求。” 姚明的行为体现了作为公民的他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重要性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

8、什么义务?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天一:我国在举行一些国际性比赛和国际会议时,总会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以优质的服务给海内外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大志愿者的表现凸显了我国公民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依法行使政治自由积极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A B C D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国家为方便中国旅客,写些带有中文的标牌。有一类中文提示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在旅游景点或商场等公共场所,赫然贴着中文警示:“请不要随地吐痰”等。这告诫我们( )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尊重人格和国格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要维护

9、国家安全A B C D 随堂练习:A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含义: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表现:第一、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法定义务。第二、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同票同权注意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 (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不是讲立法上的平等。即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以便有力打击犯罪。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法律赋予一切人以平等的

10、法律地位;而平均主义则是要求取消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行绝对均等。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相同,一样。反对一切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男女之间、民族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而且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控受贿、滥用职权案在北京公开宣判。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志军的行为已经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审判处刘志军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这说明( )A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B任何公

11、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立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D任何公民都要平等地承担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随堂练习:B天一:2016年1月,国务院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要求加强户口登记管理,解决国内逾千万“黑户”登记户口的问题。这一政策的出台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全民性使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真正落到实处 表明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A. B. C. D.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泄露个人信息、网络造谣行为纳入到刑法制裁范畴。这一举措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符合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奠定了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表明自由必须在

12、法律的框架之内 A. B. C. D.天一:自中国开展海外“猎狐”专项行动以来,已成功遣返数百名重要犯罪嫌疑人,打破了贪官污吏逃亡国外的美梦,“猎狐”也成为外逃腐败分子的克星,让贪污腐败分子无处可逃。我国实施“猎狐”行动表明阶级斗争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矛盾 彰显公平正义的法治工程得到进一步推进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实现A. B. C. D.天一:2015年是我国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12周年。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公民打起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贏官司。该政策 A.

13、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我国法律的实施B.体现了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C.有利于促进决策机关科学、民主决策 D.表明我国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2)如何坚持: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你认

14、为这两个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这两个观点不同。(2)观点一揭示出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确保权利的实现。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观点二是错误的。权利即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二者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在法律上是相对应的,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在生活中是完全对等的。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观点二:1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错误认识指正等同论:权利即义务;义务 即权利二者有严格界限,不能等同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 分离的权利和义务

15、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 行义务实质上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二者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 务更重要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不能放弃论: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3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 行多少义务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思维误区权利和义务的几个认识误区4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天一: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强调,公民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16、这要求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坚持A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统一原则B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D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有关部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网民的这一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D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由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

17、家权力,A错误;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依照宪法和法律予以确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B错误;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言论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公民在微博上发布信息也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C错误。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有权利,也必须履行义务,D正确。2011高考福建卷28微博类似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18、材料一:因兴建三峡工程,万州市需要移民近80万人,需要搬迁一座中等城市、5座县城及955个工矿企业,各项实物主要淹没指标占整个库区2/3左右,有相相当一部分地区需要重建家园。但面对大局,库区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1)二者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具体要求:国家:要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小结:主体:公民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19、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二、公民须履行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三、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考题再现“人肉搜索”的出现,将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不 闻声的信息搜索,转变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盯人、 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拷问,可在很短的时间内 将答案和真相公布于众。但大家对参与其中的方式 和其可能引发的后果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网民什么话都可 以说。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我国是

20、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之一。网民在网上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我国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自由是相对的,网上言论不能触犯法律法规,不能侵害他人正当利益。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一方面,公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公民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肉搜索”的行为如果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012江苏)1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1、,严禁刑讯逼供,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表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我国公民权利是不可剥夺的A. B. C. D.对点训练(2012高考山东卷)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ABCD高考真题回放【2013新课标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

22、。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 )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A. B. C. D.【解析】题干中“增加指纹信息”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社会管理和服务,但并没有扩大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因此 入选,排除;“加大对的惩罚力度”,说明任何人都必须履行遵守法律,尊重他人隐私的义务, 入选;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排除。高考真题回放2014安徽卷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

23、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说明我国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合法权利受到保障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A BC D(2015天津卷)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ABCD (2015浙江卷)31.从2014年10月1日起,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传统养老制度把城镇从业人员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做示。这说明:公民在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