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5_第1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5_第2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5_第3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5_第4页
2009-2022历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上文第段中说道,“但是它将对电力和燃气产业构成竞争。”词语“它”指代的是: A.垃圾地下处理系统 B.市场规模 C.垃圾地下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转 D.垃圾地下处理系统的市场规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它”出现在段中的尾句。根据“垃圾地下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转,将给供热产业,焚烧生产厂商的发展注入活力,还会给空调设备生产业、建筑产

2、业、管道生产业和运输产业带来有利影响,但是它将对电力和燃气产业构成竞争”可知,这里的“它”指代前文的“垃圾地下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转”。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2.红红、丹丹、阳阳,珍珍和慧慧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因工作的需要,她们出席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她们的出席情况是:(1)只有红红出席,丹丹、阳阳和珍珍才都出席:(2)红红不能出席;(3)如果丹丹不出席,阳阳也不出席:(4)如果阳阳不出席,慧慧也不出席(5)已经决定慧慧出席发布会。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推出: A.丹丹出席发布会,阳阳和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B.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和阳阳不出席发布会 C.阳阳和珍珍出

3、席发布会,丹丹不出席发布会 D.丹丹和阳阳出席发布会,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丹丹且阳阳且珍珍红红红红丹丹阳阳阳阳慧慧慧慧第三步,进行推理。由于和都为确定信息,故可以从进行推理。将代入中,否后必否前,可推知“丹丹或阳阳或珍珍”;将代入中,否后必否前,可推知“阳阳出席”,排除A、B;将“阳阳出席”代入中,否后必否前,可推知“丹丹出席”,排除C。因此,选择D选项。将“阳阳和丹丹出席”代入中,可知珍珍不出席发布会。3.某商店店庆,购物满200元可以抽奖一次,一个袋中装有编号为0到9的10个完全相同的球

4、,满足抽奖条件的顾客在袋中摸球,一共摸两次,每次摸出一个球(球放回),如果第一次摸出球的数字比第二次大,则可获奖,抽奖顾客获奖的概率是: A.15% B.25% C.45% D.8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根据公式: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摸两次球,总的情况数为1010100。而两次摸出球有三种情况,分别为:第一次摸出球的数字比第二次大,第二次摸出球的数字比第一次大,两次摸出的球的数字相同,和的情况数相同,有10种情况,又的情况数为100,则的情况数即满足条件的情况数为(10010)245,故抽奖顾客获奖概率为4510

5、045%。因此,选择C选项。4.从0,1,2,7,9五个数字中任选四个不重复的数字,组成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值是多少? A.8142 B.8356 C.8694 D.874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需要求差值为多少,构造最大数的四位数只需依次选择最大的四个数字:9,7,2,1,组成9721;构造最小的四位数选择最小的四个数字:0,1,2,7,但由于首位不能为0,因此组成的最小数是1027,则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差值为972110278694。因此,选择C选项。找到最大数和最小数后,观察选项可知尾数都不相同,直接找尾数为4的C选项即可。5.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

6、,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相类似的词句是不行的,也不能因为思索困难,就用类似的词句敷衍了事。这段话描写的作家的写作态度是: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无一字无来历 C.敬畏文字推敲琢磨 D.创作要追求真实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文中“作家的写作态度”的关键信息。文段首句通过两个“;”引导的三个并列句说明描写事物,唯有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和一个形容词。接着必要条件词“必须”之后引导出作者观点“非发现这唯一的名词、动词和

7、形容词不可”,以及根据其后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就用类似的词句敷衍了事”可知,文段的态度是追求准确,也就是使用词句要最大限度追求精准,即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文字。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敬畏文字推敲琢磨”是对作家写作态度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于杜甫,意思是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虽然反映了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但其侧重于让读者对其表达极度认可,写作水平高,但不一定是“精准”表达,不符合作者态度。B项:“无一字无来历”侧重每个文字都有其来源,可追根溯源,不符合作者态度。D项:“创作要追求真实”侧重于写作要真实,不能凸显“用词用字的认真推敲”。6

8、.8位大学生打算合资创业,在筹资阶段,有2名同学决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学每人需要再多筹资1万元;等到去注册时,又有2名同学因找到合适工作而退出,那么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万元。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原来每人筹x万元,根据每人需再多筹1万元,可列方程:8x6(x1),解得x3。总钱数为3824(万元),此时每人筹4万元。第三步,由于又有2名退出,那么现在还剩4人,则每人需筹2446(万元)。则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642(万元)。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

9、二步,8人退出2人后还剩6人,6人需多筹集的6万元正好是退出的2名同学需要交的钱,因此原来每人需筹集3万元,则总钱数为3824(万元),平摊到剩下的4人,每人需再筹6万元,比原来多筹642(万元)。因此,选择B选项。7.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丧失,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色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在保护人类文明。以下选项中,对以上段落的中心思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的文化特色丧失的速度非常惊人 B.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0、C.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意义十分重大 D.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的文化保护存在冲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先引出“文化特色丧失”这个问题,接着从城市竞争力、文化经济竞争力和人类文明的角度论述保护文化特色的意义。文段是“分总”结构,主旨句是说明文化特色对于城市的重要价值。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引出话题部分,非重点。B项:意义之一,表述片面。D项:无中生有。8.邓小平曾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可见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是同等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公平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向心力的社会,才是一个共同情感的社会,才是一个互相认同的

11、社会,才是一个能养成高尚道德的社会。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强调社会公正与公平的: A.可能性 B.必要性 C.优越性 D.特殊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援引邓小平的话来引出观点,即“可见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是同等重要”,后文对此观点进行原因解释。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主旨句为第二句,重在强调公平与公正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A项、C项和D项:文段未涉及,均属于无中生有。9.祖父现在年龄是孙子的6倍,过几年之后,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再过几年,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4倍,则孙子今年()岁。 A.10 B.11 C.12 D.1

12、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代入A选项,当孙子今年10岁时,则祖父年龄为60岁,假设过N年,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则有60N5(10N),解得N整数,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B选项,当孙子今年11岁时,则祖父年龄为66岁,假设过N年,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则有66N5(11N),解得N整数,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C选项,当孙子今年12岁时,则祖父年龄为72岁,假设过N年,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则有72N5(12N),N3,先保留;代入D选项,当孙子今年14岁时,则祖父年龄为84岁,假设过N年,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则有84N5

13、(14N),解得N整数,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依据题意祖父和孙子的年龄分别相差为5倍、4倍、3倍,根据年龄所具有的性质,两个人的年龄差不会变,则祖父和孙子的年龄差是5、4、3的公倍数,即是60的倍数,若两人的年龄差为60岁,则孙子今年年龄为60512(岁),C选项满足条件。因此,选择C选项。10.下列语句中,最通顺、恰当的一句是: A.一旦运动员从自我加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潜能便会得到惊人的释放。 B.在五十七街,那里有许多鞋店,她会站在那里很久,欣赏着各式各样的皮鞋。 C.她以为这样谈谈很有趣味,但倘若话说得太多

14、,或是过分兴奋的时候,那就让人头痛了。 D.屋里的米黄色沙发如果有知,它一定会作证,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前后主体不一致,前面论述的主体是“运动员”,后面主体是“人类”。 第二步,B项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第三步,C项成分多余,“或是过分兴奋的时候”删去“的时候”。第四步,D项“千真万确”与“事实”语义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如果”放到句首更符合用语习惯。因此,选择B选项。11.要从编号为A、B、C、D、E、F的六个侦察员中挑选若干人去破案,人员的配备要求如下:A和B中至少去一人; A、D不能一起去; A、E、F中要派两人去;B和C都去或都不去;C和D中去

15、一人; 若D不去,则E也不去。由此可见,被挑去的人是: A.A、B、C、F B.A、B、F C.B、C、E D.B、C、D、E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信息确定,优先采用排除法。“A、E、F中要派两人去”,排除C、D;“B、C都去或都不去”,排除B。因此,选择A选项。12.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和相似性_,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所受到的各种空气动力作用,与物体不动而空气以同样的速度反向吹来_相同。于是人们便在一个固定管道内制造出可_的气流,_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周围的流场,通过传感器测出它在风中所受的阻力、升力、压

16、力等参数。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征作用调节复制 B.原理效果控制模拟 C.特点结果压缩形成 D.机理感受估计仿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相对性和相似性”是运动的基本属性,是内在的,A项“特征”侧重“征”,表面的,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语境,“运动的相对性和相似性”,客观性,D项“感受”指主观的,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根据语境“同样”“相同”与表示因果关系“于是”,B项“控制”气流符合语境,C项“压缩”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四步,验证第四空。“在一个固定管道内”相对

17、“在空气中运动时”,“通过传感器”测出所受的阻力、升力、压力等参数”,模拟试验,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13.同工同酬是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下列属于同工同酬的一项是: A.40岁的老张和21岁的小李都是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每月收入一样 B.小王是超市保安,上个月其收入跟保洁一样 C.某服装厂给予女性职工的报酬低于男性职工 D.中秋节某公司员工都获得了500元的节日慰问金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

18、动报酬。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老张与小李从事相同的工作,获得相同的报酬,符合定义;B项:保安与保洁员是不同的工作,不符合“从事相同工作”,不符合定义;C项:男女报酬不同,属于同工不同酬,不符合“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不符合定义;D项:“节日慰问金”不属于劳动报酬,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14.甲乙二人协商共同投资,甲从乙处取了15000元,并以两人名义进行了25000元的投资,但由于决策失误,只收回10000元。甲由于过失在己,愿意主动承担2/3的损失。问收回的投资中,乙将分得多少钱? A.10000元 B.9000元 C.6000元 D.5000元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

19、题考查基础公式型经济利润问题,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由只收回10000元知,两人共损失250001000015000(元)。根据甲承担得,乙承担损失15000(1)5000(元),故乙将分得15000500010000(元)。因此,选择A选项。15.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 A.一样多 B.多了 C.少了 D.多少都可能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该杯子第一天的水量为100,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则第二天水量为100(110%)

20、9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则第三天的水量为90(110%)99。很明显99100,所以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水量比较起来是少了。因此,选择C选项。16.100,20,2,() A. B. C.3 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明显的倍数关系,可考虑做商,如图所示:商数列是分数数列,分子分母分开找规律,分子是为1的常数数列,分母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故所求项为。因此,选择A选项。17.南京江苏 A.石家庄河北 B.渤海中国 C.泰州江苏 D.秦岭淮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南京”是“江苏”

21、的省会,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石家庄”是“河北”的省会,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渤海”不是省会,排除;C项:“泰州”是“江苏”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泰州”不是省会,排除;D项:“秦岭”与“淮河”是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8.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目前是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为什么山水这么重要呢?因为人的本性里面有对自然亲和的一面,人本来来自于自然。本来就是动

22、物,天然地具有自然性,我们长期居住在钢筋水泥里面,就好像孩子失去了母亲,一旦回归了自然,我们就得到了心里的安慰,就好像孩子找到了母亲一样。根据以上文意,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成为人类理想居住环境的原因是: A.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B.人类依恋母亲的自然属性 C.人类依恋自然的动物属性 D.城市居民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成为人类理想居住环境”出现在首句,根据后文的“为什么”可知,下文在具体解释原因。根据“人本来来自于自然。本来就是动物,天然地具有自然性”可知,人亲近自然,向往山水园林的居住环境源于人的自然天性,人是来自自然的高级动物,长期居

23、住在钢筋水泥里面,就像是失去母亲的孩子,说明人类对自然有天生的依赖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信息。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D项:无中生有。B项:举例说明部分,说法片面。19.学习掌握 A.寻找发现 B.收集赢得 C.弥漫包围 D.积累提高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通过“学习”可能会“掌握”,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通过“寻找”可能会“发现”,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寻找”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不属于认知过程,排除;B项:“收集”与“赢得”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弥漫”与“包围”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通过“

24、积累”可能会“提高”,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积累”是一种认知过程,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0.某项工程,小王单独做需15天完成,小张单独做需10天完成。现在两人合做,但中间小王休息了5天,小张也休息了若干天,最后该工程用11天完成。则小张休息的天数是: A.6 B.2 C.3 D.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该工程的工作总量为30(15和10的最小公倍数),则小王的效率为2,小张的效率为3。第三步,设小张休息的天数为x,由题意可得2(115)3(11x)30,解得x5。因此,选择D选项。21.同时打开游冰池

25、的A、B两个进水管,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若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则B管每分钟进水()立方米。 A.6 B.7 C.8 D.9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B每分钟进水x立方米,由90分钟A比B多进水180立方米知,A每分钟比B多进水=2(立方米),则A每分钟进水为(x2)立方米。第三步,由两次加满时总水量相等,可得(xx2)90(x2)160,解得x7(立方米)。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赋值总水量为1440(90和

26、160的公倍数),则A和B每分钟共进水,A每分钟进水,故B每分钟进水1697,即答案应为7的倍数,结合选项,只有B选项满足。因此,选择B选项。2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用语文明与否直接关系沟通效果。社会交往中,粗俗、生硬的语言,让人心生反感,甚至行为抵触。日常生活中,一句不文明的语言,轻则伤和气,重则伤感情。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文明用语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B.语言反映了人们潜在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水平 C.语言和谐重在思想美 D.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工具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先通过援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提出

27、作者的观点:文明用语和沟通存在直接关系。下文通过反面论证说明不文明的用语带来人际和生活中的负面影响,进而强调文明用语的重要性。文段是“总分”结构,重点围绕“文明用语”来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B项和D项:与文段主体“文明用语”不符,偏离重点。C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论述“语言和谐”和“思想美”的关系。23.某单位原有45名职工,从下级单位调入5名党员职工后,该单位的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如果该单位又有2名职工入党,则现在的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 A.40 B.50 C.70 D.6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

28、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该单位原有党员人数为x名,依据“调入5名党员职工后,党员占总人数的比重上升6个百分点”,可列方程,解得x18。又有两名职工入党,则现在该单位的党员人数为185225(名)。第三步,现在的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255050%。因此,选择B选项。24.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

29、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过渡阶段”出现在最后一句。分析“过渡阶段”的上文语境。前文讲“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渡阶段”,可以看出,过渡阶段指前文提到的“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和C项:对应文段首句内容,没有提到“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25.一架飞机所带燃料,最多用6小时;出发时顺风,每小时飞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飞1200千米,此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小时就

30、需往回飞? A. B. C.3 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最多飞出t小时后需返回,由最多用6小时知,返回用时(6t)小时。由往返行程相等,可得1500t1200(6t),解得t(小时)。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比例法解题。第二步,根据往返行程相等,可得t顺t逆v逆v顺1200150045,(当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故最多飞出6(小时)。因此,选择A选项。26.审计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审计毕竟是滞后的,即使发现,很多损失也已造成,难以挽回。要想解决挤占挪用问题,必

31、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引入监督制约机制,其中包括财政监督、人大监督和公众监督。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强调: A.审计工作的滞后性 B.过程监督的重要性 C.人大监督的重要性 D.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指出审计有滞后性这一问题,接着给出解决对策,即引入监督制约机制,最后对监督机制进行详细解释。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对策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A项:属于问题部分的内容,非重点。B项:无中生有。C项:“人大监督”属于监督机制的一部分内容,片面。27.段落顺序调整后,下面短语适合做上文标题的是: A.垃圾处理的未来趋势 B.垃圾地下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转 C.现代社会的垃圾问题 D.垃圾处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文章第一段首先提出未来的垃圾处理将从地面转入地下并对此展开了具体的说明;第二段阐述了垃圾地下处理系统技术预计到2020年后才能实现实际运转并描述了当今国际对这项技术的研究现状;第三段阐述了该项技术带来的积极作用及问题;最后一段论述了解决垃圾地下处理系统实际运转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