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窦娥冤-课件(人教版必修四)_第1页
11-窦娥冤-课件(人教版必修四)_第2页
11-窦娥冤-课件(人教版必修四)_第3页
11-窦娥冤-课件(人教版必修四)_第4页
11-窦娥冤-课件(人教版必修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窦娥冤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了解元代戏剧家关汉卿。 3.理清窦娥冤(节选)部分的情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中 国 古 典 戏 剧 概 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 国 古 典 戏 剧 概 知识积累:元杂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是用北方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元杂剧虽盛行于元代,但

2、在金朝末年就已经产生。 (1)元杂剧的结构:一本通常由四折一楔子组成。有些剧本有一个或两个楔xi子。楔子,即填补的意思,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一折相当于现代剧中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元杂剧的音乐:杂剧的每折用同一个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都表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3、知识积累:元杂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是用北方曲调演知识积累:元杂剧(3)扮演的角色分为末、旦、净、丑等。每类又可分为正末、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4)杂剧剧本的构成:“唱词”“宾白”“科范”。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

4、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范”,简称“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知识积累:元杂剧(3)扮演的角色分为末、旦、净、丑等。每类又元人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元人四大爱情剧:元曲四大悲剧: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 作者关汉卿

5、: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我是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足见他的个性。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

6、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作者关汉卿:悲剧原型 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0米、周长150余米的孝妇冢,冢上芳草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一位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中所埋的孝妇,就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 据郯城县志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有一位年轻女子,结婚后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不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婆,人们都称她为“孝妇”。后来婆婆也多次劝她改嫁,她都婉言谢绝,因为她知道若自己改嫁,年老的婆婆生活就要失去了依靠,这样过了十几年,孝妇就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一天,她的婆婆对邻居们说:媳妇伺候我这样苦,又守着寡,等我老了以后,

7、她无依无靠怎么办,我不能再这样连累她了。这不久,婆婆为成全孝妇上吊自杀了。听说老母上吊死了,她那已出嫁的女儿便到官府告状,说孝妇逼死了母亲,县吏便将孝妇捕去,施以酷刑逼供,孝妇最后被屈打成招,当时有个当郡决曹的于公受理了这一案件,他得知孝妇敬养婆婆十几年,又经过调查断定孝妇的婆婆是自杀,于是如实禀报了。悲剧原型 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0米、周 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见,坚持判孝妇死刑。于公十分痛心,他抱着卷宗在公堂上大哭,然后辞职回家,最后太守竟然杀了孝妇。恰好东海郡在此后连续大旱了三年,新的太守上任后,于公主动向他陈述了孝妇冤案,并说大旱的原因是因为屈杀了孝妇。新太守便杀牛率众

8、到孝妇冢前祭典,并为孝妇昭雪,此时天空忽然下起大雪,此后三年这里风调雨顺。 斗转星移,东海孝妇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广,最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口头加工,变成的最流行的说法是:孝妇在临死的时候当众说:“我如果有罪,死而无冤,血当下流;如果有冤血当逆流,大旱三年。”当孝妇被行刑时,一腔白血直冲云天,流淌成河,最后在郯城西南一地方汇成一大片水洼,被称为白血汪。白血汪面积至今达十亩,紧靠汪边的村庄因此而叫白血汪,直到五十年代那里才更名为白溪汪。至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便据此故事写成了其流传千古的悲剧窦娥冤。 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见,坚持判孝妇死刑。于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

9、两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故事梗概】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不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惩治了仇人。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

10、便在窦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基础字词:字音 1.盗跖2.错勘3.前合后偃4.哥哥行5.尸骸6.刽子手7.瀽8.罪愆9.湛湛10.苌弘11.亢旱12.暑气暄 13.斫直14、古陌荒阡15.衔冤16.提防17.亲眷18.嗟怨19.甘霖20.杳无音信21.变徵22.埋怨23.羊肚汤24.孤身只影25.连累26.殡葬ZhknynhnghigujinqinzhnchngkngxunzhumqinXindjunlnYozhmndzh li bnji基础字词:字音 Zhknynhnghiguji赏读课文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共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浏览课文,概括故事情节。窦父将窦娥抵

11、债蔡婆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赖债害命张驴儿逼婚(窦娥不从)父子逼窦娥成婚(窦娥不从)张驴儿欲害死蔡婆霸占窦娥张驴儿父子救蔡婆张父误食有毒羊肚汤张驴儿告官州官不察定窦娥死罪窦娥被斩,并发下三大誓愿赏读课文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深入理解1.讨论:窦娥的一生遭遇。明确:(1)父女分离。(2)失母丧夫的打击。(3)泼皮流氓的欺压。(4)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深入理解明确:2.讨论:从窦娥的遭遇看元代生活的背景。明确:(1)放高利贷的现象。(2)流氓恶霸的横行。(3)官吏的贪赃枉法。(4)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5)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6)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2.

12、讨论:从窦娥的遭遇看元代生活的背景。明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曲词来分析人物形象。2、重点分析三桩誓愿,鉴赏课文浪漫主义的手法。3、把握课文主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曲词来分析人物形象。1 、朗读滚绣球的唱词(齐读)。提示:窦娥在杀气腾腾的气氛中披枷带锁上场了,她有冲天的怨气要倾诉,所以我们朗读的语调要高亢激越、紧张急促。1 、朗读滚绣球的唱词(齐读)。提示:窦娥在杀气腾腾的气2、说说你最喜欢 【滚绣球】中的哪句话? (注意修辞和人物性格 )示例:1、天地也 盗跖、颜渊?运用反问、借代修辞表现了她的怨恨,对天地的怀疑和质问2、为善的 又寿延。运用对偶、对比修辞表现了她对黑白不分、是

13、非颠倒的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反映了她的觉醒意识3、天地也 枉做天运用呼告修辞,直抒胸臆,表现了她对天地的否定,反映了她的反抗精神 。2、说说你最喜欢 【滚绣球】中的哪句话? (注意修辞和人物性3. 滚绣球一曲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表现了女主人公刚烈的性格,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深化了戏剧冲突.觉醒反抗的窦娥3. 滚绣球一曲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窦娥对神权4、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为什么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表现了她什么性格?明确:怕见婆婆。表现她的善良、孝顺。4、

14、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为什么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表 刻画窦娥的善良、孝顺,使她的性格更加完美,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 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为下文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善良孝顺的窦娥5、为什么要刻画窦娥这种性格? 刻画窦娥的善良、孝顺,使她的性格更加完美,使人6 、 概括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并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6 、 概括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并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血溅白练(冤深)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霜(感天)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得到上天的反应 她希望上天

15、能够惩治邪恶 亢旱三年(动地)强烈抗争的窦娥三 桩 誓 愿 血溅白练(冤深)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 1)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又能增强悲剧气氛;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 2)从观众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3)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7.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说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浪漫的手 法 现实的含义明确: 浪漫主义手法。 1)既能

16、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又能增强悲剧气8、窦娥的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8、窦娥的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9、读剧本,看戏曲,一定要注意其矛盾冲突。问:本折戏中,冲突双方是谁?能由此概括出本剧的主题吗? 从表面上看,冲突的双方是窦娥和桃杌太守、张驴儿等人。其实,从窦娥的曲词和宾白来看,受冤的不仅仅是窦娥一个人,而是整个生活在黑暗社会中的劳动人民;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贪赃枉法的也不仅仅是桃杌等人,而是整个社会的腐败吏治。 主题:通过写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 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9、读剧本,看戏曲,一定要注意其矛盾冲突。问:本折戏中,冲突 拓展延伸 明代人叶宪祖 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