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合作探究_第1页
咬文嚼字合作探究_第2页
咬文嚼字合作探究_第3页
咬文嚼字合作探究_第4页
咬文嚼字合作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咬文嚼字合作探究第1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 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 朱光潜 (1897-1986)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第2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地灵人杰安徽桐城桐城派散文家(清代)方苞刘大櫆姚鼐第3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标题探究一、“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A.形容卖弄才学。B.过分地斟酌字句

2、(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BAC第4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标题探究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第5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设情境创 检查课后练习一,每个例子说明的道理用不

3、超过10个字的话来概括。1、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的修改,说明2史记一段修改,说明 3、“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说明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说明 5、“柳面桃腰”等套语的评述,说明 说法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善用联想义,意蕴丰富套板反应,易生流弊文字不同,情感不同第6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自主学习要求:全文一共段,给各自然段标号,并分层,概括层次大意时间:5分钟提示: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7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咬 文 嚼 字第一部分(15段) 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

4、(67段) 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第三部分(8段)最后一段是总结:文学就应该咬文嚼字。 第8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自主学习思考:1.用“这”的作用和“是” 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启示? 2.作者列举改字好坏之例,用了什么方法?作用何在?3.所举例子来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学习任务:课文第一部分第一层(1、2)段学习时间:15分钟学习内容:第9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用“这”的作用和“是” 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启示?明确:“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六个“你这”。 说明:“你是个好小子。”“你有

5、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不好的原因:启示:语气坚决。感情强烈。A.思想感情不同表假定语气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第10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2.作者列举改字好坏之例,用了什么方法?作用何在?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第11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3.所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

6、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第12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自主学习学习任务:看第一部分第二层(3、4)段学习时间:(6分钟)学习内容: 4.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5.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6 .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第13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4、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5、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原文“终不能

7、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第14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自主学习学习任务:看第一部分第三层(5)段学习时间:(6分钟)学习内容: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 1、 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2.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 文嚼字?第15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推步月归寺

8、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推敲第5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 (1)、 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第16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2).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上。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第17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反馈练习泊船瓜洲 王安石 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

9、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过 到 入 满第18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反馈练习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第19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合作探究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层之间什么关系?学生讨论,(3分钟)教师明确: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情感不同。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的意境不同。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10、。第20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课后合作探究题】【亢文强原创题】借鉴朱光潜品味语言的方法,品味李煜的相见欢 (又名: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把“西楼”换成“东楼”,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提示:通过楼和院中景物,判断月的方位;根据月相,判断登楼的时间;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感情。(评分细则:根据景物判断月亮的方位5分;根据月相判断登楼的时间5分;根据时间判断情感的不同5分)附:月相变化规律: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凸面(右侧)朝西,位于西半天

11、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凸面(左侧)朝东,位于东半天空。第21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作业:学习指导54页1-4题58页1-4题第22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咬文嚼字朱光潜第二课时第23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合作探究题】【亢文强原创题】借鉴朱光潜品味语言的方法,品味李煜的相见欢 (又名: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把“西楼”换成“东楼”,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提示:通过楼和院中景物,判断月的方位;根据月

12、相,判断登楼的时间;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感情。(评分细则:根据景物判断月亮的方位5分;根据月相判断登楼的时间5分;根据时间判断情感的不同5分)课堂展示交流合作探究题抽签确定三人代表本组上讲台展示交流本组探究成果第24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评分细则1: “独上西楼”的情感10分 答:因为登西楼,看见院子里的梧桐树,说明作者面向东。同时又看见月亮,说明月亮和梧桐树在同一方向,都在东方 (3分) 。 “月如钩”且在东方,说明是下弦月,下半夜-应该是黎明之前(3分)。 深秋的黎明之前,应该是寒风刺骨,此时登楼赏月,不合常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彻夜难眠之后,登楼排解内心的

13、悲愁!(4分)依据评分细则,由全班给展示的小组打分。第25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评分细则2: “独上东楼”的情感5分 相反,如果登的是东楼,看见院子里的梧桐树,说明作者面向西。同时又看见月亮,说明月亮和梧桐树在同一方向,都在西方。 “月如钩”且在西方,说明是上弦月,上半夜-应该是傍晚七八点钟。 这个时候,登楼赏月是文人的一种雅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个时候登楼,应该是愉悦,欢快的情感 。(5分)第26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自主学习研读第二部分,讨论: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好坏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2、合情合理的

14、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诗中表达的是诗人什么样的情趣。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3.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4、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7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正面: 负面: 点石成金 陈词滥调。 2、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诗中表达的是诗人 的情趣。 这两句诗运用了 修辞?夜晚,月影朦胧,山间

15、泉水旁 品茶,赏月 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 借代 第28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问题归纳3.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答:滥用联想意义,容易产生流弊。(或: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4.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作者无创作动机。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第29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结合全文内容思考: 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第30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合作探究明确:1、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3、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第31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后,展示交流1、品味升学指导报0期宋祁木兰花中的“渐”字的妙处2、升学指导报0期 第2版“开心课堂”“课外链接”要求:小组讨论,每个人都要写出完整答案;抽签确定一人代表全组发言第32页,共34页,2022年,5月20日,4点37分,星期四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