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课件_第1页
三章-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课件_第2页
三章-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课件_第3页
三章-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课件_第4页
三章-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分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应用与分析第三章 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心理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分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区分心理诊断应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障碍或行为偏移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心理正常具备正常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异常心理指有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正常”、“异常”是讨论有无精神障碍的一对概念,“健康”和“不健康”是讨论“正常心理”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第一节 正

2、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分 【心理正常、异常问题的图示】【心理正常、异常问题的图示】临床心理学对心理活动正常与否的划分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心理不正常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抑郁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等、癔病性神经症、其他神经症(网络成瘾、电脑狂暴症、依赖性行为等等)各类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性心理障碍临床心理学对心理活动正常与否的划分心理正常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常识性的区分方法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3、;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科经常把有无“自知力”和“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正常与异常的指标);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病例:男25岁,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在病房医生集体床旁查房时,患者主动问站在其身旁的医生姓名。这位医生告诉其姓“粟”,患者听到后就说: “啊!西米西米,东西南北,东风压倒西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此时病房门口走进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其他病房的医生。患者的注意力立即被这位陌生人吸引过去,并自言自语地说

4、:“他来干什么?我熟悉这儿的情况,我能帮他忙。”患者在离开众多医生,欲转而向这位陌生人走去以前,连声说:“对不起,我得问问他有什么事。”(思维奔逸)病例:男25岁,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在病房医生集体床旁病例:男22岁,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医生问,患者答,现记录一段交谈内容如下。问:“这儿是什么地方?”答:“现在的地方不管它,就是一小部分。”问:“你来这里干什么?”答:“我来这里没法说生活困难。现在我来就算是叨语。现在就代表一句话。院长就这样。今天是下午。”问:“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答:“我早晨没有吃饭,我找原来前面那个小小的商店。”问:“你吃了没有?”答:“你想想,哪个人他不知道,点心

5、还不如火烧,米饭大部分是思想问题”(思维破裂)病例:男22岁,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医生问,患者答,现记录一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 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冲动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感暴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为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

6、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依赖性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 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神经症和正常心理的区分心理冲突的性质(常形与变形之分)与现实处境的联系;是否带有道德色彩。病程精神痛苦的程度社会功能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神经症和正常心理的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分界线 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病

7、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中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 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

8、的。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分界线 病程案例:强迫性神经症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两年前,该生一次偶然机会发现父亲手机中有一条短信,是一个女人和他“谈情说爱”的内容。当时感到很震惊和痛苦,有一种“世界末日”之感。因为自己对父亲非常崇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想到父母二人非常相爱,又觉得为受父亲欺骗的母亲感到十分痛苦。想揭穿父亲的“罪行”又没有勇气。自己是个正直、善良的孩子,内向而认真,崇拜鬼神,认为做坏事是要受到惩罚的。于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双眼注视墙上的菩萨像,不准脑子中有杂念,如果有就要重新做一遍。关灯时,必须在关灯的那一瞬间在脑中浮现出一种全家幸福的在一起的意境。如果不能,就要重新开启和关闭一下

9、电灯,有时反复做十几次。这种“睡前仪式”通常要持续半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虽然知道世上没有鬼神,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意义,很想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它,曾经有一段时间”睡前仪式”有些简化,但由于恰在这时,大妈心脏病手术失败而死。自己认为是因为“睡前仪式”简化所引起的,因此,症状加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找到一位“心理医生”,但她所进行的开导比自己的“自我开导”逊色得多。自己知道得的是“强迫症”,为此与它展开了殊死搏斗,写了九份宣言和无数条自警语句,两次刺破手指血写“克服强迫”,然而无济于事,它似乎有九条命 案例:强迫性神经症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案例:焦虑性神经症某男,45岁,已婚,外企工作,因焦虑

10、不安求助。求助者在一家外企驻某市办事处负责,已十余年。老板为美国人,常住美国,有时来本市。经营业务的内容是在本市组织货源,用集装箱海运到美国销售。前几年生意好做,自己的薪金较高,房子车子都有。妻子做中学教师,夫妻感情好,女儿正在上高中,学习优异。近1年来生意有些难做,老板似有不满之意,但是市场变化很复杂,自己虽然很努力,也不尽如人意。逐渐感到生意不会再有起色,忧心忡忡。有时担心货运船只会不会中途沉没,又担心美国老板会突发某种疾病不治身亡。有时想到虽然现在夫妻恩爱,等到将来退休白发苍苍,妻子仍然貌美年青,可能会离婚再嫁,又想到女儿考上大学后要面临工作择业和谈婚论嫁等诸多困难,自己如何能应付得了,

11、头痛、失眠、心慌、胸闷、烦躁,半夜醒来经常是一身大汗,坐立不安,吸烟量明显增加。睡不着觉就只好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既影响家人的睡眠,楼下的邻居也有意见,但自己也没有什么更好办法。服用安定有些效果,但又怕长期服用会成瘾依赖。案例:焦虑性神经症某男,45岁,已婚,外企工作,因焦虑不安求案例:恐怖性神经症某女,34岁,已婚,会计,因害怕别人在自己面前吸烟而来求助。自己的丈夫本来也吸烟,并未成为二人婚姻的障碍,但自从去年父亲因肺癌去世后,想到父亲的病可能和吸烟有关,就开始对“烟味”特别讨厌。一开始时,嗅到烟味时要咳嗽,尽量回避,逐渐发展到一嗅到烟味就要“哮喘”,呼吸困难,有时有要憋死的感觉。为此,多

12、年吸烟的丈夫戒了烟,朋友到她家来,都不能吸烟,办公室的同志谅解她,办公室也成了“无烟办公室”。最近症状加重,看到电视上有吸烟的镜头,也要犯“哮喘”,甚至看到烟盒也感到不舒服。有时感到“烟味”无处不在,因而不想上街,不想上班,很苦恼。 案例:恐怖性神经症某女,34岁,已婚,会计,因害怕别人在自己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条件刺激的性质由于现实生活、学习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反应持续的时间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反应的强度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的生

13、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仍有下降;反应是否泛化自始自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条件刺激的性质案例:一般心理问题某男,22岁,由父母陪同前来,系独生子。父母以儿子上网、不读书、有时与家长顶嘴、脾气暴躁求助。 该青年仪容及衣装服饰均正常,入座后说自己主要是情绪不好,后悔以往学习不努力,现在只是个专科生。回忆小学及初中学习都很优秀,升入高中后,不适应寄宿生活,也未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高中毕业考入一所大专。由于不是自己的理想大学,学习无动力,三年的时间忙于社会活动和谈恋爱。毕业后发现没有学到什么东

14、西,女友也因分配异地而分手。一月前,经人介绍一位正在读研究生的女友,对方愿意和自己建立恋爱关系,但考虑到自己只是个专科学历,有自卑感,十分犹豫不敢继续发展。后悔当初不努力,造成现在的被动。着急,又不知从何处下手,心烦意乱,只好上网打发日子。近半月来,上床迟迟不能入睡。家长虽然自小宠爱自己,但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感受,说不到自己心里去,因此向他们发脾气。自己开始不愿来,是因为自卑,不好意思,见到心理咨询师后,觉得也很愿意请咨询师帮助走出困境。案例:一般心理问题某男,22岁,由父母陪同前来,系独生子。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的条件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

15、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的条件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案例:严重心理问题某男,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

16、生。自述:从小喜欢绘画,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故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来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不同意,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自认为只要稍微看看就能通过,用不着花费那么多时间,为此经常与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进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而文化课也不如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很是焦急,睡眠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难)。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不听家长的意见,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肯承认。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

17、到希望渺茫,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拿起画笔,经常发呆,觉得画笔很沉重。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很差。该生的母亲证实儿子所说的内容属实。有位专家建议,让他看心理咨询师。案例:严重心理问题某男,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案例:可疑神经症 某女,50岁,初中文化水平,干部。现病史;走路时总想重复地多走几遍,接触水时怕水里有死人。既往史:1969年曾做人工流产,当时心里不太同意,手术后感到身体不适,休息近两个月,心情总是不好,总想自己可能落下了后遗症。1973年机关人员下放,求助者当时正给孩子做棉衣,为了下放的事与领导吵架,边哭边赶制孩子的衣服。衣服做好后,觉得衣服里可能有虫子或硬东西

18、,怕伤着孩子,又把衣服拆了重做。事情过去后,有几年时间比较平静,没有任何精神刺激,类似情况均未发生。1979年因为和同事闹意见,哭了一场,哭后洗脸时总觉得没洗干净,反复洗几次,后来每天洗脸都要反复洗,又过了一段时间,症状自行缓解。后来,凡遇精神不愉快的情况都有这类动作出现,持续了一段时间自行缓解。案例:可疑神经症 某女,50岁,初中文化水平,干部。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身心反应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青春期,性困扰。躯体病伴发心理行为障碍感染、肝、肝、肾、脑、内分泌疾病 。生物年龄对心理行为活动的影响青少年学习困难,行为问题,更年期综合征

19、、老年抑郁性别对心理行为的影响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问题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心理中介生理中介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应激源适应-健康不适应-疾病应激中介机制应激反应干干预干预心理生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认知评价心理反应应激源适应-健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原因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生存环境;分析个人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对应激的作用;确定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心理应激 正性、负性、程度、认知评价、频度、应付方式。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问题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有无认知能力和成长中错误观念产生;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冲突或持久偏见;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验证经验系统中的内存(老眼光)的事例;深层价值观存在问题;有否心理发育停滞。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问题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应用与分析操作步骤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心理咨询员向上级咨询师提出使用心理测验手段的申请报告,必要时应填写书面报告。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应用与分析操作步骤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