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饶志鹏《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_第1页
第十五课:饶志鹏《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_第2页
第十五课:饶志鹏《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_第3页
第十五课:饶志鹏《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_第4页
第十五课:饶志鹏《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在于育人。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信丰二中 饶志鹏5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发展(二).实施及成就(1)实施情况改造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管理体制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教育面向工农和工农

2、子弟。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二).实施及成就(1)实施情况改造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管理体制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教育面向工农和工农子弟。,(2)成果 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 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1957年2月,毛泽东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

3、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的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实施情况: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和“两种劳动制度”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三).影响 经过17年的探索和发展,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史实“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史实“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中小学和大学的招生停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

4、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史实“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中小学和大学的招生停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教育革

5、命”改革学校领导体制工人毛泽东宣传队改革教学体制“开门办学”,学制缩短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七二一工人大学”,推荐上大学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原因:“文革”结束后,教育界的拨乱反正2、表现:1977年恢复高考,“文革”后拨乱发正的重要标志制定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制度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原因:“文革”结束后,教育界的拨乱反正2、表现:1977年恢复高考,“文革”后拨乱发正的重要标志制定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原因:“文革”结束后,教育界的拨

6、乱反正2、表现:1977年恢复高考,“文革”后拨乱发正的重要标志:制定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1995年,“科教兴国” 战略的提出,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原因:“文革”结束后,教育界的拨乱反正2、表现:1977年恢复高考,“文革”后拨乱发正的重要标志:制定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1995年,“科教兴国” 战略的提出,有力推

7、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教育立法的进展1976年,文革结束,十年的浩劫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邓小平对此忧心忡忡,1977年5月的一天,还没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 你认为现今中国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 (如义务教育、高考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

8、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2)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统计阅读1957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年份19571960196519711997学校229所1289所434所328所2170所对我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发展,你有何感想?回答: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19601971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1971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教育大跃进”造成。“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教育和按教育规律办事。新闻:2006年起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课堂拓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从1993年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