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三物理(全一册) 第13章 内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1页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全一册) 第13章 内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2页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全一册) 第13章 内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3页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全一册) 第13章 内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4页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全一册) 第13章 内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中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第1节 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 内能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构成的。人们通常以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我们可以用_来观察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的分子。分子原子1010 m电子显微镜2关于物质的构成,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C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可再分D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解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的,它可以再分。【答案】D3扩散是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_的现象。如图所示,实验现象表明_体间可以发生扩散。大量事实

2、表明,温度_,扩散过程进行得越快。彼此进入对方气越高4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_和_之间。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地做_运动。液体固体不停无规则5(中考随州)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最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的体积很小【解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是因为毒品中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与分子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分子的体积等无关。【答案】C6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

3、疫情,一些公共场所加强了消毒,人们能闻到消毒液气味,这是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扩散(或分子热运动)扩散越快(或分子热运动越剧烈)8(2019宿迁)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再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得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_。汽化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9(中考安徽)运用分子

4、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从而蒸发越快。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或热运动)越剧烈10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力和_力。当两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时,分子处在平衡位置;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相互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_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的相互距离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_引力。【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某一距离时,以引力为主,即引力大于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某一距离时,以斥力为主,即斥力大于引力。【答案】引;斥;大于;大于11(2019广安)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

5、阵花香,这是_现象;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一颗更大的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扩散引力12(2019江西)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_加剧,以至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和体积。无规则运动形状13(2019绵阳)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 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14(2019兰州)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

6、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解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A正确;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B正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正确。【答案】C15(2019娄底)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

7、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解析】用胶带揭下纸上的写错的字,是人施加外力的结果,不是分子间的斥力导致的。【答案】C16(2018宜昌)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现象;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会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扩散引力17(中考株洲)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

8、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力。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大于18(中考贺州)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填“上”或“下”)方。抽掉玻璃板后,在常温下经过_(填“30 s”“1 min”或“20 min”)可以明显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解析】常温下分子的运动较慢,气体颜色变均匀需要较长的时间。【答案】下;20 min19(中考大连)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

9、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是_。装好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_。硫酸铜溶液快20(中考烟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第2节 内能第十三章 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_的动能与_的总和,叫做

10、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_。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和分子之间的_情况有关。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J)焦耳(J)热运动相互作用2内能的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体积等多种因素有关。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_(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物体的内能增加,其温度_(填“一定”或“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吸热熔化的过程,其内能_,但温度_。一定不一定增加不变3(2019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不同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

11、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解析】物体内能与温度、质量和体积等因素有关,温度相同的不同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分子动能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不能说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答案】D4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解析】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有关。【答案】D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途径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的

12、。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的区别:做功改变内能时,发生的是能量的_;而热传递改变内能时,发生的是能量的_。(后两空均填“转化”或“转移”)等效转化转移6在热传递过程中,_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_热量时,内能增加;物体_热量时,内能减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_(填“大小”或“改变”)。传递吸收放出改变7压缩气体做功、_和锻打物体做功等,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_。克服摩擦做功减小8(2019咸宁)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发烧时 B钻木时C天晴时 D煮茶时B9(2019毕节)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

13、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C10(中考沈阳)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填“增大”或“减小”)。降低减小11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X射线把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此过程液体吸收X射线的能量,内能_,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增大汽化12(中考大连)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活塞与玻璃筒的内壁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手压活塞时,越用力、越迅速地将活塞压下去,就越容易点燃玻璃筒

14、内的硝化棉。请解释其中的原因。解:用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越用力、越迅速地将活塞压下去,说明做功越快,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做功越多,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就越多,气体的温度就会越高,就越容易点燃玻璃筒内的硝化棉。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B错误;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加,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

15、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答案】A14(2019兰州)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0 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解析】发生热传递是因为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少的物体的温度可能比内能多的物体的温度高,所以内能少的物体可以把热量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A正确;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 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不为零,B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所含来修饰,C错误;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变,D错误。【答案】A15(中考广元)以下几条摘录出自小李在学习“内能”一章

16、时的学习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能够在固体中发生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解析】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进行,A正确;物体内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错误;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C正确;摩擦生热,该过程中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故属于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D正确。【答案】B16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_过程中_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

17、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_。蒸发吸收减少17下面是用气球做的两个小实验,试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甲,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变凉,这是因为气体_导致内能减小。【解析】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由题目中的“气球变凉”便可联想到气球向外喷气时变凉,是由于气体对外做功引起的。对外做功(2)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右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着绳子快速向左飞去,这说明_。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8下图是研究做功与内能的改变的一个实验装置。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把瓶口塞紧,并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塞子会从瓶口跳出来。(1)在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

18、的是()A打气的过程B打气的过程中瓶内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高度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发生的现象D(2)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的目的是什么?(3)在你认为应该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这一现象所能说明的问题是什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瓶口有水雾产生;由于气体对塞子做了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19如图所示,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将通过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_(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再留心观察可以发现,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_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热传递增

19、加压缩体积升高第3节 比热容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课时 比热容1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采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一: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_。方案二: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_。【解析】本题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热的多少,加热时间相同,则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答案】升高的多少;时间2(2019孝感)如图所示的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_(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

20、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_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答案】不同;吸收的热量;比热容;内能3比热容反映的是不同物质的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物质的比热容_(填“随”或“不随”)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发生变化,其比热容_。吸热本领不同不随一般改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桶水用去一半,剩下的水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B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比热容一定不同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

21、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也有可能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答案】D5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解析】冰吸热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由于吸收了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答案】B水吸收的热量多水放出的热量多水改变的温度少7(2018淄博)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D【解析】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8(2019怀化)湖南省

22、罗富县有一长达27 km的连续下坡山区公路,有经验的老司机在下坡前往往先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浇水,防止在下坡时因连续刹车使轮胎和刹车片过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_大的特点,汽车在连续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内能部分被轮胎上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将_(填“升高” “不变” 或“降低”)。【解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因此,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汽车在连续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部分被轮胎上的水吸收,所以水的温度将升高。【答案】比热容;升高9(2018威海)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使用水,请写出两个原因:(

23、1)_;(2)_。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水的凝固点比较高(或水在0 就开始结冰;或水在04时反常膨胀)10(中考吉林)地表温泉水降温较慢,这是因为水的_较大。人们泡温泉时身体会变热,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的缘故。比热容热传递11(2019阜新)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_(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_(填“大”或“小”)。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固液共存大不能12(2019徐州)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

24、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_;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_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象应是甲、乙两种图象中的_。【解析】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时,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由图甲可知,此时的加热时间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由图乙可知,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时间不同,故应选择图乙。【答案】相等;内;乙13(2019湘西)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情况,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质量/g温度升高10 所需时间/s温度升

25、高20 所需时间/s温度升高30 所需时间/s液体甲3096202323液体乙3064133212(1)该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这其中运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即_。(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_ 。控制变量法吸收热量的多少(3)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液体乙的比热容_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液体甲的比热容。【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的加热时间长,即甲吸热多,甲的比热容大,乙的比热容小。小于14(2019益

26、阳)用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钟表等实验器材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1)设计实验时,需要对变量进行控制,下列变量控制中错误的是_;A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B两个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C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D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解析】实验中取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和两个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目的是相同时间内让甲、乙两种液体吸热相同,A和B正确;实验中应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而并非体积相同,C错误;考虑到散热因素,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D正确。【答案】C(2)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3)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比热容大的是_(填“甲”或“乙”)。如下表所示。【

27、解析】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象如下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乙升温慢,故比热容大的是乙。【答案】乙15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的。形成海陆风的根本原因是_。图示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其中_图反映海风形成的时间是白天,_图反映陆风形成的时间是晚上。水与泥土的比热容不同乙甲第3节 比热容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1热量计算公式:Qcmt,t表示_,既可以表示温度升高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温度降低的多少。物体吸收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其中t为_,t0为_。物体放出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放_计

28、算。温度改变量末温初温cm(t0t)2(2019株洲)用一台电取暖器给有50 kg空气的房间加热。通电后取暖器的电热元件温度升高,是通过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一段时间后室温升高了5 ,则空气吸收的热量为_J。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 J/(kg)【解析】通电后取暖器的电热元件温度升高,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空气吸收的热量Qcmt1.0103 J/(kg)50 kg5 2.5105 J。【答案】做功;2.51053(2019重庆)重庆网红“木桶鱼”是在木桶里放入高温的鹅卵石,再加入调制好的鱼和汤,鹅卵石放热使汤沸腾,则质量为1 kg的鹅卵石从300

29、降到250 放出的热量是_J;用锅盖紧密盖住木桶,桶内气压升高,则汤的沸点会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鹅卵石 0.810 3 J/(kg) 【解析】Q放c鹅卵石m(t0t)0.8103 J/(kg)1 kg(300 250 )4104 J。【答案】4104;升高4在已知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和_的情况下,利用变形式_便可以求出该物质的比热容。温度改变量(或初温和末温)【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其比热容是一定的,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改变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关,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D6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 g、温度是24

30、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 ,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_J/(kg)。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答案】 0.46103;钢铁7若要求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_、_和_(填物理量符号),用到的公式为_。若要求该物体的末温,则还需要知道它的_。Qcm初温8(中考临夏)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将4 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J/(kg);初温为30 、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2.1105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答案】 4.2103;559质量为20 kg的水,吸收了6.72106 J的热量,温度升高到90 ,求水

31、的初温。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0若要求出物体的质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_、_和_(填物理量符号),用到的公式为_。tQc【答案】 2 50012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 kg,若水温平均升高0.8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J;若这些热量被相同质量的沙石吸收(c水c沙石),则沙石升高的温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8 。c水4.2103 J/(kg)【解析】湖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4.2103 J/(kg)1.0107 kg0.8 3.361010 J。

32、【答案】3.361010;大于13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_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_(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_(填“温度”或“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 ,放出了3.36107 J的热量,则该秧田中水的质量为_kg。c水4.2103 J/(kg)【答案】比热容;放出;热量;4 00014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 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实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 m2,太阳能热水器

33、内的水的质量为100 kg,水的初温为20 ,经8 750 s时间后上升到45 c水4.2103 J/(kg)。请计算:(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垂直于太阳光的1 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15(2019贵港)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23【解析】由题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温度计中的

34、液面刚好对齐20上面的第3条刻度线,则对应的温度为23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填“相同”或“不同”),_(填“水”或“煤油”)的吸热本领更强。【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知,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用的加热时间不同,因为是同样的热源,所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不同;又因为水的加热时间较长,所以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较多,说明水的吸热本领更强。【答案】不同;水(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12 min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解析】当加热时间为12 min时

35、,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Qc水mt4.2103 J/(kg)0.2 kg(30 20 )8.4103 J。8.410316如图是用电磁炉烧水时的情形。已知该电磁炉每分钟能提供9104 J的热量,壶的容积为2.5 L。求:(1)壶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大?(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解:(1)壶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 V 1.0103 kg/m32.5103 m32.5 kg。(2)在壶中装满25 的水,用这种电磁炉给水加热9 min 20 s,壶中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摄氏度?不计热量损失,当时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全章重点习题练习1(2019桂林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中分子的运动状态跟温度无关B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没有间隙B2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小明用75%的酒精给手机消毒。一会儿屋里弥漫着酒精的气味,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3(2019咸宁)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C去年今日

37、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解析】夜半钟声到客船,属于声现象;人面桃花相映红,属于光现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涉及参照物的知识。【答案】A4(2019自贡)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这是_现象。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_(填“高压”或“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 就沸腾。【解析】降低气压,水的沸点降低。扩散低压5(2019成都)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 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 的水,其内能不变

38、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解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冰熔化成水要吸热,内能增加;用力搓手,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内能。【答案】B6(2019烟台)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解析】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A、D错误;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B错误;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其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C正确。【答案】C7如图甲所示,重为G的瓶塞紧塞在竖直的

39、瓶口,用打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瓶内气体的内能_(填“增大”或“减小”);在图乙中画出开始打气到瓶塞即将跳起(进气量为a mL)的过程中,瓶塞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进气量的关系图象。【解析】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出现白雾;向瓶内打气前,瓶塞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瓶塞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的摩擦力等于瓶塞的重力;当向瓶内打气时,瓶塞受到瓶内气体向上的压力,此时向上的压力与摩擦力之和等于重力,所以摩擦力逐渐减小,当瓶内向上的压力等于瓶塞重力时,瓶塞受到的摩

40、擦力为0,再向瓶内打气,瓶内向上的压力大于瓶塞的重力时,瓶塞受到向下的摩擦力与瓶塞的重力之和等于向上的压力,随着瓶内气压的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直到瓶塞被弹起;所以在此过程中,瓶塞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答案】液化;减小;如图所示。8(中考株洲)如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解析】当陆地温度较高时,地面上方空气温度高,而热空气上升,这样海面空气流向陆地从而形成海风

41、。【答案】A9(2019宁夏)银川北塔湖公园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小红在湖边散步时闻到了阵阵花香,这是_现象;同时小红感觉湖边比周边更凉爽,她想到的原因有:水的比热容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沙石的比热容和水要_(填物态变化)吸热等。扩散大于汽化10“东坡米线”是黄州特色小吃。制作的第一步是熬汤:在锅中放入水和鸡,用大火将水煮至沸腾,然后转用小火烹煮。不断对沸腾的汤加热,汤的温度将_。再将以下食料一起上桌: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后再加入米线,碗中油层的作用是_(填“加快”或“减缓”)水的蒸发散热,使汤的温度不易降低。现有

42、以下资料:汤的质量为1.4 kg,初温为97 ,比热容为4.2103 J/(kg);肉的初温为22 ,比热容为3.5103 J/(kg)。基于健康缘故,肉必须最少加热到82 ,在汤中最多可以放入_kg肉。(不计热量损失)【解析】液体沸腾后,虽然继续加热,但液体温度保持不变。碗中油由于其密度比水小且不易蒸发,漂浮在水的表面上,阻碍了水的蒸发吸热,使汤的温度不易降低。把肉放进汤里,肉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汤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根据热平衡方程Q吸Q放得: c肉m肉tc汤m汤t,即:3.5103 J/(kg)m肉(82 22 )4.2103 J/(kg)1.4 kg(97 82 ),解得m肉0.42

43、 kg 。【答案】保持不变;减缓;0.4211在冬天为了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4.2106 J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80 ,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 ,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80 的水?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2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是,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 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 g。已

44、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 s,弓长为s0.25 m,人拉弓的力为16 N,木头的比热容c2103 J/(kg),室温为20 ,问:(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解:(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2Fs216 N0.25 m8 J。(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 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摄氏度?(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13(2018广州)如图甲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

45、如图甲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解析】图甲中,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58 ;【答案】58(2)甲液体第30 s的内能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5 s的内能。【解析】甲液体一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在第30 s的内能小于第35 s的内能;小于(3)小明根据图乙中,0至30 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解析】小明的说法正确,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公式Qcmt,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相同,升高的温度t相同,m甲c乙。【答案】正确;根据公式Qcmt,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相同,升高的温度t相

46、同,m甲c乙14(2019山西)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小明选择钟表、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还有用塑料、纸、泡沫制成相同的带盖子的杯子,探究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步骤1:在塑料杯盖上扎个小洞,向杯中倒入半杯冷水。步骤2:将杯盖盖好,在盖子的小洞中插一支温度计,将塑料杯放入烧杯中,再在烧杯中加入热水至塑料杯盖下方约1 cm。观察并记录水温上升5 所用的时间。步骤3:选择另外两个杯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1)实验装置中,杯子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墙壁,_可以代表外界大气,实验通过_反映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热水杯中冷水的温度上升5 所用的时间【解析】根据类比法,实验装置中,杯子可以代表建筑物的

47、墙壁,热水可以代表外界大气,实验通过杯中冷水的温度上升5 所用的时间反映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示例)如表所示。(3)分析实验方案,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至少两条)应控制冷水的初温相同;倒入杯中冷水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与容器底和壁接触专题训练 内能知识的应用类型1(2019安徽)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B2

48、(2019怀化)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3(2019日照)下列名句或短语,从物理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凝固过程吸热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沸腾过程温度不变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D4如图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C5(2019黄石)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白雾是水蒸气 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解析】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白雾”, 白雾是小水珠。【答案】B6(2019凉山)南极洲的冰川_(填“具有”或“不具有”)内能,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具有做功7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下面四种利用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