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试油知识及试油工艺_第1页
井下试油知识及试油工艺_第2页
井下试油知识及试油工艺_第3页
井下试油知识及试油工艺_第4页
井下试油知识及试油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井下试油知识及试油工艺第一页,共67页。井 下 试 油 知 识一、试油工作的目的与任务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二页,共67页。 1.试油在勘探、开发进程中的地位 试油是找油工作预想的验证,是油井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 勘探圈定含油范围,提交储量,其重要依据之一是试油产量,产液性质和地层能量。 开发的产能建设是依据试油成果编制开发方案,确定采油设施,同时在开发过程中提供增产工艺技术。 为研究部门提供油藏评价与远景预测实际资料。一、试油工作的目的与任务第三页,共67页。 2.任务之一:搞清地层产能提交在某种工作制度下地层产量,为下一步评价油气藏及开发油气藏提供依据。

2、 3.任务之二:落实流体性质油气水分析及高压物性分析。 4.任务之三:落实地层压力、温度、储层物性、污染状况。一、试油工作的目的与任务第四页,共67页。 明确任务根据试油方案要求,编写施工设计。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五页,共67页。1、打开油层前的准备工作 1)通井 通井的目的一是清除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如钢渣、毛刺、固井残留的水泥等;二是检查套管通径及变形、破损情况;三是检查固井后形成的人工井底是否符合试油要求;四是调整井内的压井液,使之符合射孔要求。根据套管通径选用API标准通井规通至人工井底。对于裸眼、筛管完成的井,通至套管鞋以上1015m,然后用油管通至井底。 二、试油

3、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六页,共67页。2)洗井 洗井目的是为了井筒干净,清除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或稠油、蜡质物质,以便于下步施工;同时调整井内压井液使之符合射孔的要求,防止在地层打开后,污水进入油层造成地层污染。 洗井液用量不少于2倍的井筒容积,洗井速率不小于0.5m/s,洗井期间不能停泵。将井内泥浆、污物及泥砂冲洗干净,达到进出口水质一致。机械杂质含量小于0.2% 。 对于裸眼、筛管完成的井,在洗井过程中发现较大漏失量,应立即停泵,另行研究措施。 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七页,共67页。 对低压井,应加入一定比例的地层保护液,洗井后,实探人工井底,当人工井底未达到深度要求时,应

4、查明原因。 洗井时应记录:时间、方式、深度、泵压、排量、洗井液性能,漏失量,油气显示和井底深度。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八页,共67页。3)冲砂对于因井下有沉砂未达到人工井底或未达到要求深度的井,应进行冲砂。 冲砂时应记录:时间、方式、深度、冲砂液性能、泵压、排量、漏失量、冲砂进尺、冲出砂量、油气显示和井底深度。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九页,共67页。4)试压 井筒试压目的一是检验固井质量;二是检查套管密封情况;三是检查升高短节、井口和环型铁板的密封情况。根据井身条件可进行增压试压或负压试压。采用清水增压试压,按目前试油规程,试压合格标准如下表。 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

5、第十页,共67页。套管清水试压标准表套管外径mm压力MPa观察时间min允许压降MPa12715300.2139.715300.2177.812300.2244.510300.2套管外径mm压力MPa观察时间min允许压降MPa244.5及以下20300.5以上尺寸10300.5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一页,共67页。 射孔前的压井液准备原则是压而不死,活而不喷。 射孔的目的是沟通地层和井筒,产生流体流通通道。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二页,共67页。2、打开油层(套管完成井) (1)原则既要保护套管不变形,又要有利油流的流出。 (2)选择合适的枪型弹型和孔密。 (3)选择合

6、适的射孔方式 A: 电缆射孔:适用于压力系数小于或等于1,油层物性差的地层,压井液可以常压或负压。 B:无电缆射孔适用于压力系数大于1或高产油气井。 (4)射孔质量要求: A:保证校深射孔。B:保证层发射率在80%以上,否则补孔。 (5)射孔及射孔后的防污染问题。 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三页,共67页。3、诱导油、气流 1)原则 在地层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及时逐步消除非地层流体的干扰,逐步建立稳定工作制度。包括排出压井液,泥浆滤液,施工液等,使地层产液能稳定流出。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四页,共67页。 2)主要方法 A.降低压井液密度诱喷:用低密度压井液替出高密度压井液

7、。如清水替CaCl2或泥浆液;用混气水替水。 B.降低压井液高度诱喷:用提捞或抽汲方式降低压井液高度,以减少回压,适用于低压、常压地层;用吸液法(地层测试);用气举法适用于抽汲有困难,无天然气的地层。 C.利用地层能量控制诱喷法:选择合适的节流装置(如油嘴、针型阀)控制放喷,既要保护油层,又要排出压井液,适用于压力系数高的油气层或气层。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五页,共67页。 3)排液合格的标准A排出液的数量标准:尽量排完井筒容积及入地层液。入地层液包括漏失液、酸化液、压裂液等; B排出液的液性标准:必须接近地层产液性质。即使低产层也必须定性,说明产出液性质,如水的性质; C基本达到

8、合理的、稳定的工作制度:如抽汲要定深、定时、定次。放喷要选出合理的油嘴等。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六页,共67页。4、求取结论数据(即求产) 1)产量资料 A.油产量:必须考虑扣气泡,扣含水。当为低产油时(即环空未置换满油时),特别是大套管,必须进行环空油的分配。 B.水产量:要正确扣出井容、入地层液量,如施工中有漏失也应扣出漏失量。 C.天然气产量:在液气分离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测气计量。测气流量计要符合标准。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七页,共67页。 2)流体性质资料 油、气、水样在试油求产过程中一般分班采样,但两个样品之间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取样器具清洁,样品新鲜,有代表性

9、。一般要求探井每层取油、气、水样品各3个;生产井每层取油、气、水样品各1个。新井取油、水样品,无论提捞、抽汲或自喷井,都不能在量油池、土油池中捞取,必须从井口出油管线、放喷管线直接收集样品。 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八页,共67页。 (1)原油取样方法 试油井需将井内压井液及混合油排完后,在井口管线出口处或取样口处用取样筒取样。在取样口取样时,先放掉死油。取样筒必须清洁、无水、无油污和泥砂。 取样数量:简易分析为500ml,半分析为1000ml,全分析1500ml以上。 取样完毕,盖紧取样筒,贴好标签,标签上写明: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取样井号、井段、层位、取样日期、取样单位、取样人。

10、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十九页,共67页。 (2)地层水取样方法 为了确定地层水水性、总矿化度及各种离子含量,一般要在水性质稳定后在井口管线出口处取样,取样瓶需保持干燥和清洁,宜用棕色玻璃瓶,不能用金属容器取样。 取样数量:每次取样不少于300ml。 取样完毕,盖紧取样瓶盖,贴好标签,标签上写明: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取样井号、井段、层位、取样日期、取样单位、取样人。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二十页,共67页。 (3)天然气取样方法 待产量基本稳定后,用排水取气法取样。将取样瓶装满清水,倒置于取样水桶中(瓶中不得有气泡),连接好取样胶管,使天燃气放空12分钟后,将胶管插入水桶中,稍

11、排空气后,再插入取样瓶中,待瓶中余四分之一的水时,塞好瓶塞,从水中取出倒置存放。取样后应及时送样分析。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二十一页,共67页。 (1)取样数量:每次取样不少于300ml。 (2)取样完毕,倒置取样瓶,瓶内下部存水起隔离外部空气作用。 (3)贴好标签,标签上写明: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取样井号、井段、层位、取样日期、取样单位、取样人。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二十二页,共67页。 (3)温度、压力、PVT取样资料 压力梯度、流压、静压、温度、高压物性分析。 (4)地层参数资料 地层渗透率、表皮系数、探测范围。5、资料整理、上交、存档 (1)编写施工地质总结,除按格

12、式填写有关数据外,还应分析施工彻底性。提出结论意见,下步工作意见。 (2)整理原始资料装订成册,上交有关部门存档。二、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技术要求第二十三页,共67页。1、地层测试常用工具类型及常见测试类型 1)地层测试常用工具类型 MFE多流测试器:即我们最常用的一般测试工具(常用在陆地较低较高的产层)。 全通径测试器:即我们所用的APR测试工具(常用在海上较高的产层,有时也用在陆地的高产层或易出砂的地层)。 2)地层测试常见的测试类型 一般为裸眼井测试和套管井测试,套管井测试主要有常规测试;跨隔测试;传输射孔联作测试等。 3)MFE多流测试器 多流测试器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换位机构、延时机构

13、和取样机构。 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二十四页,共67页。 4)不同开关井的测试目的 在目前的地层测试过程中,按照不同的试油要求选择开关井方式。 (1)一开一关:一般用的较少,针对比较松散地层(防止地层出砂)。 (2)二开二关:对于大多数地层均采用二开二关井测试,一开的目的主要是排除井壁污染、井底污染物、取得地层压力,二开的目的是取得地层产量,二关目的求取地层参数。 (3)三开放喷:对取得了二开二关资料后为取得稳定产量再次放喷。 (4)三开抽汲:目的是针对中低产层(在二开过程中地层产出量较少)。由于二开测试时间短,地层产出量较少,液性、产量不具代表性,因此采用三开抽汲的方法求取地层的真实产

14、量和液性。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二十五页,共67页。常规测试工具(常规测试和跨隔测试)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二十六页,共67页。2、地层测试典型卡片和展开曲线分析1)现场原始卡片分析自喷井测试卡片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二十七页,共67页。两开两关测试卡片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二十八页,共67页。两开两关加三开抽汲测试卡片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二十九页,共67页。跨隔测试卡片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页,共67页。多次开井打不开测试卡片(失败)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一页,共67页。初关井重复动作测试卡片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二页,共67页。

15、时钟停走测试卡片(失败)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三页,共67页。工具内有砂造成多次关井关不住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四页,共67页。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五页,共67页。封隔器失封(失败)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六页,共67页。管柱漏失测试卡片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七页,共67页。2)实测压力历史曲线分析 实测压力历史曲线就是把现场实测卡片曲线展开了,也叫压力展开曲线。该曲线是经过室内读卡整理或电子压力计数据回放后的曲线,展开目的是分析起来方便、直观。 从该曲线中可直观粗略的看出地层的渗透性好坏、地层压力的高低、压力衰竭、产量的大小、地层污染状况等。

16、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八页,共67页。地层有污染和高压低渗透型展开图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三十九页,共67页。低压低渗透型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四十页,共67页。能量衰竭型展开曲线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四十一页,共67页。 3、地层测试过程中产量确定 在地层测试资料中产量的确定非常重要,产量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回收量折算产量和流压折算产量。在测试报告中一般都有两种方法折算的产量,测试过程中如果管柱没有漏失或产量较高用回收量折算产量比较准确,测试过程中如果管柱有漏失则流压折算产量比较准确。 1440V回收量 1)回收量折算产量 q = - tp 2)流压折算产量 1

17、46.838Vm (Pwf终 - Pwf始) q = - tp其中:回收比重; Vm每米油管容积; tp开井时间三、地层测试在试油中的应用第四十二页,共67页。一、“TCP+JET”工艺技术二、“TCP+MFE+JET”工艺技术三、跨隔“TCP+MFE+JET”工艺技术四、“TCP+STV+JET”工艺技术五、压裂排液一体化工艺技术六、射孔压裂排液一体化工艺技术井 下 试 油 工 艺第四十三页,共67页。 主要完成射孔和排液工序。 管柱结构:自上而下 控制头+油管(或钻杆)+校深短节+油管4根+水力泵+球座+通径压力计托筒(内置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卡瓦式封隔器+筛管+减震器+油管4-6根+点火

18、头+射孔枪。油层射孔排液第一节、“TCP+JET” 联作试油工艺筛管减震器人工井底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点火头通径压力计封隔器枪身球座油管传输射孔TCP (Tubing Conveyed Perforation)水力喷射泵 JET一、“TCP+JET” 联作试油工艺第四十四页,共67页。联作施工程序投泵芯水力泵排液 井筒准备求产射孔结束洗压井起出联作管柱自喷求产 测液面、投球洗井关井测压力恢复 喷不喷测井校深后,座封调整管柱并完成射孔枪,座好采油树,投棒(或打压)点火射孔。 通井、刮削将联作管柱下至预定位置工具入井 排液 一、“TCP+JET” 联作试油工艺第四十五页,共67页。 管柱功能及特

19、点 本套管柱结构简单,成本低,射孔方式可以设计为投棒方式也可以是环空加压方式。 射孔后可以利用这套管柱进行酸化或酸压施工,然后立即进行排液,即这套管柱可以实现“射孔-酸化-排液-测压”等作业。但不能准确求取地层渗透率、堵塞比等较详细的地层参数。另外,若想负压射孔,则必须在下枪前先负压。油 层筛管减震器人工井底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点火头通径压力计封隔器枪身球座一、“TCP+JET” 联作试油工艺第四十六页,共67页。油 层人工井底测试器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点火头压力计封隔器枪身传压孔球座管柱结构 油管挂(或控制头)+油管(或钻杆)+校深短节+油管3-4根+外滑套水力泵

20、(+托砂皮碗)+油管1根+挡球短节+球座(带球)+油管1根+监测压力计托筒+ MFE+锁紧接头+(钻铤)+压力计托筒+安全接头+传压接头+ P-T封隔器+连通孔+纵向减震器2+径向减震器+73mm油管4根+点火头+射孔枪。射孔测试排液多流测试器 MFE(Multi-Flow Equipment)可更换为全通径测试工具 APR二、“TCP+MFE+JET”三联作试油工艺第四十七页,共67页。开井投泵芯,水力泵排液求产测试求产射孔结束测试 洗压井起出联作管柱自喷求产 进行开关井操作,若不喷在终关井期间打开滑套洗井落实液性 喷不喷测井校深后调整管柱并坐封封隔器,使射孔枪对准目的层,环空加压射孔。井筒

21、准备好后,装好防喷器,将联作工具按设计的管串顺序下井预定位置 工具入井 水力泵排 TCP +MFE +JET施工程序二、“TCP+MFE+JET”三联作试油工艺第四十八页,共67页。油 层人工井底测试器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点火头压力计封隔器枪身传压孔球座工艺特点 这套工艺技术集大孔径、深穿透负压射孔技术、地层测试技术和水力泵深排强排技术的优点为一体。即具有“射孔、测试和水力泵排液”三种功能试油(测试)管柱,同时可以利用这套管柱进行挤柴油或原油降粘剂等简单的解堵措施。二、“TCP+MFE+JET”三联作试油工艺第四十九页,共67页。油 层人工井底测试器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

22、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点火头压力计封隔器枪身传压孔球座工艺特点 球座的设计解决了排液期间中途停泵和泵排结束时,井筒液向油层倒灌问题及井下大量取样问题。这套工艺适用于低压层或稠油层等非自喷井的测试,尤其对曾在钻井、固井等施工过程中遭受漏失、污染,需要解堵措施或大量返排的油井。 缺点是MFE不是通径的,测试期间容易被堵塞,造成测试失败。同时这套管柱不能进行酸化等大型解堵措施。另外不能从油管下入压力计等试井工具至测试器以下作业。 二、“TCP+MFE+JET”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页,共67页。 工艺分为跨隔上返和跨隔下返两种情况。A 跨隔上返工艺 跨隔上返三联作工艺技术就是一口井在试完一层油后

23、上返试第二层时,无需封闭已试层,而是直接利用测试管串中的封隔器暂时封闭己试层,进行上部油层的射孔、测试及排液等工序的联作工艺技术。多流测试器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加压点火头压力计剪销式封隔器枪身P-T封隔器传压孔底监测压力计泄压装置球座人工井底已试层测试层射孔封隔测试排液三、跨隔“TCP+MFE+JET”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一页,共67页。 B、跨隔下返工艺 当试油方案要求下返试油时,利用两级封隔器将己测试层隔开,单独对底部目的层进行射孔、测试及排液的工艺技术。 这套工艺管柱中我们采用液压延时点火头,利用已测试层的压力,完成自动加压射孔。解决了跨隔下返试油测试技术的点火

24、问题。 人工井底多流测试器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延时点火头压力计剪销式封隔器枪身P-T封隔器传压孔监测压力计泄压装置球座已试层测试层射孔测试排液封隔三、跨隔“TCP+MFE+JET”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二页,共67页。 1) 完全有 “TCP+MFE+JET”三联作试油测试工艺的优点. 2)能够实现“封层、射孔、测试及排液”四种功能一体化联作施工。 3)适用于稠油层或低压非自喷井的试油测试。多流测试器筛管接头减震器人工井底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延时点火头压力计剪销式封隔器枪身P-T封隔器传压孔监测压力计泄压装置球座已试层测试层跨隔三联作工艺的优点:三、跨隔“T

25、CP+MFE+JET”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三页,共67页。 “TCP+MFE+JET”三联作试油测试管柱在5 1/2及以下套管中以及在大斜度井中很难实现“射孔、测试、酸化和排液”一体化施工且施工规模非常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利用选择测试阀代替多流测试器,设计了“TCP+STV+JET”可酸化三联作试油工艺(简称四联作),完全实现了“射孔、测试、酸化(酸压)及排液”一体化联作施工。排液测试油 层选择测试阀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点火头压力计封隔器枪身传压孔球座人工井底射孔四、“TCP+STV+JET”可酸化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四页,共67页。投球投泵芯,水力泵排液求产并测

26、压酸化(压)射孔结束测试 洗压井起出联作管柱自喷求产 进行环空打压开关井操作测试,获取地层自然产能及参数。 喷不喷测井校深、调整管柱并坐封,座井口,连接好地面流程,点火射孔。井筒准备好(在油层部位替入射孔液)后,将联作管串下至预定位置 工具入井 排液测压 测试求产酸化(酸压)施工泵排求产 先打开测试阀再打开滑套,水力泵排液求产TCP +STV +JET施工工艺四、“TCP+STV+JET”可酸化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五页,共67页。“TCP+STV+JET” 工艺管柱特点选择测试阀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点火头压力计封隔器枪身传压孔球座人工井底油 层 MFE与STV相比具有

27、非通径和大斜度井中操作困难等缺点,而“TCP+STV+JET”工艺则完全弥补了以上缺点,实现了四种功能一体化联作施工。 选择测试阀与常规APR测试阀相比,除了具有相同功能的通径测试开关阀外,在开井时不需在环空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样开井更加稳定。同时这种测试阀能够与水力泵配合使用。四、“TCP+STV+JET”可酸化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六页,共67页。A、加压点火管柱特点 可以在井斜40-65的大斜度井中进行测试,缺点是传压孔以下工具不是通径的,所以虽然能够进行酸化施工但会对大排量酸压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若从地面下入直读压力计等试井仪器,则只能下至传压孔以上。 “TCP+STV+JET” 管柱特

28、点选择测试阀筛管接头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监测压力计点火头压力计封隔器枪身传压孔球座油 层人工井底油 层 分加压点火和投棒点火两种工艺管柱:四、“TCP+STV+JET”可酸化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七页,共67页。 B、投棒点火管柱特点 整套管柱中所有工具都是通径的,可以进行大排量酸压施工。可以从地面下入直读压力计等试井仪器到点火头位置。缺点是只能在井底井斜小于45的井中测试。 两套管柱均可以采用73mm油管,也可以采用89mm油管或钻杆;尤其是当地层需要酸压时一般采用89mm油管。 选择测试阀筛管减震器托砂皮碗定位短节水力泵通径监测压力计投棒点火头通径压力计封隔器枪身球座油 层人工井底

29、“TCP+STV+JET”试油管柱特点四、“TCP+STV+JET”可酸化三联作试油工艺第五十八页,共67页。1)管柱结构如图所示: 如压裂层为深层高温井,则本套管柱需加伸缩接头。 2)工艺特点: 对水力泵进行了改进成为内滑套,水力泵筒在施工时能够承受高压。所以工艺能保护套管不承受高压,适用于上部有已射层或套管需要保护的压裂层。油 层人工井底托砂皮碗内滑套水力泵喇叭口封隔器球座水力锚五、压裂排液一体化工艺技术第五十九页,共67页。 3)施工工艺程序: 管柱下至设计位置,封隔器座封,从油管打压对封隔器试密封性,以套管不返液为密封;压裂施工时套管可以适当打一定的平衡压力,以保护封隔器。压裂后放喷从油管生产,若不喷则反打压打开水力泵滑套,投球洗井,投泵芯排液。油 层人工井底托砂皮碗内滑套水力泵喇叭口封隔器球座水力锚五、压裂排液一体化工艺技术第六十页,共67页。管柱结构如图:在压裂排液联作工艺基础上,配套形成了可压裂“TCP+JET”试油措施一体化联作工艺技术,实现了“射孔、测液面求产、压裂和水力泵排液求产”一体化施工。油 层减震器人工井底托砂皮碗定位短节内滑套水力泵点火头可投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