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完整版_第1页
第一课完整版_第2页
第一课完整版_第3页
第一课完整版_第4页
第一课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 在班级、学校里,我们感到温暖、快乐,我们在这里获得知识、发展才能、培养特长、陶冶情操。如果说我是一滴水,那“我们”就是大海,我与“我们”不能分离。我们都是集体的主人,为了集体的荣誉和美好的明天,我们团结在一起,承担起共同的责任。第一课 大家之“家”第二课 我与我们第三课 承担责任 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学会与他人竞争与合作,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学生承担在班级和学校中的责任。第一课 大家之“家”一、我爱我家【讨论】什么是家?欢迎回家:学校有钱无钱回家过年 【讨论】“回家”, 体现一种什么样心情?在假期里,同学们有

2、没有想念老师和同学呢?说一说你的感想。体验开学了,回到学校的心情怎样?对学校、班级的感情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思考题:1.什么是归属感?什么是对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归属感?2.什么是大家之“家”?为什么我爱我“家”?3.为什么说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或者学校对我们成长的作用有哪些? P5-6 P3:归属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学校、班级),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重视、尊重、关心、照顾),获得帮助和关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 归属感1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

3、种感受; 2是弗洛姆( E F r o m m) 理论中的术语, 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 9 4 3 年提出“ 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 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自我实现” 。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缺乏归属感易患抑郁症 ! 马斯洛在 1 9 4 3 年提出“ 需要层次理论” P4:一起学习,分享收获的喜悦; 共同生活,相互鼓励,共享成功的快乐。 热爱我们共同的“家”

4、。“家”的感觉 (1)有温馨,有快乐,有关爱,也有矛盾和烦恼。 (2)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分享收获的喜悦。 (3) 我们共同生活,相互鼓励,共享成功的快乐。我爱我“家”归属感测试 下面10个问题,请你根据当前情况,对问题做出回答,并评分,然后计算分数:(计分法:是,3分;不好说,1分;不是;-1分)1、我愿意在工作中承担重大责任2、我在意班级的发展3、我愿意为现在的工作施展自己的才干4、我愿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5、我愿意在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6、我能够掌握在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分寸7、现在的班级给我有一定的安全感8、我愿意承担班级赋予我的职责9、我在工作中能找到很多乐趣10、我会把自己的

5、发展和班级的发展结合起来归属感测试如果你的分数 16 分,说明你目前有比较强的班级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 10 , 16 分,说明你目前有一定的班级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 10 分,说明你目前的班级归属感比较弱。如果你的分数16分,您目前的归属感处于上佳状态。您目前有比较强的归属感,对自己在班级中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您愿意在班级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为班级承担重大责任,您更加在意一个班级的发展,并愿意为班级施展自己的才干。如果你的分数10, 16 分,您目前的归属感处于一般状态。您目前有一定的班级归属感,和大多数人相似,您会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对在班级中的发展有一定的期望;您愿意

6、在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您相对能够掌握分寸,保持在班级中的适合地位;您对目前的班级有一定的安全感,愿意通过班级实现自己的想法,愿意承担班级赋予您的责任,多数情况下,会把自己的发展和班级的发展结合起来 。如果你的分数10分,您目前的归属感处于不佳状态。您的归属感较弱,您有些被动合作的感觉,可能您找不到在班级中的位置,可能您不愿意为班级承担责任,也可能您在班级中缺乏安全感;您通常不愿或者无法承担重大责任;因而通常被迫遵从权威,更加强调被动服从。讨 论如何提高 “归属感”? 参与班级活动、主动为班级奉献等 校园生活写真描述一下上学期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和事,表达

7、自己的感受,与同学分享。四人一组寻找校园生活的乐趣,分享同伴的快乐,分析快乐的源泉。(1)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2)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3)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为什么说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 ?二、班级和学校:成长的园地问题:为什么说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题型:简答题、选择题 . 【考点分析】(1)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自己在学校学习和在家里学习的不同。 讨论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含义是什么? 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也可理解为:学习贵在得到一个好老师,但得到一个好朋友也很重要。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专

8、门的教育设施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系统的课程内容,合理的教育教学规范 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有深厚的学习氛围、有教师给予的专门指导和帮助、有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 结论: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最佳场所。 在班级和学校中学习和生活,我们每天都要和老师、同学交往。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我们逐步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掌握了很多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在良好班风和校风的熏陶下,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在精神上互相支持,我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结论:班级和学校生活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1.尊师敬长,尊老爱幼2.不随意吐痰,乱丢纸屑3.不

9、骂人,大架,向同学挑衅或闹事4.对人有礼,说话文明5.上课保持安静(这是对老师的基本尊重哦),上课积极发言(要主动帮老师带起学习的积极氛围) (2)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提示】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

10、“榜样的作用”。 (3)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列举:学校中已经开展的活动有哪些?这些活动分别促进了学生哪方面能力的发展? 1、我爱我“家”(1)“家”的感觉“家”是指什么?什么是归属感?(2)成长的园地a 、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b 、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c 、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小结A1.2015年寒假刚刚结束,同学们回到久违的校园、班级,彼此问候、嬉戏,那种感觉把假期里的孤独与寂寞一扫而光。同学们的这种表现及感受,告诉我们 ( ) 人们都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一员,希望得到团体的关心和照顾 归属感就是人们对团体依赖和需求的感觉人们对良好友情的渴望 真挚友谊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孤独与寂寞A. B. C. D.C 2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