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_第1页
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_第2页
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_第3页
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_第4页
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元代蒙古人墓葬元代蒙古人墓葬 元代蒙古人墓发现较少。多见于中原、北方地区,有内蒙古、北京、河北、辽宁、陕西、河南。 1、墓葬形制有砖室墓、石室墓、土坑墓、土洞墓等,流行蒙古包形状的墓室和夫妇合葬。 2、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砖雕很少见。 3、随葬品因皆被盗,只发现有少量的铜镜、瓷器、铜钱、马镫、马鞍、殉狗等,墓志较少见。汉俗影响颇深,但也保留了游牧生活的一些特点。 元代蒙古人墓发现较少。多见于中原、元代蒙古人墓葬举例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例一:赤峰市元宝山区沙子山东坡元代墓(M1、M2) M1,单室方形墓,墓道长5米,有3个台阶,墓室边长2.5米,壁高0.95米,券顶高2米,墓顶压石板,墓底铺

2、砖,墓室北部有砖砌棺床,两具人骨。 例一:赤峰市元宝山区沙子山东坡元代墓(M1、M2) 北壁壁画是墓主人夫妇对座,面南而观。南壁墓门东西两侧绘奏乐场面。男主人头戴平顶后檐帽,耳后梳辫,是蒙古人的装束。男子穿右衽交领袍服,女子穿左衽袍服。男子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按于腿上。 北壁壁画是墓主人夫妇对座,面南而观 墓室内的棺床两端的壁面各绘一幅山水画,有边框,画面表现的是汉人隐士的闲情逸致,并非是主人生前实际生活写照。棺床东头 墓室内的棺床两端的壁面各绘一幅山水画,棺床西头 元代蒙古人已深受汉人风习影响,喜欢布置山水画于室内,在葬俗上也逐渐接受了汉俗。 棺床西头 M2 单室砖室墓,平面正方形,边长2.3

3、米,壁高1米,穹窿顶高2.3米。 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墓门内侧两壁画门卫,分别持长柄骨朵、大斧墓门内侧两壁画门卫,分别持长柄骨朵、大斧墓顶以莲花为中心,环绕着6朵彩云5只仙鹤。北部偏东画太阳,太阳内画展翅飞翔的三足乌。南部偏西画月亮,月亮内画玉兔在桂树下捣药。墓顶以莲花为中心,环绕着6朵彩云5只仙鹤。 墓室南、北侧壁东段备宴图 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墓室北壁西段春归图墓室北壁西段春归图墓室南壁西段闲居图墓室南壁西段闲居图墓室西壁南段出行图墓室西壁南段出行图墓室西壁北段乐舞图墓室西壁北段乐舞图例二:赤峰三眼井M2 方形墓室,墓门朝向南开。边长2.5米,7级台阶墓道,长7米,墓门南向,券顶。

4、 例二:赤峰三眼井M2 北壁是正壁。中部绘房屋及墓主人夫妇并坐于桌后,有男女侍者在身边。男主人头戴平顶宽沿帽,脑后垂巾。 北壁是正壁。中部绘房屋及墓主人夫妇并坐于墓室北壁全景墓室北壁全景墓室西壁出猎图及“春风馆”小酌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墓室东壁归来图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 四壁的壁画内容中反映蒙古族民族生活的内容较多。 东西两壁绘出猎和归来图,这种布局来源于辽代契丹墓。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 例三:凌源富家屯M1 斜坡墓道长4米,墓门用泥板岩砌成,门外两侧有翼墙,下部砖砌,上部压石砌,墓室方形,石板砌成,边长约2.2米,高2.42米,石条分六层叠涩收顶,墓顶盖石板,石板下雕凸起的莲花,

5、并有穿孔。墓底铺砖,墓室后部砖砌棺床。 例三:凌源富家屯M1墓门外上部绘妇女启门墓门西侧翼墙上部绘仕女墓门东侧翼墙上部绘仕女、侍女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 后壁绘侍寝图,有画床和被子,床前是一些侍女。东西侧壁是反映蒙古人习俗的壁画,西壁有牛羊马驼和射雁等,多已脱落。东壁是野外主人下马后坐在椅子上观看一人弹琴唱歌,马夫、侍从围于外侧。 墓室东壁 后壁绘侍寝图,有画床和被子,床前是一些侍 凌源富家屯M1的壁画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赤峰辽西一带的蒙古人,既有深宅大院的定居生活,同时又从事放牧、射猎活动,是一种定居生活和游牧生活相结合的习俗。 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例四:赛因赤答忽墓(文物1996年第2期

6、) 1990年为配合洛阳市火车北站建设,对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建考古,共发掘墓葬500余座,赛因赤答忽墓是其中之一,根据墓志记载,赛因赤答忽是蒙古人。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 墓志记述他是蒙古人,出生于蒙古伯也台家族,以组建“义军”镇压元末农民起义而起家,官至太尉,元至正二十五年亡故(1365年)。 赛因赤答忽墓志盖 墓志记述他是蒙古人,出生于蒙古1、墓葬为土洞砖室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前室、过道、后室6部分组成, 墓向正南。竖井式墓道,墓道深19.8米。墓道中部填土中有一个放墓志的小砖屋。墓志和盖用铁箍捆绑。 甬道砖券顶,前室四壁砌砖,土顶,过道前半砖券,后半土顶,后室四壁砖砌,土顶,有

7、木棺。1、墓葬为土洞砖室墓, 2、墓门仿木构门楼建筑 2、墓门仿木构门楼建筑 3、随葬品有仿铜陶礼器组合,表面模印纹饰,还有铁牛、铁猪、瓷器。 3、随葬品有仿铜陶礼器组合,表面模印纹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 这是汉化最深的蒙古墓,可以看出元末已经有部分蒙古人完全接受汉族文化习俗: 1、墓葬形制采用中原地区一直流行的土洞墓,而砖砌的墓室中也有仿木结构建筑。 2、使用墓志和志盖,且撰文风格与汉人无异。 3、随葬了一套仿铜陶礼器,说明元末部分蒙古人不仅吸收了当时的汉人葬俗,而且也开始把喜好投向仿古明器,可见其汉化程度之深。 这是汉化最深的蒙古墓,可以看出元末已经有部 元末长期在中原居住的蒙古人中,还

8、保持一定的蒙古秘葬的习俗,赛因赤答忽母的竖井式墓道深近20米,是为了防止墓葬被毁坏的一种措施,该墓实行秘葬也可能是与战乱的时局有关。 元末长期在中原居住的蒙古人中,还保持一例五:内蒙古凉城后德胜M1 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崞县窑子乡后德胜村。 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平面近方形,边长约2.2米,穹隆顶。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 墓室内砖砌转角斗栱和补间斗栱,均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壁画内容丰富: 北壁有墓主人家居图; 东、西壁北端绘有牡丹图; 东、西壁中部绘有孝行图,多已脱落; 东、西壁南端绘有神怪图; 有建筑彩画;墓顶绘有祥云,北壁上部绘有一招魂女。 墓室内砖砌转角斗栱和补间斗栱,均为一例六:陕

9、西蒲城洞耳村元墓 八角形穹窿顶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墓道长6.4米,呈台阶状,甬道券顶,两壁绘壁画,墓室南北2.52米,东西2.4米,四壁至墓顶皆有壁画。例六: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 墓室北壁及东北壁、西北壁墓主人“对坐图” 男主人身穿蓝色左衽蒙古袍,腰束红色包肚,脚穿红色蒙古靴。女主人身穿红色左衽蒙古袍,头戴蒙古族贵妇常戴的“姑姑冠”。两人坐在交椅上,身后置一木框座屏。座屏上部绘有横披式的山水图。西北壁男侍为蒙古族“婆焦发” 。 墓室北壁及东北壁、西北壁墓主人“对坐图” 姑姑冠 婆焦发 姑姑冠 座屏墨书:“大朝国至元六年岁次巳己”(1269年) 属于蒙古汗国时期男主人:张按答不花

10、女主人:李氏云线座屏墨书:“大朝国至元六年岁次巳己”(1269年)西壁和西南壁绘“行别献酒图”西壁和西南壁绘“行别献酒图”东壁和东南壁绘“醉归乐舞图”东壁和东南壁绘“醉归乐舞图”例七:内蒙古乌兰沟墓 1988年秋,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宝格道和苏木乌兰沟被山洪冲出一批金器,此地距离元上都仅100多公里。墓葬为土坑竖穴墓,已被冲毁,金器有马具、手镯、高足杯、首饰等,从金首饰中发现了蒙古妇女常带的发冠残片,确定此墓为蒙元时期贵族妇女的墓葬。 例七:内蒙古乌兰沟墓 例八:宝鸡元墓 1980年8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大修厂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古墓。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清理时,墓顶及墓壁已基本被铲除,器物已被取出。 土坑

11、墓,墓室呈方形,边长约3.8、深约1.6米,青砖铺底。有墓道,墓道两旁各有一小龛,龛内有陶俑、陶马,墓室内有陶仓、陶盒、陶瓶、瓷碗、瓷罐及铜镜等。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 陶俑蒙古人装束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墓道出土陶马墓道出土陶马酱釉瓷器 铜镜酱釉瓷器 陶明器 陶明器宋元考古课件:元代蒙古墓例九:“梳妆楼”墓葬群 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例九:“梳妆楼”墓葬群 沽源县多年来一直流传“梳妆楼”为辽代萧太后所建。 沽源县多年来一直流传“梳妆楼”为辽代萧太后所建。 200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梳妆楼”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楼内中央有并列三个棺坑,土坑砖框木椁木棺。 中室棺木为一段完整红

12、松木做成的人形独木棺,中室葬一男性,东室葬一女性,棺外饰三道金箍。西室榫卯结构棺木,葬一女性。 明代记载蒙古人死后“用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乃定” 。 200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梳 三棺出土衣物,如具有元代蒙古服饰特色的质孙服,在男性棺木中出有龙纹鎏金银带饰,证实其主人生前为元代蒙古贵族。 元史:“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质孙服是蒙元时期非常重 要的宫廷礼仪服饰。 质孙的形制是上衣连下裳,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三棺出土衣物,如具有元代蒙古服饰特 在梳妆楼附近发现墓葬30座,说明此处为一家族墓地,多为男女合葬,少数为单人葬,形制、规格和随葬品规格较低。 在梳妆楼附近发现墓葬30座,说明此 在楼外发现一些墓志残块,其中一件有“襄阔里基思”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