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山滑坡基本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_第1页
姚家山滑坡基本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_第2页
姚家山滑坡基本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_第3页
姚家山滑坡基本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_第4页
姚家山滑坡基本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姚家山滑坡基本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摘要滑坡是一种种常见的的地质灾灾害,威威胁居民民的生命命和财产产安全,根根据地区区工程地地质条件件和变形形破坏特特征分析析滑坡成成因机制制和变形形阶段,对对于滑坡坡研究和和灾害防防治至关关重要。本文以普格县姚家山滑坡为例,在基本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空间形态和变形破裂迹象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变形破坏模式和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确定了滑坡的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模式。根据取样实验、反演计算、工程地质类比,确定滑带抗剪强度。假设三种潜在滑移面形式,并通过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确定最不利滑面即为滑坡的计算滑面。基于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提出滑坡防治建议。研究

2、表明姚家山滑坡为暴雨滑坡,坡体变形主要受暴雨和地震影响。通过建立不确定滑面的假设和验证模型,对滑坡稳定性的评价和滑坡的防治具有很大帮助。关键词:边边坡破坏坏机制;稳定性性评价;蠕滑-拉裂Analyysiss off Baasicc Feeatuuress annd EEstiimattionn off Sttabiilitty tto tthe Lanndsllidee off Yaao JJiasshannAbstrractt:Laandsslidde iis aa coommoon ggeollogiicall diisassterr, tthreeateeninng tthe saffe

3、tyy off liife andd prropeertyy.Itt iss immporrtannt tto tthe stuudy of lanndsllidee annd ddisaasteer pprevventtionn thhat anaalyssis of thee laandsslidde fformmatiion mecchannismm annd ddefoormaatioon sstagge wwhicch iis aaccoordiing to thee ennginneerringg geeoloogiccal conndittionns oof tthe reggi

4、onn annd ddefoormaatioon ddamaage chaaraccterristticss. Inn thhis papper,takke tthe lanndsllidee off Yaao JJiasshann inn Puu Gee coountty aas aan eexammplee,onn thhe bbasiic oof eengiineeerinng ggeollogiicall coondiitioon ,spaatiaal sshappe oof llanddsliide ,deeforrmattionn annd ffraccturre sstuddy

5、oof ssignns,mmakee annalyysiss off thhe ccausses of thee sllop defformmatiion andd faailuure modde aand mecchannismm ,aand deffinee thhe ffailluree moode of thiis llanddsliide forr thhe ccreeepagge ssliddingg-teensiion typpe.Thee paarammeteers of antti-ssheaar sstreengtth oof tthe sliidinng zzonees

6、wweree deeterrminned by labboraatorry ttestt, iinveersiion andd ennginneerringg geeoloogy anaaloggy. Hyppothhesiis tthreee ppoteentiial sliidinng ssurffacee foorm,thee moost unffavoorabble sliidinng ssurffacee iss iddenttifiied forr sllidiing surrfacce ooflaandsslidde tthrooughh thhe llimiit eequiil

7、ibbriuum ttheoory callcullatiion.Thiis ppapeer pputss foorwaardcconttroll suuggeestiionss whhichh iss baasedd onn thhe sstabbiliity of lanndsllidee evvaluuatiion.Ressearrch shoows thaat YYao Jiaashaan llanddsliide is cauusedd byy heeavyy raainss, sllopee deeforrmattionn iss maainlly aaffeecteed bby

8、hheavvy rrainns aand an earrthqquakke.EEstaabliishiing nott suure sliidinng ssurffacee hyypotthessis andd thhe vvaliidattionn moodellswhhichh iss ussefuul tto sstabbiliity , thhe pprevventtionn annd cconttroll off thhe llanddsliide .Key wwordds: Sloop ffailluree meechaanissm; Staabillityy esstimmati

9、ion;Creeepagge ssliddingg-teensiion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6941867第1章 前前言 第1章前言言1.1选题题依据及及研究意意义滑坡是一种种严重危危害国民民经济建建设、危危及人类类生命财财产的地地质灾害害和常见见工程事事故,世世界上每每年因滑滑坡造成成的经济济损失数数以亿计计 ADDIN EN.CITE 唐辉明200823123235唐辉明工程地质学基础2008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HYPERLINK l _ENREF_1唐辉明, 220088 #223 1。我国国是世界界上滑坡坡较多的的国家之之一,新新中国成

10、成立以来来,我国国至少就就发生了了近千次次较大的的滑坡事事故,其其损失也也是巨大大的。四四川汶川川地震后后,沿长长达200余千米米的龙门门山发震震断裂带带,引发发了大量量的崩塌塌滑坡以以及泥石石流和堰堰塞湖,是是建国以来来规模最最大和灾灾害最严严重的一一次地震震引发的的崩塌滑滑坡灾害害。表1-11反映了了我国在在20000年以来发发生的大大型灾难难性滑坡坡灾害事事件,这这些滑坡坡给人们们的财产产和生命命造成了了巨大的的损失,而而更多的的自然边边坡的稳稳定性无无时无刻刻不威胁胁着人们们的生活活和生命命财产。表1-1 中国20000年以来来发生的的大型灾灾难性滑滑坡灾害害事件 ADDIN EN.C

11、ITE 黄润秋20007.33222, 3322117黄润秋20世纪以以来中国国的大型型滑坡及及其发生生机制岩石力力学与工工程学报报岩石力力学与工工程学报报4333-45542263433320007.33黄润秋秋,许强强等200081661161655黄润秋秋,许强强等中国典典型灾难难性滑坡坡33-4220088北京科学出出版社 HYPERLINK l _ENREF_2黄润秋, 220077.3 #2 2, HYPERLINK l _ENREF_3黄润润秋,许许强等, 220088 #116 3 黄润秋, 220077.3 #2;黄润秋秋,许强强等, 220088 #116滑坡名称位置发生时

12、间体积/(1104m3)斜坡类型诱发因素备注易贡滑坡西藏波密2000-4-9280000基岩、散体体溶雪形成堰塞湖湖,淹没没库区兰坪滑坡云南兰坪2000-9-32000顺倾边坡暴雨搬迁50000人千将坪滑坡坡三峡库区支支流2003-7-132400砂泥岩顺层层滑坡水库蓄水死亡14人人,损失失57335万元天台滑坡四川宣汉天天台乡2004-9-52500缓倾角顺层层砂泥岩岩斜坡暴雨搬迁12555人,滑滑坡坝高高23m,形成成长20kkm堰塞湖湖,200000人受灾灾丹巴滑坡四川丹巴县县2005-3-1220堆积层滑坡坡长期蠕变及及人工扰扰动摧毁房屋,损损失10666万元,同同时威胁胁整个县县城的

13、安安全四川“5112”地震滑滑坡四川汶川、北北川、青青川等2008-5-12大量 基基岩滑坡坡,部分分堆积层层滑坡,板板岩、片片岩、千千枚岩、灰灰岩为主主8.0级强强震产生不同规规模崩塌塌滑坡次次数万起起,具有有危害的的60000余起,形形成近百百个堰塞塞湖,导导致大量量人员伤伤亡,毁毁房无数数由于滑坡给给国家和和人民生生命财产产造成不不可估量量的损失失,同时时也严重重影响着着交通、水水利、采采矿、房房地产开开发等的的建设,特特别是大大型复杂杂滑坡造造成的损损失更大大、影响响更严重重,因此此在建设设中若遇遇到滑坡坡,一般般要选用用适合于于拟评价价滑坡的的评价方方法和合合理的评评价标准准对该滑滑

14、坡进行行稳定性性评价,根根据评价价结果确确定滑坡坡治理与与否,并并且要做做到既保保证安全全,又节节约投资资。由此此看来,稳稳定性评评价的方方法与标标准不仅仅可为工工程施工工提供科科学的理理论依据据,而且对对滑坡发发展趋势势的预警警预报也也具有重重要的指指导作用用,所以以对滑坡坡进行稳稳定性研研究的意意义尤为为重要 ADDIN EN.CITE 郑静20006.9914411117郑静滑坡稳稳定性评评价的方方法及标标准中国地地质灾害害与防治治学报中国地地质灾害害与防治治学报53-5717320006.99 HYPERLINK l _ENREF_4郑静, 220066.9 #1 4。姚家山滑坡坡位于

15、四四川省凉凉山州普普格县普普基镇正正街村五五组,该该滑坡距距离县城城南约2km,滑坡坡区范围围内居住住108户,约500人,建建筑面积积有108800mm2,滑坡体体中下部部有省道道212通过,其其在滑坡坡影响范范围路段段内长约约5300m,该道道连接宁宁南县,螺螺髻山镇镇以及西西昌市,每每日有车车流量8800-1500辆,是是当地的的主要交交通干道道。该滑滑坡体在在勘察时时已出现现明显的的变形迹迹象,其其稳定性性关乎着着国家交交通设施施和人民民生命财财产的安安全,因因此对该该滑坡体体的变形形破坏机机理和稳稳定性状状况的评评价就显显得尤为为重要。1.2国内内外研究究现状滑坡稳定性性的分析析研究

16、可可追溯到到一百多多年前(Cuulmaann,18666),目前前,工程程上使用用最多、最最成熟的的方法是是极限平平衡分析析法,它它是一种种定量分分析方法法,研究究历史可可追溯到到本世纪纪20年代或或更早,近近十几年年来仍在在不断发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人们们借助土土力学极极限平衡衡的概念念,由静静力平衡衡条件计计算边坡坡极限状状态下的的稳定性性,并且且使用工工程地质质类比法法对边坡坡的地质质条件、影影响因素素等进行行分析。在在极限平平衡分析析法中,有Fellenius法、Bishop法、Janbu法、Sarma法、传递系数法等方法 ADDIN EN.CITE 陈国华,何维彬,朱志刚2

17、009.6115111147陈国华,何维彬,朱志刚黄润秋等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对比研究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22-2262009.6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HYPERLINK l _ENREF_5陈国华,何维彬,朱志刚, 2009.6 #11 5。由于各种条分方法的假设条件以及它所满足的平衡条件不同,这些都会引起计算结果的差异。1964 年英国国土力学学家斯开开普顿提提出“残余强强度”概念,滑坡机机理的研研究进入入了一个个新的阶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初初期概率率分析法法的引入入,认为为滑坡分分析中强强度参数数是符合合某种概概率分布布的函数数F=(c, uu , H ,),并引引

18、入了安安全限的的概念 ADDIN EN.CITE 李静20006.8817611717117李静滑坡稳稳定性研研究现状状综述及及思考西部探探矿工程程西部探探矿工程程20006.88 HYPERLINK l _ENREF_6李静, 220066.8 #177 6。伴随计算机机技术、人人工智能能的发展展,以及及一些新新学科、新新理论等等的引进进,滑坡稳稳定性分分析方法法得到一一定发展展,如可可靠性分分析法、模模糊分级级评判法法、系统统工程地地质分析析法、灰灰色系统统理论分分析法、神神经网络络法等。这这些新方方法是对对滑坡传传统稳定定性分析析两分法法(定性性分析与与定量分分析)的的继承、丰丰富与发发

19、展,同同时也形形成了人人工智能能方法分分支 ADDIN EN.CITE 袁富强20009.11012271212217袁富强滑坡稳稳定性研研究现状状综述中国水水运中国水水运1500-155199110220099.100 HYPERLINK l _ENREF_7袁富强, 220099.100 #112 7。边坡稳稳定性分分析的另另一类数数学模型型是数值值分析方方法(有有限单元元法FEM、边界界单元法法BEM、离散散单元法法DEM、有限限差分法法FDMM 等) 。由于于计算机机性能的的不断提提高, 数值分分析方法法得到了了充分发发展, 并进入入成熟阶阶段。当当前, 最大的的矛盾是是对本构构关系的

20、的研究远远远落后后于计算算技术的的发展, 成为制制约计算算成果可可靠程度度的瓶颈颈 ADDIN EN.CITE 张建永19999.9958855117张建永滑坡研研究现状状综述中国岩岩溶中国岩岩溶2800-28861183119999.9 HYPERLINK l _ENREF_8张建永, 119999.9 #5 8。近年来随着着一些新新的、先先进的技技术手段段的应用用和发展展一些相相关学科科的渗透透和新学学科的兴兴起,例如现现代发展展起来的的“3S”技术(GIIS ,RS ,GPPS) 为滑坡坡的评价价提供了了新的理理论方法法和观测测、实验验计算手手段,进一步步提高了了滑坡研研究的精精确性 A

21、DDIN EN.CITE 尚永升升,张海海峰20006.11214491414417尚永升升,张海海峰滑坡灾灾害危险险性评价价方法研研究综述述山西建建筑山西建建筑87-883224420006.12 HYPERLINK l _ENREF_9尚永升升,张海海峰, 220066.122 #114 9。1.3主要要研究内内容本文以普格格县姚家家山滑坡坡为研究究对象。该该滑坡中中下部有有省道212通过,滑滑坡体上上居住约约五百人人,为了了圈定滑滑坡的影影响范围围和评价价滑坡的的稳定性性情况,需需要对滑滑坡体进进行工程程地质勘勘察以及及破坏模模式和成成因机制制分析,并并根据变变形破坏坏迹象和和稳定性性情

22、况提提出合理理的防治治建议。本本文工作作主要包包括以下下内容:(1)通过过现场调调研和资资料收集集,对研研究区内内的工程程地质条条件进行行评价;(2)对滑滑坡体的的岩土结结构特征征进行分分析;(3)通过过滑坡的的变形破破坏迹象象,分析析滑坡的的成因机机制和失失稳模式式;(4)分析析影响滑滑坡稳定定性的因因素;(5)通过过变形情情况和监监测资料料定性评评价滑坡坡稳定性性;(6)利用用传递系系数法对对滑坡进进行定量量评价;(7)预测测滑坡的的变形发发展趋势势;(8)提出出滑坡防防治建议议;(9)总结结研究结结果1.4研究究思路及及技术路路线本文在收集集前人研研究资料料和查明明研究区区的地层层岩性、

23、构构造、岩岩体结构构及地下下水等特特征的基基础上,采采用地质质原型调调研与地地质过程程分析相相结合、模模式分析析与数值值模拟研研究相结结合、定定性分析析与定量量研究相相结合的的思路,从从滑坡边边界、变变形破坏坏特征及及岩土体体工程特特性入手手,对滑滑坡成因因机制、破破坏模式式和稳定定性评价价等问题题进行深深入系统统的研究究。本文的技术术路线如如图1-1所示:边坡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边坡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自然地理与交通人类工程活动地质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自然地理与交通人类工程活动地质构造与地震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滑坡基本特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水文地质条件滑坡

24、地形地貌及空间形态特征滑坡岩土物理力学特征滑坡基本特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水文地质条件滑坡地形地貌及空间形态特征滑坡岩土物理力学特征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防治建议与结论滑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滑坡稳定性评价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破坏机制及模式分析防治建议与结论滑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滑坡稳定性评价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破坏机制及模式分析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图1-1 研究技技术路线线流程图图第2章边坡坡环境及及工程地地质条件件2.1自然然地理与与交通普格县位于于四川省省西南部部,凉山山彝族自自治州东东南部,总总面积191

25、18kmm2(东连连布拖、西西邻德昌昌、北望望西昌、南南达宁南南,东北北接昭觉觉)。全全县以彝彝族为主主体,约约占全县县总人口口的74,境境内居住住着汉、彝彝、回、苗苗、布依依、壮、纳纳西、蒙蒙古、土土家、满满、藏、水水、羌、黎黎、瑶等等15种民族族。县城城设在县县境南端端普基镇镇,北距距凉山州州府西昌昌市74kmm。省道212通过境境内,北北可达西西昌,南南可达云云南省巧巧家县(详详见图2-1)。研究区区位于普普格县普普基镇正正街村5组,在在普格县县城南面面约2km,为中中山河谷谷地貌,区内有有省道212通过,交交通方便便,居住住人口以以彝族为为主。图2-1 普格县县交通位位置图2.2气象象

26、、水文文条件图2-2 普格县县多年平平均降水水等值线线图普格县位于于四川省省低纬度度地区,气气候受西西南季风风和印度度北部干干燥大陆陆性气团团交替控控制,属属亚热带带干热河河谷季风风气候,干雨季分明,年温差较小,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变幅仅13,是省内全年气温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幅射强,垂直差异十分明显。以近十年的气象资料为例,年平均气温为16.8,1月为9.4,7月为22.7,极端最高气温33.3,极端最低气温1.9,年总日照时数2094.7小时,年总蒸发量为2107.2mm,年总降水量为1169.8mm,年平均绝对温度为13.2mbar,无霜期为301天。平均风速2.3m

27、/S,实测最大风速18.2m/s。气候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具有显著不同,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从东北到西南,呈现出山地温凉到南亚热带气候的变化趋势。普格县降水形式主要为雨、雪,海拔3000m以下多为降雨,以上多为降雪。日最大降雨量157.5mm,小时最大降雨量51.2mm,十分钟最大降雨量15.2mm,最大年降水量1291.2mm,最小年降水量601.5mm,相差达689.7mm。雨量季节分配的显著特点是冬干春旱,干湿分明,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0,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构成了“冬无严寒春高温,夏无酷署秋凉早”的气候特点。以气象学上气温低于10 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高于22

28、为夏季来划分,普格的冬天仅为一个月,夏季只有两个月,春秋两季长达9个月。普格县多年平均降水等值线见图2-2。图2-3 普格县水系分布图普格县水资资源丰富富,江河河发育具具有山区区河道特特征,谷谷坡陡峻峻,河道道弯曲,比比降大,流流水切割割强烈。金金沙江一一级支流流黑水河河纵贯全全境,则木河河与西洛洛河自北北向南流流,在县县境南部部汇入黑黑水河。县县境内年年均总径径流量22.01099m3,水能能理论蕴蕴藏量3.91105kw/h,落落差极大大,具有有开发水水资源的的极好条条件。境境内水文文网系密密集,主主要为黑黑水河水水系。受受地质构构造影响响,黑水水河流向向与区域域内构造造形迹大大致一致致,

29、由北北向南从从普格县县域穿过过,其次次级支流流溪沟多多垂直于于构造线线方向。则则木河古古称大青青河,又又名内西西水,是是黑水河河的一级级支流,主主流发源源于特而而果乡海海拔33302mm的阿则木木山,由由北向南南至东郊郊老农场场处与西西洛河汇汇合,流流长53.1kmm,河床床平均比比降4.335%,流域域面积6688.2kkm2,多年年平均流流量19.3 mm3/s,洪峰峰流量4199 m33/s。西洛洛河源于于昭觉县县妈姑梁梁子,县县境内流流长61kmm,河床床平均比比降为3.77%,流域域面积12336.88km2,多年年平均流流量33.1 mm3/s,洪峰峰流量4855 m33/s。黑水

30、水河县境境内流长长60.9kmm,流域域面积21335kmm2,多年年平均流流量49.9 mm3/s,平均均径流量量11.71108m3。则木木河和西西洛河的的支流多多达数十十条,多多为“V”型沟谷谷,其中中西洛河河最大的的一条支支流叫鲁鲁溪河。最最大县域域内河流流径流主主要来源源于大气气降水,以以及冰雪雪融流和和地下水水,丰水水期补给给主要为为大气降降水和冰冰雪融水水。枯水水期则主主要由地地下水补补给。普普格县水水系分布布详见图图2-33。图2-3 普格县水系分布图2.3地形形地貌条条件 HYPERLINK /3608/普格属云贵贵高原之之横断山山脉。 HYPERLINK /24474/螺螺

31、髻山与与乌科梁梁子东西西对峙, HYPERLINK /24267/中梁山纵亘其中。中梁子、波尾梁子和乌科梁子均属大 HYPERLINK /2065/凉山向南的分支。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面积较少,以 HYPERLINK /2308/中山(含亚高山)为主,占总面积的67.4。丘陵 HYPERLINK /2635/平坝仅分布在河谷地带,呈高山、中山深切割地貌。境内河流主要有则木河和西洛河沿山脚由北向南潺潺而去,在县城附近东 HYPERLINK /11025/北角的扭皮各则处,二水合流,南注 HYPERLINK /7746/金沙江。纵观普格地貌,山脉河流南北走向,枕山带河,平行交错,东西群峰并列,

32、中为凹凸, HYPERLINK /13008/三山二水形成狭长的北高南低的河谷地貌。县境内最高峰为螺髻山主峰也俄额哈峰,海拔标高为4359m,最低处为 HYPERLINK /15468/白水河,海拔标高为1040m,河谷与山地高差达3319m,其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谷”从而构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研究区地貌貌形态总总体上属属中山河河谷斜坡坡地貌(照照片2-1)。河谷谷两侧地地形较陡陡,滑坡坡的对岸岸坡度大大于滑坡坡一岸,且且坡面上上发育有有冲沟。研研究区斜斜坡总体体上近南南北走向向,坡面面倾向东东,前缘缘以泄洪洪渠为界界;地势势北高南南低,斜斜坡总体体落差约约250

33、0m左右,地地形坡度度一般1540之间。照片2-11 研究究区地形形地貌形形态2.4水文文地质条条件研究区内总总体上为为中山河河谷地带带,地表表沟谷较较发育,谷谷底为泄泄洪渠,勘勘察期间间水深为为0.88m深,枯枯水季时时水深为为0.2m深,雨雨季时水水位大幅幅上涨,暴暴雨泄洪洪时水深深可达十十余米,呈呈现典型型的山区区洪水陡陡涨陡落落的特点点。研究究区滑坡坡冲沟、排排水沟渠渠与泄洪洪渠共同同构成研研究区地地表水排排泄网络络。大气气降水通通过冲沟沟汇集向向泄洪渠渠排泄。泄泄洪渠自自南向北北流经研研究区,为为区内地地表水、地地下水排排泄基准准面。研究区内地地下水主主要为孔孔隙水。孔孔隙水赋赋存于

34、斜斜坡的残残坡积层层中,根根据钻孔孔揭示及及现场调调查,斜斜坡地下下水含量量较少,埋埋藏较深深,坡体体上部无无明显泉泉点出露露,而坡坡体中下下部有显显著渗水水点。地地下水主主要补给给来源为为大气降降水,其其排泄方方式主要要是下渗渗补给基基岩裂隙隙水。研研究区基基岩出露露少,在在坡体上上和滑坡坡前缘泄泄洪渠内内没有看看到明显显的基岩岩出露,基基本上没没有(基基岩)裂裂隙水。根据取水样样测试结结果,研研究区地地下水水水质类型型为重碳碳酸钙型型和重碳碳酸钙镁镁型水,矿矿化度低低,小于于0.33mg/m3。其水水质较好好,对混混凝土结结构、钢钢筋混凝凝土结构构中的钢钢筋均只只具微腐腐蚀性。工工程构筑筑

35、物设计计时仅需需进行一一般防腐腐,无需需进行专专门的防防腐设计计。2.5地层层岩性根据工程地地质调查查,研究究区斜坡坡组成物物质从上上至下主主要有第第四系残残坡积、第第四系滑滑坡堆积积层、侏侏罗系地地层。(1)第四四系崩、滑滑堆积层层(Q4coll+deel)。主要分布于于斜坡顶顶部及坡坡麓平缓缓地带表表层,物物质组成成主要为为含碎块块石土,以以碎石为为主。上上部结构构为松散散稍密,下下部结构构中密。其其碎石、块块石成份份主要为为砂岩、泥泥岩,含含少量泥泥灰岩和和石英晶晶粒,一一般呈次次棱角状状及棱角角状;碎碎石大小小一般520ccm,块石石大小一一般0.31.00m,平均均含量约约30%。(

36、2)第四四系滑坡坡堆积层层 (QQ4dell)分布于斜坡坡中下部部平缓地地带,物物质组成成也主要要为含碎碎块石土土。上部部结构为为松散稍密,下下部结构构中密。其其碎石、块块石成份份主要为为砂岩泥泥岩,含含少量泥泥灰岩,一一般呈次次棱角状状及棱角角状;碎碎石大小小一般510ccm,块石石大小一一般0.20.55m。堆积积厚度较较大,厚厚度一般般828mm 。(3)侏罗罗系中统统粉砂质质泥岩(J2y)岩性主要为为灰白色色粉砂岩岩、泥岩岩夹泥灰灰岩、粉粉砂质泥泥岩,岩岩层产状状7810334573,岩体体一般呈呈薄层状状结构,受受构造作作用,大大规模褶褶皱较发发育,岩岩层产状状变化较较大,区区内岩层

37、层表层风风化强烈烈较破碎碎。2.6地质质构造与与地震研究区位于于著名的的川滇南南北向构构造体系系中段,主主要由一一系列走走向近南南北的褶褶皱、压压性断裂裂和与其其有成生生联系的的低序次次压扭性性或张扭扭性断裂裂所组成成。此外外,还有有青藏滇滇缅印尼尼歹字型型构造的的中段东东支延入入区内,与与经向构构造斜接接复合。受受区域性性强大的的压应力力作用,产产生一系系列延绵绵数百至至上千公公里之大大断裂和和紧密褶褶皱,形形成规模模较大的的褶皱带带。研究究区主要要地质构构造为黑黑水河断断裂和螺螺髻山背背斜(图2-4)。黑水河断裂裂:为南南北向的的压性断断裂,由由两条南南北向断断裂组成成,长达达75kmm以

38、上,发发育于黑黑水河背背斜轴部部,西罗罗以北,断断于中生生界红层层中,断断裂面西西倾,倾倾角70-800,破碎碎带最宽宽达2500m,倾角45-800。螺髻山背斜斜:长25kmm。核部部主要由由下震旦旦统开建建桥组中中下段地地层组成成;东翼翼由上震震旦统至至下奥陶陶统组成成,倾角角40-600;西翼翼由下震震旦统开开建桥组组上段和和部分上上震旦统统岩层组组成,倾倾角40-700。研究区内新新构造运运动强烈烈,主要要表现为为:掀斜斜运动和和活动性性断裂。研究区研究区1.断层;2.不明明断层;3.地层层界线;4.岩层层产状;5.冰积积-冰水堆堆积层;6.侏罗系系中统新新村组桥顶山山向斜则木河河断裂

39、黑水河河断裂螺髻山山背斜;图2-4 普格县县地质构构造纲要要图掀斜运动主主要表现现在:则则木河西西侧第四四系(新新生代地地层)比比东侧发发育;安安宁河东东侧第四四系比西西侧发育育。上述述两点是是螺髻山山大箐箐梁子翘翘起的表表现。活活动性断断裂主要要表现在在:则木木河断裂裂最明显显,它使使区内第第三系、第第四系新新生代地地层发生生小型褶褶曲与断断裂。新构造运动动主要对对地层的的完整性性产生一一定破坏坏,间歇歇性抬升升的地壳壳在外营营力作用用下在地地貌上形形成众多多沟谷,这这为滑坡坡及崩塌塌的发育育提供了了条件。地地震是区区内地表表岩土产产生变形形破坏的的重要因因素之一一。研究究区内地地壳新构构造

40、运动动强烈,地地震频繁繁,部分分地区表表现强烈烈。该区区地震活活动多且且震级大大,地震震烈度为为度,设设计基本本地震加加速度值值为0.220g。2.7人类类工程活活动据现场调查查,勘查查区人类类工程活活动较频频繁,斜斜坡中下下部主要要为民房房及农耕耕地带,人人类长期期的、频频繁的耕耕作活动动,使表表层土体体疏松,吸吸水性和和透水性性增强;近年来来大量的的开垦耕耕地,破破坏了斜斜坡地表表植物,加加剧了地地表水土土流失;滑坡中中部开挖挖省道212,增大大了临空空面和动动荷载,这些都都不利于于斜坡的的稳定性性。第3章 姚姚家山滑滑坡基本本特征3.1滑坡坡地形地地貌及空空间形态态特征姚家山滑坡坡呈明显

41、显的圈椅椅状地貌貌(照片3-1),总体体上属中中山河谷谷斜坡地地貌,滑滑坡区微微地貌特特征主要要表现为为斜坡、陡陡壁、陡陡坎及冲冲沟等形形态。该该滑坡为为古滑坡坡,目前前出现明明显变形形的是其其上1#滑坡,为为古滑坡坡的局部部复活,主主滑方向向为80。滑坡坡位于黑黑水河西西侧,川川滇南北北向构造造体系中中段。坡坡体上岩岩层破碎碎,少有有基岩出出露,覆覆盖厚层层碎石土土、角砾土土。姚家山滑坡坡主要尺尺寸见表表3-1:表3-1 姚家山山滑坡情情况表姚家山滑坡坡编号斜距(m)高差(m)平均坡度()面积(kmm2)体积(1044m3)姚家山古滑滑坡530195220.1633245.33姚家山1#滑坡

42、33196170.081171.4照片 3-1 姚家山山滑坡卫卫星图片片照片3-22 姚家山山滑坡全全貌图古滑坡古滑坡1#滑坡图3-1 姚家山山滑坡地地形图姚家山古滑滑坡后缘缘高程14662.110m,高差195余m,斜距距有5299m,横向向平均长长3233m,平均均坡度22,总面面积约0.1163kkm2。滑体体空间上上呈舌形形展布,根根据勘查查,平均均滑体深深度约15m。总体体积约2455.31044m3。属于于大型崩崩滑堆积积体中层层滑坡。坡体两侧有明显双沟同缘现象,从后缘壁坡脚向坡下撒开。在后缘冲沟宽大,呈U型,坡度22.1,平均宽约20m,长约40m,向下逐渐消失,演变成壁坎。冲沟

43、下侧生有松树。滑坡体上零星分布着巨大的漂石。滑坡前缘有一条U形泄洪渠,底宽约20m,高约15m,顶宽约30-40m,水流宽3-5m,水深0.3-0.8m,水流速约为1m/s,水量约3m3/s,沟里多漂石、块石。坡后缘为古滑坡拉裂壁,地形陡峭,壁高27余米,坡度近38,高程为1490m。整体上斜坡是上陡下缓。斜坡上出露基岩成灰白色,表面风化成灰黑色,整个出露岩体风化严重,易破碎,主要为泥质粉砂岩。正街村五组居民区位于滑坡体中下部缓坡地带,平均坡度10,斜距70-80m,后临排水堰沟,省道212从村前通过。滑坡下部是村民菜地和水稻田,平均坡度15,勘查期间部分田里有水。滑坡中部和前缘都有陡坎。临泄

44、洪渠,多形成陡坎地貌,坎高5-12m,坡度37。在泄洪渠凹岸有坍塌、凸岸有堆积现象。根据变形迹象和裂缝方向,结合边界条件推算,古滑坡主滑方向为80。姚家山1#滑坡位位于古滑滑坡上,系系古滑坡坡体的局局部复活活,起于于古滑坡坡后缘的的陡缓交交界处。整整个滑坡坡成扇状状,有斜斜坡、陡陡坎等微微地貌。纵纵向长约约3311m,横向向平均宽宽约2522m,高差97.5m,平均均坡度17,根据据钻孔确确定若沿沿着浅层层滑动,浅浅层滑带带平均深深度为8m,面积0.0081kkm2,体积积有71.41104m3,为中中型浅层层土质滑滑坡。1#滑坡斜斜坡坡度度相对较较缓,以以堰沟和和公路为为分界线线,可以以分成

45、三三段。第第一段位位于堰沟沟以上,是是大角度度斜坡段段,主要要是荞麦麦地,平平均坡度度有25,斜距距约1200m。第二二段在堰堰沟和公公路之间间,是主主要的居居民住房房区,也也是主要要的破坏坏区和威威胁区,平平均坡度度有10,斜距距有70-80mm,南低低北高。第第三段位位于公路路以下,以以菜地和和水田为为主,平平均坡度度15,斜距距约为1500m。3.2滑坡坡物质组组成及结结构特征征3.2.11滑体特特征根据钻探和和槽探揭揭示,姚姚家山古古滑体厚厚度变化化较大,滑滑体的厚厚度一般般为3-331m左右,滑滑体为前前部相对对较薄,中中后部相相对较厚厚,在滑滑坡前缘缘陡坎前前部滑体体的厚度度一般在

46、在8.33m左右。在在横向上上滑体的的厚度相相差相对对较大,总总体上是是两侧较较薄中部部较厚,这这与滑坡坡地形较较匹配。姚家山古滑滑体上极极少出露露基岩,在在出露地地,岩石石风化程程度很高高,用锤锤敲击易易碎,属属强风化化-全风化化岩体。姚姚家山滑滑坡古滑滑体物质质主要为为块碎石石土和粉粉质粘土土,滑体体中上部部以块碎碎石土为为主,下下部以粉粉质粘土土为主,滑滑体表层层结构松松散,深深部滑体体较密实实。碎块块石成份份主要为为灰白色色粉砂岩岩、泥灰灰岩,泥泥岩和页页岩,偶偶见石英英晶粒,碎碎块石大大多数为为强风化化,多数数呈碎块块状及棱棱角状,粒径集集中在5-110cmm。粉质质粘土:黄褐色色、

47、红色色、浅黑黑色、深深灰色,滑滑坡中上上部呈硬硬塑可塑状状态,下下部多呈呈可塑状状态。滑体土的结结构较不不均匀,土土石比在在空间上上的变化化较大,但但从地域域上看无无明显的的变化规规律,滑滑体中碎碎块石含含量较少少者仅10%左右,碎碎块石含含量较高高者可达达40%左右,一一般含量量为15-40%。在垂垂向上,碎碎块石含含量的变变化也较较大,有有时以块块碎石为为主,有有时以粉粉质粘土土为主,但但滑体中中碎块石石的含量量一般也也无明显显的垂向向变化规规律。姚家山1#滑坡厚厚度一般般为8.55m左右,在在纵向上上,滑体体为后部部相对较较薄,中中前部相相对较厚厚,滑体体最厚部部位为I-I剖面(图3-2

48、2)中部12m左右,最最薄为滑滑坡前缘缘3.00m左右。在在横向变变化与古古滑体基基本接近近,总体体上是两两侧较薄薄中部较较厚,与与滑坡地地形较匹匹配。姚姚家山1#滑坡物物质主要要也为块块碎石土土和粉质质粘土,以以粉质粘粘土为主主,结构构特征与与古滑坡坡无明显显差异。不不过随着着深度的的增加,滑滑体的密密实程度度在增加加。图3-2 姚家山山滑坡剖剖面布置置图3.2.22滑带特特征在勘查中,多多个钻孔孔及山地地工程都都不同程程度地揭揭露了滑滑移带或或软弱带带,部分分钻孔情情况见表表3-2,综合合起来,姚姚家山古古滑坡、1#滑坡滑滑带土的的特征都都基本一一致,滑滑带土主主要为含含砾粉质质粘土,呈呈

49、灰色、浅浅黄褐色色,中上上部角砾砾碎石含含量一般般10-20%,下部部砾石碎碎石含量量较少,局局部纯粉粉质粘土土,角砾砾成分以以砂岩、粉粉砂质泥泥岩为主主含少量量泥灰岩岩。砂岩岩角砾一一般呈碎碎块状,泥泥灰岩砾砾石和石石英角砾砾有一定定的磨圆圆性,表表面有磨磨光痕迹迹;粉质质粘土呈呈灰色或或浅黄色色,与上上下土体体颜色有有较大差差异,部部分钻孔孔土体有有挤压搓搓揉破碎碎特征;湿度相相对较大大,可塑塑状;粘粘性普遍遍较高,常常常有滑滑腻感(见见照片3-3)。滑滑移带的的厚度没没明显的的差别,一一般介于于0.33-0.5m之间,平平均值为为0.440m。表3-2 本次勘勘查部分分钻孔探探槽揭露露滑

50、动带带或软弱弱带特征征一览表表勘探点编号埋藏深度(m)高程(m)厚度(m)滑面性质特 征ZK018.71360.20.4软弱夹层含砾石粉质质粘土:灰色、红红褐色泥泥岩,稍湿,可塑-软塑,有粘性,手捏有有滑腻感感,其间充充填少量量碎块石石,土石比比约为9:1。ZK028.41340.500.4软弱夹层含砾石粉质质粘土:红褐色色泥岩,湿,可塑-软塑,遇水后后粘性较较强,手捏有有滑腻感感,其间充充填少量量灰白色色砂岩,手捏易易碎,土石比比约为:8:2。ZK048.81311.320.4基覆界面含砾石粉质质粘土:粘土夹夹碎石,碎石为为泥岩,灰灰黑色,稍湿-湿,可塑-软塑,粘性较较强,手捏有有滑腻感感,

51、较密实实,其间间充填灰灰黑色泥泥灰岩碎碎石:块块状,致密坚坚硬,土石比比约为8:2。ZK0128.11340.800.5基覆界面含砾石粉质质粘土:粘土夹夹碎石,碎石为为泥岩,灰灰黑色,稍湿-湿,可塑-软塑,粘性较较强,手捏有有滑腻感感,较密实实。其间间充填灰灰黑色泥泥灰岩碎碎石:块块状,致密坚坚硬,土石比比约为8:2。照片3-33 滑带土土特征3.2.33 滑床特特征根据钻孔揭揭露,姚姚家山古古滑坡滑滑床主要要为侏罗罗系中统统粉砂岩岩、粉砂砂质泥岩岩(J2y),受受构造影影响,岩岩层产状状变化较较大,80-103345-73,岩体体一般呈呈薄层-中层状状结构,受受构造作作用,大大规模褶褶皱较发

52、发育的影影响,岩岩层产状状变化较较大,区区内岩层层表层风风化强烈烈较破碎碎。从钻钻探资料料显示,古古滑坡(ZK001、ZK002、ZK004)滑床床基岩岩岩性主要要为红褐褐色、灰灰黑色泥泥岩,厚厚层-中层状状,岩体体强度相相对较低低。姚家山1#滑坡滑滑体上部部滑床为为侏罗系系中统粉粉细砂岩岩、泥岩岩(J2y)和第第四系滑滑坡堆积积层,滑滑面为堆堆积层中中的软弱弱结构面面。在下下部,滑滑床为古古滑体崩崩滑堆积积物、和和滑坡堆堆积物。3.3滑坡坡岩土物物理力学学特征(1)滑体体重度的的确定根据工程地地质类比比和本次次勘查所所取细粒粒土常规规试验分分析资料料及现场场试验资资料,结结合滑体体土的平平均

53、土石石比确定定计算时时采用的的滑体土土重度值值为:滑坡:天然然重度:19.5kNN/m33,饱和和重度:20kkN/mm3。(2)滑带带土C、 值确定定滑带土C、 值根据据岩土试试验成果果及反算算结果综综合分析析确定。该滑坡受水水的作用用下逐年年蠕动变变形,滑滑坡变形形主要受受降雨和和地下水水、地表表水影响响,本次次I-I剖面(图5-2)作为反反演计算算剖面(根根据野外外观测及及分析,I-I剖面方方向为主主滑方向向),给定稳稳定系数数为1.0,经过过反算得得出其饱饱和抗剪剪强度为为: C=11.2kkPa,内摩摩擦角=177.6。图3-3姚姚家山滑滑坡滑带带参数反反演计算算条分图图综合上述结结

54、果,最最终确定定姚家山山滑坡滑滑带土抗抗剪强度度参数值值见表33-3。表3-3 姚家山山滑坡滑滑带土抗抗剪强度度取值表表抗剪强度指标项 目饱和抗剪强强度天然抗剪强强度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反算值11.217.6室内试验取取值8.713.228.323.4计算取值111513173.4滑坡坡水文地地质条件件姚家山滑坡坡区后缘缘是高大大的陡壁壁,两侧侧有大型型冲沟(照照片3-4),地形形上呈现现上陡下下缓,两两侧高,中中间低的的凹状形形态,是是较好的的汇水区区。根据据调查,姚姚家山滑滑坡中上上部有一一条灌溉溉用的堰堰沟,在在雨季有有排水作作用,用用砼修成成。堰

55、沟沟坡度平平缓,沟沟宽30ccm,深20-25ccm,从居居民区后后通过。省省道212公路内内侧有排排水沟(照片3-5),排水沟截面成梯形,上宽下窄,上部宽40cm,下部宽30cm,深25-30cm,常年有水,调查期间流量1L/s,流速1m/s,在下雨时或上游水头调整时流量可变。在古滑坡前缘有 U形泄洪渠(照片3-6,底宽约20m,高约15m,顶宽约30m,水流宽1-2m,水深5-30cm,水流速约为1m/s,水量约1m3/s,沟里多漂石、块石)。S212公路内侧水沟里的水被当地村民引向公路外侧,灌溉农田(照片3-7),引水沟都是人工挖的浅土沟,多处破坏,导致水散流开,加之下部农田蓄水条件不好

56、,至使水在滑坡前缘出现漫流。2008年7月,当地村民李云才通过堰沟给菜地灌水,造成村口陈贵英家突现涌水。2008年8月由于连续暴雨,冲沟中发生大洪流,多处地面出现渗水,之后大部分村民发现房屋都产生了的裂缝,地面也出现开裂。总之这些大小沟与泄洪渠共同构成了滑坡区地表水排泄网络。泄洪渠自南向北流经工作区,为区内地表水、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滑坡堆积层孔隙水赋存于滑体之中,滑体的富水性差异较大,根据钻孔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推测,滑体内地下水不具有统一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一部份沿地表和冲沟形成坡面流,汇入泄洪渠;另一部份经地表土体入渗,形成地下水。根据地面调查及钻孔水位观测分

57、析,滑带透水能力差,多数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当揭穿滑带后出现明显漏水甚至不返水;中上部斜坡、高陡坎也未见地下水渗出现象。在山脊西侧上发现七口水井(汇集地表水,种植烤烟用),每口水井内径3.5m,底到井口3.1m,水深30cm,通过访问,这几口水井并不是地下水井,而是汇集下雨时的地表流水来蓄水,为村民种植烟草用。坡上居民采用蓄水池蓄水(照片3-8),作为平时饮用水。在滑坡前缘左侧公路下方70m处有水渗出(照片3-9)。正街村5组村口原有一口地下水井,因受堰沟水源控制,即堰沟放水时,水井才出现水,但2008年后,对堰沟放水量进行了控制,井中水量即开始变小,到现在表层井水基本已经消失,水井作废。但村口的

58、接水点的水实际是来自于此的。目前,只要堰沟进行灌溉,就有水渗出。在滑坡内没有发现明显地下水。照片3-44 滑坡两两侧冲沟沟 照片3-55省道212公路内内侧排水水沟照片 3-6 滑坡坡坡脚泄洪洪渠照片3-77滑坡前前缘水田田照片3-88 村民蓄蓄水池照片 3-9 前缘渗渗水点第4章 滑滑坡变形形破坏机机制分析析4.1变形形破坏特特征根据调查,姚姚家山滑滑坡经历历过两次次比较大大的变形形。19991年,在在连续暴暴雨条件件下,现现在的1#滑坡发发生局部部拉裂变变形,形形成现在在形态,局局部产生生较大的的拉裂缝缝。在20008年,由由于连续续暴雨,山山体后缘缘冲沟中中发生大大洪流,同同时村民民房屋

59、都都发生大大的裂缝缝,地面面也出现现裂缝。从从此以后后,村民民房屋每每年都有有产生新新的裂缝缝,变形形逐年发发生。变变形主要要发生在在1#滑坡体上上,属于于老滑坡坡的复活活,而老老滑坡体体无明显显变形。滑坡具体变变形迹象象如下:滑坡后缘拉拉裂缝,出出现在1#滑坡后后缘,裂裂缝拉开开宽0.33m,深0.55m,长有有四五十十米,裂裂缝已被被后期填填埋。滑滑坡上游游,堰沟沟处,发发现两处处裂缝,间间距30ccm,南北北拉开,东东西错开开,拉开开裂缝宽宽2.33-3.0cmm,错距2cm,堰沟沟其它位位置均未未发现裂裂缝。进进村口公公路上有有明显开开裂,两两侧房屋屋有明显显裂缝,裂裂缝由地地基向上上

60、延伸,上上部约2mm,长约1.55m,方向大大致与地地面垂直直。地面面大致有有两个方方向的裂裂缝,一一条大致致南北向向,一条条大致东东西向。在S212公路上发现有两处主要沉降点,都在靠近1#滑坡边界外,每年都有变形、沉降,上游一侧沉降变形大于下游一侧。根据调查,上游沉降点每年沉降约10-20cm,内侧排水沟显示,公路总错距达20-30cm。公路内侧排水沟也出现拉裂现象,主要出现在1#滑坡段。裂缝由下而上,成倒角型,下部宽2-5cm,长10-15cm。公路上游沉降点外侧堡坎出现裂缝,裂缝至下而上,长约1m,底部宽约0.5-1cm,堡坎下地基也有开裂,宽约2-3cm,约0.5m深。滑坡后缘有大量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