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安全技术 措施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技术措施近年来,我市高层建筑愈来愈多。大多数高层建筑的 基础埋置深度较大,以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同时利用地 下室,建造地下车库、商场、仓库和人防设施等,从而, 建筑基坑的开挖和支护便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基坑支护不仅要保证基坑内能正常安全作业,而且要 防止基底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 管线的正常运行。近年来,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水平得到 了迅速提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有不少教训。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以比较低的经济代价, 在比较短时间内实现安全的基坑开挖;加快支护技术的开 发,为更深的多层地下室施工提供新的技术和

2、安全保证。 现将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经验介绍安全监察站,供参考: 一、防止基坑土方坍塌的安全措施:1、基坑开挖应视现场情况而定,当基坑深度在5M以内且现场条件、工程所处环境、地理条件、允许放坡的情 况下,当采用人工开挖时需满足表1-1的放坡要求。当 采用机械开挖时需满足表1-2的放坡要求。表1-1土壤类别沟边积土时随挖随运时砂土1 : 1.001 : 0.75粉土1 : 0.671 : 0.50粉质粘土1 : 0.501 : 0.33粘土1 : 0.331 : 0.25含砾土、卵石土1 : 0.671 : 0.50泥碳岩、白恶土1 : 0.331 : 0.25老黄土1 : 0.251 : 0.1

3、0表1-2土壤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 载坡顶有静 载坡顶有动 载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硬塑的粉土1:0.671:0.751:1.00硬塑的粉质粘土、粘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25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中密的碎石美土(充砂土)1:0.751:1.001:1.25中密的碎石美土(填充物为粘性土)1:0.51:0.671:0.752、当基坑深度超过5M且现场条件、工程所处环境、地理条件放坡达不到安全要求时,可采用放坡与支护联合使用,如:在坑底用砂袋堆砌护坡。或采用档土板支护。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降水措施:

4、1、施工过程中若地下水位较高,当开挖基坑或沟槽至 地下水位以下时,由于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将不断 渗入坑内,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这样,不 仅此使施工条件恶化,而且土被水浸泡后会导致地基承载 能力的下降和边坡的坍塌。为了保证质量和施工安全,做 好施工排水工作,保持开挖土体的干燥是十分重要的。2、 施工过程防止或排除地面水(包括雨水、施工用水, 或筑土堤等办法,尽量利用原排水系统使临时性排水设施 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而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常采取 集水坑法和井点法。生活污水等)一般采取在基坑,周设置排水沟,截水沟生活污水等)一般采取在基坑,周设置排水沟,截水沟3、集水坑降水法是一种

5、常用的简易的降水方法,适用于较小,降水深不大的基坑槽开挖。对软土或含有细砂、 粉砂或淤泥层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易产生流砂现象。集水坑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周围或中央挖 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坑底每隔20-40M设一个集水坑, 集水坑宽度一般为0.6-0.8M,坑保持低于基坑底1-2M。4、井点降水法降低基坑内地下水是在基坑开挖之前,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 使地下水位降落至基坑底以下,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 断抽水。井点类型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 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井点类别土层渗透系数降低水位深度(M)单层轻型井点0.1-50

6、3-6多层轻型井点0.1-506-12(由井点层数定)喷射井点0.1-28-20电渗井点154.1轻型管路系统包括:滤井、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 等。4.2基坑的宽度小于6M ;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采用 单排井点,并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小于 基坑宽度,如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排水不良时,宜采用双排线状井点,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井点,井点管 距坑壁一般不小于1M以防局部漏气。靠近河流处或总管角部分应适当加密。4.3井点管埋设深度HA (不包括滤管可按下式计算) 成 2Hi+hi+IL乩一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h1 -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距离,一般取0.5-1.0

7、M.I-水力坡度,单排井点取1/4,双排及环形井点取1/10。 L-井点管至基坑中的水平距氤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 般不超过6M ,如算出HA大于6M应降低总管的埋设标 高以适应降水深度的要求。4.4轻型井点涌水量按水井理论计算,当基坑长度与宽 度之比大于5或基坑宽度大于2倍抽水影响半径时,现有 公式不能直接使用要将基坑划分若干块,使符合计算条件。水井根据井底是否达到不适水层及是否承受水压力分为 种类型:a无压完整井b无压非完整井c承压完整井d承压非完整井 井点系统总涌水量:无压完整井:Q=1.366(2H-S)S/(lgR-lgx0)无压非完整井:Q=1.366(2H0-S)S/(lgR-lgx

8、0)承压完整井:Q=2.73KMS/(lgR-lgx0) 承压非完整井:2.73H0S/(lgR-lgx0)R=1.95S/HK其中 x0=/F/nR=1.95S/HKH、M含水层厚度,F环形井点所包围面积,S水位降低值,R抽水影响半径, *0假想半径, K一渗透系数。抽水影响深度H0S 7( S +L )0.20.30.50.8Ho1.3(S +L)1.5( S +L)1.3( S +L)1.85( S +L)HoH 取 Ho=H单根井点最大出水量q=65ndL 3./K- d-滤管直径L-滤管长度K-渗透系数 井点管根数n=1.1 Q/q 1.1备用系数考虑井点管堵塞等因素井点管间距D=

9、L/n L总管长度n井点管根数井距必须大于5Rd 4.5关于井点降水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4.5.1当形成三个以上降水井点时,应进行抽水试验工作, 以此获得真实的水文地质参数及单井涌水量。4.5.2抽水试验过程应进行含砂量观测,若井水含砂量较 大,应调整井点反滤层结构并对以后施工井点进行包网处理, 4.5.3井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 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4.5.4降水运行期间做好水位观测工作,以便随时获得水位 降低信息。4.5.5做好进场维护工作,这是保证边坡稳定及周边建筑物 安全的前提。4.5.6靠近建筑物的深井,应使建筑物下的水位与附近水位 之差保持不大于1m,以免造成

10、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而出现 裂缝。为此,要加强水位观测,当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 采取措施补救。4.5.7井点供电系统应采用双线路,防止中途停电或发生其 他故障,影响排水。必要时设置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备用发 电机组,以防止突然停电,造成水淹基坑。4.6哈尔滨市道里、道外沿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一般考虑井点降水。南岗地区地下水位较底注意作好 地表水的维护工作(马家沟河两岸局部地区应考虑降 水)。三、防止基坑坍塌和毗临建筑物地基稳定支护措施:1、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挡墙支护和支撑(土锚)支护 两部分。常用支护结构按计算体系不同有两种形式即重力 式和非重力式:重力式包括: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 旋喷桩帷幕。非重

11、力式包括: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 钻孔灌注桩挡墙、H型钢支柱木档板支护墙和地下连续墙。3、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基坑支护问题中第一步首先要确定土压力的性质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对于土压力计算现多采用古典的朗肯理论 即。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6a=rZKa(无粘性土 )6a=rZKa-2c Ka(粘性土)Ka-主动土压力系数:tan2(45-q/2)R 墙后填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用有效重度C 填土粘聚力Kpa填土的内磨擦角(度)Z-所计算点离填土面的深度m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6p=rzKp(无粘性土)6p=rzKp(无粘性土)6p=rZKp+2C/Kp(粘性土)Kp被动土压力系数:tan2=

12、(45+q/2)如基坑边有均布荷载将均布荷载换算成当量重h=q/r,如有地下水侧压力为水压力与土压力的总和水压 力53、 非重力式支护结构包括:钢板桩:其优点钢板桩在 软土地基地区钢板桩打设方便,有一定挡水能力,施工迅 速,且打设后可立即开挖,其缺点钢板桩柔性较大,打设 噪音对相邻土体扰动力较大、钢筋混凝土板桩:其优点钢 筋混凝土板桩施工方便,截面企口有一定挡水作用,其缺 点打设时存在对地基的振动且噪音较大、钻孔灌注桩挡墙 其优点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强,其缺点为以后地下工程施 工造成障碍,且桩间隙间挡水效果较差、H型钢支柱或钢 筋混凝土桩支柱木挡板支护墙其优点为用后可拔出重复使 用使用较为经济,

13、但一次投资较大、地下连续墙其优点为 刚度大,抗弯能力强,挡水效果好。哈尔滨市深基坑支护最常用的是桩锚支护体系,即用 灌注桩作为挡土桩,桩间距一般按经验选取后进行配筋及 验算。用土层锚杆提供水平拉力,其计算体系采用等值梁法。3.1.1 板桩前 Kp=KKp=Ktg(45+9/2)板桩后 Kp 1 =K 1 Kp =K 1 tg(45+9/2)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土的内摩擦角40353025201510K2.32.01.81.71.61.41.2K 0.350.400.470.550.640.751.003.1.2计算桩墙上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离挖土面的距离y, 在y处桩前的被动土压力等于桩后的主动

14、土压力 rKpy=rka(H+y)则 y=Pb/r(Kp-Ka)3.1.3计算最小入土深度t0=y+xx=、/ 6p0/r(Kp-Ka)x通过对D点取矩求得实际埋深应位于X之下t=k2 t0HHC D31.4用等值梁法求Mmax PPo3.1.5用M Y对桩进行配筋 max3.1.6将Pa加大35%-40%作为锚杆设计拉力4、重力式支护结构主要是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和旋喷桩帷幕墙,其中,深层搅拌水泥桩挡墙挡水效果 好,刚度,抗弯能力较小,适用于不是很深的基坑。而旋喷桩帷幕墙作用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类似, 但工艺有所不同。可按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4.1滑动稳定性验算K = (wu+

15、ep)/ea1,3K抗滑动稳定安全系数;W墙体自重(kn/m):重力式支护结构计划计算简重力式支护结构计划计算简u基底墙体与土的摩擦系数Ep被动土压力合力(KN/M );EA主动土压力钢板桩(KN/M)。4.2倾覆稳定性验算:Kp=(Wb+Ephp)/EahA匕一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B、hp、1分别为W、Ep、Ea对墙趾A点的力臂(M );其它符号同前。4.3墙身应力验算a=W/2bqu/2Kqt= ( EA-W1u ) /2b v (tgq+c)/K式中OT所验算截面处的法向应力、剪应力(N/MM2 ):W1验算截面以上部分的墙重(N );qS c一水泥土的抗压强度(N/MM2 X内摩擦角

16、(、内聚力(N/MM2 )。5、支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钻孔机就位后,必须平稳,确保施工中桩孔的垂直度。 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桩机机架上作出控制,深度的 标尺,以便在施工中的做好深度记录。5.2桩位处的松散土回落孔中;5.3钻孔完成后,应立即检查成孔质量,成孔质量必须符合 质量标准;5.4施钻完的孔内应在12小时内灌注完混凝土; 5.5钢筋笼慢慢放入孔内,不得碰撞桩孔四周土壤,到四周 混凝土保护层相同;5.6桩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为1.1 ;5.7灌注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有关规定:a)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径,孔深,成孔垂直度 等进行实测,不合格者应及时处理;b) 混凝土中掺入早强

17、减水剂,坍落度选用8-10CM。6、实例:哈尔滨地区地质情况较好,南岗地区粘土居多且地下水位较低。可采用放坡与支护联合使用支挡型式如在坑底加设砂袋,或用脚手支护;道里、道外地区属沿江地区地 下水位较高。首先考虑降水方案,且支护结构应具备一定 的挡水能力。如用钻孔灌注桩与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墙联合 使用,前者刚度好后者挡水效果好,或使用地下连续墙壁 使之成为地下结构一部分,支护效果好。某工程位于道里区买卖街与石头道街交汇处。沿买 卖街方向长32.54沿石头道街方向长28.94M基坑深度 -6.9M。采用桩径600MM,桩长12M桩间距800MM桩 上设通长连梁。设两处井点降水为防止井点堵塞将井点范围

18、2M*2M范围内桩取消。以上支护方案经严密计算周密布置,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效果良好,经一年多使用证实了该方案是可行的。、在深基坑内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1、深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或开斜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撑上下。基坑四周设安全栏杆。2、2、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 坡脚或逆坡挖土。3、3、人工吊运土方时,应检查起吊工具,绳索是否牢靠。吊斗下面不得站人,卸土堆应离开坑边一定距离,以防造成坑壁坍方。4、 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 ;马车不小于2M ;起重机不小于4M,土方堆放不小于1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材料堆放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