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肺炎_第1页
呼吸道感染肺炎_第2页
呼吸道感染肺炎_第3页
呼吸道感染肺炎_第4页
呼吸道感染肺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选)呼吸道感染肺炎第一页,共三十五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第二页,共三十五页。上呼吸道?上呼吸道感染?第三页,共三十五页。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指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特点: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多由病毒引起第四页,共三十五页。病因病原体:约7080%由病毒引起诱因:受凉、过度疲劳等高危人群:老幼体弱、呼吸道慢性炎症流行病学特征: 冬春季多发 飞沫、接触传播 多散发 人体免疫力较弱第五页,共三十五页。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 症状:咽干、喉痒喷嚏、鼻塞、流涕 体征: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2、病毒性咽炎、喉炎:3、细菌性咽

2、、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起病急,咽痛,体温升高扁桃体肿大、充血,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4、并发症: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第六页,共三十五页。甲型H1N1流感普通流感传播途径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禽、猫、狗等动物,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症状体温突然高热超过(39C),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相似。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潜伏期新型HINI病毒

3、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死亡率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不到1%。可以致死,但死亡率较低。易感人群甲型H1N1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四类人群最易感染,以及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防治疫苗中国已研制可预防的疫苗,已对易感人群开始接种.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第七页,共三十五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象: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2、病毒和细菌的检测中性粒细胞第八页,共三十五页。诊治要点诊断: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治疗:对

4、症治疗对因抗感染治疗辅助中药治疗第九页,共三十五页。护理诊断舒适的改变:鼻塞、流涕、咽痛、头痛 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有关)体温过高 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潜在并发症: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第十页,共三十五页。护理措施1、环境:通风2、休息3、饮食:清淡4、口腔护理5、遵医嘱治疗,做好病情和疗效观察,预防并 发症6、保健指导,预防传染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 感染:病原微生物 理化因素:粉尘、过冷空气、刺激性气体 过敏反应:花粉、有机粉尘发病机制: 病因粘膜

5、充血水肿纤毛上皮细胞损伤脱落、粘液分泌,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临床表现与检查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痰全身症状较轻病程:23周体征:呼吸音粗,干湿罗音检查:血常规、痰涂片、胸片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诊治要点诊断:病史、表现、检查治疗:抗炎、祛痰、止咳、平喘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有关气体交换受损 与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有关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2、休息与营养:3、知识宣教: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肺炎pneumonia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发病情况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0003000万例,老年肺炎

6、病人不断增多,病死率上升在英国因肺炎入院的约为人口的0.1% 在美国需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 约为0.25%,65岁人群为0.96%。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死亡率为629%,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死亡率为2050%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定义: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流行病学:在我国死因顺位居第5位传播方式:呼吸道吸入为主诱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免疫低下病原体变迁不合理用药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分类病因感染非感染解剖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患病环境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 其他病原体细菌性肺炎 需氧G球菌:肺炎球菌、金葡菌 需氧G杆菌:克雷白、绿脓

7、杆菌 厌氧杆菌:棒状、棱形杆菌等 其他:卡他莫拉菌、分枝杆菌等感染性肺炎: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非感染性肺炎: 理化因素: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 免疫和变态反应:SLE、RA等引起的 过敏因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药物:博来霉素、胺碘酮等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分类病因感染非感染解剖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患病环境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球菌40 (CAP) G杆菌20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肺炎球菌约30 (HAP) 需氧G杆菌50常继发于有原发病的危重病人耐药多死亡率高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发病机制微生物的侵入吸入口、咽、喉部的分泌物 直接吸入空气中细

8、菌菌血症邻近部位的感染直接蔓延机体防御机制降低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诊断要点症状:呼吸系统全身症状体征:胸部为主并发症:胸腔积液、感染性休克、肺外感染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病原体检测血液X线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重症肺炎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少尿R30次/分,Bp90/60mmHg PaO260mmHg PaO2/FiO2300X线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类型相关因素症状体征胸片肺炎球菌着凉、疲劳起病急,稽留热,下午或傍晚高峰,胸痛,铁锈色痰肺实变肺叶,肺段模糊葡萄球菌医院获得咳脓痰或脓血痰,毒血症状明显,周围循环衰竭与症状不相符多发性浸润病灶

9、肺炎杆菌中年以上男性,体质较弱者起病急,痰多,呈砖红色,胶冻状或灰绿色,呼吸困难肺实变肺炎支原体学龄儿童,青少年起病慢,低热,阵发性刺激性呛咳,粘液痰偶有血丝体征不明显,偶有啰音多形态节段性分布,肺下野多见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比较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治疗要点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给氧剧烈胸痛可酌用少量镇痛药重症:抗休克治疗并发症处理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五页。致病菌首选抗生素肺炎球菌青霉素G葡萄球菌耐酶青霉素克雷白杆菌氨基糖苷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大环内酯军团菌红霉素支原体红霉素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护理评估诊断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PC: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