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崂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青岛崂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青岛崂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B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NaOH 和 KOH 都具有碱性

2、,其原因是在水中均能解离出 OHD50 mL 酒精与 50 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 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201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宜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4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4%-5%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B缺钙会影响幼儿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生长迟钝,发育不良C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D

3、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2个碳酸根离子B:氯气中含有2个氯原子C: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6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7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 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以上都不是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属于合成材料B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C农药施用后

4、,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D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CO2等物质9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10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8B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甲可能是单质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同学们到实验室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回答:(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

5、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里一定含有_(填写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_。滤渣中一定含有_。(2)若反应后所的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填写化学式)。(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在消毒中常使用到过氧乙酸,其化学式为C2H4O3,其由_种元素组成学校在消毒中需要用到0.2%的稀溶液100g,则需用10%的过氧乙酸溶液_g加水稀释配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

6、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_(填写序号)猜想一:只有硫酸锌 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猜想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 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若“猜想一”正确,则固体B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_14粗盐中除了泥沙以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钠和氯化钙等其它杂质。欲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依次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请你分析:(1)此时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杂质有哪些_?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_。(写出操作步骤和现象)。(2)为最终获得精盐,进行过滤操作后还需要增加的操作是_

7、。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硫酸铜和氯化铜的溶液都有毒。铜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细胞。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无毒。内容现象实验解析结论实验一取少量稀盐酸于小试管中,滴入数滴碳酸钠溶液试液,振荡_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0+CO2生成物中有_或有_或有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实验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液体呈现红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_ 实验三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试液,振荡_该反

8、应的微观实质是:_;(废液处理)实验结束时,老师指出,废液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不考虑酚酞试液)。同学们把三个实验的试管内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得到蓝色澄清液体。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向废液中逐滴滴加_溶液,直至观察到_。说明废液达到了绿色排放的要求。16下图是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提出问题:影响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物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氢氧化铜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还可能发生如下反应: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

9、,碱式硫酸铜是难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1)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乙组与甲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实验操作上的原因是_。(3)乙组同学反思并寻找与甲组实验的结果不同的真正原因一名同学想到,开始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由此想到硫酸铜溶液是否显酸性,于是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测出其pH_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通过分析可知,资料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生成碱式硫酸铜”的一定条件是_。(4)实验反思:甲、乙两组同学通过反复讨论,又联想到了木炭燃烧,在反应物相同时,也会有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不同产物出现,因此,对甲、乙两组出现不

10、同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详解】A、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A正确;B、粽叶飘香,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C、NaOH和KOH都具有碱性,其原因是在水中均能解离出OH,故C正确;D、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填充,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2、B【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

11、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离火焰太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要略微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3、C【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

12、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故选:C。4、B【解析】A、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正常为0.03%,达到4%-5%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正确;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思维迟钝,缺钙使人骨质疏松或患佝偻病,故说法错误;C、温室效应有利的一面是它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故正确;D、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正确;故选B。5、A【解析】A.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

13、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个碳酸根离子,选项正确;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表示一个氯气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选项错误;C. 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表示一个锰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错误;D. 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表示 2个氮原子,选项错误。故选A。6、A【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

14、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 固体中部分氧元素以氧气的形式逸出,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由于反应后有含氧元素的二氧化锰,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不再改变。最终氧元素的的质量为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 B. 氧气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质量由零开始增加,氯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不再改变; C.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氯酸钾和氯化钾固体中钾元素相等,但氯酸钾的质量大于氯化钾的质量,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变。选A点睛:图像

15、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7、B【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C错;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故选:B。8、A【解析】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B、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C、农药施用后,在农作物中残留,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说法正确;D、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

16、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CO2等物质,说法正确。故选A。9、D【解析】A、,H2O可以和氧气在特殊条件下生成H2O2,但是H2O2不能一步生成H2,不符合题意;B、,但是硫酸亚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氧化铁,不符合题意;C、,但是一氧化碳不能一步转化为碳,不符合题意;D、,均能一步转化,符合题意。故选D。10、B【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A

17、、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甲可能是单质,正确;D、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ZnSO4 CuSO4 Cu、Ag、Zn Cu、Ag 大于 【解析】(1)锌的活动性比铜的强,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锌,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将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18、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锌有剩余,金属是铜、银、锌;滤液里一定含有硫酸锌:ZnSO4,一定没有硫酸铜:CuSO4;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银、锌(Cu、Ag、Zn);(2)若反应后所的滤液呈蓝色,说明硫酸铜有剩余,则锌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Cu、Ag;(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溶剂的量不变,反应前后溶质的质量比为160:161,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氢、碳、氧3;1【解析】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C1H4O3可知,过氧乙酸是由氢、碳、氧三种元

19、素组成的;设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为x:100g0.1%x10%x1g故填:3;1【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 铜、铁,锌 用磁铁吸引,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与少量铁的混合物 若没有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 【解析】(1)当锌是足量的,能把溶液中的铜、铁全部置换出来,滤液中只有硫酸锌,故猜想一合理;当锌是不足量的,溶液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废液中的铁没有被置换或部分被置换,则滤液中有硫酸锌、硫酸亚铁,故猜想二合理;当锌是不足量的,不能把溶液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液中有硫

20、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故猜想三合理;由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首先被置换出来,不可能溶液中有硫酸铜,没有硫酸亚铁;故猜想四不合理;(2)由题意可知,当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时,溶液中的铜、铁全部置换出来,固体B中一定有铜、铁,可能含有锌;(3)当锌是不足量的,溶液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废液中的铁没有被置换或部分被置换,固体B的成分中一定有铜,可能含有铁由于铁能被磁铁吸引所以设计实验是:用磁铁吸引,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与少量铁的混合物;若没有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14、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取得到的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

21、液变为红色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解析】(1)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够除去氯化镁,氯化钡溶液能够除去硫酸钠,碳酸钠溶液能够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此时得到的溶液中所含杂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证明: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时氯化钙溶液,静置后滴加酚酞试液;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2)为最终获得精盐,进行过滤操作后还需要增加的操作是加入足量稀盐酸,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产生无色气泡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产生蓝色沉淀 Cu2+2OH-=Cu(OH)2 沉淀 气体 水 氢氧化钠 恰好无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解析】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在液体中生成气体会冒气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实验二: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液体呈现红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最后溶液不显碱性,所以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实验三: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