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意外事故及其急救》福海讲课课件_第1页
《生活意外事故及其急救》福海讲课课件_第2页
《生活意外事故及其急救》福海讲课课件_第3页
《生活意外事故及其急救》福海讲课课件_第4页
《生活意外事故及其急救》福海讲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意外事故及其急救 阿勒泰地区疾控中心余华峰课程性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是一门专门研究生活中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预防及急救知识的应用性课程,主要针对在意外事故和灾难面前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紊乱和束手无策现象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中学生面对各种意外事故及灾难时的心理素质,帮助中学生树立急救意识,防患于未然,并掌握各种常见的意外事故和灾难的急救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面前应付自如,使意外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教学要求:1.熟悉猝死、院前急救、第一目击者的概念及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方法,树立急救意识。2.掌

2、握溺水、电击伤、中暑、烧烫伤、各种创伤、急性中毒、各种咬蜇伤的发生原因和救护措施;3.了解常见灾难的发生过程,掌握各种灾难的自救和互救常识,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4.引导和培养学生面对意外事故和灾难时的急救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讨论、社会调查。2.利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带。3.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社会调查和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我国和世界上发生的各种灾难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内容:1猝死、急救的概念;心肺复苏的原则和操作方法2溺水、中暑的急救处理3触电的发生和急救方法;烧烫伤的急救处理方法4意外损伤及急救处理5急性

3、中毒的急救处理6毒蛇咬伤及各种咬蜇伤的急救处理7情绪危机和危机干预8重要急救穴位介绍;家庭急救九大禁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以书面为主,期末成绩占80%;平时出勤率和学习态度占成绩的20%。期末考试:笔试,开卷。 第一讲 生活意外伤害事故简介意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也许是由于几率的原因,人们往往会忽略它, 就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偏偏轮到我?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万人死于意外伤害事故,约占人类死亡总数的,是除自然死亡以外,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资料显示,在我国人口死因增长率中,意外伤害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为心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

4、约8万人,少年儿童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级在消失。 意外事故死亡排序:交通事故、自杀、他杀、意外中毒、溺水、意外跌落等。意外事故属于“人祸”之一。 人们俗称的意外事故,其实都是人造系统的技术风险所造成的,其风险来自生活、生产、娱乐、交通等各个领域。意外伤害已成为极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方法,有效地预防控制。专家呼吁: 社会发展越快,越要重视意外伤害事故的危险。而预防、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需要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科学干预。一、现场急救的概念、目的、原则、程序(一) 概念1. 什么是现场急救? 指当危重急症以及意外伤害发生时,专业医护人员

5、未赶到之前,抢救者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为伤病者采取及时有效地初步救助措施. 什么是第一目击者? 指当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在现场目睹并对伤病者徒手采取及时有效抢救措施的人。可以是伤病者的亲人、同学、朋友、伙伴,甚至是过路人、陌生人。80年代末,国际急救医学界正式向社会提出了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以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在现场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危在旦夕的伤病人。很多国家大力开展社区民众“第一目击者”急救意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提高危重急症患者的生存率。 美国猝死患者的生存率达28.7%,因美国”第一目击者”的培训人数已经达7000万;中国的猝死患者生存率仅为1%,

6、因为我国至今还没有普及”第一目击者”的急救知识培训.所以,在我国,大力普及基础急救知识、加强培训”第一目击者”、公共场所配置AED(简易自动心脏除颤器)的工作迫在眉睫。(二) 现场急救的目的: 1. 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2. 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 3. 减轻病痛,降低伤残率(三) 现场急救的原则 1. 沉着冷静,分秒必争,分清轻、重、缓、急,大胆果断 实施急救方法 2. 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伤口 3. 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 4. 充分利用现场可以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四) 紧急救护的程序1.判断意识2.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

7、0或 9993. 急救体位: 伤病者体位;救护者体位4.打开气道(Aairway)5.检查有无呼吸;做人工呼吸(B-Breathing)6. 胸外心脏按压(CCirculation)7.紧急止血、处理伤口8. 急送医院ABC抢救方案:A-airway:解开伤病者的衣领扣、领带、围巾;清除口鼻内的污泥、痰涕、呕吐物等;用“仰头举頦法”使伤病者气道打开。B-Breathing: 抢救者侧头用耳 贴近患者口鼻,一看胸部和腹部有无起伏,二听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三感觉有无气流吹拂面颊感. 若无呼吸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CCirculation: 成人触摸颈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 中点)、婴儿触摸肱动脉是否

8、有搏动,判断伤病者有无心脏跳动. 若无脉搏则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二、猝死及其心肺复苏术(CPR) (一)猝死及其病因非外伤所致的急性死亡,医学上称为猝死。 猝死的病因: A.突然的意外事故如电击、雷击、塌方、严重创伤、溺水、自杀等; B.过敏反应与药物中毒; C.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急性心肌梗塞(约占 60%); D.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各种心律失常; E.麻醉及手术中的意外; F.严重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二) 猝死的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CPR)心跳突然停止的表现 一是意识突然丧失,患者昏倒于各种场合。 二是面色苍白或转紫绀。 三是瞳孔散大。 四是部分患者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

9、呼吸或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肌肉松弛。 猝死发生非常突然,常常使人措手不及,如果只等医生来救或送往医院去救,都会耽误最宝贵的抢救时机。实验证明,要在循环停止的4分钟内立即实施CPR效果好;4-6分钟内施行CPR者,部分有效;6-10分钟内施行CPR者,少有复苏;超过10分钟者几乎无成功的可能。由此可见,遇到呼吸心跳停止的伤病者,在医生到达之前分秒必争地实施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显得尤为重要。1.口对口人工呼吸(1) 呼吸系统工作原理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空气经呼吸道到肺,在此进行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正常静止状态呼吸时,每次呼出与吸入的空气约为500毫升。 吸气时膈肌收缩下

10、降、肋间肌收缩使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此时肺内压力下降,当低于大气压时空气进入肺泡。反之,呼气时,因膈肌、肋间肌舒张,牵引胸廓缩小,肺弹性回缩,使肺容积减小、肺泡内压力增高,肺内气体则顺着压力差出肺。 (3) 人工呼吸方法: 在保持气道开放的同时,抢救者用压在伤病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伤病者的鼻孔,同时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者的口唇,缓慢而持续地将气体吹入.连续进行两次充分吹气。每次吹气完毕应抬起嘴、手松鼻孔,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同时观察伤病者的胸部。如果吹气有效伤病者的胸部会隆起,并随着气体的排出而下降。 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每次吹气量为700毫升。吹气频率1620次/分。注意

11、事项:A 口对口吹气后要知道吹气是否充分,仍用判断有无呼吸的方法,一看二听三感觉。如果发现吹气无效可调整伤病者的头部位置,使气道通常。B 畅通气道后,将口鼻内的痰涕清除干净,取出假牙、松开衣领、乳罩、腰带等,以免妨碍胸廓运动C 口对口吹气时应始终使伤病者仰头举颏、保持气 道的开放。E 如果人工呼吸后伤病者出现了微弱的自然呼吸,则应随自然呼吸节律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F 吹气力量的大小,要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病人身强体胖,救护人吹气量要大;如是儿童,吹气要小。一般以吹入气后,病人的胸廓略有隆起为度。2.胸外心脏按压心脏工作原理 心脏是一个中空器官,心脏内部分为四个腔室,上部两个腔室为左右心房,

12、下部的两个腔室为左右心室,心脏的左半(左心室与房)与右半(右心室和房)不能直接相通。 心脏似一个“动力泵”保证血液定向流动,永远从心室流向大动脉,从动脉流向全身组织器官,又从全身组织器官流向静脉,再从静脉流回心房,从心房流向心室。(2)胸外心脏按压原理心脏位于胸腔内,前面有胸骨,后面有胸椎,心脏外有心包,心包紧靠胸骨和肋骨,胸前壁富有弹性。如果在胸骨下段表面施加较大力量,使其下陷3-5厘米,心脏间接受到挤压,被动收缩使血液被挤向大动脉内,然后送到全身组织器官;放松挤压时胸骨由于两侧肋骨及肋软骨的支持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心脏被动舒张,同时胸腔负压增加吸引静脉血回流到心脏。这样挤压与放松有规律的反

13、复进行,维持血液循环。(3)心脏按压部位 成人挤压部位:将胸骨分为上、中、下三段,挤压部位在胸骨中1/3段与下1/3段交界处。 儿童挤压部位:胸骨中1/3段。 婴儿挤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与胸骨正中线交叉点下方一横指处. (4) 心脏按压操作方法 A 抢救者上半身前倾,一手掌根放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的掌根放在前面手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离开胸壁。两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力量进行挤压; B 挤压深度45厘米,用力均匀、有节奏; C 挤压后要放松,挤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D 放松时手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E 挤压速度80100次/分钟。(4)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A准确判断伤病者心脏停止跳动后方可实施胸外心脏按压;B不可呈摇摆式、搓板式挤压;C保持挤压节律,不可忽快忽慢;D挤压时注意观察伤病者的反应及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